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B「槍騎兵」和B-2「幽靈」轟炸機誕生背後的故事

2021-02-16 空軍之翼

原創不易 認可價值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 以及來自空軍之翼

  譯者註:本文原文發表在2006年7月份出版的美國《空軍》雜誌(AIR FORCE Magazine)上,原作者是沃爾特•博伊奈(Walter J. Boyne)。博伊奈之前擔任過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館長,也是一位退役的空軍上校和作家。他撰寫過600多篇航空方面的文章和40本與航空有關的書籍。譯文所配圖片有改動。

  「許多人認為羅納德•裡根總統將不得不在B-1和B-2轟炸機之間做出選擇。他們錯了。」


並排飛行的B-52「同溫層堡壘」、B-1「槍騎兵」和B-2「幽靈」轟炸機。或許,若非裡根總統當年的決心,今天這張照片中與B-52轟炸機伴飛的機型恐怕就不是兩個,而是只剩一個了

背景概述

  當羅納德•裡根總統在1981年初入主白宮之後,他馬上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有關美國空軍裝備的轟炸機的問題:他應當重新啟動「下馬」已久的B-1轟炸機,以迅速提高美軍的打擊能力嗎?抑或是他應該放棄B-1轟炸機並為更加革命性、但也更加遙遙無期的B-2隱身轟炸機投資數十億美元嗎?

  這是個棘手的難題,不過裡根總統以一種經典的、「裡根式」的方式解決了這一難題:他兩個都要!

  這是25年以前的事了(譯者註:原文發表於2006年)。裡根總統「兩個都要」的決定是在1981年10月份宣布的,這標誌著一個難題的解決──在過去的五年裡,美國空軍實現其轟炸機群現代化的計劃歷經磨難,已經扭成了死結,然後是解開死結、再扭起來。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兩款轟炸機(B-1和B-2)的故事實際上早在二十年前的1962年就開始了。在那一年,美國空軍接收了向其交付的最後一架B-52轟炸機,但在空軍的眼中,B-52的後繼機型卻還是一片空白。美國空軍想要的是高空高速的B-70轟炸機,但甘迺迪政府對這款飛機的效用表示質疑,並下馬了這款飛機。


正在起飛的XB-70轟炸機,這架外觀頗具「未來感」的飛機綜合了當時的眾多先進技術與大功率發動機

  結果,美國空軍在1964年啟動了相關研究,並開展了對新型低空突防轟炸機的研發工作──研發中的新式低空突防轟炸機被賦予了「先進有人駕駛戰略飛機」(Advanced Manned Strategic Aircraft,AMSA)的名稱。北美羅克韋爾公司贏得了合同(譯者註:這裡有一點矛盾之處,即直到1967年9月22日北美航空公司併購了羅克韋爾標準公司之後才有的北美羅克韋爾公司,在此之前似乎不應稱其為「北美羅克韋爾公司」)。


北美羅克韋爾 AMSA 方案的模型,中間的就是獲勝的最終方案

  儘管如此,事情的發展仍然是相當緩慢的。對這款有人駕駛的突防飛機而言,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Robert S. McNamara)絕對算不上是一個友善的角色。麥克納馬拉在1966年決定延遲AMSA項目的研發進度,他聲稱:「一架先進的新式戰略飛機在這個時代並不會凸顯出特別明顯的意義。」


美國前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由於其傳承自李梅將軍的獨裁手腕,讓國防部的權力提升到了一個頂點,但也使得三軍都對這位國防部長頗有微詞

  儘管如此,尼克森政府重新「復活」了AMSA項目,而且尼克森政府對該項目的支持一直持續到1974年8月尼克森辭職並被傑拉爾德•福特接替後為止。1974年10月26日,羅克韋爾公司製造的第一架AMSA飛機下線了──現在其廣為人知的名字是B-1A轟炸機,而且該機在兩個月之後進行了首飛。相關測試一直持續到1975年,而在1976年11月,一紙「停止工作以等待是否生產」(譯者註:原文用的是「go-no go」,其表示的意思是「決定繼續進行或需要停止」)的決定降臨到了B-1A轟炸機的頭上。

