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海龜」吧!日本服役10艘「蒼龍」潛艇 水下航行全靠「漂」

2021-02-26 決一死戰1

撰文:利刃龍貓

根據媒體報導,日本海自的蒼龍級潛艇第十艘「翔龍」號已經正式服役。至此,日本海自的潛艇陣容擴充到19艘,而日本海自的潛艇部隊目前僅有兩個型號:蒼龍級和親潮級,蒼龍級是親潮級的大改型,也是日本第一款裝備AIP系統的常規潛艇。

由於四面環海,島國日本天然對於海運和海軍的裝備感興趣。而且在二戰時代,日本的潛艇製造技術就相當優秀。目前人類僅有的兩款排水量超過6000噸的常規潛艇中,就有一款伊-400型是日本建造,而且有趣的是,伊-400除了常規的魚雷火炮武器外,還能攜帶3架小型戰鬥機執行空襲任務,是一款妥妥的「潛水航母」。

二戰後至今,日本海上自衛隊作為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反潛支隊」,一直沒有放鬆對潛艇武器的研究。如今日本和中國、法國、德國、瑞典一起並列為世界常規潛艇研製和建造的頂級國家(之所以沒有俄羅斯,是因為俄羅斯至今沒有量產可靠的AIP型潛艇,其現在建造的636.6型潛艇依然是延續基洛級的設計,並未加裝AIP系統,因此和中日等國相比,落後一代以上——筆者注)。日本海自的親潮級和蒼龍級都堪稱是世界頂級配置的常規潛艇。特別是加裝了AIP系統的蒼龍級全面量產之後,雖然性能上比不過核潛艇,但是持續十多天潛伏而不需要上浮充電的作戰能力,已經完全堪稱「亞核潛艇」的名號。

不過雖然AIP系統可以保證常規潛艇也能潛伏在水下15~20天時間,但是如今各種AIP系統的功率依然偏小,無法支撐常規潛艇在水下高速運行,特別是日本蒼龍級潛艇,排水量接近4000噸,但是依然使用的是從瑞典引進的75KW功率斯特林發動機,雖然採用雙機串聯方式,但是總功率也僅有150KW,要驅動4000噸大型潛艇實在有點小馬拉大車的意味。因此,蒼龍級在水下使用AIP動力裝置時,僅能保持約4節的航速(1節=1.852千米/小時,4節=7.408千米/小時,這個速度還不如騎自行車跑得快——筆者注),這種速度顯然沒有多大的戰術意義,說是「龜速」也不過分,還不如靠著洋流漂呢。

而與日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海軍的039C型常規潛艇,雖然也使用的是和日本類似的斯特林發動機技術,但是有可靠消息稱,中國自產的斯特林發動機的總功率超過了引進系統功率的115%,在性能上完全超越了國外同期產品。有消息稱,中國的斯特林發動機單發功率為125KW,雙機串聯功率可達250KW,遠超日本的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的039C型常規潛艇的噸位只有3500噸左右,要小於日本蒼龍級,因此單位功率遠高於日本潛艇!同時,再配上我國新一代高精度聲納和反潛魚雷武器,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今日本的蒼龍級潛艇如果遭遇我國039C型潛艇,只能「繞著走」。

為了有效對抗中國強勁的AIP技術,日本在第十艘蒼龍級潛艇上測試安裝了新式的鋰電池,因為鋰電池的電容量是傳統鉛酸電池的3倍以上,因此具備更高的功率密度,可以有效彌補日本AIP系統的功率不足問題。但是鋰電池也有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在高強度充電和放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不能及時散熱,就會造成火災甚至爆炸。前幾年炒得沸沸揚揚的三星手機爆炸事件,就是因為使用的鋰電池散熱不佳,從而導致頻繁起火和爆炸。不僅如此,波音最新款的787「夢幻」大型客機也因為使用鋰電池電源,而導致多起起火事故,被永久停飛。

所以,日本的「蒼龍」為了擺脫「海龜」的名號,嘗試使用鋰電池,大概真的是嫌命長!

