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不同樣:中國宋、明時期火箭和英國康格裡夫火箭差別有多大?

2021-03-05 冷兵器研究所

火箭最初是中國人的發明,但英國人在19世紀初的海戰中也玩得有聲有色,他們的火箭和宋、明時期的中國火箭有很大的不同,已經變成了另一種武器,其差別之大就像高俅和梅西的球技一樣。

中國最早的火箭出現三國時代,它的製作方法是在箭頭上附著可燃物,以達到燒毀敵人糧草輜重、攻城設備的效果,這種火箭的動力來源還是弓箭手的肌肉和弓箭本身的機械動能,是冷兵器時代的火箭。真正意義上的熱兵器火箭出現在北宋末年(也有人認為是北宋初年),製作方法就把火藥筒綁在箭尾上,像點燃炮竹一樣把它放出去。當時還沒有發明出引火線,因此發射時需要用燒紅的鐵錐點燃火藥筒,是高危兵種,北宋首都開封被金軍圍攻時守軍就大量使用了火箭。

到明朝時期中國的火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已經有了多級火箭,把多個火藥筒串聯在一起增加威力,「火龍出水」就是最典型的明朝多級火箭。明朝軍隊還給火箭增加了風翅,用於穩定火箭的飛行。為了增加火箭威力,增加攻擊效果,明軍還經常把幾個甚至幾十個火箭裝在一個筒子裡,把這些火箭的燃線製成總線,「總線一燃,眾矢齊發」。明朝的火箭和宋朝火箭最大的區別還是箭頭,它的戰鬥部已經變成了箭頭部分的「火炸藥」,「神火飛鴉」等火箭的威力相當可觀,有「攻城破陣甚妙」的評價。

英軍的火箭是康格裡夫山寨印度火箭的產物,和中國火箭最大的不同是它普遍使用金屬外殼(薄鐵皮捲成的圓柱體),在箭體末端裝有一根用於保持飛行狀態穩定的平衡杆。  康格裡夫火箭有三種類型:縱火火箭、破片火箭和霰彈火箭,在細微之處有差異。其中縱火火箭的戰鬥部前端為圓錐形,長度要比同口徑的後兩類火箭大一些,可以方便安裝更多用於爆炸(燃燒)的火藥。縱火火箭戰鬥部的引信裝在彈體內部,末端與推進部裡裝置的發射藥相連。

縱火火箭集中目標後,它就會自動燃燒;就算打空了落在地上或者船上,只要沒被發現,發射藥燒到引信末端位置也可以引燃戰鬥部中的火藥,是縱火燒船、燒敵人的利器。


英軍的破片火箭的戰鬥部其實是半球形、填裝炸藥的空心鐵彈,它的戰鬥部引信是從推進部末端引出沿著內外殼體之間的空隙直接連到空心鐵彈內的,引信在發射時就點燃,引信燃盡後,鐵彈內部的炸藥就會被點燃並爆炸,把大量彈片拋灑出去。霰彈火箭的外形與破片火箭類似,區別是它的戰鬥部頂端有大量霰彈和起爆藥,引信與推進部相連,當推進部中的發射藥燃盡後會通過這個引信點燃起爆藥,殺傷的主要工具是霰彈而非彈片。

英國人的康格裡夫因為有技術上的改進,不光在歐洲大殺四方,還在新大陸和中國取得了良好戰果。戰場不是商場,可不是「某某中國」一樣耍流氓就能躺贏,別說版權就是專利權在你手裡也不好使。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狙殺契丹名將的床弩到底什麼樣?

為何象棋裡的炮要隔山打?