「眾矢之的」的B-1轟炸機

  時間很快就到了1976年,一個動蕩的總統大選年。也正是在這一年,B-1轟炸機項目開始走向終結。

  隨著生產決策的提出,B-1轟炸機的批評者們加緊了他們的控訴,他們把這款飛機變成了一個重大的政治辯論議題。例如,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譯者註:布魯金斯學會是美國的著名智庫之一,且是華盛頓學術界的主流思想庫之一,其規模龐大、歷史久遠,曾被稱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庫」)在1976年初出版了《戰略轟炸機部隊的現代化:為什麼和怎樣做》(Modernizing the Strategic Bomber Force: Why and How)一書。在這本批判性的書中,作者阿爾頓•誇貝克(Alton H. Quanbeck)和阿徹•伍德(Archie L. Wood)建議五角大樓通過研製一款不同的「在防區外發射巡航飛彈」的轟炸機來取代B-1轟炸機的突防能力,並稱此舉能節省高達150億美元的資金。

  對生產B-1轟炸機的激烈反對意見開始在華盛頓湧現出來。國會方面在「是否作出資金上的決定」這一點上彷徨著,他們在等待大選過後五角大樓方面的決定。

  與此同時,這一年三位最重要的總統候選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而在這一議題上激起了爭議:

  第一位是羅納德•裡根,他是一位為獲得共和黨提名而挑戰現任總統的候選人,他認為福特政府放任美國在軍力方面落後於蘇聯,特別是在戰略空中力量方面。


1984年,裡根參觀了B-1B工廠

  第二位是傑拉爾德•福特,至少部分是為了回應羅納德•裡根的嚴厲批評,他承諾繼續生產B-1轟炸機,並且生產數量足以「使我們的戰略空中力量在未來保持強大」。

  第三位是民主黨人吉米•卡特。他反映了自己所在的黨派在後越戰時代對美國軍力的懷疑,他聲稱B-1轟炸機是一個「浪費錢」和「不必要」的項目,並承諾如果當選總統就會反對這一項目。

  當吉米•卡特在11月份的選舉中勝出後,B-1轟炸機項目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的階段。福特總統在1977年1月離開了白宮,他在走之前留下了資助生產244架B-1轟炸機的長期預算,但福特總統這種孤注一擲式的轟炸機撥款計劃並不會產生什麼效果,因為人人都知道實際的決定要由新政府來做出。

  更加「鴿派」的卡特總統在上臺後對國防方面的問題普遍持有強烈的看法,特別是在有人駕駛的突防轟炸機方面。新總統(吉米•卡特)相信,如果華盛頓單方面限制其戰略核計劃,那麼蘇聯方面自然將會有所反應。

  卡特通過其國防部長哈羅德•布朗(Harold Brown)指示五角大樓研究減少美國的戰略武器庫存的可行性。民主黨方面也堅信,卡特應該放緩或停止可能破壞超級大國間的軍備控制的武器研發項目。


1974年12月23日第一架B-1A(74-0158)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AFB)進行了短暫首飛

  大多數觀察家預計卡特會取消B-1轟炸機項目,而且,在1977年6月30日,他的確這樣做了。在解釋自己的這一決策時,卡特稱B-1轟炸機為「一款過於昂貴的武器」,而且稱其「不是現在所必要的」,因為「近期在巡航飛彈方面取得了進展」。儘管美國空軍和一些國會領導人為挽救B-1轟炸機而進行了努力,但卡特就是無法看到這款突防轟炸機所具有的巨大價值。

  卡特的舉動是頗有爭議的,因為在當時蘇聯維持著約200個陸軍師、約1500枚洲際彈道飛彈、900枚潛射飛彈、700架遠程轟炸機、8400架戰術飛機和一整套堅固的綜合防空系統。保守主義的評論家們對此感到憤怒。

布朗的印記

  哈羅德•布朗是卡特政府的五角大樓首席總管(即國防部長),也是前空軍部長。他明確表示,美國必須與蘇聯在戰略武裝力量方面維持「本質上的均等」。正如他所有的前任們所做的那樣,布朗堅持認為美國的戰略能力不能被人們認為低於蘇聯的戰略能力。

  至少部分是因為受布朗觀點的影響,卡特為了彌補有人駕駛轟炸機下馬造成的損失而採購了一款新式的、裝載核彈頭的空射巡航飛彈。1974年,美國空軍與波音公司籤訂了研發AGM-86A空射巡航飛彈的合同。儘管如此,五角大樓還是在繼續對四架B-1A原型機進行飛行測試並以此作為保險,以防哪一天美國真的需要生產這款轟炸機了。

