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日本還敢喊出:一億玉碎,原來他們還有一個家底沒用上

2021-02-23 以史為天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到了最後,曾經,不可一世的德國法西斯已經潰不成軍。只剩下日本還在死不悔改的與世界為敵,然而,即使是瘋狂的日本當局自己也明白失敗在所難免。事實上,當時日本國內宣傳的便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口號,這就意味著,當時的日本人也明白他們註定要失敗。但是,在那個時間節點上,日本人還覺得自己有一線希望,因為,蘇聯尚未對日本宣戰,這個超級大國曾經和日本籤訂了一份互不侵犯的條約——《蘇日中立條約草案》及附屬議定書草案。

因此,日本始終對蘇聯抱有一絲幻想,他們認為蘇聯不會主動進攻日本。然而,最終命運給了日本人致命一擊:蘇聯不但沒有放過日本,反而在緊要關頭掐滅了日本人所有的幻想。有人會說,在日本投降的時候,還有700萬大軍的存在,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這麼大數量的軍事力量,為什麼要輕易言棄呢?這裡,所謂的日本的日本700萬軍隊裡,其實,水分很大。大多數是包含有臺灣籍,菲律賓籍,朝鮮籍,還有很多所謂的曲線救國的中國偽日軍,幾乎日本侵略過的國家都有人跟隨日本的腳步去侵略。真正的日本精銳力量大多數已經消逝在戰爭的硝煙中了,光靠這些偽軍,很難支撐日本走下去。

日本經過中途島海戰以後,已經無力對抗美軍。再加上,日本的地理劣勢,已經沒有可用的資源和燃料。所以,日本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但是,這頭困獸卻選擇了「奮死一搏」。1945年開始,日本軍部組織了大量的自殺式襲擊,希望用這種恐怖主義慣用的手段來爭取勝利的希望。但是,當時的日本國內的經濟狀況已經非常糟糕,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饑荒。日本政府甚至頒布了指導國民挖野菜、吃樹皮的意見書。這也就意味著,日本人所謂的本土決戰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在所謂的決戰到來之前,日本人恐怕已經遍地餓殍了。

但是,日本軍部的想法卻與現實截然相反,幾乎所有的軍部大員都堅定地站在了戰鬥方。他們不顧國計民生,仍舊試圖挽回敗局。當時,琉球等地的軍隊已經潰不成軍,軍部本該放棄繼續派兵的計劃,可事實上,軍部的大臣們依舊逆勢而動,不顧一切的調動軍隊。但是,他們已經失去了號召力,此時,根本沒有青壯年願意繼續加入軍隊。敗局已定,日本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蘇聯人身上。畢竟,當時的東北還有關東軍駐紮,日本曾經挖空心思想要將東北建設成為一個新的日本,日軍的精銳之一關東軍便在滿洲和蘇聯的交界駐紮,擔任警備的任務。事實上,關東軍原本是用來入侵蘇聯,一路北上與德軍在莫斯科匯合的。

只不過,日軍最終沒能成功,關東軍卻被釘死在了滿洲。當年五月德國投降,日本獨木難支,再加上,美國對日開戰的態度堅決,所以,日本陷入了絕境。在這個關乎生死存亡的關頭,蘇聯給了日本人致命一擊。八月份,蘇聯宣布對日本開戰,同時,蘇聯紅軍南下進入東北和關東軍交戰。一百五十萬紅軍浩浩蕩蕩南下,關東軍潰不成軍,沒用多長時間便失去了戰鬥力。與此同時,美國人研製的原子彈已經蓄勢待發,馬上就要落到日本人的頭頂!

