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曾是同一國家,為何一直爭鬥不休

2021-02-08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個話用來形容印度和巴基斯坦這一對曾經的南亞兄弟,一點都不為過。

近日,印度軍方再一次違反印巴籤署的停火協議,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巴基斯坦控制邊界沿線實施炮擊,造成幾棟房屋被毀,一個無辜的13歲女孩死亡,女孩的母親和兄弟受傷。

巴基斯坦軍方對於印軍的攻擊,用迫擊炮進行了回擊,按印軍的說法,巴基斯坦的迫擊炮彈砸向印控克什米爾,5名平民因此死亡。

這不禁讓人懷疑,本是同屬英國殖民地,只因印巴分治才分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究竟是不是有血緣關係的同一人種?雙方的恩怨,到底是異族世仇還是手足相殘?

(網絡配圖)

一、印度人的歷史。

正如邱吉爾所說,印度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而只是南亞次大陸的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緬甸等國,是英國殖民者將它們整合成一個英屬印度。

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生活在印度的最早土著人種,是有著棕黑色皮膚的達羅毗茶人。後來,來自北方的雅利安人,徵服了當地的土著,成為這裡的主人,達羅毗茶人淪為雅利安人的奴隸。

後來這些統治者為了社會穩定,制定了由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級種姓制度,禁止高低種姓通婚。順應統治者意願的印度教應運而生,並延續至今。

在印度教中,皮膚越白,雅利安血統就越純正,種姓也就越高;皮膚越黑,則達羅比茶的土著居民血統越多,種姓就越低。

而雅利安人是從北方進入印度的,所以越是靠近北邊,雅利安的血統越純正,當地人的皮膚就越白,高種姓比例就越大。

實際上雅利安血統最純正的,當屬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他們原本都是印度教中的婆羅門高種姓。

公元15世紀左右,隨著帖木兒帝國後裔入侵印度,並建立莫臥兒帝國,才真正將今天印度中北部與巴基斯坦統一為一個國家。同時還把伊斯蘭教帶到了這裡。巴基斯坦和印巴交界的雅利安人後裔,也逐漸分化為兩種信仰。

(伊斯蘭教徒集會)

二、因信仰分化的印度人。

除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印度還誕生了一個本土的錫克教。它和伊斯蘭教一樣,對於印度教的種姓制度並不認可,因此受到作為統治者推崇的國教印度教徒的仇視。

特別是伊斯蘭教,因為宗教教旨和文化風俗與印度教格格不入,雙方的矛盾日益尖銳。伊斯蘭教認為,豬是不乾淨的食物,是不可食用的,但是牛肉卻可以吃。但在印度教徒心中,牛是無比神聖的,是不能斬殺食用的,豬肉卻可以隨便吃。

兩個教派間的崇拜和信仰也不一樣,伊斯蘭教的聖經是《古蘭經》,強調唯一偶像為真主安拉,而印度教卻崇拜三大主神,雙方的教義背道而馳。

英國殖民者統治期間,為了分化和分解印度的民族力量,便於管理不同聚居區的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鞏固殖民統治,就曾經利用教義分歧,來挑撥兩大教派間的關係,引起雙方的仇視。

(蒙巴頓和印巴領導人)

三、仇殺和分家。

英國人退出時,隨著印度獨立運動高漲以及獨立日期的臨近,原本同為印度人的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矛盾日益激化。

在英國殖民者的操縱下,以宗教為區域分治的「蒙巴頓方案」出爐,印度被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方案公布後,教民的大遷徙和教派大仇殺便拉開了序幕。

屠殺主要發生在雅利安人後裔集中的巴基斯坦和印巴邊界的村落,信奉印度教的教眾被驅趕往印度方向,而劃分在印度境內的穆斯林,也不得不離開家園,移居巴基斯坦穆斯林聚居區。對於反抗和不願逃離者,幾乎無一倖免受到異教徒的追殺。

據統計,僅旁遮普省就有50多萬人死於教派仇殺,還有1200萬人無家可歸,數百萬人淪為難民。

直到今天,印度的主流高種姓人種,還是以旁遮普人為主的雅利安人後代。而巴基斯坦,則基本上都是雅利安人的後代。兩國間不僅語言相近,歷史也大致相同。

可以看出,今天的印度最高種姓,掌控權力的婆羅門人,雖然信奉印度教,其實和巴基斯坦的穆斯林教眾,同屬於旁遮普省的雅利安人後裔。他們血脈相連,同宗同源。也就是說,原本親如一家,只是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才手足相殘。

(參考資料:《印度人群的起源與遷移路線》)

