曝光殲18戰機的四大真相 戰鬥力遠超過F22

2021-02-20 娛樂故事扒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娛樂故事扒,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繼連翻炒做殲-20之後,西方媒體近日又把焦點對準中國一款並不存在的神秘新型戰機——「殲-18」垂直起降戰鬥機,似乎想把「中國新型戰鬥機熱」推向另一個高潮,足以燒死各路軍事媒體的神經。

最先爆料的是日本《朝日新聞》,該報在去年初聲稱中國首架垂直起降戰機「殲-18」已經研製成功,並於3月份在內蒙古某秘密軍事基地順利試飛。隨後,媒體又翻出了國內論壇的一條假新聞,據稱來自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絡版,該假新聞最早給「殲-18」冠名「紅鷹」。隨後國內外的報導則陷入混亂,首飛時間有點說3月,有的說4月,甚至是2008年11月,甚至還「公開」了性能:裝有雷射主動相控陣雷達、內置武器艙以及兩個大推力矢量發動機,作戰半徑2000公裡,技術水平超過F-22……

網上盛傳的殲-18戰機

殲-20曝光以前,國內對四代機的猜想層不不窮,各種不負責任的虛假內容充斥網絡。「殲-18垂直起降戰機」只是其中不太高明的一個。

「殲-18首飛」無疑於一個驚天消息,在沒有任何跡象,沒有任何可能性的前提下突然出現,比殲-20的現身更加令專業人士瞠目。不過,日本人最先爆料的「殲-18首飛」卻充斥著荒謬的笑料。

荒謬之一:「殲-18首飛」居然在內蒙古

美國F-35戰鬥機試飛

了解常識的人都知道,戰鬥機第一次試飛只可能在生產廠家所在地進行。近期亮相的殲-20和殲-15都遵循著這個鐵定原則。

中國幾個主要的戰機研製基地,包括四川成都、遼寧瀋陽和陝西西安。內蒙古可能有軍方的訓練基地和試驗基地,但絕對不是首次試飛的好地方。

荒謬之二:「殲-18」的性能好過了頭

眾所周知,中國在發動機技術仍處於不太成熟的階段,殲-10和殲-20發動機仍需要繼續提高可靠性,而「殲-18」卻大躍進般用上了可垂直起降的「大推力矢量發動機」。而且,「殲-18」如同神話一般,直接跳過了中國仍存在的諸多技術難關,不僅可垂直起降,還用上了相控陣雷達,具有隱身性能和超機動性,幾乎是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全能戰鬥機了。最兇悍的一點,則是作戰半徑居然達2000公裡,視垂直起降戰機傳統的「短腿」弱項如無物。

(本文為網友上傳,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僅供參考學習之用)

可見,「殲-18」的存在像其性能一樣,更像是個三流小說家作品的科幻內容。

荒謬之三:「雷射相控陣雷達」是什麼?

F-22

各路風傳「殲-18」消息的媒體,都把「雷射相控陣雷達」放在描述「殲-18」性能的第一項。但這款神秘裝置,卻在真正的軍事論壇內成為一個流行笑話。相控陣雷達是新型隱身戰鬥機的標誌性裝備,但雷射雷達卻是探測雲層的氣象工具,兩者可說是驢唇不對馬嘴。強行嫁接出來的「雷射相控陣雷達」,很可能是某個入門級軍迷的幻想作品,也可能是日本記者胡亂想像出來的東西。

更何況,已經上鏡的殲-20都無法了解其設備配置和性能,光靠口頭風傳、毫無真實證據的「殲-18」為何被披露了這麼多性能指標?結論只可能是造假。

F-22

荒謬之四:假新聞居然誕生於2008年

其實,日本《朝日新聞》的爆料並非什麼創新,而是源自2008年國內論壇據稱轉載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的一條帖文,聲稱中國首架四代半戰機「殲-18」在北京首飛。國內各論壇對此進行了多次轉載,但內容荒誕不堪,甚至稱試飛員是「李中華」,美國還用F-22與「殲-18」模擬對抗,結果大敗。這條論壇帖子雖然轉載很多,但當時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國內軍事愛好者對此嗤之以鼻。

所謂來自美國《防務新聞》的消息,基本也屬於捏造,該網站並無此內容。然而今年日本媒體重新包裝後,「殲-18」搖身一變成為「垂直起降戰機」,這條在國內打造的假新聞再次煥發了活力。