  少數官員了解這一「轟炸機難題」中的另一個因素,不過這一因素在未來幾年之內都是不會公開的:卡特在當選總統後被告知了美國空軍那超級機密的「先進技術轟炸機」(Advanced Technology Bomber)項目,該項目最終導致了在雷達上「不可見」的B-2隱身轟炸機的誕生。這是一個有趣的想法,但布朗總是認為獲得B-2隱身轟炸機的前景並不是卡特總統取消B-1轟炸機項目的因素之一。


諾斯羅普「高級鑽石」與洛克希德「高級釘」在ATB競爭中各自的演進歷程

  對美國空軍而言,下馬B-1轟炸機的決定是一個打擊。美國空軍此前一直在忍受取消B-70轟炸機的影響,現在他們第二款有望取代B-52的機型又被生生地取消。面對所有這一切,在總參謀長戴維•瓊斯將軍(Gen. David C. Jones)統領下的美國空軍卻默認了卡特總統的決定。

  很快,三年的時光過去了,時間轉眼間到了1980年。在這一年,對卡特表示反對的政治壓力迫使他放棄了終止許多原本打算取消的武器研發項目的想法。這位來自喬治亞州的民主黨人在外交和國防問題上受到了嚴厲的批評,這一切也都是這位總統在處理國家安全方面的問題時走過的眾多回頭路和犯的眾多過失所釀下的苦果。

  由於1980年4月24日在「沙漠一號」行動中的慘敗──這是一次失敗的軍事行動,美軍原本打算通過這次行動救出被伊朗扣押的美國人質卻慘遭失敗,卡特政府在軍事方面的聲譽跌到了谷底。這次構想拙劣而又管控糟糕的任務以一種災難般的方式在伊朗的沙漠中宣告終結,共有8名美軍官兵在一場引發了大火的加油事故中死亡。


1980年4月24日在「沙漠一號」行動中被燒毀的EC-130E

  「沙漠一號」行動的失敗讓這一年的大選活動變得更趨激烈。很快,卡特總統及其顧問們就開始擔心,如果不能消除他在全世界面前所廣泛顯露出來的軟弱形象的話,那麼卡特連任的前景很有可能會變得非常渺茫。


在這張攝於1979年的照片中,吉米•卡特總統正在與(從左至右)國防部長哈羅德•布朗、總統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和亞歷山大•海格將軍(Gen. Alexander Haig)一起探討有關放棄終止一些卡特原本打算「下馬」的武器研發項目的問題,但這時已經太晚了。卡特謀求連任的競選活動失敗得慘不忍睹

  卡特在這一年的大選中將與一位堅定的「親軍方人士」裡根對決,而且在卡特當政的年代,政治氣氛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1976年,美國人可能正處在越戰後最低落的低谷期,而到了1980年,他們開始對國際局勢朝著不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而感到震驚──這些所謂的「不利」包括伊朗巴列維國王的倒臺、德黑蘭人質危機、蘇聯入侵阿富汗、反美政權在尼加拉瓜的建立、蘇聯建立起了規模巨大而又超級精確的洲際彈道飛彈系統,以及其他預示著美國國際地位惡化的跡象。

  現在,1977年取消B-1轟炸機項目的陰影開始籠罩在卡特總統頭上,並成為了這位總統「軟弱無能」的象徵。更糟糕的是,當一個「鷹派」的國會準備撥款資助研發一架新的遠程作戰飛機時,有關轟炸機的問題終於爆發了。國會通過立法指示國防部在1981年3月15日之前選定一款候選飛機,並在1987年之前投產。

隱身的「鬧劇」

  正是在這個微妙的時刻──在1980年夏末──有關之前高度保密的隱身飛機研發「黑計劃」的消息被洩露給了新聞界。有關這一切的隻言片語在多個不同的場合被傳播到了印刷品上,但卻並未產生多麼有戲劇性的效果。

  儘管如此,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猶如在烈火上澆灑了汽油。

  1980年8月22日,美國國防部的高層官員公開發表聲明,明確確認了隱身飛機計劃的存在。國防部長布朗在一次面向全國的五角大樓電視新聞簡報會上表示:「隱身技術使美國能夠打造現有防空系統無法成功攔截的有人和無人飛行器系統。」他接著又說:「我們已經以一種令我們滿意的方式證明了,這一技術是完全可行的。」