相關焦點

  • 軍情銳評 | 日本蒼龍級潛艇增至10艘 紙面性能優秀但存固有劣勢
    第10艘蒼龍級柴電動力攻擊潛艇「升龍」號,已於11月6日在川崎重工神戶船廠下水。作為海自現役最新主力,蒼龍級潛艇脫胎於「平成16年度潛艇計劃」(簡稱16SS),實際上是親潮級柴電潛艇的大幅改進型,蒼龍級全長84米,全寬9.1米,吃水9.1米,水下最大航速20節,水下滿載排水量4200噸,是世界現役各國海軍中排水量最大的常規潛艇之一,僅次於中國海軍032型飛彈試驗潛艇(水下滿載排水量6628噸)。
  • 亞洲潛艇中的霸者?近距離解析日本「蒼龍」級潛艇
    「蒼龍」級潛艇首號艦「蒼龍號」早在2009年3月已正式入役,「赤龍」為該級8號艇,2020年左右總共12艘「蒼龍」全部竣工後,將成為新一代水下殺手。「蒼龍級」堪稱21世紀初頁日本乃至世界常規動力潛艇技術的頂峰。
  • 對日本「蒼龍」級潛艇作戰性能的客觀分析
    4月26日澳大利亞宣布,法國國有船舶製造集團(法國艦艇建造局,簡稱DCNS)擊敗日本和德國廠商,贏得澳海軍12艘潛艇採購大單,合同總額高達500億澳元(約385.5億美元)。潛艇競標結果表明,日本宣揚「蒼龍」級為世界上最先進潛艇的自吹說法不攻自破。客觀評價,「蒼龍」級並不是世界第一,只是一型較為先進常規潛艇,可以列入常規潛艇的第一方陣而已。
  • 日本第11艘蒼龍級潛艇下水,首次配備鋰電池
    這艘全新的常規潛艇,是日本第11艘蒼龍級潛艇,其舷號為S-511,艇名被命名凰龍號。和之前的同級艇相比,凰龍號加裝了鋰電池,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燃料電池的電力用完,潛艇不得不上浮充電,水面航行狀態的潛艇極易成為反潛巡邏艦和水面作戰艦艇的靶子。因此電池的儲電能力,就成為確保潛艇水下作戰的重要能力支撐之一。
  • 【裝備採辦】對日本「蒼龍」級潛艇作戰性能的客觀分析
    一、「蒼龍」級潛艇的基本情況蒼龍級潛艇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最先進的潛艇,其主要任務反潛、反艦、布雷和情報收集、水文和海底地形測繪等,它體積大、噪聲小、潛航時間長、穩定性好,是一種既能執行近海巡邏警戒任務,也適合遠洋作戰的大型多用途常規潛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AIP潛艇之一。
  • 日本瘋狂裝備蒼龍潛艇直指中國 卻難敵我軍兩款利器
    「蒼龍級」潛艇下水  2017年11月底左右日本海上自衛隊第10艘「蒼龍級」柴電動力常規攻擊潛艇下水,日本政府決定將其命名為「翔龍
  • 世界最大的常規潛艇——日本蒼龍級潛艇
    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在尤其看中海軍的發展,於是在潛艇這方面,就有十幾艘被服役,還有一些正在打造中,而這些潛艇正是日本引以為豪的蒼龍潛艇。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配鋰電池、噸位比蒼龍級更大
    據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報導,計劃2022年3月入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4日在神戶市的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該潛艇被命名為
  • 日本「蒼龍」號潛艇與中國貨船相撞細節曝光
    這起事故發生當地時間上午10點55分左右,當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蒼龍」號潛艇位於日本高知縣足折岬近海,在上浮途中撞上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鴻通」號(Ocean Artemis)。 不過,「蒼龍」號的損壞程度並不妨礙繼續航行。另外,潛艇上3名日本海上自衛隊成員受輕傷,但無需送醫。與此同時,日本海上保安廳在事故發生後主動聯絡了「鴻通」號,而「鴻通」號方面則表示「並未受到撞擊帶來的振動,應該對船體沒有損傷,船員都平安無事」。
  • 日本首艘鋰電池潛艇服役儀式口罩成亮點---更亮的是性能
    蒼龍級潛艇,和日本二戰時代那艘航空母艦艦名一模一樣。我希望我的後代不要有一天看著日本航母說,這艘日本航母和他們「娘娘腔」時代的潛艇名字一模一樣。
  • 日本海將上演群狼鬥蒼龍——中國039C元級 VS 日本16SS蒼龍級潛艇
