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銳評 | 日本蒼龍級潛艇增至10艘 紙面性能優秀但存固有劣勢

2021-02-25 參考消息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1月7日報導稱,日本川崎重工公司在媒體聲明中表示,該公司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建造的第10艘蒼龍級柴電動力攻擊潛艇「升龍」號,已於11月6日在川崎重工神戶船廠下水。

▲11月6日下水的蒼龍級10號艇「升龍」號潛艇

作為日本最新銳的主力潛艇,蒼龍級被海自寄予厚望,號稱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常規潛艇」,其實際性能和戰鬥力究竟如何?本期就此為您解讀。

    

在介紹蒼龍級之前,先來簡單了解下日本的潛艇歷史。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究並裝備潛艇的國家之一。早在1905年,日本就從美國購買了5艘潛艇,組成了「第一潛艇戰隊」。需要指出的是,此時距離美國海軍裝備第一艘潛艇才過了5年時間(美國海軍於1900年4月購買了第一艘潛艇「霍蘭」號)。日本購買這些潛艇除增強軍力外,主要目的是藉此機會學習並掌握建造潛艇的技術。僅一年之後(1906年),位於神戶的川崎重工造船廠就為當時的日本海軍建造了第6號和第7號潛艇,儘管只是「霍蘭」潛艇的山寨版,但作為日本最早獨立建造的潛艇,意義仍非比尋常。

二戰時期,日本潛艇部隊在規模和技術水平方面都達到一個巔峰,甚至建造了當時噸位最大的伊-400型特型潛艇(潛水航母,水下排水量達6560噸,曾計劃搭載戰機襲擊巴拿馬運河)。1945年8月戰敗投降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暫時中斷了潛艇發展,但僅過了10年之後,重新組建的海上自衛隊於1955年就從美國租借了一艘小鯊魚級潛艇,並開展相關訓練。以此為契機,日本從1957年開始恢復自行建造常規潛艇,60年來共研發並裝備了9級50多艘常規潛艇,其在潛艇研發和作戰運用方面的經驗不容小覷。

▲圖為二戰日本戰敗後,向盟軍投降的日軍伊-400級特型潛艇(潛水航母)。

作為海自現役最新主力,蒼龍級潛艇脫胎於「平成16年度潛艇計劃」(簡稱16SS),實際上是親潮級柴電潛艇的大幅改進型,蒼龍級全長84米,全寬9.1米,吃水9.1米,水下最大航速20節,水下滿載排水量4200噸,是世界現役各國海軍中排水量最大的常規潛艇之一,僅次於中國海軍032型飛彈試驗潛艇(水下滿載排水量6628噸)。

由於採用了高度自動化控制技術,蒼龍級將艇員人數控制在65人。武器裝備方面,蒼龍級艇艏配備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最多可搭載20枚各種魚雷或飛彈,其中包括日本國產89式重型線導魚雷、美制UGM-84潛射型「魚叉」反艦飛彈。

▲資料圖片:美制UGM-84「魚叉」潛射反艦飛彈破水而出。

    

海自將蒼龍級標榜為「最強常規潛艇」是因其匯集了日本在二戰後60多年的潛艇設計使用經驗,採用了多種先進技術。

其一是先進艇型,蒼龍級沿用了親潮級的葉卷型艇型,艇體構造以單殼結構為主體,艇艏和艇艉則採用雙殼結構,複合結構艇體可減少艇體上的排水口,有助於降低航行時的流體阻力與噪音。

其二是最新降噪技術,蒼龍級艇身外形並非傳統圓弧形,而是不同平面圓潤連接,可大幅減少聲吶反射回波。此外,艇身上還覆蓋了最新的橡膠消聲瓦,進一步減少敵方聲吶回波,可將敵方主動聲吶探測距離降低50%。潛艇內部各艙室以及輪機設備都安裝在浮筏減震基座上,能大幅減輕工作時產生的機械噪音。上述內、外降噪措施再配合經過低噪音優化設計的7葉大傾斜螺旋槳,可將蒼龍級的水下航行噪音控制在105分貝左右,低於號稱「大洋黑洞」的俄制基洛級潛艇(出口型基洛級潛艇的航行噪音為115分貝)。

▲基洛級潛艇

其三是X型尾舵設計,4個尾舵面可在艇載計算機控制下靈活轉動,使蒼龍級具備在水下進行三維機動以快速擺脫和追趕目標的能力,此外X型尾舵還比十字舵更適合在淺海環境操作。

▲11月6日,「升龍」號潛艇下水儀式現場圖,可見標誌性的X形尾舵。

儘管紙面性能優點眾多,但蒼龍級也有一些固有劣勢例如儲備浮力不足(艦船儲備浮力指船舶承載後可保持平穩漂浮的性能,儲備浮力越大,艦船航行越安全),安全性存在欠缺。

根據日方的公開數據,蒼龍級標準排水量3600噸,水下滿載排水量4200噸,儲備浮力為600噸。對於排水量在2000噸以下的潛艇,這一數值並無問題,但對於4000噸以上的潛艇就不太夠用了,相比之下,同類型的法國梭魚級潛艇的儲備浮力可達到900-1000噸。