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日本如何掙扎,他們從大局上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機會,海戰失利,關東軍潰敗,中國人民又開始全面反攻,國內民生凋敝,饑荒橫行,又讓日本雪上加霜。事實上,即使那兩顆原子彈不落下來,日本人也不可能勝利而歸。他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如何體面地接受失敗!日本人的偏執使他們無法拉下臉來主動投降,反而,採取了瘋狂的自殺式襲擊。所以,美國人才下定決心將原子彈投放到日本。當廣島和長崎升起蘑菇雲的時候,數十萬民眾瞬間被滅殺。日本當局驚恐萬分,而美國人卻宣布:他們還有大量的原子彈,如果日本不願意投降,那麼,每一個日本的城市都會被原子彈轟炸!

這種恐嚇當然是有力的,這意味著,日本不投降便會被從地球上抹殺!還有就是,別聽日本嚷嚷什麼「」一億玉碎」,日本高層比誰都怕死。我們可以查一查資料,日本朝廷幾百個大員,有幾個切腹的?在後來的東京審判的時候,裝瘋保命的戰犯有好幾個。東條怕疼不敢切腹用手槍自殺,手軟打偏了沒死成。所以,原子彈也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只不過,是促使日本人放下了臉面,真正陷入絕望而已。但事實上,日本已經內外交迫,根本沒有再戰之力:海戰、陸戰、空戰三線潰敗,國內的饑荒和國民的反戰情緒才是戰敗的最直接原因。

一個原子彈當然不可能讓日本人舉手投降,但是,當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所形成的強大的理由就足以讓日本人放下臉面投降。可以說,日本不管其怎樣,多行不義必自斃,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可惜的是:日本天皇逃過了審判。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舊日本帝國海軍興亡史》』