    綜上所述,039C型採用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大幅延長了水下航行的時間,明顯降低了噪音水平。據推測,039C型潛艇產生的噪音,可以達到俄制基洛636M型潛艇118分貝的水平。海水的背景噪音為90分貝,118分貝的噪音水平足以使039C型步入世界最安靜常規潛艇的行列。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號於2020年10月14日亮相,它是繼日本「蒼龍」級之後的「大鯨」級常規潛艇的第一艘。
  • 一艘潛艇幹掉236艘艦船,當時的潛艇為什麼這麼能戰鬥?潛艇探秘02
    當時美國的戴維·布希內爾發明了一種海龜號潛艇。海龜號潛艇形似鵝蛋,尖頭朝下,艇內僅容一人,艇底設有水櫃和水泵,另裝有手搖螺旋槳,艇外還掛有炸藥桶。戰爭中,美軍命令一陸軍中士駕艇偷襲停泊於紐約港的英國軍艦鷹號。這位中士向艇底水櫃內注水後便潛入水下,通過手搖螺旋槳以3節速度驅艇前進。當駛至鷹號艦底部時,便用木鑽在其船底鑽孔,準備吸附炸藥桶。誰知該艦底部全以銅皮包封,鑽不透。
  •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常規潛艇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有2個潛水隊群,擁有2艘潛艇救援艦和21艘常規潛艇,包括蒼龍級12艘,親朝級9艘。兩型潛艇都屬於大型遠洋型潛艇,具備較強的水下戰能力。蒼龍級和親潮級兩個級別的潛艇性能在世界柴電潛艇中都是屬於非常先進的,尤其是蒼龍級因為採用了AIP系統,被譽為世界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作戰能力更強。
  • 鋰離子電池獲新突破,大鯨能否代替蒼龍,日本敢做第一個
    日本下水了第一艘大鯨級潛艇,這種新型潛艇是12艘蒼龍級潛艇的後繼者。它們採用了新型鋰離子電池技術,這種新技術的成本目前來看還是比較高的。第二艘大鯨級潛艇尚未建成,但預計將於2021年投入使用。第一艘大鯨級潛艇在2020年進入服役,與前兩艘蒼龍相比有不少改進,尤其是鋰離子電池方面。
  • 日本新型「大鯨」號潛艇下水,比蒼龍級更先進,中國必須保持警惕
    至此,日本實現了常規潛艇數量達到22艘的目標,包括1艘「大鯨」號,12艘「蒼龍」級潛艇,以及9 艘「親潮」級潛艇。「大鯨」號潛艇是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常規潛艇。    「大鯨」號標準排水量3000噸,全長84米,寬度為9.1米,載荷船員為70人,比現役「蒼龍」級潛艇2950噸標準排水量更大,其艇身形狀設計與以往型號相比,流線型更好,指揮臺的圍殼也有縮小,水下航行的噪聲更小,很難被敵方探測到
  • 中國新式護衛艦亮相,「蒼龍」級潛艇再不敢跟蹤遼寧號
    2016年,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編隊開赴公海進行演習,日本海自的一艘蒼龍級潛艇對遼寧號編隊進行了長達14天的跟蹤,雖然日本方面宣稱,蒼龍潛艇始終未被發現,然而中國卻透露了事情的細節,這艘來者不善的日本潛艇竟是被中國海軍一架直-9C反潛直升機逼退的!這件事情深刻的反映了一個道理,在海軍反潛作戰中,直升機是潛艇的天敵,中國直-9C只是一款4噸級的輕型直升機,無法攜帶大孔徑聲納,也無法攜帶過多的聲吶浮標。
  • 日本「大鯨」號柴電潛艇下水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計劃建造7艘新型潛艇,目前已經籤訂了4艘的建造合同,其中一艘接近完工。另外2艘目前處於不同的建造階段,不久的將來會完成。2018年3月,首艇「大鯨」號鋪設龍骨。幾天前,10月14日正式下水。
  • 日本蒼龍級潛艇神話破滅:聲吶落後撞上中國商船,艦員用手機求救
    日本蒼龍級潛艇過去一直被吹噓為「世界最強常規動力潛艇」,各種有關它的信息,都被認為是神話。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實現了擁有22艘的目標
    日本「大鯨」號終於下水了,很多人心中一直抱有的謎團被揭開了,這個代號為29SS的新型潛艇原來名叫叫「大鯨」。此前日本方面有消息顯示,鑑於中國海洋活動的情況,日本方面早就有增加潛水艇數量的計劃,如若「大鯨」入列,潛水艇22艘的目標將被正式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