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與佛教的區別在哪裡

2022-01-12 探索頻道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流行於印度。在印度許多節慶都來源於印度教,多數重要節日如Diwali、Holi和Ganesh Chaturthi的哲學和隱喻的根源都和宗教息息相關。印度教是長期積累的一整套哲學和形上學觀念。一般情況下印度教並不被當作一種正式的宗教,而是更多的體現在生活方式上。

印度教是什麼

印度教寺廟照片

印度教起源於古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並對存在著造業、果報和輪迴的觀點,贊成和積極發揮。

印度教是一個具有相當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應以梵天、毗溼奴、溼婆三神為主神。印度教徒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溼奴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溼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在三個主神中,印度教又往往把毗溼奴或溼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都是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神教。

印度教的制度介紹

教徒要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婆羅門享有至上的權威,這充分體現了印度教宗教生活社會化的特徵。

苦行僧修行照片

印度教的觀點

印度教認為每一種生命都有靈魂,會再生或轉世,善惡將得到報應,這種輪迴周而復始,無始無終。要得解脫必須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靈魂與神合而為一。解脫的道路有三種:一是行為的道路,嚴格奉行各種戒律、例行祭祀;二是知識的道路,通過學習、修行、親證等;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恩寵。

由於印度教認為婆羅門地位至上,因而祭祀萬能影響了印度人兩千多年的歷史,教徒崇拜各種類型的神,且禮儀繁瑣,有時甚至將活人作犧牲。此外,印度教認為克制情緒及苦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修煉方法,它可以使人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擺脫輪迴之苦。

印度教的社會地位

印度教徒照片

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印度教與佛教的區別在哪裡

1.儘管二者都產生於印度,但卻是兩種不同的宗教。印度教有種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