▲蒼龍級潛艇彩色剖面圖

    

此外,還有號稱蒼龍級最大亮點的鋰電池技術。日本海自曾於2014年宣布將在採購的10艘(現已改為12艘)蒼龍級後4艘的動力系統上改用鋰電池,以取代目前使用的AIP技術(瑞典斯特林發動機),換裝後的蒼龍級將採用「鋰電池+柴油機」動力組合。

雖然與目前常規潛艇使用的鉛蓄電池相比,換裝鋰電池(重量小、能量密度大,充電速度更快)的蒼龍級可大幅提升水下巡航速度和續航時間,但鑑於同樣採用日本國產鋰電池的波音787客機曾發生過多次自燃事故,很難說未來鋰電池的可靠性不會影響到蒼龍級的航行安全。

▲斯特林AIP系統工作流程示意圖

    

最後一點,就是最近新曝出的神戶鋼鐵公司造價醜聞事件。蒼龍級建造時採用的NS-110高強度鋼,據稱極限潛深可達500米以上。然而據稱部分鋼材就出自神戶鋼鐵公司,此次造假事件對蒼龍級的實際戰鬥力會造成多大不良影響,恐怕只有海自內部人員才知道。

此次「升龍」號潛艇下水後,預計將於2019年3月投入服役,屆時海自蒼龍級潛艇規模將達到10艘,儘管並沒有宣傳上的那麼光鮮亮麗,但其戰鬥力仍值得周邊國家高度關注。

▲蒼龍級潛艇航行圖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對日本「蒼龍」級潛艇作戰性能的客觀分析
    4月26日澳大利亞宣布,法國國有船舶製造集團(法國艦艇建造局,簡稱DCNS)擊敗日本和德國廠商,贏得澳海軍12艘潛艇採購大單,合同總額高達500億澳元(約385.5億美元)。潛艇競標結果表明,日本宣揚「蒼龍」級為世界上最先進潛艇的自吹說法不攻自破。客觀評價,「蒼龍」級並不是世界第一,只是一型較為先進常規潛艇,可以列入常規潛艇的第一方陣而已。
  • 【裝備採辦】對日本「蒼龍」級潛艇作戰性能的客觀分析
    德國的蒂森克虜伯集團(TKMS)提供了212/214潛艇的放大版216型4000噸潛艇,法國國有艦艇建造局(DCNS)方案是建造以「梭魚」級核潛艇為基礎的5000噸改裝型常規潛艇,日本則由政府為主體組織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參加,提供其被日本神化吹噓為世界最先進常規潛艇「蒼龍」級4000噸改型競標。
  • 日本海將上演群狼鬥蒼龍——中國039C元級 VS 日本16SS蒼龍級潛艇
    與中國039C型潛艇頗為相似的是,日本現役最新銳的蒼龍級潛艇(「平成16年度潛艇計劃」,簡稱為16SS),也是其前任親潮級潛艇的放大改良版。蒼龍級潛艇採用了斯特林AIP閉循環推進系統,長84米,寬9.1米,高10.3米,成員65人,水上航速13節,水下航速20節,滿載排水量達到了4200噸。武器裝備為六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反艦/反潛魚雷和潛射反艦飛彈。蒼龍級潛艇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種採用AIP動力的潛艇,也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規動力攻擊潛艇。
  • 日本第11艘蒼龍級潛艇下水,首次配備鋰電池
    這艘全新的常規潛艇,是日本第11艘蒼龍級潛艇,其舷號為S-511,艇名被命名凰龍號。和之前的同級艇相比,凰龍號加裝了鋰電池,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凰龍號潛艇全長84米,排水量為2950噸,最大航速可以達到20節。該艇的最大改進之一,就是用鋰電池替換掉了前10艘艇使用的鉛酸蓄電池。通過使用全新的鋰電池,儲能密度更高,儲電能力可提升至原來的2倍。
  • 日本服役10艘「蒼龍」潛艇 水下航行全靠「漂」
    至此,日本海自的潛艇陣容擴充到19艘,而日本海自的潛艇部隊目前僅有兩個型號:蒼龍級和親潮級,蒼龍級是親潮級的大改型,也是日本第一款裝備AIP系統的常規潛艇。由於四面環海,島國日本天然對於海運和海軍的裝備感興趣。而且在二戰時代,日本的潛艇製造技術就相當優秀。
  • 日本新型潛艇「大鯨」號下水,配鋰電池、噸位比蒼龍級更大
    據日本共同社10月14日報導,計劃2022年3月入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型潛艇命名與下水儀式14日在神戶市的三菱重工業公司神戶造船廠舉行,該潛艇被命名為
  • 亞洲潛艇中的霸者?近距離解析日本「蒼龍」級潛艇
    「蒼龍」級潛艇首號艦「蒼龍號」早在2009年3月已正式入役,「赤龍」為該級8號艇,2020年左右總共12艘「蒼龍」全部竣工後,將成為新一代水下殺手。「蒼龍級」堪稱21世紀初頁日本乃至世界常規動力潛艇技術的頂峰。
  • 世界最大的常規潛艇——日本蒼龍級潛艇
    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在尤其看中海軍的發展,於是在潛艇這方面,就有十幾艘被服役,還有一些正在打造中,而這些潛艇正是日本引以為豪的蒼龍潛艇。