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

相關焦點

  • 康格裡夫火箭與第一次鴉片戰爭
    英國軍隊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廣泛地使用了康格裡夫火箭,相關記錄散見於清代的上諭,奏章,時人筆記和英法兩國官員通信及參戰人員回憶錄中。
  • 這款強力武器,明朝用來吊打日本,英國卻用來狠揍清朝
    海上殺得歡,陸地上碰上倭寇,也是絕不放過,永樂年間著名的望海堝之戰上,兩千倭寇陷入明軍包圍,人數並不佔絕對優勢的明軍,卻正是通過火箭齊射,徹底斷了倭寇突圍的念想,這夥明初最強倭寇團夥就此非死即俘,無一人漏網!
  • 兵器譜|帝國時代3的日本火器真有那麼強?大明笑了:見過我們的火箭和佛郎機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所謂的日本加農炮——火焰之箭,對應歐洲國家的鷹炮和長炮,綜合了鷹炮擅長攻擊步兵和長炮反炮的能力。讓我們來看看帝國時代3遊戲中焙烙火矢的攻擊方式,是發射出火箭攻擊敵人。雖然中國在唐末就發明了火箭,但直到19世紀,得之印度的康格裡夫火箭技術仍然對英軍有很大幫助,足見火箭技術在古代甚至近代的戰爭中是有其實用性的。
  • 鴉片戰爭清軍最怕的不是艦炮和排槍:而是英軍的刺刀和火箭炮!
    有很多人認為,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主要原因是當時中國軍隊武器落後,而英國和法國侵略軍則依靠著堅船利炮,以及先進的滑膛槍取得了勝利。實際上,在鴉片戰爭中,給蒙昧的清朝官員和軍隊極大震撼的不是英軍的艦炮和排槍,而是英軍的刺刀和火箭,很多清軍臨死前也沒搞明白為何拼刺刀耍冷兵器也打不過英軍,沒搞明白那種恐怖的火箭是何方神聖。
  • 小火箭 | 人類火箭與飛機的矢量推力技術
    而對這一點同樣非常清楚的日耳曼戰車,決定讓法國人為這個小城流盡最後一滴血。在近一年的鏖戰中,雙方死亡超過25萬人,另有50多萬人受傷。從此,凡爾登戰役被凡爾登絞肉機這個更貼切的名詞所替代。德軍無法攻克凡爾登,英國和法國的軍隊也沒法把德軍趕回老家。
  • 時隔24天,中國火箭發射失敗兩次,對我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時隔24天,也就是本月9日,搭載著印尼帕拉帕-N1通信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也沒能成功入軌,星箭最終墜毀,成為我國今年的第二次火箭發射失利。那麼,這兩次發射失利會給我國航天帶來多大的影響呢?長三乙可謂是我國長徵火箭系列的勞模,自1996年首飛以來,已經發射過67次。這款火箭為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還把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送上月球表面。
  • 手榴彈和火箭結合的神奇產物—79式火箭手榴彈,特殊時期的應急之作
    不過手榴彈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比如投擲距離近、從低處往高處投擲不便等,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在保持手榴彈的便攜靈活性的基礎上提高手榴彈的射程呢? 這時北方工業公司靈光一閃:人的臂力有限,不可能把手榴彈扔的太遠,那麼可不可以使用火箭動力呢?將手榴彈與火箭發動機結合起來,既能當手榴彈,也能當火箭彈。
  • 火龍出水、神火飛鴉……細數中國古代的「火箭」
    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我們的祖先發明了「硝雄」體系火藥,即硝石、雄黃混合劑火藥。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體系火藥則在隋朝時形成,在唐朝得到完善。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已出現用黑色火藥製造的焰火。史書上的火箭據《宋史·兵志》上記載:「開寶三年,兵部令史馮繼升等進火箭法。命試驗,且賜衣物束帛。」
  • 火龍出水、神火飛鴉 | 細數中國古代的「火箭」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 超級火箭土星五號到底有多強?
    #人類登月50年# 50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靠的就是超級火箭土星五號,這貨到底有多強,寫一些數據看一看好了。
  • 小火箭 | 日本飛彈與航天工業發展簡史
    日本第一海軍航空技術廠專門為神風特攻隊而設計的櫻花特別攻擊機體現了日本工程師對空對艦飛彈和空射巡航飛彈的理解。駕駛艙後的機身內有3臺固體火箭發動機,單臺推力2.6千牛。得知中國和英國都有人造地球衛星發射計劃之後,日本大幅加快了運載火箭的研發速度。1970年年初,日本東京大學宇宙研究所研製的L-4S運載火箭矗立在了鹿兒島宇宙空間研究所的靶場上。
  • 喀秋莎火箭炮小史,15軍在上甘嶺戰役中因使用不當和浪費被批評
    一:起源早期原始火箭源自中國,在14世紀晚期,軍用火箭被用於歐洲的戰鬥。到了17世紀,軍事火箭技術在歐洲廣為人知,第一枚現代軍用火箭是英國發明家威廉·康格裡夫爵士設計的東西。他改進和標準化了各個部件,成為火箭家族,重量從6磅到300磅,可以從地面和海上發射。另一位英國發明家威廉·黑爾研究表明,如果彈丸在飛行中旋轉,其精確度要高得多。
  • 【寒假溫州】 航天工程計劃 | 揭秘火箭發射原理,製作水火箭,實現小小「航天夢」!
    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也激勵著中國新一代的青少年種下心中的航天夢,擁有不斷創造奇蹟的勇氣、信心和探索精神,孩子們心中的航天種子是否已經發芽了呢?
  • 老樹發新芽,艦載反潛火箭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不過隨著60年代反潛魚雷的崛起,以及航空反潛的普及,火箭深彈漸漸退居二線,如今歐美海軍之中已難覓蹤影。目前仍然堅持研製和生產火箭深彈的僅有俄羅斯和我國,那麼這種「落後」的武器到底有何魅力,能讓中俄兩軍念念不忘?火箭深彈連發火箭深彈最初的用途就是反潛,其本質上是利用火箭助推的深水炸彈,射程由幾百米至十幾千米不等。
  • 中國火箭發動機怎樣?真實水平不敢相信
    其次,在氫氧發動機方面,中國目前的主力是YF-75和YF75D以及YF77發動機,但這些發動機的推力均在50噸級以下,但就參照對象的日本來說,其氫氧發動機最大推力已經接近100噸,其比衝也強於YF77,未來中國將研製推力為200
  • 在NASA火箭之城,來一次精彩的太空之旅
    太空是一種徵服;太空是一種挑戰;太空是一種熱血;坐標NASA亨茨維爾基地,封閉式航空航天訓練,模擬飛行器操作,模擬太空艙駕駛,地面指揮中心調度,失重訓練,五度旋轉,火箭製作&推進技術,國際空間站科學實驗.不想來NASA參加一場太空探索之旅嗎?
  • 別只惦記火箭上天,火箭回收也有大講究
    因此作為長徵火箭家族的新成員,運載能力僅僅算中型火箭的長徵八號,在2020年底首發成功的消息,並未引起太多的關注。可是實際上長徵八號對於中國航天的意義同樣非常重大。長徵八號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目前我國其他型號運載火箭沒有相應的運載能力,比如現役的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丁和3噸運載能力的長徵四號系列,太陽同步軌道4.5噸以上還是一個空檔;長徵五號等大火箭倒是可以打(衛星),但是它不是很經濟,好比「大馬拉小車」,性價比低。
  • 陽春三月去看火箭發射,北大博士帶隊文昌火箭營
    文昌航天發射場位於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是中國首個開放性濱海航天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該發射場可以發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與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