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條件投降前的30天經歷了什麼?

2021-02-13 知史明道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勝利階段。4月,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包括中國解放區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出席了會議。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5月2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8日,德國法西斯戰敗投降。

在同盟國軍隊於各戰場陸續轉入戰略反攻和戰略進攻後,中國戰場於1943年秋季起逐步轉入戰略反攻。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在敵後戰場對日軍佔領的點線包圍得越來越緊,打通了許多解放區之間的聯繫,逐步實現由遊擊戰向運動戰的轉變,為轉入全面反攻創造了重要條件。

毛澤東和朱德討論全面反攻戰略部署。圖片來源:人民網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於德國波茨坦舉行會議,波茨坦會議以宣言的形式發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波茨坦公告全文共13項內容,主要包括盟軍將予日本以最後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軍隊完全解除武裝;盟軍將佔領日本本土,依照法律懲辦戰犯等。

 1945年7月,在德國柏林附近的波茨坦,英、美、蘇三國首腦邱吉爾(左)、杜魯門(中)、史達林(右)在波茨坦會議中握手。圖片來源:新華網

1945年7月27日10時30分,日本召開最高戰爭指導會議,討論波茨坦公告問題,會議決定拒不接受波茨坦公告,仍堅持繼續頑抗的態度。而這一結果,使日本民眾蒙受更大的犧牲。

1945年8月6日8時15分,美軍一架B-29轟炸機飛臨日本廣島市區上空,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廣島死傷17萬人。8月9日,美軍又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市,傷亡6.6萬人。

1945年8月9日,美國向日本長崎投下的原子彈爆炸後,蘑菇雲直衝萬米高空。圖片來源:新華網

1945年8月8日,蘇聯發表對日作戰宣言。9日,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道對日作戰。同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蘇聯及其他同盟國作戰。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意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

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圖片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網

根據延安總部的指示和命令,各抗日根據地軍民向日、偽軍發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很快解放大片國土。

日軍在中國解放區軍民的全面反攻和蘇聯軍隊的沉重打擊下,迅速土崩瓦解。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最後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各解放區在8月10日晚得到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後,立即掀起了狂歡的熱潮。在延安,人們湧向街道,歡慶勝利的到來。各處舉行火炬遊行,一片輝煌。賣瓜果的小販歡喜得跳起來,把框子裡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拋擲,高呼「不要錢的勝利果,請大家自由吃呀!」

在晉察冀,先得到消息的群眾奔走相告:「盼了七八年,出頭的日子到了!」

8月10日下午,重慶無線電波中傳出了「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的消息。頓時,全市歡騰起來。千千萬萬的市民湧到街頭,無數的小朋友,成群結隊,大聲呼喊:「日本鬼子也有今天啊!」……

全國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延安軍民集會慶祝抗戰勝利。圖片來源:新華社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照會中、美、英、蘇四國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的形式發布《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這時,國民黨軍隊主要集中在中國的西南、西北地區,而日軍在華北、華中和華南佔領的大部分城鎮、交通要道都處在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的包圍中。面對這種局面,美國總統杜魯門認為:「假如我們讓日本人立即放下他們的武器,並且向海邊開去,整個中國就將會被共產黨人拿去。」他在發布的第一號通令中指出,唯有蔣介石政府才有中國受降權。

為搶奪和獨霸抗戰勝利果實,蔣介石於1945年8月11日就命令解放區軍民「就原地駐防待命」,不得向日、偽軍「擅自行動」,而且命令日、偽軍「切實負責維持地方治安」,抵抗人民軍隊受降。在蔣介石電令下,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通令下屬部隊只向蔣軍投降,不向其他軍隊繳械。除蔣介石有命令外,對中國其他方面的要求,「不僅應堅決拒絕,而且應根據情況毫不躊躇地行使自衛的武力。」抗戰剛勝利,中國就面臨著內戰的嚴重危險。

