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推進國防自主化,停止進口101種武器,涉及資金達533.5億美元

2021-02-25 大炮兵主義

《印度時報》2020年8月9日稱,印度政府當天發布了一份關於進口武器裝備的詳細禁令,印度國防部將逐步停止進口101種武器裝備,以推進"國防自主化"。禁令範圍非常廣泛,包括運輸機、火炮、輪式裝甲車、輕型戰鬥直升機、雷達系統、模擬器、突擊步槍和軍艦等。

印度防長辛格稱,這項決定將為印度國防工業提供一個大好機會,利用本土設計和開發能力滿足武裝部隊的要求。在未來6-7年內,印度國內軍工企業將獲得價值533.5億美元的合同。根據計劃,從2020年12月開始,清單中第一批69種武器將被禁止進口,第二批10種裝備從2021年12月開始禁止進口,第三批21種裝備的禁令從2022年12月到2025年12月逐步實施。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

辛格表示,印度總理莫迪呼籲建立一個以經濟、基礎設施、系統、人口和需求五大支柱為基礎的印度,並宣布了一項名為"自力更生印度"(Atamnirbhar Bharat)的特別經濟計劃。

辛格在個人社交帳號發文稱:"計劃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分階段逐步實施進口禁運……我們的目的是讓印度國防工業了解武裝部隊的預期需求,以便更好地準備實現本土化的目標。"

辛格還透露,本財年已為國內資本採購設立了近5200億盧比(約合70億美元)的單獨預算。

辛格稱,被禁運的101種產品不僅是簡單的零件,還包括一些高科技武器系統,例如突擊步槍、護衛艦、聲納系統、運輸機和雷達等。

圖為印度禁運產品的部分名單以及禁止時間

雖然看到這個計劃,各位讀者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發笑,不過筆者倒是覺得印度算有骨氣,現在這個年代能下決心搞國防工業自主化的國家沒幾個。辦得成辦不成另說,有這個心就說明印度確實是真把自己當成一個大國來看待。

當然,筆者估計更直接的原因是印度作為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大氪戶",各大軍火商眼裡的香餑餑,被宰了這麼多年終於明白過來了,國防現代化是買不來的,就得靠自己。

遠了不說,我們就看看近幾個月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印度購買了多少武器,以下為不完全統計:

俄羅斯:12架蘇-30MKI戰鬥機和22架米格-29戰鬥機以及相關零部件,要求已經下單的T-90MS和S-400防空飛彈加急

美國:"神劍"制導炮彈,7萬多支SIG716 G2突擊步槍,同樣加急

以色列:Spice精確制導炸彈

法國:SCALP-EG巡航飛彈(法國版'暴風陰影'),另外要求第一批5架"陣風"戰鬥機加急交付,以至於疑似交付的"陣風"質量似乎有點問題,有掉漆的情況。

掉漆的雙座陣風,具體原因不明

這一波印度被各大軍火商狠狠地宰了一筆,俄羅斯,美國,以色列,法國賺的缽滿盆盈,這些開銷給印度造成了很大財政壓力(這些軍火商很可能趁機開高價和加急費用),尤其是由於疫情印度損失慘重。這些很可能印度人痛定思痛。

實際上,自莫迪政府上臺以來,莫迪就一直推行"印度製造"戰略,要求所有武器都要能夠在印度本土製造。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之一。每年都會消耗印度大量外匯,還被人要高價,印度總理莫迪一再呼籲削減軍方對昂貴進口產品的依賴,比如2018年的時候印度空軍啟動總金額高達15億美元的計劃,購買包括防空炮在內的新一代近防武器系統(CIWS),並且只向印度國內軍火企業招手,但是成效不大。因為本國武器實在是不爭氣,軍方是真覺得用國產武器心理沒譜,這個和大勝仗的要求產生了矛盾,印度軍隊還是選擇外國產品多一些,畢竟打不贏可是大事。