現當前,中國「戰鬥機熱」成為國內外媒體的盛宴,有些找不到第一手素材和消息的媒體,打破頭想擠進這個盛宴,造假和傳謠自然成為不擇手段的結果。

殲18垂起戰機橫空出世:重新定義未來作戰模式

繼中國滑躍式艦載機殲-15試飛成功以來,關於中國是否在研製第四代艦載隱身戰鬥機的傳聞就不絕於耳,近日,這個問題有了答案。英國媒體曝光了數張中國青島基地的最新艦載機殲-18的照片。據悉,這款編號為殲-18的戰鬥機,綽號"紅鷹",達到第四代隱身需求,且是一款具備垂直起降功能的戰機。

中國最近曝光了數個新型戰機型號,從英國披露的殲-18照片外形來看,殲-18鴨外觀幾乎與剛剛試飛成功的殲-31很相像。不同的是,這款戰機取消了鴨翼,外形看起來更簡潔。這款戰鬥機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垂直起降戰鬥機。

網上流傳的殲18戰鬥機

從外形推測,殲-18戰機應該是得到了成飛的技術幫助,是中航工業統籌研發的一種新機型。這次曝光的殲-18戰機配備雙發動機,但目前尚不清楚該機的升力風扇由一臺(類似美國的F-35B戰機)還是兩臺(類似蘇聯的雅克 -141)發動機為其提供垂直升力。

垂直起飛的F35戰鬥機

據推測,中國之所以推出垂直起降艦載機,或是提升遼寧艦的作戰能力。目前遼寧艦隻能搭載20餘艘殲-15戰鬥機,這與可以搭載80餘艘的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相比,差距甚遠。而垂直起降飛機不需要長長的甲板,遼寧艦可以搭載更多,從而彌補艦載機的數量劣勢。

據推測,除了應用於航母外,殲-18會裝備在更多的較小的艦艇上。目前,中國已經有很多艦艇可以搭載直升機,如果垂直起降的殲-18列裝部隊,將出現小型戰艦上也能搭載噴氣式飛機的可能。據透漏,中國必將會發展一種兩棲攻擊艦,或可能編號為071型。071型戰艦將會裝備殲-18 垂直起降艦載機,用來執行兩棲攻擊任務。

不得不提的鷂式戰機:

如果有什麼能形容鷂式戰鬥機系列的話,一定是這樣的評價:在艱難中奮起,在摸索中突破,在戰爭中耀眼。正是通過兩代鷂式戰鬥機的發展和實戰經驗,垂直起降戰鬥機最終找到了合理的使用方式和設計取向,並指引了新一代型號的發展方向——F-35B便是其中之一。

鷂式在最初的時代顯得相當可笑,正常使用需要6、700米滑跑和垂直起飛就出不了圍牆的評價其實都是來自於這款飛機。雖然發動機推力達到了9.7噸,但是一代鷂式在實際應用中的最大垂直起飛重量僅有7.7噸,攜帶兩枚響尾蛇空空飛彈的作戰半徑僅有98公裡。如果不是當時蘇聯和西方在中歐邊境重兵對峙,數萬輛裝甲車、坦克,上萬架戰術飛機使得雙方的機場都沒有生存力可言,這樣的飛機恐怕一開始就不會被投入實用化。

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垂起戰機英國鷂式

鷂式的轉機來自於海洋,它與航母實現了完美的互補。二戰以後英國失去了所有大型的航母艦隊,需要一種造價低廉的新型航母,鷂式這種飛機恰好特別適合於這個用途。與陸基機場不同,航母是一個可以自由機動的平臺。當航母以最大速度航行時形成的甲板風是非常可觀的,這直接降低了飛機所需要的實際起飛速度。在2萬噸排水量長度不超過230米的二戰航母上,通過25節甲板風的輔助,鷂式達到了10.32噸的起飛重量。這使鷂式能夠執行150公裡半徑的艦隊防空任務和400公裡的攻擊任務,標誌著垂直起降飛機在實用性上獲得了突破。

殲18將改變未來

一直以來,中國殲18戰機都頗為神秘,鮮見真身。前不久,有外媒披露,中國殲18戰機已成功試飛,可垂直起降,未來將作為航母艦載機。如今,據網友爆料稱,中國軍方證實殲18已成功試飛。還有消息說,美國方面認為,殲18才是真正能和f22相抗衡的甚至超越f22的戰機,對此頗為緊張。

垂直起降中的F35

不過我們也不應過於樂觀的看待這款"未來戰機"!眾所周知,中國在發動機技術仍處於不太成熟的階段,殲-10和殲-20發動機仍需要繼續提高可靠性,而從目前透露的消息來看,「殲-18」卻大躍進般用上了可垂直起降的「大推力矢量發動機」。