 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舉行。圖片來源:新華網

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侵華日軍128萬人隨即向中國投降。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勝利結束。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的第二日即9月3日,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籤字儀式上,何應欽(左)代表中國政府接受侵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遞交的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籤署的投降書。圖片來源:新華社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對華投降書上簽字,並向中方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相關焦點

  • 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其實是有條件的
    盟國一方作為戰勝國,面對敗局已定的日本,怎麼會同意日本提出的維護天皇統治權這個條件呢?1945年8月15日正午時分,日本裕仁天皇向日本所有國民廣播了自己的投降詔書,接受了波茲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
  • 從「一億玉碎」再到無條件投降,短短十幾天日本為何慫的那麼快?
    文|智客 杜昊戰爭的結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微妙的話題,而日本在二戰中的投降也可以說是令人大跌眼鏡。從「一億玉碎」再到無條件投降,日本人只花了幾天就轉過了這個彎子。同盟各國早在大西洋宣言和聯合國家宣言頒布之時,就表明了作戰到底的意圖,而1943年的卡薩布蘭卡會議更是明確說明只會接受軸心國的無條件投降,一定要「犁庭掃穴」。而日本的太平洋戰爭只有前六個月還算順利。1942年6月,海軍就在中途島丟掉了航母部隊的主力。
  • 獨家︱從「一億玉碎」到無條件投降,短短十幾天日本為何慫得那麼快?
    從「一億玉碎」再到無條件投降,日本人只花了幾天就轉過了這個彎子。這不由得讓人大吃一驚,本文要講述的就是日本人在發動戰爭前是如何考慮怎樣結束戰爭,隨著戰事不利,日本人是如何調整其戰爭目標的,原子彈和蘇聯對日宣戰是如何讓日本人馴服的當了戰敗者這一日本投降全過程的。
  • 美國獨佔日本內幕: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
    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日本 無條件投降這是「無條件投降」原則第一次被提出,目的是根除德日法西斯主義的政治基礎,而瓦解德日法西斯,是美國主導重建國際秩序的要點所在。日本對盟國無條件投降和放棄所有佔領地的要求惶恐萬分,這樣的條件實際上意味著日本的國土範圍回到明治維新以前的狀態,也就是說,日本近代以來的所有「成就」將被一掃而光,因此,日本當局決定,即便最後被迫投降,也絕不接受無條件投降的要求,並以此為目標進行了一系列外交準備。在美國內部,也有一些人對無條件投降原則持有異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前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
  • 日本當年真的是無條件投降嗎?其實當時日本提了三個陰險條件
    有理不在聲高  無理怎敢胡言日本當年真的是無條件投降嗎?其實當時日本提了三個陰險條件日本在投降前夕經歷了什麼,日本真的像教科書寫的那樣是無條件投降的嗎?在二戰後期,日本人的抵抗意識還是很強烈的,提出了玉碎的計劃,寧願本土化為焦土也不願意投降,當時日本的神風特戰隊更是以自殺式的攻擊來進行反抗。
  •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直接原因並非原子彈,而是這個歷史事件!
    其實,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最直接原因並非原子彈爆炸,原子彈爆炸僅是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次要原因。,這是因為日本政府最高委員會成員之前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原子彈,三天之後他們才慢慢認識到原子彈的威力及破壞力,之後才開始認真考慮無條件投降事宜。
  • 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四國佔領日本計劃為何流產?
    在美國內部也有一些人對無條件投降原則持有異議,如國務卿赫爾和陸軍部長史汀生等,在這些人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格魯曾擔任過10年的駐日大使,是美國國內著名的「日本通」,他的日記《使日十年》被作為研究美日關係的重要資料在中國出版。
  •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宣布330萬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美聯社在這一天向全球發出的電文是:「最慘烈的死亡與毀滅的匯集,今天隨著日本投降而告終。」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密蘇裡」號戰艦上舉行。
  • 日本當年並非是無條件投降,若不答應這一條件,則決不投降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軍的野獸面目全部暴露出來,他們在中國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防疫給水部隊」的活體實驗等,他們的罪惡行徑將永遠被篆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公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實施無條件投降。很多人都非常氣憤,為何當年日本投降時,不趁機對他們實施報復,這一點只能留給歷史來述說。
