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中國適當更新核武庫,就被西方嚷嚷是「危害地區戰略平衡」;而擁有全球最龐大核武庫的美國才剛開始探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日本、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一幫美國盟友就急紅了眼,拼命遊說拜登政府放棄這種「瘋狂的想法」。
「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上不能向中國學習」,西方世界所展示的這種「雙標」態度,實在太諷刺了。
據英國《金融時報》29日報導,對美國拜登政府探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擔憂加劇的日本、英國和澳大利亞等盟友正在遊說拜登政府放棄該政策。
按照慣例,拜登政府上臺後將公布新版核戰略指南《核態勢評估報告》,由於拜登此前在總統競選期間曾多次表示「核武器的唯一目的是『威懾或應對核戰略攻擊』」,被外界解讀為就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另一個說法。因此美國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是否會寫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或與此相當的政策,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這些美國盟友正在加緊展開遊說,要求拜登不要改變當前美國核政策,不要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並聲稱這可能會「破壞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長期威懾戰略」。
美國「民兵-3」洲際飛彈發射井
據稱,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曾向盟國發送了一份問卷,但這些盟國對美國核政策的任何變化都做出了壓倒性的負面回應。《金融時報》稱,自冷戰以來,美國對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一直故意含糊不清,暗示美國可以先發制人地使用核武器,並讓盟友感覺得到美國「核保護傘」 的庇護。一名歐洲官員表示,當前來自俄羅斯、中國和朝鮮的威脅正在增加,「(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將是給中國和俄羅斯的一份巨大的禮物。」
日本共同社30日稱,美國歐巴馬政府在2016年任期的最後幾個月也曾探討過宣布美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作為他提出的「無核世界」理念的政治遺產,但遭到日本等部分盟友的反對而放棄。
事實上,圍繞美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爭論更類似一場「雙簧戲」, 歐巴馬、拜登等政客藉此塑造個人形象、拉攏部分選民支持,但在實際行動上,五角大樓卻在持續「朝核前進」。今年年初,主管核政策的美國防部副部長凱薩琳·希克斯上任之初就明確表示,拜登政府拒絕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定為國策。近年來,五角大樓更是不斷更新核武庫,除了花費超過6000億美元研製新一代「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外,還研製了空軍戰鬥機就能攜帶的B61-12核炸彈、海軍核潛艇潛射彈道飛彈配備的W76-2戰術核彈頭等,極大降低了核門檻,將世界帶入更危險的核戰爭風險中。
來源:樞密院十號 老司機馬識途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