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手握105萬日軍,聽到天皇投降廣播,是啥反應?只說了4字

2021-03-05 血戰到底123

岡村寧次出生於日本的一個沒落武士家庭,受其家庭環境的影響,岡村寧次自年幼起都十分嚮往戰場,1898年,年僅14歲的岡村寧次就穿了一身草綠色軍裝參加了陸軍幼年學校。

日俄戰爭爆發後,岡村寧次被分配到了麻布步兵第一聯隊,當時岡村寧次還沒有資格上到前線,可岡村寧次卻懷著為天皇建功立勳的迫切心情,一再請戰,最終他的上司將他從補充部隊轉移到了步兵第四十九聯隊,允許他上了前線。

一戰爆發後,岡村寧次再次上了戰場,並且因為能力突出,開始嶄露頭角,1919年7月岡村寧次返回日本後,開始從事溝通軍隊與國民之間的「感情」和處理軍方對國內民眾的宣傳事務。

在這一位置上,岡村寧次帶給日本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而後在1921年,著名的「三羽烏」,即岡村寧次、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在德國萊恩河上遊的黑森林貴族城堡區舉辦了秘密聚會,當時東條英機因為比他們低一年級,所以並沒有被允許參加「三羽烏」的秘密討論,負責站在蒸汽浴室門口放哨。

秘密聚會後,「三羽烏」又從不屬於長州藩、且才華出眾的同事中又選出7人,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總計是11人,這11人不容小覷,他們便是昭和軍閥的核心骨幹,是昭和天皇絕對信任的心腹成員。

岡村寧次不僅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而且在諜報工作上也頗有作為,只是他的傑出才能便沒有放在「正道」上,1932年「九一八事變」後,岡村寧次便派遣了田中隆吉和川島芳子挑起了「一·二八事變」。

1940年百團大戰後,岡村寧次調任為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而他對我國華北地區的平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殺,並且靠著一系列大掃蕩逐漸升任,抗戰末期任日本中國派遣軍(日本陸軍中五大戰略集團之一)總司令官。

二戰發展至1945年8月,日本已經是連連敗退,投降不過是遲早的事情,可「打腫臉稱胖子」的日軍卻不願意投降,甚至採取「以命換命」的對抗手段。

但沒有誰願意陪著這群日軍去死,為了更早結束戰爭,不再增加同盟軍的傷亡情況,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原子彈,日本終於怕了,準備投降了,要再不投降,這個地球上恐怕就沒有日本了。

8月15日上午12點,日本昭和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當時岡村寧次還手握105萬日軍,聽到天皇的投降廣播後,說了四字:「晴天霹靂」。

事實上從8月10日至8月15日的這幾天裡,岡村寧次先後收到了10多封電報,「大陸第1378號令」稱:日本要繼續戰鬥,在與美國對抗的同時抵抗蘇聯。

「陸機密電61號」則表示:準備以不變更天皇統治大權為條件,予以接受《波茨坦公告》,如果達不成這個條件,則堅決完成戰爭。

10多封電報就猶如昭和天皇的遲疑,一會是投降,一會是繼續戰鬥,這就不難理解日本為什麼要謊稱廣島在8月6日是遭受了隕石襲擊,而非原子彈襲擊,日本還在做著最後的「妄想」,畢竟他們曾打過許多勝仗,不曾想過投降的事情,可發展至這一步,日本投降才是最好的結局。

最終日本的「美夢」是醒了,繼續戰爭已經毫無意義,對日本也起不到絲毫好處,8月15日,昭和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到此結束。

