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巴頓方案」設計了兩個原則:
第一,如果一個邦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數較多,那麼就併入巴基斯坦;如果信仰印度教的人數較多,那麼就併入印度。
第二,土邦併入哪個國家需要該邦的王公(相當於族長或小國的國王)決定,同時要考慮地理因素。比如,在印度中部有一個很小的邦,那麼即使該邦的王公想要併入巴基斯坦也是不可以的。
當時,克什米爾地區70%的人口是信奉伊斯蘭教穆斯林,20%的人口是信奉印度教的教徒,按照道理克什米爾地區信仰伊斯蘭教是主體,所以應該歸巴基斯坦,但是由於當時克什米爾地區統治者卻是印度教徒,自然不願意加入穆斯林的大本營巴基斯坦,反而傾向於印度。
於是「蒙巴頓方案」中的兩個原則出現了衝突:克什米爾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佔多數,但是王公卻是想要加入印度,而克什米爾正好處於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中間,所以地理因素也不起作用了。
英國也不知道怎麼辦,於是「甩手走人」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然不會將克什米爾拱手讓給對方,於是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第一次「印巴戰爭」。
戰爭結果是:巴基斯坦獲得了克什米爾地區五分之二的土地,印度獲得了五分之三的土地。
按照正常的道理,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之前,克什米爾地區是一個獨立的「王國」,既不屬於印度也不屬於巴基斯坦,雙方都搶到一部分,那麼就沒有必要再爭了。
這就好像地上有200塊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那麼誰搶到就是誰的,搶的多的就賺了,搶的少了就虧點,你不能因為你搶的少就要求人家和你平分,更沒有理由說那個是你的錢!
既然如此,為何印度和巴基斯坦年年都要在這地方打仗?
因為雙方都想把克什米爾完全的佔為己有!
為什麼雙方都想佔有克什米爾?
因為克什米爾地區地理位置極為的重要,關係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雖然克什米爾不太適合居住、不太適合發展經濟,但是適合駐軍、建立防禦軍事!
一個國家最理想的領土不是都是平原,也不是都是山地,而是既有平原也有山地:平原無疑是最適合生存的,適合耕種和各種建設、運輸的成本也比較低,但是在戰時也非常的容易被佔領;山地雖然不適合耕種和建設、運輸的成本也比較高,但是也非常的難以被佔領,可以進行持久戰,靜待局面發現轉機。
二戰的時候,日本曾狂傲的宣稱「三個月佔領整個中國」,但是直到日本投降也不曾佔領過超過中國一半的領土面積。
我們看看抗戰淪陷區的地圖和地形圖就可以看出來,阻止日本在短期內佔領全中國的關鍵就是:山地!
相反,歐洲戰場的希特勒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其根本原因就是:歐洲幾乎都是平原!
如果不是因為希特勒選擇錯誤的時間攻打俄國,那麼希特勒或許已經統治了整個歐洲——俄國雖然也是平原,但是由於俄羅斯的緯度比較高,冬天氣候極其的寒冷。
本質上來說:希特勒是敗給了極寒天氣。
印度面積雖然大,但是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沒有山地!
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的過程中,中國僅僅用4萬兵力在30天內僅僅以傷亡700多人的代價就擊潰印度30萬軍隊。以至於到印度報導的西方記者都說:「只要一兩個師的中國軍隊,就足以橫掃印度全境」。
當時在印軍第二師作戰術指揮教導的洛克弗菲希爾準將說:「你見過非洲的斑馬群奔跑嗎?但是不如印度軍隊潰逃更加壯觀。」
1962年10月的這場戰爭,印度慘敗,這一年從此成為印度人心底永遠難以解開的心結。直到現在,印度人仍生活在那一年的陰影中沒有走出來。
試想:如果印度能稍微有點地形的優勢,那麼憑藉30萬的軍隊,再加上武器並不弱,印度也不會潰敗的如此之快!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克什米爾地區的地形圖:克什米爾地區都是山地。
如果巴基斯坦獲得整個克什米爾地區,未來有一天巴基斯坦強大了,或者印度內亂了,那麼巴基斯坦就可以在短期內橫掃印度全境;如果印度獲得了整個克什米爾地區,那麼為自己獲得戰略緩衝地,而且可以時刻威脅整個巴基斯坦(大家看看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蘭瑪巴德的位置)。
另外,克什米爾地區還連接著中亞地區。如果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那麼就可以將自己的影響力滲透到阿富汗和中亞地區,還可以切斷中國西進的通道。
印度國父尼赫魯曾說:「印度沒有克什米爾,就不能在中亞的政治舞臺上佔據一個重要位置。」
巴基斯坦國父真納也曾說:「克什米爾就像巴基斯坦頭上的帽子,如果我們容忍印度摘走這頂帽子,那就會永遠受印度的控制。」
正式因為克什米爾地區的地理位置如此的重要,所以雙方幾十年來在這個地方一直在不停的戰爭,誰都寸步不讓!
誰佔優勢!
巴基斯坦!
雖然巴基斯坦僅僅只有克什米爾五分之二的土地,但是整個克什米爾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數卻達到了70%,印度教僅為20%。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恐怖襲擊」基本都發生在印度控制區域的主要原因!
比如今年2月份,印度中央儲備警察部隊車輛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一高速公路上遭遇恐怖襲擊,造成至少42名警察部隊人員死亡。
於是,前幾天印度修改了憲法,主要內容就是:將印控克什米爾一分為二,設立為兩個中央直轄區。同時,不再限制印度教徒移居克什米爾。以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是自治,在行政、經濟和文化上,具有高度的自治,而那裡信仰伊斯蘭教的人非常多,所以印度政府雖然控制著那片土地,但是影響力卻比較弱。印度將其設為中央直轄區後,那麼就可以行政、經濟手段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改變其政治和經濟結構;同時,通過不斷的讓印度教徒移居該地區,慢慢的改變整個地區的宗教信仰(文化)結構和人口結構!那麼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印度以前那幾十年在幹啥?為什麼直到現在才採取動作?那麼後續到底會如何發展?
可以說,大規模的戰爭是沒有可能的,畢竟印度改變的是自己控制區的政策,並沒有觸及巴控區和中控區,但是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無論是巴基斯坦、印控區的伊斯蘭教和中國都絕不允許印度政府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做大!
我相信,短期內印度不敢在這個地區有什麼大的動作,印度教徒也不敢大規模的遷移到克什米爾地區,否則就會面臨巴基斯坦政府和伊斯蘭教派武裝的攻擊。
我更相信,如果印度敢快速的改變地區現狀,那麼中國也有能力改變該地區的現狀:加強在阿克賽欽地區的軍事布防——要知道那裡離印度首都新德裡最近的距離只有300多公路,短程飛彈就可以直接打到新德裡!
所以,克什米爾地區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衝突是永遠不會停止的!
關於中印巴的關係,大家可以查看我們以前寫的更多的文章:
關注公眾號,看正能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