而且,「殲-18」如同神話一般,直接跳過了中國仍存在的諸多技術難關,不僅可垂直起降,還用上了相控陣雷達,具有隱身性能和超機動性,幾乎是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全能戰鬥機了。儘管這些消息的可信性不高,不過這樣充滿科幻感的超性能戰機無疑將大大增強解放軍空軍的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三款5代機霸氣現身,殲18果然不是傳說!
    文章認為,這場關於「垂直/短距起降」技術的討論熱潮至少有一部分與美國海軍陸戰隊亮相的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機有關。中國媒體認為,遼 寧號航母只能裝備相對較少數量的艦載機,未來的數量也不會超過50架,這些戰機將無法滿足中國的需要。中國媒體認為,垂直/短距起降戰機在未來的應用前景 光明,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些好消息出現。
  • 中國機場出現F22戰機? 美國要求解釋, 中方的回答亮了
    中國機場出現F22戰機? 美國要求解釋, 中方的回答亮了(中國機場的「F22」戰機)眾所周知,為了提升己方空軍的作戰能力,各國都會盡力引進對手的戰鬥機作為磨刀石。而加拿大《漢和防務》周刊報導了一則消息,美軍的偵察衛星竟意外的在中國一個機場發現了F22戰機!
  • 中國第3款隱形戰機殲-18曝光!可短距垂直起降,劍指美軍F-35!
    中國第3款隱形戰機殲-18曝光!可短距垂直起降,劍指美軍F-35!
  • 中國的進步世界矚目:殲20戰機世界排名曝光,這個排名眾望所歸!
    為您奉獻最快的軍事新聞中國的進步世界矚目:殲20戰機世界排名曝光,這個排名眾望所歸!在殲20的英姿出現在珠海航空展之前,許多外媒以為中國第五代戰機還停留在模型和CG圖這麼「坐而論道」的境地。可是在殲20首飛到執役解放軍,都證實著中國第五代戰機的研製和開展絕不是說說罷了。
  • 代號殲18,中國垂直起降戰機真的來了嗎?美:從此不再是唯一
    18戰機設想圖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可能在研製一款垂直起降戰機,代號為殲18,從此前曝光的網友設計的CG圖來看,很多軍迷都認為中國的第3款隱身戰機或將會問世,那麼這款代號殲18的中國垂直起降戰機真的來了嗎?
  • 殲20綜合戰力超過F22,新一代隱身艦載機還能差嗎?
    有殲20珠玉在前,鶻鷹的雞肋性質看起來是那麼明顯。恨鐵不成鋼不看好鶻鷹上艦的人(包括本人)大有人在,很多人甚至都忘了其實鶻鷹一開始的定位是外貿戰機。 不過,根據最新批量的資料,就算沒有WS-15峨眉發動機,換裝WS-10B(最大推力14噸級)的殲20的機動性也可媲美F22。
  • 某大國最先進戰機,採用美方40年前的技術,總設計師下不了臺
    就目前來說,美國擁有非常強大的空軍實力,擁有至少13000多架可以作戰的飛機,而且還有不少的五代機,包括f22和f35。美國特地點名,中俄是美國在21世紀最大的競爭對手,中俄對於美國的威脅已經超過了恐怖主義。中國很榮幸的被美國列入俄羅斯的前面,美方認為中國是美方目前遇到過的最難纏的對手。
  • 擊毀F22和F35並不難,難就難在這裡
    主要是飛機體外表面塗了隱身原料,所以一般雷達看不見f22、f35隱身戰機。但是世界上有矛就有盾,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刻苦銘心研究,終於研究出了米波地面雷達,該雷達經過多次試驗,能探測到美國空軍的f22、f35隱身戰機。土耳其前段說他們進口的俄羅斯S400防導系統看到了美軍了f22、f35隱身飛機。有待進一步驗證。
  • 「電石榴」現身珠海,殲-16電戰機叫板美國咆哮者,造價超過殲-20
    殲-16電戰機是一種與美國EA-18G「咆哮則」電子戰飛機相近的重型雙座電子戰機,由於具有後發優勢,而且殲-16的機載供電能力更強,殲-16電戰機的作戰性能應該能夠壓倒美國EA-18G「咆哮則」電子戰飛機。
  • 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2即中國米格15據統計,米格-15戰鬥機各型機總產量超過16500架,是蘇聯製造數量最大的噴氣式飛機。88年3月18日設計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殲-8Ⅱ具有發射超視距空空飛彈的能力,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
  • 西部戰區曝光大量空中加油畫面,殲8寶刀不老,對付陣風有絕招