相關焦點

  • 岡村寧次手握105萬大軍,聽到日本投降廣播第一反應是啥?說了4字
    而這些決定,遠在中國華北的岡村寧次卻並不知曉。作為駐華關東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尚且手握105萬關東軍,並且在8月10日才得知日本政府準備投降的消息。至於他聽到投降後第一反應是怎樣?以及後續的態度如何?或許可以從他與日本政府的電報中窺探一二。
  • 紀實:700萬日軍大投降!
    數萬軍民得以目睹日軍悲慘下場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與內閣國、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大將代表日軍大本營在投降書籤字。日本戰敗投降時尚有海外兵力340萬,其中陸軍300萬、海軍40萬,本土兵力約370萬。以上各受降區域接受投降並遣返的日軍官兵分別有:中國戰區131.6萬、英軍52.8萬、澳軍28.5萬、美國太平洋艦隊11.6萬、美國太平洋陸軍約430萬,近60萬日軍官兵被蘇軍解送西伯利亞。六大對日受降區系由戰時盟軍四大戰區與澳軍、蘇軍作戰區域演變而成。
  • 人物 岡村寧次為何「只審不判」
    根據日本國防部編寫的《日軍對華作戰紀要/投降前後的派遣軍》記載,1945年8月9日,岡村從歐洲、重慶等地的無線廣播中聽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並沒有傳達給一般軍官,還準備按照大本營的命令,在中國北方重新開始針對蘇聯的全面作戰。8月12日,岡村開始布置他在中國的最後一戰,「蘇聯參戰早在預料之中,我數百萬神銳皇軍正嚴守皇土及大陸」。張家口地區的日本軍隊於是開始集結,炮兵和坦克旅都嚴陣以待。
  • 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籤字儀式
    七十二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小日本投降了!1945年9月9日9時,中國戰區的日軍投降籤字儀式在南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禮堂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對華日軍投降書上簽字,並向中方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 日本《終戰詔書》究竟說了啥?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放送協會」(MHK)播音員和田信賢向聽眾發出準點播報「玉音放送」(即天皇廣播講話)報告後,放送了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先於8月14日宣讀錄製的《大東亞戰爭終結/詔書》(簡稱《終戰詔書》)。臺灣放送協會下屬的臺北、臺南、臺中、嘉義、花蓮5個放送局同時轉播。
  • 侵華日軍總司令頭號戰犯岡村寧次,為何被軍事法庭無罪釋放?
    1949年1月26日10點,上海軍事法庭開庭,第二次公審中國派遣軍總司令(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說是公審,其實審判地點和時間都沒公開,法庭裡只有20幾個記者算是旁聽。下午4點,審判長石美瑜宣讀民國三十七年戰審字第28 號判決書:被告岡村寧次,無罪。
  • 國民黨審判日本戰犯:為何故意漏掉裕仁天皇和岡村寧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45 年9 月9 日,南京黃埔路原中央軍校大會堂,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率日軍代表退出受降會場
  • 獨家 回到1945年8月15日,全景再現日本宣布投降的那一天
    南京記者岡村寧次本不願認輸。昨天,也就是8月14日下午18時,他還向梅津美治郎發去一封轉奏天皇的電報,稱「要排除屈辱之和平,堅決將戰爭進行到底」。不過,剛才那封電報收到後,他的立場隨即軟化,下令總司令部人員今天正午集合收聽天皇錄音廣播。下圖為岡村寧次。
  • 日本戰敗後,向中國投降地點為何選在了湖南一個不知名的小城?
    因此,芷江空軍基地雖然保密工作做得好,但也難免被日軍的密探偵察到。  為了摧毀芷江空軍基地,日方在派出特務進行暗中破壞的同時,還多次出動飛機進行轟炸。在轟炸和暗中破壞均未能奏效以後,為了消除空中隱患,重新奪取制空權,日軍制定了「芷江作戰」計劃,妄圖一舉摧毀芷江基地,以進一步威脅國民黨的陪都重慶。1945年4月上旬,日軍坂西一郎率領8萬餘兵力,從廣西和湖南境內分三路進攻湘西,合圍芷江。
  •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寧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在以訓練嚴酷著稱的日本軍校中,永田鐵山的畢業成績是士官學校第4名、陸軍大學第2名;小畑敏四郎的成績為士官學校第5名,陸軍大學第1名;岡村寧次則為士官學校第6名,在陸軍大學則因成績優異接受過大正天皇頒獎。
  • 69年前日本投降過程全記錄:從最後的瘋狂到潰敗
    何應欽代表中國政府接過侵華日軍司令岡村寧次籤署的投降書.剛從歐洲戰場歸來的百萬蘇聯紅軍徵塵未洗,長驅數萬公裡,突然出現在偽滿洲國的地平線上。希望藉助蘇聯調停從而體面結束戰爭的日本,輸了最後的賭注。上午11時30分,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又一出人類悲劇在日本上演。「但願我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投下原子彈的人!」這顆原子彈的投彈手克米特·比漢上尉臨終前許願說。