2.佛教認為個體沒有固定的靈魂,即「空」,所以就算不停轉世輪迴,下一個你也不是現在的你。但印度教認為靈魂是不會變的,即使肉身死了,轉世再出生,你還是那個你。

3.佛教雖然源於印度,但在這個種姓制度根深蒂固的國家,印度境內的佛教幾乎消失。

4.對於既不是印度教徒,也不是佛教徒的人們來說,印度教寺廟不允許人們參觀,但佛教寺廟可以允許異教徒參觀。

相關焦點

  • 佛教和印度教的聯繫與區別
    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羅門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學習和領會。然而佛陀並非毫無選擇的全盤接受,而是以批評的態度,透過個人的修證體驗,對於婆羅門教的主張,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說有「我」,佛教則說「無我」;印度教說「梵」為宇宙之體,佛教則說諸法因緣生滅的本體是空;印度教嚴格區分階級制度,佛教則提倡一切眾生平等;後期印度教的派別中出現以苦行或樂行的修持,佛教則主張「中道」為修行原則等。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別?我可以談談嗎!
    的確,佛教和印度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段時間時不時有人問我佛教和印度教有何區別,今天有興致,就隨便八一八~ 但絕對不能從學術角度,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本身就學術不起來。為什麼這麼說?把「佛教」一詞拿出來作為一個整體討論,絕對是自己沒事找抽,因為這個詞真心不是省油的燈。如果將其比喻成一個公司(say 佛教集團),它的發展絕對是奇葩。
  • 佛教和印度教有什麼聯繫,彼此的區別又是什麼?
    例如:印度教說有「我」,佛教則說「無我」;印度教說「梵」為宇宙之體,佛教則說諸法因緣生滅的本體是空;印度教嚴格區分階級制度,佛教則提倡一切眾生平等;後期印度教的派別中出現以苦行或樂行的修持,佛教則主張「中道」為修行原則等。儘管在學說上彼此各成體系,但兩千五百多年來,佛教與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豐富了印度的哲學思想。
  • 佛教與印度教是什麼關係?它們之間又有何異同?
    許多朋友恐怕都知道,佛教發源於印度,有些朋友可能還因此會誤以為印度多數人還都信仰佛教。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現代印度多數人信仰的是印度教。那麼都是發源於印度的宗教,印度教和佛教之間是什麼關係呢?他們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嗎?嚴格地說,佛教與現代的印度教都是起源於古印度恆河地區流行的一些哲學思想,特別是跟古婆羅門教相關的一些哲學思想。
  • 印度教和佛教哪個起源早?
    印度教和佛教哪個起源早?印度教和佛教都是起源於進尼泊爾境內,稱為古印度。為什麼印度教和佛教都是古印度發源出來的,而當地人民會更加信仰印度教呢?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印度教文化看看印度教和佛教哪個早起源。在南亞佛教盛行的地區,發生了著名的伊斯蘭教滅佛事件。伊斯蘭教先由突厥人在北印度傳播。突厥貴族通過武力徵服的方式來傳播伊斯蘭教他們大肆燒殺搶掠摧毀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廟宇強迫異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佛教和印度教同時受到了嚴重打擊但印度教經過調整和反抗後與穆斯林徵服者實現了妥協並繼續生存發展而佛教卻因為種種內外原因最終在印度消亡。伊斯蘭教可以說是踩著佛教的屍體進入印度的。
  • 是誰把佛教趕出了印度?
    根據199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數據,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 斯. 蘭教。此外,還有基督教徒,佔人口的2.32%;錫克教徒,佔1 .99%;佛教徒,佔0.77%;耆那教徒,佔0.41%。佛教的信徒人數還遠遠落後於基督教,更談不上和主流的印度教比。    在印度歷史上,佛教甚至絕跡。印度教連續出現鳩摩利羅商羯羅兩位大思想家,論戰中擊敗佛教。
  • 印度教,去中國!
    根據中印史籍的記錄和考古發掘出來的遺蹟,諸多學者認為印度教與佛教同時期傳入中國。一是從印度科羅曼德耳海岸,經馬六甲海峽、馬來群島,至中國的廣州、泉州或其它海港。這條路線基本遵循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目前在泉州發掘出來的大量印度教歷史文物和中國沿海地區的地方史籍均可證實。
  • 印度教中的三大主神
    當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時,同時也帶來了以《吠陀經》為主要經典的吠陀教。到了公元前七世紀,吠陀教發展為婆羅門教,奉梵天、毗溼奴和溼婆為三大主神,規定了種姓制度。 公元八、九世紀,經過宗教改革家商羯羅的改革,形成印度教(新婆羅門教),並逐步形成了毗溼奴派、溼婆派和性力派三大派別。
  • 印度教的特點
    印度本土產生了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錫克教,外傳入印度的伊斯蘭教、基督教、祆教(拜火教),還有在不同的地區還流傳多種民間信仰,部落民內存在著的原始崇拜。   印度教作為有十億信徒的具有印度社會精神基礎的本土宗教,其主要源頭有三個,即自然崇拜的溼婆教、母神性力崇拜、吠陀正統文化,三大派別經過長期的鬥爭、融合發展為現代的印度教。
  • 商羯羅:將佛教趕出印度的曠世奇才