1988年B-2首次公開亮相,《航空周刊》記者就駕駛小型飛機偷拍,使B-2尾噴口設計曝光

  國防部長布朗的這些暗示在政治界造成了一片譁然。首先,卡特的批評者們對此大加鞭撻──當然了,幾乎可以肯定這些批評都是錯誤的──五角大樓正在洩露國家安全方面的秘密,只是為了幫助卡特抵禦裡根對其弱化軍備的指控,卡特為此不惜冒著可能會導致美國國防能力惡化的風險。最初的消息洩漏發生在布朗的新聞發布會之前,這預示著其似乎是起源於白宮,而不是五角大樓。

  不過,五角大樓方面發現自己仍然遭受了來自各方各面的抨擊。長期為《華盛頓郵報》擔任防務專欄作家的喬治•威爾遜(George C. Wilson)在1980年9月8日發表的一篇名為《五角大樓政治化的風險》(The Risk in Politicizing the Pentagon)的文章中疾聲厲色地寫道:「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也不管是正確還是錯誤,與他的任何一位前任相比,國防部長哈羅德•布朗現在讓其自身和五角大樓都變得更加『政治化』了。而且,布朗此舉給候選人吉米•卡特帶來的任何短期政治利益都有相當大的風險,且遠遠無法彌補此舉造成的長期損失──這種長期損失不僅針對的是卡特總統,而且針對的是在有關國家安全這一無比重要的領域中達成理性決策的整個過程。」

  作為少數幾位受國會中「鷹派」尊重的卡特政府官員,布朗把類似的指控拋到了腦後。他說,正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得知美國在隱身技術方面的努力,而且知道這一技術的存在與國會有關未來轟炸機裝備的辯論是相關的。

  羅納德•裡根對此的回應是相當苛刻的。在1980年9月4日於佛羅裡達州舉行的政治集會上,裡根抨擊了卡特,他聲稱華盛頓方面的洩密和有關評論對美國的安全構成了「嚴重的打擊」,並讓莫斯科方面能夠「提早10年」開始尋求一種對抗隱身技術的方法。更有甚者,裡根聲稱,布朗親自「以透明的方式違反了這個國家最高度的軍事機密之一,此舉只是為了將公眾的注意力從卡特政府那慘澹的國防建設成績上轉移開。」

事態劇變

  哈羅德•布朗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他反駁說:「作為一名科學家,我感覺受到了冒犯……這是因為裡根以一種隨便的態度來對待事實。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我對他的肆意扭曲事實感到憤慨。」他補充說,他並沒有披露可能會危及隱身飛機項目的秘密資料。

  隱身計劃的洩露和政治鬥爭在創造「政黨新標籤」方面產生了頗不尋常的效果:民主黨人暫時成了「親隱身技術派」(而且進一步可引申為「反B-1轟炸機派」),而共和黨人看上去卻成了「親B-1轟炸機派」(而且進一步可引申為「反隱身技術派」)。


五角大樓公布的首張B-2隱身轟炸機外形圖

  當羅納德•裡根在大選中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敗吉米•卡特之後,這一有關美國空軍轟炸機的難題也即將要見分曉了。

  羅納德•裡根總統和國防部長卡斯帕•溫伯格(Caspar W. Weinberger)在1981年1月秉持著一套全新的國防計劃而走上了美國的政治舞臺。這兩位人物制定和規劃了相當大範圍和規模驚人的國防建設工作,他們預計,在這種過度的壓力下,蘇聯將難以再在軍備競賽中跟上美國的步伐。


在1983年於白宮玫瑰花園(Rose Garden)舉行的一場公開活動上,國防部長卡斯帕•溫伯格與羅納德•裡根總統在一起。裡根總統是「親軍方」且想要為美國打造強大的軍力的,但他在財政上是審慎的。溫伯格對那兩個轟炸機項目(B-1和B-2)仔細地研究了好幾個月,然後向裡根總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為了履行自己在競選活動時的承諾和維護自己的信譽,裡根總統需要支持B-1轟炸機項目,但這個問題很快就變得複雜化了。由於在1980年大選中的「洩密」舉動,B-2轟炸機現在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也是在同一場大選中,B-1轟炸機卻遭受了重大的、來自政治方面的衝擊。

  裡根總統再也無法像大選前那樣「隨便」地支持研發一款新型轟炸機了。現在他必須做出抉擇:究竟選擇支持哪一款轟炸機,B-1還是B-2?