相關焦點

  • 綠營政客叫囂全民皆兵 綁架2300萬人殉葬 與日本一億玉碎如出一轍
    一看到這個論調,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曾經提出的「一億玉碎」計劃。所謂「一億玉碎」就是當時日本在即將失敗的時候,提出讓日本全體國民為天皇為日本軍國主義陪葬的瘋狂舉動。日本實施「一億玉碎」所需要依靠的勝利基礎是所有國民都要有不怕死的特攻精神,在樹立必勝決死的信念基礎上,通過與盟軍刺刀見紅的白刃戰,將登陸的盟軍殺得不剩一兵一卒。因此在日本戰敗前,他們通過動員令和義勇兵役法組建了2800萬的國民義勇隊,甚至還包括了大量由女學生組建的女子部隊,曾準備實施全民抵抗。
  • 日本人口明明只有7300萬,為什麼要稱為「一億玉碎」?
    上周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日本二戰末期的「一億玉碎」,在評論中曾有網友向我提問,為什麼當時日本人口明明只有7300萬,為什麼要稱為
  • 二戰後期,日本秘密發動「玉碎」計劃,瘋狂程度讓人很難想像!
    就在二戰快結束之時,日本國內面臨著很多困難局面,首先日本戰略物資基本用盡,而且民用物資也快消耗完畢,無奈之下日本就開始叫嚷著所謂的「一億玉碎」口號。隨後日本對國民展開各種嚴酷軍事訓練,物資上傾盡全國之力進行籌集,可以說為支援前線動用了各種方法。
  • 從「一億玉碎」再到無條件投降,短短十幾天日本為何慫的那麼快?
    文|智客 杜昊戰爭的結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微妙的話題,而日本在二戰中的投降也可以說是令人大跌眼鏡。從「一億玉碎」再到無條件投降,日本人只花了幾天就轉過了這個彎子。不過從二戰的經驗來看,日本人並沒有貫徹這一點。日本在挑起太平洋戰爭的時候,對戰爭的結局曾經有過以下幾種設想:要麼是佔領南太平洋地區的戰略要地,消滅太平洋艦隊,使美國喪失抵抗意志,還有就是誘降蔣介石政權,或與德意聯手迫使英國退出戰爭。
  • 獨家︱從「一億玉碎」到無條件投降,短短十幾天日本為何慫得那麼快?
    不過從二戰的經驗來看,日本人並沒有貫徹這一點。日本在挑起太平洋戰爭的時候,對戰爭的結局曾經有過以下幾種設想:要麼是佔領南太平洋地區的戰略要地,消滅太平洋艦隊,使美國喪失抵抗意志,還有就是誘降蔣介石政權,或與德意聯手迫使英國退出戰爭。
  • 「一億玉碎」 日本最後的瘋狂也無力「回天」
    在日本政府每日高喊「一億玉碎」近乎癲狂的狀態下,國民的生命成為了另一種可以消耗的軍事武器,自殺式襲擊應運而生。 在當時軍國主義思想統治下的日本,對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並不甘心,以武士道精神武裝起來的日本「皇軍」選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以必死的決心來效忠天皇,「神風」特攻隊、「回天」魚雷等一系列自殺式武器就是出生在這種病態背景下的「怪胎」。
  • 日軍在二戰後還有700萬軍隊?這些軍隊後來去了哪裡?
    比日本軍隊數量更唬人的是日軍遺留下來的武器,各種槍枝達到77萬餘支,子彈更是達到1億8千萬多發,還另有1萬多門火炮和200多萬發炮彈,還有裝甲車、飛機若干。 那麼數量如此之大的日軍真的多中國軍隊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嗎?
  • 從「一億玉碎」到「無條件投降」,日本並非害怕美國的原子彈
    當時日本海軍主力也幾乎已被美軍消滅,失敗在所難免,堅決不承認失敗。日本大本營提出「一億人玉碎」的口號,號召國民都要成為「特攻隊員」,在盟軍登陸本土時,人人參與戰鬥,直至戰死。連裕仁天皇都認可,於是多數日本民眾像打了雞血似的,積極響應天皇號召。1945年2月,元山海軍航空隊的零式52丙型戰鬥機在九州基地進行整備,準備參加特攻作戰。
  • 日本天皇到底有多神?
    上戰場但希望活著回來,你看看《拯救大兵瑞恩》、《野戰排》等影視作品,只要還有一個人就要活著回來,老布希二戰期間是海軍飛行員,他的飛機被擊落後差點被日軍活捉,還好最終被營救出來,他和他兒子都成為日後的美國總統。可老布希的戰友們就不那麼幸運,他們傘降到日軍佔領的島嶼上,都被日本兵當做生魚片那樣給生吃了。
  • 二戰輸得慘並非日本德國,此國打光了祖宗幾百年的家底
    但事實上,說到勝負,很多人都會認為美國是最大的贏家,因為在二戰後期,美國的軍事實力為法西斯的最終失敗做出了巨大貢獻,二戰後,由於美國在二戰中的成就,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時至今日,美國仍是世界強國。但當我們談到付出沉重代價的國家時,我們必須想到日本和德國,它們最終失敗了,畢竟,在後期,這兩個國家的損失是非常嚴重的,特別是日本,美國當時投下的原子彈至今仍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但事實上,最悲慘的國家不是德國或日本,而是英國,英國打光了祖宗幾百年家底。
