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頭鐵的硬皮攻擊機!A10攻擊機全介紹!(一)

2021-03-02 裝備技術動態

要說A10攻擊機,那還得從美國陸軍空軍分家和我們早起講過的直升機說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們之前的節目或者文章,熟悉的朋友也可以直接跳過!陸空軍分家後,空軍掌握飛機的生殺大權,陸軍只能使用剛剛流行起來的直升機和輕型固定翼飛機。按理來說,陸軍需要支援的時候只要和空軍配合好就可以,但是事實上,陸軍如果有專門的空中支援力量,那將擁有更高的作戰效率,而這也是美國在越戰之後建立了世界上最強陸軍航空兵的原因。

當時陸軍的夏延人直升機發展迅速,這種劃時代的全新武裝直升機實力非常強大。空軍認為對陸攻擊這種任務應該讓自己來幹,大不了再研製架新飛機,而且還能直接面對蘇聯陸軍!這就誕生了A-X計劃。

鏡頭下的西方81軍演,也是人類目前為止機械化部隊的巔峰,一周推平歐洲一點也不誇張

A1攻擊機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螺旋槳飛機,在越戰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是越戰的強度並不能算高,要是蘇聯對歐洲發動進攻,那麼戰爭的強度是遠遠超過越戰的,A1攻擊機打蘇聯陸軍,還是洗洗睡吧!美國空軍使用的A4和A7攻擊機是源自海軍的優秀攻擊機,在執行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時還是不太順手!性能是一個有原因,重要的是不敢迎著蘇聯密集的彈雨強行攻擊!

A7攻擊機比較接近輕型前線轟炸機,防護力不太夠用

陸軍那邊有了新的武裝直升機,空軍自然要有一種比A1更為強大的攻擊機,提出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首先,新飛機要有比A1強得多的戰場生存能力,蘇聯煉獄般的戰爭環境可不會輕鬆放過任何一架美國飛機。其次,低空飛行性能以及靈活性要出色,而且有短距起降能力和野戰環境下的運作能力。最後,飛機的反裝甲武器一定要足夠強大,能使用部分重型武器。

空軍的要求國會早先是不同意的,原因有兩個,三等人的直升機發展如火如荼,四等人還從日不落帝國買來了鷂式戰機,出啥事他們都是衝在第一線的。空軍認為,這兩種飛機普遍腿短,A-X項目能在這兩者的作戰範圍外長時間巡邏,並且能攜帶更多的彈藥,還有更為厚重的裝甲。國會最終同意了空軍的要求,正式開展A-X計劃。

當時總共有12家公司參與競爭,主要分為兩派,渦槳和渦扇。渦槳發動機以前大致說過,優點是可靠性高油耗低,缺點就是飛機的速度較慢,而且結構更加複雜笨重。渦扇發動機更為輕巧,推力大而且速度快,當時已經開始在軍機中使用,熱度非常高!這些廠商有一個共識,費油的渦噴是自然不能要的,這可不是美國人思路偏差,只是簡單的因為他們的優秀發動機太多了,隨便挑!

選擇渦槳發動機的廠商發現了不少問題,似乎,這就是個死胡同!

圖95的NK12渦槳發動機非常強大,但是依舊有很多限制

渦扇發動機在進入60年代有了長足的進步,首先是涵道比越來越大,很適合大型飛機和速度較慢的中輕型飛機,戰鬥機那自然是小涵道比帶加力燃燒室的渦扇發動機更為好用。美國空軍也有意思,認為自己原先的部分要求有些苛刻,便把很多不適合渦扇發動機發揮的規定給改了,比如為了減少重量不安裝反推裝置,直接對短距起降能力不做過多要求,連速度都增加了。啥也不說了,渦扇大法好!不得不說,美國空軍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如果後來誕生的A10是個電風扇,那可就笑掉大牙了!