  • 為什麼當年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上,美國軍人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
    圖4:美軍飛機向淪陷區投放日本投降的傳單    不過,日本在照會裡提出希望「不變更日本天皇主權之意圖」,也就是希望保留天皇制。這是日本第一次表示向盟國投降的意願,但同時也在討價還價。而這一點,實際上做到了,所以日本嚴格說並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有條件的,就是保留了天皇。    8月14日,日本政府通過瑞士政府向同盟國方面美、英、中、蘇四國致送通告,表示接受《波茨坦宣言》和11日美國國務卿代表四國的復文。這是日本向同盟國表示投降的正式外交文件。於是,美國總統杜魯門代表同盟國各國政府宣布戰爭結束。因此,嚴格地說,日本是在8月14日正式宣布投降的。
  • 憋了105年,終於雪恥
    1938年4月,因為拒絕出任偽政府教育部部長,劉湛恩遭日偽特務暗殺身亡。張在森是黃炎培的同鄉兼好友張志鶴的幼子。他為抗日救國,毅然投筆從戎。1942年,其所在部隊在金華白龍橋被日軍包圍,張在森引槍自殺殉國,年僅21歲。十四年抗戰中,失去的生命,像劉湛恩、張在森這樣死去的英雄,何止千萬?當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中國人覺得勝利來得太突然,但更深感勝利來得太艱難。
  •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宣布330萬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美聯社在這一天向全球發出的電文是:「最慘烈的死亡與毀滅的匯集,今天隨著日本投降而告終。」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密蘇裡」號戰艦上舉行。
  • 侵華日軍將領「岡村寧次」和「梅津美治郎」誰更厲害?
    而其實「梅津美治郎」作為他的學長,在職務上是始終踩著岡村一頭的,在調往關內侵華戰場之前,兩個人先後就任關東軍第2師團長(1934和1935),可以說是腳跟腳來到中國參加侵略戰爭的。1939年初的時候,這兩個傢伙的職務是平級的,岡村寧次時任侵華日軍華中方面軍第11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時任華北方面軍第1軍司令官,軍銜(中將)和級別完全相同,但是這一年爆發了日蘇「諾門坎戰役」,其結果也改變了這兩位日軍將領的晉升速度。
  • 日本宣布投降前一晚,日本皇宮死傷無數,只因日本天皇要演一齣戲
    然而,在軍國主義色彩洗腦下的日本國民,對於日本天皇決定投降的決定,一方面自我催眠,一方面不願意面對現實,想要改變這個既定事實,甚至發動叛亂想要讓日本天皇改變投降的決定。然而,日本的極端好戰分子,即使是造下了如此的災禍,也依然沒有能找到日本天皇用來投降的錄音盤。這時,更有不少好戰分子,想要對裕仁天皇進行行刺,事態儼然已經有了失控的態勢。裕仁天皇如果真的落到了好戰派的手裡,那對於日本的後果,是非常不利的。裕仁天皇鎮壓叛亂,日軍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然而,真的是到了失控的態勢嗎?
  • 紀念日 日本投降69周年——受降:為什麼選擇芷江
    編者按: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廣播《停戰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所有規定,無條件投降。
  • 18張珍貴照片記錄日本投降全過程!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向議會宣布向盟國投降,15日通過廣播宣讀詔書。1945年9月9日,何應欽(左)在南京代表中國政府接受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投降書。新華社發(資料照片)在華的日軍俘虜在聽天皇宣布投降的廣播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前一夜,日本國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發生的事情可精彩了。精彩得讓人難以相信,比電影還精彩。
  • 日本無條件投降前的30天經歷了什麼?
    4月,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包括中國解放區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出席了會議。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5月2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8日,德國法西斯戰敗投降。在同盟國軍隊於各戰場陸續轉入戰略反攻和戰略進攻後,中國戰場於1943年秋季起逐步轉入戰略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