  在這兩個選項當中,B-1轟炸機已經提出了最直接的政治問題,因為這款機型已經做好準備要投產了,如果選擇支持這一項目並向前推進(即投產)的話在短期內就需要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在政治方面,反對B-1轟炸機的勢力是激進的,甚至可以說是狂熱的。


塗有三色迷彩的B-1A 74-0160,注意該機的脊背向前延伸,內部安裝了電子戰系統

  考慮到B-1轟炸機的研發時間推遲了多年,所以有些人對B-1的作戰能力存在嚴重的質疑。哈羅德•布朗後來就B-1轟炸機的境況而這樣說道:「在1977年,取消B-1轟炸機項目的決定好歹還能勉強通過;而到了1981年,恢復B-1轟炸機項目可以說是一丁點兒希望也沒有。」

  顯然,裡根政府的官員們不會同意布朗的上述論斷,但是溫伯格也不會不經審查就批准B-1轟炸機項目重新「上馬」。總而言之,溫伯格並不相信「槍騎兵」是最好的選擇。

  在一片混亂的有關轟炸機選型問題的工作中,溫伯格強烈地依賴於他選定的顧問們。有趣的是,這些顧問中居然還包括哈羅德•布朗本人。布朗和其他B-2轟炸機的鼓吹者認為,如果美國想要繼續維持有人駕駛突防轟炸機的實力,就必須做到對蘇聯那套正在變得日益精密有效的綜合防空體系「隱身」起來。有人說,如果無法隱身的話,克裡姆林宮就有可能會相信它有能力在一次旨在「解除核打擊能力」的首輪突襲中消滅美國的戰略力量,然後阻止美國轟炸機群發起的任何「二次核報復」。

要B-2,還是不要B-2?

  考慮到B-1轟炸機相對於蘇聯防空系統「有效」的時間越來越「有限」了,因此溫伯格擔心再在B-1項目上花錢就顯得有些不合理了。溫伯格也對隱身轟炸機著了迷,但他不相信這款飛機可以在合理的時間內或是在其鼓吹者所給出的報價下生產。

  在這兩款飛機當中,隱身轟炸機得到了溫伯格麾下那群科學顧問們最強烈的支持。儘管如此,溫伯格還是想弄明白「成功地進行隱身作戰」所需要的嚴格要求究竟是什麼:轟炸機不僅要躲避雷達的探測,而且還需要擁有一個非常低的紅外信號特徵,還需要裝備一套非常複雜的電子系統──最終的目標是,要打造一款能夠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執行任務的飛機。

  美國空軍的領導層儘管知道B-1轟炸機的缺點,但卻也在心裡暗暗衡量著這款飛機的價值。空軍總參謀長雷•愛倫將軍(Gen. Lew Allen Jr.)宣稱,長期以來,轟炸機向美國提供了「用以表明美國試圖迅速恢復戰略核平衡的決心」的最佳機會。「B-1轟炸機」,愛倫說,「提供了一種可信賴的、早期的方式以便使我們能夠做到這一切,而且蘇聯方面也會以一種非常重視的方式而注意到這一點。」

  6個月之後,溫伯格審查了有關轟炸機項目的介紹。最終,裡根總統邁出了關鍵的、但仍然是部分的一步:他決定重啟B-1轟炸機項目。儘管如此,仍然遺留了一個關於要不要B-2的大問題:美國會繼續大力向前推進B-2項目嗎?抑或是不會?

  答案很快就揭曉了──這份「答案」就存在於裡根總統提出的關於廣泛實現戰略力量現代化的審議文件的字裡行間,相關的細節於1981年10月初公布。這份總額高達1800億美元的計劃宣布:五角大樓方面打算在未來採購100架B-1B轟炸機,同時還要採購132架隱身轟炸機!

  在許多分析人士看來,這兩個轟炸機項目已然成了裡根總統「重建美國軍力優勢」這一宏偉目標的核心。

  B-1B轟炸機與這款飛機的早期版本(B-1A)可謂是大相逕庭。雖然在外觀上非常類似它的「前任」,但B-1B轟炸機採用了一套不同的作戰理念,意在幫助飛機避免一些在突防時會面臨的重大問題。B型增加了雷達吸波材料,並進行了輕微的設計改進,結果其雷達截面積(RCS)比原始的B-1A足足減小了10倍!


