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45.8.15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2021-02-15 人物日記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在重慶,每一個中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他們熱烈歡迎8年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

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腦在日本皇宮防空室舉行 御前會議,討論無條件投降的詔書問題。日本天皇裕仁考慮國內 外形勢和「彼我雙方的國力戰力」,表示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或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決定發出 停戰詔書。同日,日本天皇發布了由各國務大臣副署的《停戰詔書》,說:「朕深鑑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採以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己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 蘇四同願接受其聯合公告。」

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戰詔書》正式播發,宣布無條件投降。公民們從前是無權聽到他的聲音的。他沒有用投降這個字眼, 但人們明白停火是按同盟國提出的條件進行的。他們知道生活已 經發生了不可挽回的變化。原子彈對廣島和長崎的轟炸以及蘇軍8月8日對滿洲的出兵終於 迫使日本投降。日本同意波茨坦會議的修正條件。同盟軍將佔領 日本,解除日本的軍國主義制度。

8月15日晚6時許,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經重慶電臺傳出, 重慶市民大放爆竹,歡欣之狀空前高漲。重慶中央社內短而狹的 灰牆上,貼出了「日本投降了」的巨幅號外。幾位記者駕著三輪 車狂敲響鑼,繞城一周,向市民報告日本投降、抗戰勝利的消息, 滿街的人流,狂歡拍手。同日晚,《國民公報》刊登「日本投降」的號外最先到重慶 市中心,市民爭購,供不應求。重慶市鞭炮店生意大佳,爆竹瞬 間售空。入夜,爆竹大放,各路探照燈齊放,照耀得市區如同白 晝。與此同時,昆明正在放映電影的影院內,當銀幕上映出「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字幕時,觀眾一片歡呼。他們拿出帽子、手帕 在空中亂舞。正在演戲的劇院裡,有人聽到勝利的消息後跳上舞 臺,抱住正在甩腔的大花臉狂呼:「日本投降了!」臺下觀眾狂喜,紛紛跑到街上歡呼勝利。著名詩人聞一多聽到抗戰勝利的消息後,毅然將留了7年以 表憂患的美髯剃掉了。同一天,《成都晚報》以「勝利來臨夜,成都狂歡時」為標 題,報導了成都人民慶祝勝利的情景: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滿 街的人群像洪水般的激流洶湧著,許多人拿著長串鞭炮滿街飛跑, 敲鑼打鼓,有的把洗面盆也拿出來亂拍、亂捶。成都各報發出號 外,市民莫不爭先搶購,有高出500元買1份的;許多人慾購此號 外,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紀念品。許多商店、各重要街道大放鞭炮誌慶,直至午夜,尚有遊人歡呼慶祝。晚上,古城西安,人們到處燃爆竹,鐘樓附近變成了歡樂的中心。士兵買不到爆竹,就扳著機槍朝天鳴槍以示慶賀。這一夜, 茶館供應免費茶,酒館供應免費酒。賣西瓜的把像太陽旗般的半 截紅瓤瓜,操刀狠狠地切成一片片,免費招待路人。

8月15日晨,上海國際飯店之頂升起上海最高的一面國旗, 臨風招展,數千人仰頭致敬。上海全市停業,爆竹聲整天不絕,人們自發地上街遊行,歡呼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勝利。在敵後的晉察冀、晉綏、冀魯豫等抗日根據地,當邊區政府 和報社接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連夜組織宣傳隊奔赴附近 農村,傳播勝利的消息,趕印號外和傳單,飛送各地。人們奔走 相告,一群一夥的人們歡呼聚談,慶賀勝利的到來。

8月15日,在延安,中國共產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所在地, 聽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萬人歡騰。街上張燈結彩,各處 黑板報都用大字報導了勝利的消息。各機關和群眾的樂隊、秧歌 隊紛紛出發遊行。入夜,人們用柴棍紮起火炬,舉行了火炬遊行。同日,蔣介石對全國軍民和世界人士發表廣播演說。他激動 地說:「我們的『正義必然勝過強權』的真理,終於得到了它最 後的證明,……我們中國在黑暗和絕望的時期中,八年奮鬥的 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實現。」他還指出:「我們一貫聲言,只認 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今天敵軍已被我們 盟邦共同打倒了,我們當然要嚴密責成他忠實執行所有的投降條 款,但是我們並不要企圖報復。」為慶祝抗日勝利,全國即日起放假3日,民眾狂歡,惡夢結 束了!