印度軍隊對國產武器心裡沒譜的典型,英薩斯步槍,狠狠的坑過印度陸軍,目前基本可以確定不再發展,被印度俄羅斯聯合生產的AK-203突擊步槍所取代。

因此,莫迪政府也退而求此次,不一定要求自研,可以進口,但是進口之後必須轉讓技術(至少是部分技術),然後在印度在本地建廠聯合生產。

應當說,莫迪的"印度製造"還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拿下了不少項目,比如仿製FH-77B的"丹奴什"自走炮,"光輝"MK1戰機形成全面作戰能力(可以發射中距彈),T-72和T-90發動機與穿甲彈的自產(雖然炮彈是3BM42這個老彈),蘇-30MKI的大修能力,布拉莫斯飛彈也算能造了。

"光輝"MK1戰鬥機形成全面作戰能力算是印度軍工體系一個不小的成就

印度"自研"的"丹奴什"自走炮實際上就是仿製的FH-77B自走炮

就連"阿瓊"坦克都出了個Mk1A版本,不過目前看印度軍方還是更青睞T-90系列。

其他還有什麼皮卡那火箭炮,納格反坦克飛彈,"紅隼"步兵戰車,"阿卡什"防空飛彈,項目拖延已久,技術指標放在今天也比較落後,但是好歹是搞出來了。

雖然這個要求導致了一些外國廠家有所顧慮,但是更多的廠家看重了這一點,專門拿著"可以在印度本土生產"的賣點向印度推銷武器。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向印度推銷F-21的時候就用了這個作為賣點

現在想來,印度空軍之前的一系列表態,很可能就是給辛格這個政策"吹風"。

2019年10月4日,印度空軍新任總參謀長R.K.S.巴達烏裡亞上將宣布是不採購外國製造的第五代戰鬥機,言外之意是"必須在印度國內製造"。

2019年11月7日,印度空軍"承諾"採購近300架國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 Limited, HAL)生產的戰機與教練機。

印度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2020年5月中旬的表態,印度空軍計劃增購更多的國產LCA"光輝"戰鬥機,代替從國外進口的戰鬥機。基本上宣布中型多用途戰鬥機(MMRCA)招標項目的"死刑"。

印度前陸軍參謀長比平·拉瓦特2020年1月1日正式就任該國新設立的印度國防參謀長一職,該職位類似聯合參謀部總參謀長。

這麼來看,印度空軍是已經下決心"支持國貨"了。

所以就目前而言,印度這個"印度製造",主要還是面向在印度合資辦廠,在印度本國生產的外國武器,比如AK-203在北方邦和俄羅斯聯合辦廠生產,K-9自行火炮和韓國聯合辦廠,T-90MS也和俄羅斯聯合辦廠,AH-64E(I)甚至會有部分零件返銷美國

據印度塔塔集團2018年3月1日發布新聞稱,宣布塔塔公司與美國軍火巨頭波音公司在印度第四大城海德拉巴(Hyderabad)設立的合資工廠,以後所有新造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的機身都將在印度廠製造,包含美國陸軍的訂單,其工廠生產的首架AH-64機身將於今年交貨。海德拉巴廠也將成為全球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的機身的唯一製造廠。

K-9雖然是組裝的,但是整體比較順利,T-90當初可是磕磕絆絆。

2020年5月,印度國防工業集團軍械委員會(OFB)公布消息稱,印度國防部已經批准購買156輛OFB許可製造的BMP-2步兵戰車。加上"紅隼"輪式步兵戰車,以前說的採購外國裝甲車暫且不提了。

"紅隼"輪式戰車目前看印度陸軍還是採購了

不過辛格的計劃裡也提到,印度最終的目的是完成"全面國產化",就是說全部零件都要國產,這個目前印度方面還不能做到,很多武器的關鍵部件還是進口的。

筆者分析,印度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還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

首先,美俄矛盾導致外購越來越困難,這個問題在上面提到的幾宗採購中已經出現了,美國對於印度購買俄羅斯武器表示不滿,要依據相關法案對印度進行制裁。雖然目前看還是雷聲大雨點小,但是這個政治風險不能忽略。畢竟有土耳其S-400前車之鑑在前,隨著美國"大國競爭"戰略的推進,國際上站隊問題是越來越值得重要考量的,印度現在夾在美俄中間,採購哪家的都不是,歐洲人又不能完全滿足需要,所以還是自己造的好,雖然質量會差一點,至少不會被"卡脖子"。