最終入選決賽的有兩款,諾斯羅普的YA9和費爾柴爾德的YA10。兩者的共同點很多,比如都採用了雙發設計,能夠有效提高飛機的生存性。作為最能威脅YA10地位的飛機,YA9可是個相當出色的飛機。從外形上看,YA9的結構很簡單,長長的上單翼布局,翼下有數量較多的掛架,兩臺YF102渦扇發動機安裝在翼根處,用機身隔開,能防止連帶損傷。

尾部設計比較簡單,兩篇水平尾翼有上反角。機頭比較秀氣,有一個氣泡型的座艙,視野很好。整架飛機使用鋁合金製造,部分結構安裝了裝甲,座艙部分有浴缸型裝甲設計,最初是鋁合金,後來準備換用鈦合金。飛機燃油箱都使用自封閉結構,液壓控制系統有兩套,互為備份,還有手動備份,特別強調著生存性。機腹計劃安裝著名的GAU8復仇者機炮,但是在試飛期間安裝的是威力小很多的M61火神機炮。不過這架非常不錯的飛機依舊在對比中敗給了YA10,這就有意思了,YA9已經很優秀成熟了,YA10到底有什麼獨門秘籍呢?

A10機鼻的坑坑窪窪就是手生的加油機操作員撞傷的

F111和C5是60年代美國空軍的兩個超級項目,然而這兩個項目都嚴重超支。A-X計劃原本就是要求相對較低的機型,加上前車之鑑,因此美國空軍對資金是很敏感的,甚至連日後的維護保養等費用都很在意。不僅如此,那時候海軍正在研製F14,空軍開始研製F15,兩個都是彼此軍種裡最重要的機型,自然不能馬虎。這樣一來,地位較低的A-X甚至要用降低性能的方式減少成本。

我們同樣評價非常低的F14節目中說到F14的選型階段請來了眾多大神,這些大神在60年代末就已經可以設計出極為科幻的機型,那種深厚的功底讓蘇聯都眼饞。同樣,在A-X項目中,費爾柴爾德和諾斯羅普帶來的機型都超過了設計要求,等於是超額完成了任務。美國軍方表示,兩架飛機都是非常優秀的飛機,不得不忍痛在這倆中間挑一個。

我們來分兩個原因講,一是當時的各種背景,二是YA10本身的優勢。

前面講直升機時說到俄羅斯為了照顧兩大直升機設計局,一起採購了米28和卡52。美國雖然有著更為殷實的家底,但是他也要保證廠商之間的競爭關係,不能讓一家獨大。

費爾柴爾德因為很多原因失去了不少訂單,和格魯曼研製F14一樣,YA10幾乎也是費爾柴爾德的救命稻草。諾斯羅普那邊就舒服得多,說句難聽話,就算是丟了A-X計劃,人家也沒有太大的影響。上面也在隱隱約約告訴空軍,儘量去選擇YA10。

這第二個原因那可有的說了,也就我們真正的主要內容。

YA10的布局非常獨特,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醜帥。YA9更加舒展流暢,可能是更漂亮的飛機,但是YA10這種怪異的設計卻給他帶來與眾不同的美感,簡單了說就是暴力美學。

美國空軍選定了YA10,也就去掉了Y字,並且給了雷電2這個高貴的代號。費爾柴爾德之前收購了共和飛機,共和的很多飛機都有和豬相關的綽號,F105大名雷公,但是軍隊裡私下叫做終極豬(Ultra-Hog)。F84和F84F分別叫做土撥鼠(更多時候簡稱為豬)和超級豬。A10諢名叫做疣豬,家譜關係明明白白。其實叫豬也沒啥,F15E那可是叫泥地老母雞,反正舔地的玩意沒有一個名字好聽。

A10機翼和機身下面的掛點很多

A10的機頭比較簡單,由於沒有戰鬥那樣的大型雷達,因此機鼻比較短粗,空軍一般在這裡給飛機畫一個大花臉,嚇唬敵人,這個塗裝倒是和基洛夫比較像。座艙視野非常好,可以方便觀察地面的目標,當然,在空戰中也不要隨便惹A10,咱們還是往後再說。

飛機的座艙比較簡單,好在布局規整。航電系統我們放後面說,這裡先說A10的一大優勢,鈦合金澡盆。為了減輕重量,A10自然選擇了鈦合金作為裝甲板,但是A10的優先等級遠遠不如F14和F15,因此F14那裡的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就跟A10無緣了,使用的是螺栓固定。F14節目裡也說到過,這種形式能保證強度,只是重量稍大。裝甲板的厚度在3.8釐米左右,防護力很出色,並且有防止碎片崩落傷及飛行員和飛機設備的凱夫拉內襯,整個澡盆的重量高達半噸,而這也僅僅是A10裝甲的一半而已。這個澡盆能有效保護飛行員,普通的高射機槍甚至小口徑炮都很難傷到飛行員。