8月15日,美國隆重地歡慶和平。盼望已久的對日戰爭的勝 利之日終於來到了。再沒有戰爭了。紐約人民自發地走上街頭載歌載舞。在聖地牙哥,醉了酒的 水手砸碎了商店櫥窗。中西部的公路上,一向嚴肅抑鬱的農民不 斷地撳按著汽車喇叭,儼然似違法亂紀的少年。小夥子們回歸祖國後,或許會感到姑娘們變了。戰爭期間, 她們與男人們肩並著肩在工廠做工,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獨立 性格。但是那些飛向國外的信上卻說:「回來吧,讓我們建立起 象我們的長輩所過的那樣的家庭。」與美國相比,歐洲在這大喜的日子裡值得慶祝之事可就少得 多了。華沙、柏林、巴黎、倫敦在這六年的炮火轟擊之中都已破 爛不堪,喪失了元氣,飢餓籠罩著歐洲、亞洲和非洲。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五千萬死去的人們。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正式投降

武漢市民遊行慶祝抗戰勝利

在華的日軍俘虜在聽天皇宣布投降的廣播

人們在紐約時報廣場歡慶勝利

大事記

1248年:神聖羅馬帝國的科隆大教堂舉行奠基典禮。

1537年:西班牙人開始建立亞松森市。

1540年:秘魯阿雷基帕城建立。

1878年:中國發行史上第一套郵票「蟠龍」圖郵票。

1914年: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

1926年:北伐戰爭南口大戰結束。

1945年:日本放送協會播放昭和天皇宣讀的《終戰詔書》,宣布大日本帝國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無條件投降。

1947年:印度宣布獨立,成為大英國協自治領。

1948年:大韓民國在朝鮮半島南部正式成立。

1950年:中國西藏墨脫縣發生芮氏8.5級地震,造成四千餘人死亡。

1960年:剛果共和國宣布獨立。

1961年:東德工人開始建築柏林圍牆。

1969年:胡士託音樂節開始,這次音樂節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嬉皮士聚會。

1971年:巴林宣布獨立。

1974年:中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

1978年:臺灣鐵路首代自強號列車EMU100型展開定期行駛。

1985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首次正式參拜靖國神社。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舉行村山談話。

1995年:全球各地舉行各種活動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十周年。

1999年:潛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中華民國間諜劉連昆被執行死刑。

2006年:小泉純一郎繼中曾根康弘後以在任日本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這也是他第6次參拜靖國神社。

2007年:歷時3年多建成的落馬洲支線正式通車,落馬洲站及福田口岸正式啟用。

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棒球賽,中華臺北隊第12局以7比8爆冷門輸給中國隊,為臺灣棒球史上正式的國際賽中首次輸給中國隊。

2010年:中國舉行全國哀悼活動,悼念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中遇難的同胞。

2011年:Google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摩託羅拉移動公司。

2011年:南蘇丹共和國將於正式加入非洲聯盟,成為該組織的第54個成員國。

2012年:中國香港保釣人士成功登陸釣魚島,不但插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同時把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一起帶上了釣魚島。

2014年:連接西藏拉薩與日喀則的拉日鐵路通車[1]。

出生

1769年:拿破崙,法國政治家和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21年去世)

1771年:沃爾特·司各特,英國著名歷史小說家和詩人。(1832年去世)

1896年:格蒂·科裡,美國生物化學家,1947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1957年去世)

1910年:黃克立,香港政治人物。(2004年去世)

1913年:梅納赫姆·貝京,以色列政治家,猶太復國運動的地下組織伊爾貢領導人,曾任以色列總理。(1992去世)

1923年:希蒙·佩雷斯,以色列政治家,曾任以色列工黨主席、以色列總理、總統。

1937年:本揚·沃拉吉,寮國國家副主席

1946年:布培,香港前地政總署署長(2011年去世)

1950年:安妮,英國公主

1952年:王䓪鳴,香港政治人物

1963年:瓦列裡·斯塔尼斯拉沃維奇·列沃涅夫斯基,白俄羅斯社會活動家和政治家,企業家,政治犯

1963年:陳義信,臺灣棒球選手。

1965年:谷德昭,香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

1966年:關淑怡,香港女歌手

1969年:鄭嘉穎,香港演員、歌手

1971年:鍾皓賢,香港足球運動員

1972年:班·艾佛列克,美國電影演員

1975年:川口能活,日本足球運動員

1978年:克麗·沃爾什,美國沙灘排球運動員。

1981年:宋智孝,韓國女演員、節目主持人

1981年:李相侖,韓國男演員

1983年:本多陽子,日本女性聲優

1987年:陳翊麟,香港籃球運動員

1989年:岡田將生,日本演員

1990年:花村想太,日本歌手

1990年:珍妮佛·勞倫斯,美國電影和電視女演員

1995年:小倉唯,日本女性聲優、歌手

逝世

前1年:漢哀帝劉欣(生於前25年)