相關焦點

  • 什葉派和遜尼派有何仇怨,為何雙方一直爭鬥不休
    什葉派是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派別之一,現在和美國劍拔弩張的伊朗就是什葉派。實際上,中東各國的爭鬥,很大程度上就是兩大派的爭鬥。很多人不禁要問,什葉派和遜尼派有何仇怨,為何雙方一直爭鬥不休?其實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衝突不過是正統之爭。用中國歷史比喻,什葉派是支持趙匡胤的子孫,遜尼派是支持趙光義的子孫。
  • 地緣政治: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何都拼命的搶克什米爾?
    所以,英國如何讓「英屬印度」獨立就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是整體讓它獨立呢,還是分成幾個國家,甚至幾十個國家?最終,綜合考慮,決定讓英屬印度分為三個國家:緬甸、印度和巴基斯坦。由於以前緬甸是一個國家,無論人種和信仰都和其它的地方不太一樣(緬甸主要是黃種人、信仰佛教),所以讓它自己獨立了。大多數的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其實是同一個人種(比較雜的一個人種),他們的祖先是雅利安人(歐洲血統)與本地黑膚色人種的混血,後來又不斷的被其它民族入侵,又混入了突厥人和蒙古人血統,反正他們長的都差不多,明顯不同於黃種人。
  • 全球9個國家有核武器,其中巴基斯坦經濟較弱,又是如何研發的?
    核武器的威力巨大,自從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後,許多國家就展開了在該領域的研發,儘管如此,全球能成功研發核武器的國家少之又少。
  •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哪些區別呢?為何兩國勢同水火?
    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無論是相貌還是說話的方式,幾乎都是一模一樣。那麼,這兩個國家的到底有哪些區別呢?另外,為何兩個國家的關係勢同水火呢? 印巴兩國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宗教信仰。印度被稱為「宗教博物館」,也就是說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
  • 印度140萬大軍,為何難以制服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何底牌?
    說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很少有人知道,這兩個國家曾經同根同源,同屬老印度。兩邊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是燦爛的古代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掀起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虛弱的英國殖民體系土崩瓦解,沒有 多餘的力量,放棄獨立 當時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存在宗教對立,如果英方不解決這一問題,未來可能引發更大的對立。
  • 印度軍事實力遠強於巴基斯坦,為什麼巴基斯坦還這麼強硬?
    直到現在兩國還是爭論不休,問題很難得到解決,雖說印度軍事實力比巴基斯坦強很多,最新的全球火力排行榜印度排名第四,僅次於中美俄,就是這樣仍然拿巴基斯坦很無奈。小編認為有以下一些原因。面對印度的咄咄逼人,巴基斯坦顯得更加明智,積極和世界大國確立良好關係,巴基斯坦背後有著強大的後盾。
  • 印度為何一直不吞併孟加拉國呢?現在才知道是多麼明智
    但是,戰後依舊有很多國家在開疆拓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印度,印度從建國後開始就不斷在擴大領土了,對於南亞國家那是一直都有吞併野心。但是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對於身邊的孟加拉國,印度卻是一直不敢吞併,這到底是為何呢?現在才知道這是多麼明智。印巴分治後,因為印度國土和勢力在南亞一枝獨秀,所以作為印度就開始有南亞唯我獨尊的想法了。
  • 阿富汗和塔利班與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關係
    在英國侵略印度和阿富汗的時期,英國設法於1893年劃定了英屬印度與阿富汗的邊境線。在第二次英國-阿富汗戰爭期間,阿富汗割讓了大片土地給英屬印度。1893年,英國劃定了長達2430公裡的杜蘭線,把一半普什圖人的居住地(包括阿富汗歷史上曾經的夏都白沙瓦)劃給英屬印度。後來印度獨立,巴基斯坦和印度分治,這部分土地就成了巴基斯坦領土。
  • 印度軍事實力遠強於巴基斯坦,為什麼巴基斯坦還這麼強硬?
    印度和巴基斯坦自從宣布獨立以後就沒有消停過,衝突不斷,這主要還是英國殖民地「分而治之」的政策導致的
  • 巴基斯坦和印度使用的語言和文字一樣嗎?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桃花石雜談覺得有必要先界定一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語言和文字究竟是什麼,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民族眾多,語言也極其複雜的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語言這所以要先澄清一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語言和文字究竟指什麼是因為印度國內有2000多個民族,巴基斯坦也至少有幾十個民族。
  • 印度和巴基斯坦使用的語言和文字一樣嗎?
    印度和巴基斯坦使用的語言和文字一樣嗎?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桃花石雜談覺得有必要先界定一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語言和文字究竟是什麼,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民族眾多,語言也極其複雜的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語言之所以要先澄清一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語言和文字究竟指什麼是因為印度國內有2000多個民族,巴基斯坦也至少有幾十個民族。