作為「浪費錢的武器系統」的符號象徵,B-1A轟炸機遭到了卡特總統的「特別關照」。照片中的這架B-1A轟炸機攝於北美羅克韋爾公司的廠房中。卡特總統在1977年取消了B-1轟炸機研發項目,但在1981年裡根總統又讓「槍騎兵」重新復活了

  B-1B轟炸機在1984年10月進行了首飛,而首架具備了一定作戰能力的B-1B被部署到了位於德克薩斯州的迪耶斯空軍基地(Dyess AFB,Tex.),而就在這架B-1B飛抵迪耶斯空軍基地這一天的30年之前,第一架具備了一定作戰能力的B-52轟炸機被美國空軍接收了,而且這也是B-52轟炸機的首次作戰部署。1986年10月1日,B-1B轟炸機具備了初始作戰能力。第100架、也是最後一架B-1B於1988年5月2日交付美國空軍。


B-1A與B-1B在外觀上的主要不同之處

  可以說,B-1B轟炸機在完成測試之前就已經投入使用了,而且,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與其他飛機在交付初期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數量相比,B-1B要多得多。這款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出現發動機故障、燃油洩漏、電子防禦系統故障等問題幾乎成了家常便飯。在這款飛機投入使用最初的6年裡,共有3架B-1B墜毀,另有7架發生過重大事故。

  B-1B轟炸機贏得了「事故多發者」的「聲譽」。儘管如此,實際情況卻是,其事故記錄與其他遠遠不這麼複雜的轟炸機相比要好得多:例如,在B-47轟炸機投入使用最初的6年裡,美國空軍總共損失了176架這種型號的飛機──這一數字是B-47轟炸機總數的9%;而在B-52轟炸機投入使用最初的6年裡,美國空軍總共損失了27架B-52,這一數字是B-52轟炸機總數的5%。相比之下,B-1B轟炸機損失的數目只有其總數的3%。


2008年在卡達軍事基地因降落時剎車故障而被燒毀的B-1B,可以看到大型機翼承力組件及機翼動作器

  1981年10月下旬,諾斯羅普公司獲得了一紙研製6架用於飛行測試的隱身轟炸機和2架地面靜態測試飛機的合同,另外在合同中還包含了「可能會在未來追加127架轟炸機」的條目。B-2轟炸機是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研發的,首架B-2飛機直到1988年11月才公開展現在世人面前。B-2轟炸機於1989年7月17日首飛。

  儘管如此,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的崩潰和冷戰的終結導致B-2轟炸機的訂單迅速遭到了大幅度的削減。最終,只有21架B-2轟炸機被生產了出來。

  首架B-2A轟炸機「密蘇裡精神號」(Spirit of Missouri)於1993年12月17日飛抵密蘇裡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Whiteman AFB,Mo.)──這一天正好是萊特兄弟在紐約州的基蒂霍克(Kitty Hawk,N.C.)進行他們那次歷史性的飛行的90周年紀念日。B-2隱身轟炸機於1999年3月24日在塞爾維亞上空開展的「聯軍作戰行動」(Operation Allied Force,OAF)中首次參加實戰。B-2轟炸機後來還參加了「持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和「伊拉克自由行動」(Operation Iraqi Freedom),它們都是從位於美國本土的基地起飛執行上述任務的。

  B-1B轟炸機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期間已經轉變為「僅執行常規任務」,並轉向提供「有價值的服務」──這款轟炸機因其廣泛的任務適應性、巨大而又多樣化的武器掛載能力而備受好評。

  憑藉他「採購兩款轟炸機」的決定,裡根總統為美國的航空航天軍工綜合體帶來了新的生命,其結果是導致美國在計算機、軟體、複合材料和精確制飛彈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正是憑藉這些平臺和系統,再加上「不顯老」的B-52轟炸機,才為美國空軍提供了無與倫比的遠程作戰能力。


經過漫長的審查過程之後,1981年,裡根政府決定為美國空軍同時裝備B-1B轟炸機(上)和B-2A隱身轟炸機(下)。這兩款轟炸機組成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空軍戰略武器兵力構成的核心

關注「空軍之翼」公眾號給你最專業的航空感受

微信公眾號搜索:kongjunzy(空軍之翼)