  • 「玉碎」之戰——被自己人坑出的首次「玉碎」
    最近幾年,島上的軍事基地遭到徹底廢棄,徹底成了荒無人煙的一座孤島。但很難想像的是,幾十年前,這裡曾是上萬人捨命廝殺的戰場,日軍在這裡首次發出了「皇軍玉碎」的哀嘆。在這裡至今仍然還有著一座日本人樹立的紀念碑。在美國的領土上,為什麼會有日本軍人的紀念碑?在這塊日軍第一次開始「玉碎」的荒蕪土地上,埋藏著怎麼樣的一段慘烈的歷史呢?
  • 如果二戰日本堅持抵抗到最後,結局會怎樣?日本很可能會消失!
    不過這顯然是痴人說夢,事實上,如果1945年日本沒有投降,而且選擇繼續抵抗的話,那等待日本的將是史無前例的災難….一, 擊敗日本——沒落行動!早在1943年的魁北克會議之前,美英聯合計劃組就提出過一個「戰勝日本」的評估,此次會議上,聯合司令部明確指出:應在納粹德國投降後一年內迫使日本投降。應該如何打擊日本呢?
  • 日本帝國最後的掙扎:「一億玉碎」到底是什麼情況?兩個字:寒磣|原創
    尤其是在盟軍開始反攻之後,曾不可一世、自詡為帝國的日本,更是無法抵擋來自盟國暴風驟雨般的正義審判。在中途島、珊瑚島、緬甸、菲律賓、馬裡亞納——這些曾經遭受到日軍蹂躪的地方,盟軍將士們同仇敵愾,將盟國人民曾經遭受到的苦難以百倍之力還與日軍。1944年6月,馬裡亞納海戰打響,美國海軍憑藉壓倒性優勢,於此役突破了日軍所謂的「絕對國防圈」,日本這個猖狂的帝國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落日餘暉。
  • 日本叫囂全民玉碎?美軍急忙修改作戰計劃,準備徹底摧毀日本
    儘管憑藉著強大的國力,美軍已經打到了日本的家門口,然而如何攻佔日本本土卻成了一個大問題。原因也特別簡單,那就是這些日本人的瘋狂程度實在是超乎想像了,要打贏這群瘋子,美軍自己都覺得頭疼。一、瘋狂的日本人日本此時的口號是一億國民總玉碎,聽著像是在吹牛,但實際上日本人還真的是這麼琢磨的。
  • 二戰最白痴的巨型武器:日本大和號戰列艦
    二戰最失敗的武器,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自然拔得頭籌。
  •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時,學生們都在幹什麼?網友:他們死的不冤枉
    這惹怒了效忠天皇的日本人,他們對美國開戰,而且採用了讓世界害怕的自殺式進攻方法。這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產物,他們這種行為被視作英雄,他們不怕死,十分兇狠。日本青年男子會主動去參加戰鬥,女子就是去情報部門等適合自己發揮的地方工作。日本給美國帶來的衝擊力太強大了,一度信心不足,他們把希望放在了原子彈的研究上,暗自下決心給日本好看。
  • 日本真是無條件投降嗎?其實大家都被騙了,還有三個無恥條件!
    ,於是他們為了保全自身,無恥的提出了「一億玉碎」計劃,試圖用這種方式嚇阻盟軍登陸,但是在兩枚原子彈和蘇聯百萬紅軍的威懾下,日本高層還是不得不投降了。然而日本的投降真的如歷史書上所寫的是無條件投降嗎?當然不是,實際上他們還提出了三個十分無恥的條件,這其中第一條也是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保障日本的天皇制度,不能追究天皇的責任;第二是要求自行處理戰犯;第三是不接受多個盟國向日本派兵。這三個條件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日本的戰爭責任人,許多罪大惡極的罪犯都因此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 為給美軍建新基地 日本政府想挖二戰日軍的「墳」
    國會上,日本共產黨指責菅義偉政權「缺乏對衝繩歷史的敬意」;有日本名人痛批日本政府的計劃「喪失人性」。具志堅用高展示陣亡者遺骨(圖源:日本山秒法寺)  據日本共產黨「官媒」《赤旗新聞》18日報導,日本共產黨國會眾議院議員、赤嶺政賢在17日的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批判稱:填拓用土的70%用的是有陣亡者遺骨的沙土,是「對陣亡者的褻瀆」,並要求撤回「沙土採集計劃」,全力開展遺骨收集工作。
  • 二戰末期日本的瘋狂特攻隊 從天上到海底各種花樣找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一億玉碎他們駕駛著滿載炸藥的日本戰機,直接去碰撞美軍艦船,以圖重創美艦,造成重大傷亡。這些飛機都只加注了單程油料,註定了這是一場有去無回的必死之旅。在日本海軍特攻如火如荼的時候,日本陸軍也不敢寂寞,他們也組建了自己的空降部隊。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1945年衝繩戰役期間為破壞衝繩機場而派出的120名「義烈空挺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