  • 全球頂尖常規潛艇戰鬥力排行:214級、鮋魚級、蒼龍級、基洛級!
    200艘,其中,個人認為技術水平、戰鬥力最強的四種潛艇戰鬥力排名為:1、德國214級;2、法國」鮋魚級」;3、日本「蒼龍級」;4、俄羅斯「基洛級」;1、德國214級:作為「海浪戰術」的創始國家,潛艇技術及戰法研究是德國的強項。
  • 日本人精益求精:「蒼龍」級潛艇已世界一流,又造出了「大鯨」號
    除去日本水面艦隊之外,日本海自的潛艇部隊,其實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目前,日本潛艇部隊一共有20艘潛艇部隊,由親潮級和蒼龍級組成,後者在世界常規潛艇中屬於一流水準。當然,隨著各國潛艇力量和水面艦隊的更新,尤其是核潛艇技術的發展,日本的常規潛艇也顯得逐漸力不能支,日本海自也推出了自己最新的一型潛艇。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號於2020年10月14日亮相,它是繼日本「蒼龍」級之後的「大鯨」級常規潛艇的第一艘。
  • 日本瘋狂裝備蒼龍潛艇直指中國 卻難敵我軍兩款利器
    「蒼龍級」潛艇下水  2017年11月底左右日本海上自衛隊第10艘「蒼龍級」柴電動力常規攻擊潛艇下水,日本政府決定將其命名為「翔龍
  • 日本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
    日本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今年10月14日,神戶三菱重工造船廠舉行了新型「大鯨」級(Taigei Class)柴電潛艇下水儀式。「大鯨」級是日本繼「蒼龍」級後的一款新型常規潛艇。
  • 日本下水世界首艘「鋰潛艇」真相竟是被瑞典坑了20多年
    在少數日本的明白人心中,「凰龍」號潛艇下水並不是個值得高興的消息,因為這艘潛艇的肚子裡生來就裝著一枚定時炸彈。
  • 日本蒼龍級潛艇神話破滅:聲吶落後撞上中國商船,艦員用手機求救
    日本蒼龍級潛艇過去一直被吹噓為「世界最強常規動力潛艇」,各種有關它的信息,都被認為是神話。
  • 日本「蒼龍」號潛艇與中國貨船相撞細節曝光
    這起事故發生當地時間上午10點55分左右,當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蒼龍」號潛艇位於日本高知縣足折岬近海,在上浮途中撞上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鴻通」號(Ocean Artemis)。 據了解,「蒼龍」號(SS-501)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蒼龍級潛艇的首制艇。
  • 安倍怒了:澳大利亞海軍為什麼樣沒有選擇蒼龍級
    12艘潛艇,耗資500億澳元。  此次澳大利亞海軍項目主要競爭者是德國、日本和法國,其中日本的蒼龍級一直被認為是這個項目最有力的競爭者,不過最終法國取得了勝利,這對於致力於武器出口的日本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挫折。
  • 日本新型「大鯨」號潛艇下水,比蒼龍級更先進,中國必須保持警惕
    至此,日本實現了常規潛艇數量達到22艘的目標,包括1艘「大鯨」號,12艘「蒼龍」級潛艇,以及9 艘「親潮」級潛艇。「大鯨」號潛艇是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常規潛艇。  多出100億日元肯定是在內部設備的升級改進上,之前的10艘「蒼龍」級潛艇都是採用斯特林AIP閉循環推進的動力裝置,到11艘時「凰龍」號潛艇是首艘配備鋰離子電池潛艇,可能還帶有某些試驗的性質。但是到「大鯨」號已經是屬於定型批量生產的鋰電潛艇,最大的變化應該是圍繞鋰離子電池相應的一系列設備的改進和完善,從而是新型一級潛艇,它的動力和水下潛航時間也比「蒼龍」級要大。
  • 中國新式護衛艦亮相,「蒼龍」級潛艇再不敢跟蹤遼寧號
    自2008年至今,我國在短短九年間建造了27艘054A型護衛艦,該級艦將建造32艘,預計明年完工。
  •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常規潛艇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有2個潛水隊群,擁有2艘潛艇救援艦和21艘常規潛艇,包括蒼龍級12艘,親朝級9艘。兩型潛艇都屬於大型遠洋型潛艇,具備較強的水下戰能力。蒼龍級和親潮級兩個級別的潛艇性能在世界柴電潛艇中都是屬於非常先進的,尤其是蒼龍級因為採用了AIP系統,被譽為世界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作戰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