相關焦點

  • 【視頻】闖南海的美軍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
    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從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進行了10個小時的長途飛行。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消息,儘管在其官網文告中未提及此次演練的針對目標,但表示此次演習是美國「維持轟炸機存在」(CBP)項目的延續。根據美國《航空雜誌》的消息,CBP項目意在通過將美國本土的戰略轟炸機,如B-2、B-1B、B-52,輪番派往關島執行前沿部署,以維持對亞太地區的戰略威懾,並強化其打擊能力。
  • 美空軍B-1轟炸機退役計劃延遲直至B -21隱形轟炸機服役
    防務新聞網12月11日消息,根據日前公布的《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美國國會將暫停空軍B-1B「槍騎兵」轟炸機的退役計劃,
  • 【Crafting History】B-2「幽靈」隱形轟炸機誕生三十周年回顧
    )因為疾病已經無法行走,且逐漸無法言語,他坐在一個輪椅上,由美國空軍特批進入諾斯羅普公司當時高度機密的計劃辦公室,設計師向他展示先進技術轟炸機(ATB)項目——B-2「幽靈」戰略轟炸機的概念與模型。最重要的是,每一集的短片時間都充滿了新的鏡頭和B-2的圖像,可以追溯到它的起源。B-2隱形轟炸機三十周年:起始(翻譯 & 字幕 by 防務菌)很難想像美國空軍的庫存中沒有B-2,但根據空軍最新的轟炸機發展路線圖,這將在21世紀30年代早期得以實現。
  • 美軍2架B-1B轟炸機現身我國東海上空
    B-1B轟炸機飛抵東海上空,稍作停留後返回。當時美軍已經不滿足於二戰後的主力B-52型轟炸機,尋求一款新的比B-52速度更快、載彈量更大、航程和生存能力更優秀的改進型,B-1B就應運而生。因為當時美國主要幻想敵人是前蘇聯,這款飛機還需要加上一個特點——非常好的領土低空突防能力。
  • 挑釁的又來了:美軍B-1B轟炸機連闖東海南海
    「槍騎兵」戰略轟炸機飛往東海,而日本航空自衛第則出動了2架F-15戰鬥機為B-1B轟炸機護航。據介紹,這架轟炸機隸屬於駐紮德克薩斯州戴斯空軍基地的第9遠徵轟炸機中隊,目前部署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圖為從安德森基地起飛的B-1B轟炸機。
  • B-21兩年後首飛,未來搭檔是B-52?槍騎兵和幽靈都告辭
    2021年12月3日前後。威B-21項目於2017年通過了初步設計審查,該項目的基本要求在此之前的幾年裡得到確認,從詳細設計到首飛,竟然只給了4年時間,美國空軍的需求不可謂不迫切,諾·格公司的實力不可謂不強大。
  • 美軍首架B-1B戰略轟炸機退役,為B-21轟炸機服役「讓路」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美國「軍事」網站2月18日報導,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在17日宣布,美國空軍的首架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正式退役
  • B-1B「槍騎士」轟炸機:最嬌貴的「機庫女王」
    在美軍的三種現役戰略轟炸機中,超音速噴氣式轟炸機B-1B的實戰能力總令人覺得是個謎。海灣戰爭期間儘管B-1B早已裝備美國空軍,卻始終未派上戰場。1996年的「沙漠驚雷」行動,美軍將B-1B派駐海灣地區但沒參戰。2013年11月中旬,集結在海灣的空中力量就包括6架B-1B,最終還是沒參加作戰。直到2013年12月,B-1B終於在美國對伊拉克新一輪的空襲中亮相了。
  • 【密跡之美】空中幽靈,B-2隱形戰略轟炸機
    from=y1.7-1.2鳳凰視頻有一條分析更詳盡的不死的幽靈:詳解美軍B-2隱形轟炸機(2分36秒)http://v.ifeng.com/v/xjmjyxhzj/#03c1a1c7-fea9-4b04-87c4-8eccc755bdbeB-2是雷達剋星,也是雷達專家它自身攜帶的是先進的相控陣雷達能夠辨別衛星無法感應到的藏匿的軍事裝備
  • B-2幽靈隱身戰略轟炸機
    每次執行任務的空中飛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小時,美國空軍稱其具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B-2轟炸機的隱身性能可與小型的F-117攻擊機相比,而作戰能力卻與龐大的B-1B轟炸機類似。1997年,首批六架B-2轟炸機正式服役,一共只生產21架。每架B-2造價為24億美元,若以重量計,B-2的重量單位價格比服役時值的黃金還要貴兩至三倍。