  • 怒不可遏,印度將怒火撒向中國:偏袒巴基斯坦!
    對此中國外交部在今年2月份,10月份都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因為委員會內部意見不統一,中國同印度在內的有關國家曾多次交換過意見,但無法達成有效共識。而中國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委員會審議以及有關各方留足充裕時間,以確鑿的事實和證據為依據進行協商,達成一個在國際社會上站得住腳的,受到廣泛擁護的共識,同時還能維護委員會列名的權威和有效性。
  • 中國和印度的關係,遠比你想像中複雜!
    中國從秦始皇統一華夏開始,就一直都有大一統的概念,而且從未被東亞以外的政權徵服過,不管是蒙古還是滿清,都可以視為東亞的原生文明,與華夏文明本就是一體的,這樣就讓國家統一變成了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也就是現在印度的做法,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急於瓦解英法的殖民體系,重建新的格局,所以四處鼓動民族獨立運動,當時英國已經落魄,眼看無力維持在印度的統治,於是就想了一個陰招,把印度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印度,可以理解為是以印度教為共識的人群建立的國家。巴基斯坦,可以理解為是以伊斯蘭教為共識的人群建立的國家。
  • 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的真正原因
    之後有媒體與印度警方確認,確實有一架印度飛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墜毀,造成兩名飛行員和一名平民喪生。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宣布克什米爾地區和臨近該地區的多個機場停止運營,其他途徑該地的民航客機也紛紛繞行。
  •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千年恩怨是如何埋下的?
    文 | 巴山夜雨國家人文歷史·新媒體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2016年6月中旬,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兩國軍隊忽然在邊境地區爆發衝突,導致多人死傷。對咱國內很多朋友來說,這事兒挺新鮮。光看標題《兩鄰國發生衝突》,還以為是巴基斯坦和印度,誰想到居然是同為伊斯蘭教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呢?本期,咱就略微梳理下,這兩國幹啥要打仗。
  •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是否爆發了「第五代戰爭」?
    這份報告揭露了在116個國家進行的長達15年的行動,其中包括500多家虛假媒體和12個假NGO,這個網絡集團促使歐盟和聯合國調查親印度和反巴基斯坦的虛假信息。此外,這份報告還牽涉到印度情報機關主要依託虛假媒體平臺和亞洲國際新聞社(ANI)洗白和放大虛假信息,儘管這份報告非常謹慎,但毫無疑問,如此龐大的企業只有在政府知悉情況下才能存在。
  • 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的區別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的區別?
    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的區別?1、準確是說來,一個是國家,一個是地區。巴勒斯坦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建國,也就是說還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巴基斯坦則是一個主權被國際。2、巴基斯坦在亞洲的中部,是一個內陸國家,與中國接壤,地形以山地為主。巴勒斯坦在亞洲西部,是一個靠海的地區,與以色列相接,我們都知道著名的巴以衝突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是同一個國家嗎?不是。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衝,戰略地位重要。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暖溼潤。巴勒斯坦古稱迦南,包括現在的以色列、約旦、加沙和約旦河西岸。
  • 印度空軍數量優勢明顯,為何在第二次印巴戰爭被巴基斯坦空軍壓著打?
    這場戰爭不僅誕生了一位巴基斯坦國家英雄,並且由於巴基斯坦空軍對印度空軍取得的卓越戰績,使全軍都獲得了「國家拯救者」的殊榮。巴基斯坦空軍的奠基人、巴基斯坦國父曾提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空軍,那他只能任人欺辱,巴基斯坦必須儘快建立一直空軍,而且是戰之能勝的空軍,因為戰場上是沒有亞軍的」。
  • 印度閱兵:一直被誤解,從未開過掛
    儘管英國於1947年8月15日向印度政府移交了權力,印度重新獲得了國家主權,但直到1950年1月26日印度制憲會議宣布印度憲法生效、民選的合法政府上臺,印度才成為法律和事實上(de jure and de facto)的獨立的主權國家(Sovereignstate)。在這之前的近兩年時間內,印度政府行政首腦的合法性要接受英國女王的印度總督背書,須由其指定。
  • 為何印度實力遠超巴基斯坦卻幾乎佔不到便宜?
    在印巴衝突中,印度是絕對佔據優勢的。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從1947年印巴分治進而分別建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以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歷次衝突基本都是勝多敗少,對巴基斯坦保持著巨大的優勢。而之所以出現這樣一邊倒的情況,根本原因在於印巴分治的基礎是英屬印度宗教的分野,而印度教徒的數量又遠高於穆斯林,所以印度建國之初的體量也遠大於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