另外就解決經濟和就業問題,印度遭到疫情的重創,失業人口激增,印度這種對國內軍工企業的大量定向訂單和投資,其實可以算作一種穩投資穩就業的手段,有利於保證印度國內軍工企業不停工,留住熟練工人們。為上下遊企業提供訂單,保證他們的生存。這個問題美國人也遇到了,美國人給了波音一大筆F-15EX的訂單就是為了保住波音不破產。

疫情導致的沒錢了,這個更現實一點,印度在上一波採購中花費巨大,而現在又要應對疫情,實在是沒錢採購了。有點錢還不如向上一條說到投資到國內促進一下經濟。

買了太多新武器需要消化,如上所述,印度人再"印度製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需要鞏固,很多武器才下線或者交付部隊,具體使用反饋還不明確,與其盲目購買新裝備,還不如把手裡已經完成國產化的做好,解決還需要進口的一些關鍵部件。

還有確實在幾個月的對峙中被某國完整的,基本全部國產化的,成體系的武器裝備體系刺激到了,印度軍隊和政府內部還是有明白人的,他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認為印度只有達到同樣的水平才能與之航空,所以提出了這個有些激進的禁運方案。

但筆者還是要說,印度有決心是好的,但還是老樣子操之過急,2024年太快了,印度至少在4年裡難以達成這個目標,而且國際軍火商也不會放過這個"大氪戶",極有可能從中遊說作梗,讓這個計劃執行困難

另外就是在執行上出了問題,太過急於求成。比如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宣布將在4年內造出3種新型戰機的原型機(正好和分階段實施的2024時間點相對應),包括雙發艦載機(取代米格-29),AMCA(印度自產五代機,和俄羅斯在蘇-57至今未能達成一致,俄羅斯不像蘇-57在印度國內生產),"光輝"LCA Mk.2型戰鬥機(這還分空軍和海軍兩個版本,差別較大)。這個怎麼看都不現實。

從左到右分別是LCA MK2空軍版(海軍版沒有鴨翼)、雙發艦載機、AMCA隱身戰鬥機

另外就是老生常談的質量問題,這個困擾印度人很久了,都是T-90S,印度生產的就是要比俄羅斯原廠的差一些,不是技術問題,就是印度人生產上的問題。

總之筆者就是佩服印度人的決心,但是覺得這個計劃搞不成,至少在印度這個劃定的時間點裡搞不成,在相當一段時間裡,印度還是要靠進口武(包括還需要進口零件的本土不完全生產型)器保證戰鬥力。