  • B-2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製作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B-2幽靈戰機模型,先上圖
  • B-52、B-1、B-2,三大轟炸機齊聚關島,美軍到底有何戰略企圖?
    美國太平洋空軍宣布,已於本月16日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部署了6架可搭載核武器的B-52戰略轟炸機以及300名空勤人員。此前,安德森空軍基地部署有6架B-1轟炸機和3架B-2隱形戰略轟炸機,加上此次部署的B-52轟炸機,再一次形成了美軍的三大轟炸機聚首關島的局面。三大轟炸機並不是第一次齊聚關島。
  • B-52「同溫層堡壘」誕生記
    隨後,美國國防部和波音公司進行協商,討論生產一種新型的戰略轟炸機,於是就開始了為期數年的研發工作,最終促成了B-52轟炸機的面世。波音公司的研發始於462型和464型的設計,這兩個型號都是直翼、渦輪螺旋槳式轟炸機,具有大尺寸、大容量、高航程的特點。長期以來,波音公司設想了不下30種發動機、機翼和淨重的組合來適應國防部對飛機速度和航程的要求。
  • 【裝備發展】美空軍計劃在B-21轟炸機服役後逐漸退役B-2A和B-1B轟炸機
    》(Bomber Vector)的轟炸機路線圖;按照該路線圖的規劃,B-21「空襲者」(Raider)轟炸機於2025年前後服役後,美空軍將逐步退役現役B-2A隱身轟炸機和B-1B轟炸機;但是,美空軍還未制定B-52H轟炸機退役的規劃。
  •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檢查戰備:了解KC-10如何為B-1B空中加油
    「槍騎兵」戰略轟炸機提供支持。簡報稱,陪同他一起檢查的還有美國運輸司令部、空中機動司令部、全球打擊司令部的訓練和運營主管。觀看加油吊臂操作員如何為B-1B「槍騎兵」進行空中加油。他表示:「轟炸機特遣部隊(BTF)與空中加油機之間的整合可確保隨時執行核威懾任務,機組成員展示了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令人難以置信。這一切讓我相信,我們的全球打擊力量準備好了。」
  • B-21「突襲者」遠程轟炸機
    B-21首先將取代超期服役的B-1和B-52轟炸機,未來將替換B-2轟炸機。2015年夏天,美國空軍對外公布了B-21轟炸機項目及其初步細節,而在此前,B-21轟炸機的研製都是在高度機密的情況下進行的。雖然B-21的技術規格和其他數據仍未公開,但是有關經費預算、採購戰略、採購數量等許多細節,以及B-21項目的其他很多內容現在都已對外公布。
  • 美國B-2「幽靈」轟炸機已經來了,中國轟-20時不我待!
    先是「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入駐第七艦隊,而後,又派遣三架B-2隱身戰略轟炸機進駐安德森空軍基地。隨之一起來的,還有數百維護保障人員,這意味著,這三架B-2隱身戰略轟炸機將常駐於此。最重要的是,在相關後勤保障設施建好之後,美國隨時可以增加部署B-2隱身戰略轟炸機。而B-2作為全球至今唯一一款隱身戰略轟炸機,在不加油的情況下,作戰半徑達到1.2萬公裡,空中加油一次,B-2隱身轟炸機則增程到1.8萬公裡。
  • B-1B轟炸機最近怎麼又「抖」起來了?
    本來呢,去年美國空軍就宣布了B-52將來會和B-21構成美國2040年以後戰略轟炸機的陣容,B-1B和B-2都會比B-52這員老將更早的退役。甚至根據2020財年預算,B-1B轟炸機將在這個財年執行的時候,也就是2021年中,機隊規模從現有的67架降低到41架。
  • 美軍B-1B轟炸機又來攪局了!
    當地時間7月6日夜間,美國空軍部署在關島第9遠徵轟炸機中隊的兩架B-1B轟炸機,從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與日本航空自衛隊兩架F-15戰鬥機在東海空域開展夜間訓練活動,訓練結束之後,B-1B轟炸機又飛往南海開展所謂的航行和飛越自由行動,之後返回安德森空軍基地。此外,在今年5月29日,美軍B-1B轟炸機還曾與日本軍機在日本九州附近上空進行了聯合訓練。
  • 世界唯一隱身戰略轟炸機B-2「幽靈」
    Fly Knight/文B-2「幽靈」戰略轟炸機是諾斯羅普/波音組合贏得美國空軍先進技術轟炸機計劃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的幫助下研製的一款隱身戰略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