978年:南唐後主李煜,著名詞人(生於937年)

1328年: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元朝皇帝(生於1293年)

1907年:約瑟夫·約阿希姆,匈牙利小提琴暨作曲家(生於1831年)

1936年:格拉齊亞·黛萊達,義大利女作家,192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生於1871年)

1945年:阿南惟幾,大日本帝國陸軍大將 於日本投降時切腹自殺(生於1877年)

1951年:阿圖爾·施納貝爾,奧地利鋼琴家暨作曲家(生於1882年)

1962年:雷鋒,中國軍人,被中國共產黨塑造成共產黨員革命象徵與模範(生於1940年)

1967年:雷內·馬格利特,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生於1898年)

1974年:陸英修,韓國前總統樸正熙妻子(生於1925年)

1992年:喬治·佩拉斯卡,在二戰期間拯救超過5,000名猶太人(生於1910年)

1999年:劉連昆,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中華民國間諜(生於1933年)

2013年:羅莎莉雅·梅拉,颯拉創辦人

節假日和習俗

天主教會:聖母升天節

大韓民國光復節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祖國解放日

日本二戰終戰紀念日

印度獨立日

剛果獨立日

猜你需要

————————

網際網路+大禮包:

回復0 獲得《馬雲創業講座》
回復1 獲得《網際網路金融報告》
回復10 獲得《網際網路消費報告》
回復11 獲得《即時財經新聞》

香港財富俱樂部大禮包:
回復2 獲得《香港購物指南》
回復3 獲得《香港買房指南》
回復9 獲得《香港移民指南》
回復job 獲得《香港公務員高薪招聘信息》(4萬+港幣月薪)
回復【影視】洽談影視項目合作
回復馬化騰 獲得馬化騰最新演講實錄

編輯:香港財富俱樂部(微信公號:hkfortuneclub)

一手股市樓市經驗分享!

中國富豪圈都看的公號!

中國網際網路價值供應商!

如果感覺不錯,請關注並點讚!

業務合作,請直接留言(請留下聯絡方式及微信號)