相關焦點

  • 印度禁購101種外國武器,下決心國防自主:未來裝備不再靠「買」
    (印度正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計劃在未來實現國防自主;圖為印度自產的英薩斯步槍,基本上可以稱為全球最爛制式步槍)不知是發現全世界都在宰自己,還是認識到了國防自主化的重要性,不能過於依賴他國,印度軍方最近已經做出決定,大幅收緊從外國進口武器的政策,並通過這一硬性手段來給自己一點壓力,迫使本土在不遠的未來能夠自行研製乃至出口性能優良、實用有效的武器,讓印度真正轉型為名副其實的軍事大國
  • 印度出30億美元買30架美無人機,價格是彩虹5的3倍!
    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一向傾心於進口,"買買買"了幾十年,我們也都習慣了。但是,印度多年作為國際武器市場大買家,竟然出現了超高價買落後裝備的情況,買武器買了這麼多年,怕是裝備國防是假,給大國送錢才是真。今日印度刊文,30億美元用於採購無人機據印度媒體的最新消息,印度國防部準備從美國採購30架通用動力公司的MQ-9B偵察無人機,交易價值達30億美元(約合2,200億盧比)。
  • 印度以5億美元買國產步槍,但卻為前線部隊,進口6萬支AK步槍
    為了響應該警隊的求援,印度當局進口了67000支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印度曾經花費大約5億美元,用於購買標準的印度小型武器系統英薩斯(INSAS)步槍,現在看來,這筆錢花得不好。印度士兵原先的標準自動武器是7.62毫米SLR突擊步槍。後來,印度自主開發了小型武器系統英薩斯ISAS步槍。
  • 一年軍費3525億,進口了6260億的武器,全國1/4的人口卻無法溫飽
    印度現役兵力132.5萬,規模位居全球第三,在中美之後。印度軍事裝備70%依靠進口,最近5年印度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武器進口國。截至2017年12月在全球74個有意採購軍備的國家中,印度以949.88億美元(約6260億人民幣)的進口意向額獨領風騷,金額大大超過其他國家。
  • 軍工產業同時起步,為何中國現在要啥有啥,印度只能靠進口?
    同樣是最近,2020年印度國防採購政策草案曝光,在第二稿中有一條規定特別顯眼,就是印度國防部擬禁止從國外進口印度本國可以製造的武器種類。而且,草案還表明印度國防部將定期發布禁止進口的武器清單。昨天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也發布推文表示,印度將從2020年—2024年間開始禁止進口101種軍事裝備,以大力發展和推廣印度本土製造的武器。看到印度的這些動作後,軍武菌首先的反應是,印度如果不進口,自己能造個啥?
  • 「體重」創紀錄的阿瓊坦克,暴露了印度自主國防軟肋
    近日,印度總理莫迪在視察印度軍隊時乘坐了印度國產的「阿瓊」主戰坦克。「阿瓊」坦克是在印度自主國防需求下,花費重金研製的首款國產主戰坦克。目前,印度軍隊已經裝備了124輛「阿瓊」坦克。針對高層力挺「阿瓊」的消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表示,希望能很快獲得118輛最新MK1A版本的「阿瓊」坦克陸軍訂單。印度總理莫迪乘坐「阿瓊」坦克視察。
  • 印度軍方推進為步兵裝備現代化武器的計劃
    Army pushes ahead with plan to equip infantry soldiers with modern weapons印度軍方推進為步兵裝備現代化武器的計劃
  • 印度向非洲推銷軍火力度大,一年賣50億美元不知足
    印度一直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軍火輸出大國,在2020年時還提出一個相當宏偉的計劃,要在未來5年內賣出250億美元的軍火,每年銷售50億美元,那麼印度軍工如何完成出口目標?印度對此似乎還抱著非常大的信心,從現在情況來看,先把美國當大客戶,試圖以國際分包的方式向美國出售一些武器零部件等等,目前已向美國供應C-130,AH-64的部件等,還要去非洲搶市場吧。
  • 印度將斥資10億美元再訂購兩架以色列「費爾康」預警機
    新德裡:印度終於要敲定一項懸而未決的交易,斥資約10億美元從以色列購買兩架「費爾康」空中預警機(AWACS)。由於成本高昂,過去該採購協議至少數次被擱置。此前,一項價值11億美元的合同,印度空軍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引進了3架同型預警機。一名消息人士說:「與第一次購買的3架『費爾康』預警機相比,此次購買的兩架預警機將更加先進,配備最新升級。」
  • 印媒:中國武器表現搶眼出口世界第2 印度卻繼續掙
