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深藍的海: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第02篇
就在克萊齊請求見羅斯福之前,羅斯福也已經得到了日本外相有田八郎講話的全部內容。就在4月15日有田外相發表講話的當天,美國駐日本大使格魯就把有田外相的講話以及他收集到的關於日本即將採取「南進」的各種信息向羅斯福作了詳細匯報。
格魯的全名叫約瑟夫•C.格魯生於1880年,是麻薩諸塞州波士頓人。他和富蘭克林•羅斯福是校友,他比羅斯福早兩年從哈佛大學畢業。他於1932至1942年任美國駐日本大使。曾著有《使日十年》一書,是他1932至1942年任駐日大使期間的日記及公私文件摘錄。
羅斯福聽完格魯的匯報後,對日本在整個亞洲的擴張非常惱火。
美國從十九世紀末期,在對華問題——甚至對待亞洲問題,一直實施「門戶開放」政策。
十九世紀末期,美國為了能夠在瓜分中國的「餐桌」上分得一杯羹,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所謂的「門戶開放」,指的是美國在承認列強在華"勢力範圍"和已經獲得的特權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其主要內容有:對任何條約、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幹涉; 各國貨物一律按中國政府現行稅率5%徵收關稅;維護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各國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對他國船隻、貨物運費等不得徵收高於本國的費用。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極大損害了美國的在華利益,破壞了「門戶開放」政策。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美國宣布對日本實施部分武器和物資禁運,對日本進行一定程度的制裁,並支持蔣介石進行抗日。現在,日本已經不滿足於在中國的利益,他們企圖擴大侵略範圍,將手插到東南亞,這就好比是從美國人的餐桌上搶肉吃。因為,東南亞的重要國家菲律賓是美國人的殖民地。
在14世紀前後,菲律賓出現了由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構成的一些割據王國,其中最著名的是14世紀70年代興起的蘇祿王國。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遠徵艦隊到達菲律賓群島。從此之後,西班牙便逐步佔領了全部菲律賓。西班牙人在這片地區統治了長達300年。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爆發了戰爭,史稱「美西戰爭」。這場戰爭的根源,就是日益強大的美國為了奪取已經衰落的西班牙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包括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這是美國從美洲走向世界的一場重要戰爭,結果以美國獲勝而結束。戰爭結束後,菲律賓成為美國的屬地。
現在,日本把手插到英美的勢力範圍內,這怎能不使美國惱火呢!
在克萊齊請求見羅斯福之前,羅斯福正在與國務卿赫爾商議,如何制止日本的南進計劃。
克萊齊見到羅斯福後,一陣禮儀性的寒暄問好之後,他直截了當地問羅斯福總統:「總統閣下,日本南進的企圖已經越來越明顯了,這將不僅損害我們大英帝國的利益,也將危及貴國在亞洲的利益。邱吉爾首相希望我們一道來阻止日本的企圖。不知總統意下如何?」
羅斯福總統想了想,並沒有直接談日本的南進,而是禮貌地回答說:「大使先生,貴國在歐洲和納粹德國的鬥爭正在進行,貴國本土的利益正在受到納粹的威脅。我相信在邱吉爾首相的領導下,貴國一定能戰勝納粹。」說到這裡,羅斯福頓了頓,話鋒一轉,說道:「然而,在貴國全力以赴地對付納粹德國之際,貴國在亞洲對日本則將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對於日本南犯太平洋,美國是不可能坐視不顧的,我們一定要阻止日本南犯的企圖。」
羅斯福的答話十分高明,一方面他要打消英國的顧慮;另一方面,又提醒英國,當務之急是要做好歐洲的事情,穩住局面。
聽了羅斯福的回答後,克萊齊感到一絲欣慰,畢竟羅斯福表了態。
但是,陪同在羅斯福總統身邊的國務卿赫爾卻說:「遺憾的是,現在我們的軍事力量不夠強大,還不夠以軍事力量來阻止日本的南犯。」
這無疑給克萊齊澆了一盆涼水。日本是豺狼,不用軍事力量,怎麼阻止呢?
正在他稍感疑惑之際,羅斯福接著赫爾的話說道:「是的,我們的軍事力量不夠強,我們的軍隊只有50萬,我們的坦克只有500輛,我們的海軍和空軍稍強些。但是,國內人民對戰爭和發展軍備不感興趣,我們的武力一時還不足以完全阻止日本的南進企圖。既然軍事上不行,那我們就利用談判來達到目的,在談判中拖住他們,為我們做好戰爭準備贏得時間。如果談判能解決問題最好,如果解決不了,那我們將防備萬一。」
克萊齊見羅斯福已經徹底亮出了底牌,不好再說什麼。他說:「最好是能通過談判解決,我們英國不希望打兩個戰爭。在談判中可以給日本以一定的滿足,使其不能南進。」
聽完他的話後,羅斯福意味深長地說:「貴國的建議我們會考慮的,在談判中我們可以做出一定的讓步,但這必須要建立在日本政府有談判誠意的基礎之上。」
克萊齊離開總統辦公室後,立即向遠在倫敦的邱吉爾作了匯報。匯報結束後,他感到一絲失望。羅斯福說,談判可以做出一些讓步,但是必須建立在日本人的「誠意」的基礎上。可是,日本人會有誠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