相關焦點

  •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宣布330萬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美聯社在這一天向全球發出的電文是:「最慘烈的死亡與毀滅的匯集,今天隨著日本投降而告終。」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密蘇裡」號戰艦上舉行。
  • 70年前的8月15日 我們迎來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這一天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史,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鬥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  熱血和生命澆鑄的民族復興豐碑任天佑1945年8月15日——這是一個炎黃子孫永遠不會忘懷的日子。在這一天,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這一天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史。這一天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闢了道路。
  •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直接原因並非原子彈,而是這個歷史事件!
    也就是說:有時候我們所了解的歷史事件並非真正的歷史事實,可能只是關係人想讓你看到的表面事實,而真正的歷史事實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推敲,方能重現於歷史濃霧之中。1945年的「日本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無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最重要的歷史性事件之一,而原子彈是否是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最直接原因,也是近代歷史學家們經常談論的話題之一。
  • 獨家 回到1945年8月15日,全景再現日本宣布投降的那一天
    歷史的車輪已進入公元1945年8月15日。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中國軍民已與日寇進行了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殊死搏鬥,無數同胞的流血犧牲,終於換來了今天的勝利曙光。9:00主持人大家好!現在是公元1945年8月15日上午9時00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中國軍民已與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殊死搏鬥,無數同胞的流血犧牲,終於換來了勝利的曙光。就在1個多小時前,我們收到延安新華社發出的急電:據路透社倫敦15日電稱,阿特裡(艾德禮)首相於午夜廣播,日本業於今日投降。下圖為英國《每日鏡報》的相關報導。
  • 日本當年真的是無條件投降嗎?其實當時日本提了三個陰險條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參戰國眾多,並且戰爭時間長,1945年8月15日,這一天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極具意義的,因為在正午時分,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宣告全世界:日本將無條件停止戰爭,這也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了
  • 1945年8月15日,不能忘,不敢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其實是有條件的
    盟國一方作為戰勝國,面對敗局已定的日本,怎麼會同意日本提出的維護天皇統治權這個條件呢?1945年8月15日正午時分,日本裕仁天皇向日本所有國民廣播了自己的投降詔書,接受了波茲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
  • 日本無條件投降前的30天經歷了什麼?
    圖片來源:人民網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於德國波茨坦舉行會議,波茨坦會議以宣言的形式發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波茨坦公告全文共13項內容,主要包括盟軍將予日本以最後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軍隊完全解除武裝;盟軍將佔領日本本土,依照法律懲辦戰犯等。
  • 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四國佔領日本計劃為何流產?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廣大讀者轉載到朋友圈。8月15日是日本無條件投降日。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規定的各項條件,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20日,日本陸軍參謀次長河邊虎四郎中將飛往菲律賓馬尼拉,幾天後他返回日本,帶回了正式籤署的投降文書之副本,此外並有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的第一號指令。在這份指令中,麥克阿瑟規定了軍隊無條件投降的實施具體辦法,停止全部國內軍需工廠的生產,迅速解除軍隊的武裝,撤去軍事設備,停止飛機飛行等等。
  • 8月15日:1945年的這一天
    (巨幅主題性版畫《勝利的那一天》 作者:陳超)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宣布接受《彼茨坦公告》所規定的各項條件,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經過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終於取得勝利。
  • 銘記丨8·15日本投降日:「芷江受降」膠片上的72小時
    今天是8月15日,是值得億萬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
  • 歷史上的今天 蘇聯對日宣戰(1945 0808)
    在1945年8月6日,美國投下一顆原子彈作為送給日本的「小小意思」。
  • 難忘的抗戰聲音 重讀大公報1945年社評:《日本投降矣!》
    《大公報》1945年8月15日版面今天選播的是1945年8月16日《大公報》社評:《日本投降了》。由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秘書長、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史桂芳講解。  史桂芳: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對此置之不理。8月,美國空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一顆原子彈。蘇聯宣布對日宣戰。在中國抗日軍民、蘇軍、美軍的打擊下,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停戰詔書》,宣布日本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為什麼日本投降是8月15日,抗戰勝利紀念日卻是9月3日?
    在8月15日在「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書在9月2日▽▽▽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播出了一份《投降詔書》,如果仔細去看,會發現落款時間是8月14日,前一天錄好了音的。首先,不光是中國人,幾乎所有盟國人民都覺得:被日本人忽悠了。因為當天早上8點,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前4小時,中美英蘇各自播放了本國領導人講話,告知本國人民日本已經投降。
  • 日本為何無條件投降?媒體得到6個答案,每個答案都使人眼睛一亮
    ,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的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代表日本帝國大本營的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依次在投降書上簽字。
  • 日本宣布投降前一晚,日本皇宮死傷無數,只因日本天皇要演一齣戲
    可結果卻是造成了日本國內的自相殘殺和混亂,讓投降前夜的日本皇宮變成了"屠宰場""一億玉碎"軍國主義思想洗腦下的日本好戰國民1945年的5月8日,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中,軍事力量最強的德國宣布投降。此時,全世界的二戰局勢已經十分明朗,德國一敗,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結束已經開始了倒計時,法西斯軸心國落敗在全世界看來已經沒有了懸念。
  • 日本投降的歷史真相,重點不是原子彈,也不是蘇聯,而是一張傳單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在世界上最慘重,死傷人數最多的戰爭中,受到了最嚴厲的懲罰——被原子彈轟炸了兩次。在原子彈落下後,日軍最後的負隅頑抗,打算「一億玉碎」的企圖正式宣告結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天皇發布《大東亞戰爭終結之詔書》
    小編: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侵佔大片國土,殘害中國人民,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和財產,嚴重的侵犯和破壞中國的主權,嚴重的分裂中國,並造成千萬中國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日本發起的這場侵略戰爭不僅給亞洲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也讓它自己遭受了滅頂之災。今天是日本戰敗投降紀念日。我們要牢記歷史,以史為鑑,警鐘長鳴,面向未來,更好的建設我們的家園。
  •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哪一年,1939年-1945年(日本投降結束)
    在中國歷史上,戰爭頻繁爆發,死傷數十數百萬戰役一個接一個,比如官渡之戰、長平之戰、淞滬會戰等,但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 二戰後,日本拒不投降,翻譯官的一句口誤,讓60萬日本人死於非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