    而印度的對手巴基斯坦進口的武器裝備中就足有70%以上來自中國,然而與此同時,印度仍然在國產武器領域繼續掙扎,甚至於在過去的6年時間裡沒有實際啟動任何一項涉及戰鬥機、潛艇和步兵戰車等武器的大型「印度製造」項目。
  • 印度軍隊虛有其表,90%武器裝備依賴進口,彈藥儲備僅夠打5天仗
    Ali Ehsan博士表示印度軍隊超過90%的現代化武器都依賴進口,並且自己不具備對其進行大修的能力。印度雖然也嘗試讓軍隊裝備國產化武器,但是陸軍的「阿瓊」主戰坦克、空軍的「光輝」戰機、海軍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在研發過程中都遭遇了困難,不僅性能遠遠不如進口的武器裝備,還消耗了印度科研部門大量的時間與資金,阿瓊坦克與光輝戰機的研發時間都超過30年,直到現在才開始批量裝備,維克蘭特號航母甚至在開工10年之後依然沒有完成建造。
  • 印度的武器非常依賴進口,為何從未被斷貨?美國都不敢輕易得罪!
    印度防長辛格的這次講話等於宣布印度放棄了自研突擊步槍的想法,未來印度軍隊的單兵武器幾乎全部由卡拉什尼科夫工廠授權。除了單兵武器外,印度軍隊的絕大部分武器裝備都是從他國採購的,印度的武器雖然非常依賴進口,但是他們似乎從來不擔心被賣家斷貨。
  • 美國向臺灣銷售1.8億美元的MK-48魚雷多厲害?|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就美國售臺武器發表談話
    美國向臺灣銷售1.8億美元的MK-48魚雷多厲害?據臺灣「中央社」《聯合報》等臺媒5月21日報導,美國國務院政治軍事局當地時間20日發布新聞稿聲稱,美國務院批准售臺18枚MK-48 mod 6重型魚雷及相關設備與技術,金額約1.8億美元,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已正式通知國會。
  • 美國向臺灣銷售1.8億美元的MK-48魚雷先進嗎?
    據臺灣「中央社」《聯合報》等臺媒5月21日報導,美國國務院政治軍事局當地時間20日發布新聞稿聲稱,美國務院批准售臺18枚MK-48 mod 6重型魚雷及相關設備與技術,金額約1.8億美元,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已正式通知國會
  • 印度網民:印媒:中國局勢迫使印度成為全球5大國防採購國之一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在周三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2017年,印度國防支出增長5.5%,達到639億美元,已超過法國。該組織稱,去年全球軍事支出小幅上升至1.73萬億美元,約佔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2.2%。根據研究全球武器支出的SIPRI的數據,近年來,世界上最大的軍事支出國的名單一直沒有變化,美國和中國的軍費支出分別是6100億美元和2280億美元。
  • 川普去了一趟印度,30多億美元到手
    美國已經多次向印度出售數筆金額較大的武器裝備,還將生產線都移到印度來了,比如F-16。後來,美國還把非常先進的「阿帕奇」直升機的機身等結構件交給印度生產,而且印度將成為大名鼎鼎的「阿帕奇」直升機機身唯一的生產商!
  • 印度再當冤大頭,30億美元買30架美軍無人機,價格是彩虹5的3倍
    據印度媒體的最新消息,印度國防部準備從美國採購30架通用動力公司的MQ-9B偵察無人機,交易價值達30億美元(約合2,200億盧比)。
  • 巴基斯坦自造首艘中國潛艇開工,南亞水下力量迎來劇變,印度很不爽
    但問題在於,由於印度政府的多方活動,迫使巴基斯坦磋商談判及採購計劃均告破產。而當印度採購6艘魷魚級常規動力潛艇後,巴基斯坦於本世紀初進口自法國,並先後加裝AIP系統3艘阿戈斯塔90B型潛艇,以及兩艘阿戈斯塔70型潛艇。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對印度形成不了任何優勢。因此,巴基斯坦在此背景下,才將目光投向S-20型潛艇。
  • 堅信「國防是買出來的」印度,買了3億美元一架的F18依然執迷不悟
    全球第一大武器進口國印度特別喜歡買高大上的裝備,似乎在其印象中國防不是依靠獨立自主而是買出來的。
  • 印度:我造的武器誰敢買?專坑自己人,還打不準!越南:給我來點!
    2019年11月6日,印度國防部高調宣布,努力實現到2025年每年出口50億美元的目標,計劃成為世界五大武器出口國之一!▼印度野心勃勃 在印度一系列措施努力下,印度2018年的武器出口額已經增長到14.7億美元了,但主要是通過向國外軍火公司出口武器零部件實現的,戰鬥機、直升機、坦克和火炮這類高價值、複雜的作戰裝備出口卻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