  • 如何理解「日本無條件投降」之說? | 短史記
    「日本無條件投降」是一種習慣性說法,不能算錯。但與德國相比,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有一些區別。但是它卻意味著盟國在受降時不受任何條約或義務的約束……如果說我們是受著什麼義務約束的話,我們只憑著自己的良心對文明負有義務。我們並不因訂立契約的結果而對德國人負有義務。這就是『無條件投降』的意義。」
  • 無條件投降
    1945年的今天,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當天,《大公報》頭版用超大號的五個鉛字「日本投降矣!」
  • 日本無條件投降,其實是有條件的,不答應的話二戰就得再打幾年
    大家都知道,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裕仁天皇人通過無線電向所有日本人投降。長期以來,日本投降前一直有五個字「無條件投降」。所謂的「無條件投降」,英語是無條件投降,意味著在戰爭結束時被擊敗的黨允許勝利者完全控制他們的政治和社會並處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得非常激烈,盟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日本宣布投降的前一晚,日本皇宮之外變成了「屠宰場」
    我國的近代史可以說是多災多難的,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爭。而這些戰爭中,對我國造成傷害最大的,毫無疑問就是抗日戰爭了。這場長達十四年的抗戰,給我國人們帶來了沉重的傷害,無數國民流離失所,慘遭屠殺;無數的建築、設施被摧毀。但是,得益於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奮戰,不畏犧牲。我國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之後,終於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最後,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 70年前的8月15日 我們迎來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這一天,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這一天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史。這一天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闢了道路。  這是一個豐碑般砌滿血淚與歡呼的日子。
  • 歷史上的今天:1945.8.15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在重慶,每一個中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他們熱烈歡迎8年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 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腦在日本皇宮防空室舉行 御前會議,討論無條件投降的詔書問題。
  • 從「一億玉碎」到「無條件投降」,日本並非害怕美國的原子彈
    要知道,日本當局和天皇的態度有所轉變,非常不易美國政府早就摸清了日本準備有條件投降,因為美軍成功地破譯了日軍情報密碼,截獲了大量有關投降事宜的電報。現在日本最重視的就是投降條件的問題。此時的日本當局,也照會美國,希望有條件投降。
  • 深解歷史: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投降?我們被日本騙了70年
    但很奇怪,8月6號廣島原爆,過了整整三天日本才開始認真討論無條件投降?這顯然也不可能。如果日本軍政府認為「廣島原爆」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一件嚴重到足以讓日本無條件投降的事,那他怎麼可能過了整整72小時才召開最高內閣會議呢?
  • 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其實還提了3個條件,不答應死戰到底!
    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促使了日本最後的投降。很多人都知道日本是無條件投降,但是當時的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其實還提了3個條件,不答應就死戰到底決不投降!第一,保留天皇制度,天皇必須無罪。
  • 日本投降!我們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一雪前恥!
    「密蘇裡」號上的雪恥瞬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8月17日,日本天皇發布敕諭,命令所有武裝部隊停止一切戰鬥行動,向同盟國投降。 8月28日清晨,首批美軍分成空中和海上兩路在日本本土登陸。 8月30日下午二時日本無條件投降籤字儀式定於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時在日本東京灣停泊的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
  • 日本真是無條件投降嗎?其實大家都被騙了,還有三個無恥條件!
    在納粹德國戰敗後3個月之後,盟軍將全部主力都壓向了日本周邊,實際上那時是的日本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但日本高層深知一旦輕率投降必定會遭到盟軍正義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