    根據199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數據,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 斯. 蘭教。此外,還有基督教徒,佔人口的2.32%;錫克教徒,佔1 .99%;佛教徒,佔0.77%;耆那教徒,佔0.41%。佛教的信徒人數還遠遠落後於基督教,更談不上和主流的印度教比。    在印度歷史上,佛教甚至絕跡。印度教連續出現鳩摩利羅商羯羅兩位大思想家,論戰中擊敗佛教。
  • 淺談:印度教的「神「
    印度教的三大女神:拉克什米Lakshmi, 帕爾瓦蒂Parvati, 薩拉斯瓦蒂Saraswati印度教的三大主神:      印度教崇拜多神與印度不同,梵天信仰在南傳佛教的東南亞,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在泰國的梵天信仰,華人稱之四面佛信仰,據說有保佑人間富貴吉祥的功能,在東南亞地區有非常多信眾。保護之神毗溼奴(Vishnu)
  • 婆羅門教、印度教、佛教,傻傻分不清不?
    朋友最近要帶著小朋友去泰國旅遊,問了我幾個問題:佛教和印度教有啥區別?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啥區別?
  • ​印度六大宗教和諧並存,印度教教徒約佔總人口82%;伊斯蘭教12%;基督教2.3%;錫克教1.9%;佛教0.8%;耆那教0.4%
    佛教佛教是其誕生在 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達毗羅衛王國(今屬 尼泊爾),由始祖釋迦牟尼於公元前6世紀創立的。佛教在印度曾獲很大發展,一度近乎普及整個 次大陸。孔雀王朝時達到鼎盛。當時, 阿育王大力推行佛教,實行「大法」,使得佛教空前發展。貴霜王朝時代,佛教仍有發展。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開始急劇衰落。
  • 道教、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區別!
    但起源與發展史的不同以及教義的不同,決定了又有本質的區別。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是一神教。上帝或真主是唯一。而道教和佛教不是一神教,你可以拜不同的神。道教和佛教注重的是一個「修」字,即注重個人修為,在修行的過程自己領悟,即「悟道」。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則注重的是一個「信」字。即相信上帝或真主的存在。只要相信存在和每天祈禱,就能獲得佑護,就能提升靈魂。
  • 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影響遍及南亞,為什麼不算世界級的宗教?
    而在我們的鄰國印度,他們卻信仰印度教。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尼泊爾,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以及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眾多信徒。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是擁有4億信徒佛教的2.5倍。
  •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哪些區別呢?為何兩國勢同水火?
    那麼,這兩個國家的到底有哪些區別呢?另外,為何兩個國家的關係勢同水火呢? 印巴兩國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宗教信仰。印度被稱為「宗教博物館」,也就是說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印度的主要宗教有印度教(82%)、伊斯蘭教(12%)、基督教(2%)、錫克教(2%)、佛教(1%)等。
  • 基督教、伊斯蘭教、 佛教、道教 的區別
    (1) 佛教的興起和衰落: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5世紀,其創始人為悉達多.喬達摩。(2) 教派:佛教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傳佛教三個教派。    "乘"的含義是指道路的意思。大乘與小乘的區別不僅在教義理論方面,也反映在宗教實踐方面。
  • 印度教規定不能殺牛,但為何印度又是牛肉出口國?
    印度是全球牛的存欄量最多的國家,印度教認為牛是繁殖的象徵,也是維繫人類生存的必要生產資料,印度教規定教徒不能殺牛,否則下地獄最底層,需要輪迴61次才能投胎為人。印度90%的人是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大街小巷雖然到處是牛,但這些四處閒逛、安然遊蕩的牛也是有主的。主人必須幫著擠奶,但飼餵、繁殖都不必操心,因為大街就是大牛圈,走到哪吃到哪,走到哪拉到哪,甚至走到哪生到哪。
  •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區別,你知道嗎?
    今天,就簡單講一講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區別。一、國土面積與人口區別:印度屬於南亞國家,與我國陸地相鄰;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裡;人口約13.4億。印度尼西亞屬於東南亞國家,是一個由17000多個島嶼組成的國家。國土面積190萬平方公裡,人口約2.7億。不論從國土面積,還是人口相比,印度要比印度尼西亞大得多。
  • 南亞觀察|印度正在成為「印度教國家」嗎?
    這個修正案除了在國內外引發了穆斯林群體將被區別對待的擔憂之外,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等地區,還引發了族群結構更改、文化傳統被衝擊的顧慮。11日起,由「震中」阿薩姆邦爆發的抗議示威迅速蔓延到全國。這一法案在印度官方表述中,處處彰顯出印度的「南亞人權衛士」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