    新曝光的場景顯示,殲8和大型加油機有力配合,在空中悍勇出擊,盡顯戰力剽悍。畫面可見,冬日的陽光映灑在飛機上,格外耀眼。有著"空中美男子"之稱的殲8,組成兩機編隊,緊跟在大型加油機之後,形成了一幅幅令人心潮澎湃的畫面。作為由中國航空工業沈飛研製,當時頗為耀眼的一款戰鬥機,殲-8承載了一代國人的航天護國夢。它也是一款高空高速截擊機。
  • 沒毛病,換裝渦扇15的殲20和美國F22戰機差距還很大!
    如今,這款戰機在很多人眼裡依然是世界最強的存在。F22戰機後來,我國科研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研製出殲20戰機。然而,很多軍迷、網友認為殲20還有不少方面有待改進。比如鴨翼會影響殲20的隱身性能,而發動機也落後F22一大截,綜合性能依然落後對手不少。
  • 中國最新戰機殲17恐現身,性能遠超俄軍,專家說出真相!
    雖然只曝光了機頭部分,但卻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網友紛紛猜測,這是轟炸機還是殲擊機?是蘇34還是殲17等等,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簡直吊足了網友的胃口。同時也讓很多軍迷異常興奮。大多數軍迷都表示該機就是中國版鴨嘴獸,是早前人們流傳的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參考俄羅斯蘇-34戰機研製的殲-17戰鬥轟炸機。為什麼網友會這麼認為呢?
  • 推力可達18噸,渦扇15亮點多多,維修壽命首次超過俄羅斯!
    首先要談的是渦扇15的推力,相比於目前我國裝備的最先進的渦扇10B發動機14噸的推力來說,渦扇15有了一個明顯的進步,其推力達到18噸之多,推重比為10.9左右,這也是我國首個推重比超過10的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相比於美軍f22上的F119發動機11的推重比差距進一步縮小。
  • 美國F22和F35戰機隱身VS中國J20和J31戰機隱身,美國貨不如你想像
    但是我們中國的殲20機庫裡沒有空調沒有加溼器,還可以經常露天停放,殲20戰機用上時髦迷彩塗裝其中奧秘就在於我們的殲20機身上有神奇的超材料,有了這層超材料不僅可以讓雷達波繞著走而探測不到飛機,而且傳說還能收集敵方的電磁波信號從而可以反向定位雷達,這可不得嚇壞了敵方雷達兵,殲20是可以發動超視距攻擊的啊。
  • 美國揭曉中國這款殲-18戰機背上的秘密:太可怕
    並在早期時候,就已經試飛了這款名為殲-18「紅鷹」 的垂直起降戰鬥機。  該機是為網絡流傳中國瀋陽飛機公司研製的新一代的垂直起降戰鬥機,第四代半空中優勢戰鬥機,採用前掠翼設計,被外國媒體多次報導。中國官方並沒有讓他暴露,也沒有明確表明它是否存在。
  • 殲16戰機有四大明顯改進:機載雷達領先俄軍一代
    蘇聯規劃中的蘇-27,號稱要達到F-15的1.1倍戰鬥力,實際上剛服役時根本趕不上F-15A,後來服役的蘇-27S也趕不上改進的F-15C。這樣四代作戰飛機,也可以與F/A-18E/F、陣風F3這樣四代半戰鬥機相對抗。
  • 美軍頭疼:中國神秘「幽靈戰機」殲25曝光 美軍頭疼:中國神秘「幽靈戰機」殲25曝光
    中國第五代戰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殲20、殲31、殲14、殲18相繼出現,震驚世界。
  • 鷹擊-18反艦飛彈震撼曝光!
    鷹擊-18反艦飛彈據統計,中國目前一共擁有20種類型的飛彈,中國最新曝光的鷹擊-18飛彈是屬於反艦飛彈。所以當鷹擊-18反艦飛彈在網上一遭曝光,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曾經有國際裝備問題專家認為,製造實戰應用的反艦彈道飛彈需要克服彈道飛彈必須能夠突破USA飛彈防禦系統或海軍宙斯盾攔截系統。而鷹擊-18反艦飛彈採用十分成熟的中繼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方式,並且載體可以利用數據鏈對飛彈進行彈道修正,以改變飛彈的攻擊彈道或者攻擊目標。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然而整整5年過去了,目前殲-31項目仍未獲得軍方立項,其發展前景撲朔迷離。這不禁讓人產生了一個疑問,殲-31在不遠的將來,是否會像「心神」那樣淡出大眾的視野呢?這也就是為什麼沙特跟中國合作如此長時間的真相。但是,一家歡喜幾家愁,中國賺到了,最不樂意的自然就是美國。美國原本指望沙特這顆搖錢樹,能夠儘可能的提供更多的軍火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