A10的裝甲澡盆

A10的機翼和YA9比較相似,都是修長的平直翼,這種機翼最適合空低速飛行,而且也適合掛載一大串各種類型的彈藥,非常適合攻擊機。

A10的起降性能很出色,能在一公裡的硬質平整機場起飛,也能在400米左右的公路上降落,都比戰鬥機要出色。這當然離不開A10出色的機翼設計。機翼整體為平直翼結構,但是外段有大約7度的上反角,主要是提高低空下的飛行性能,增加飛機的機動能力,可別小看機動能力,因為往後看你們就知道,這個疣豬叫的絕對有道理。

機翼有一個稍微下垂的翼尖,和客機的小翼有類似的作用,翼尖位置也有幹擾彈發射器。A10安裝了大型的富勒襟翼,賦予了其超強的短距起降能力,那麼富勒襟翼是個什麼東西呢?

富勒襟翼是一種後退式襟翼,平時緊貼在機翼下表面,起飛降落的時候,襟翼順著滑軌向後運動並且下偏,增加翼剖面的彎度,同時能大大增加機翼面積,並且氣流通過縫隙吹走後緣渦流,增升效果非常明顯。當然,這些都是來自百度百科的內容!

A10的機翼設計有助於提高短距起降能力

機翼外段則是控制飛機滾轉的副翼,對於A10這種飛機,常用的減速板設計其實不太適合,像F16這類不影響飛機俯仰變化的減速板設計很適合低空低速飛機,A10機翼外段的副翼張開時可以減速攻擊目標,而且不影響飛機的俯仰,也能在降落中起到作用。

由於這類攻擊機會遭到來自地面的火力打擊,因此飛機並沒有在機翼內大面積設計油箱,其主要的油箱設計在機身內部,機翼內段只有兩個小油箱,正真因為此,機翼外段被打中後不會發生致命的起火和爆炸,甚至可以在損失部分主翼後繼續飛行。

A10的機身比較簡潔,沒有什麼翼身融合設計,看起來倒是和公務機比較接近。前起落架偏置,主起落架在機翼下方,收進整流罩內,但是機輪依舊有一部分裸露在外,可以像著名的DC3那樣硬著(卓)陸。A10的起落架有個很好玩的設計,為常開式設計,必須通過液壓系統收回,一旦飛機液壓管路失效或者出現其他原因,起落架會掙脫束縛自動打開,只要不是起落架自身的機構出現問題,很難發生放不下起落架的情況。

起落間不在機身軸線上,為了給機炮騰出空間

不過大家也不要以為A10能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起降,A10的部署地主要是歐洲基地和其他外國基地,和蘇聯攻擊機那樣的泥腿子是不一樣的。這兩個飛機的設計理念還是不同的。A10的起落架明顯比蘇25簡單,但是不具備蘇25在玉米地裡起降的能力。

機身左側設計有隨機登機梯,大家都知道,海軍飛機都設置有隨機登機梯,空軍一般是專用的登機梯,A10就是設置隨機登機梯的典型代表,原因很簡單,野戰!

發動機位於機身側後方,如果沒有這個設計,A10將會醜的慘絕人寰,可就是這個與眾不同的設計讓A10有種十分奇怪的帥氣,或者叫霸氣!發動機是TF34,技術成熟且推力大。YA9使用的新發動機雖然推力小,但是重量輕,各有優勢。不過A10選用TF34後不但有了更為強大的載彈能力,還降低了生產和維護成本,這種發動機也被海軍的S3反潛機使用,要知道美國可是一直在強調通用的!A10的TF34是TF34-GE-100型,結構更為簡單可靠,很適合這個在地上拱土的疣豬。TF34-GE-100作為渦扇機,燃油經濟性出色,可以讓A10長時間徘徊在戰區,這就讓強5相形見絀。

這種外置發動機布局一般多見於客機和公務機,軍用機少之又少。那這是為什麼呢?

將發動機放置在機身內部雖然有不少優點,但是這種外置的發動機短艙對於攻擊機來說優點更多。較高的位置能減少吸入雜物的可能,而且低空飛行時機翼能夠阻擋紅外特徵和下方射來的炮彈子彈,省略了進氣口和進氣道等結構還減輕了結構重量,這些都是我們將A10稱作攻擊機巔峰之作的原因。

以前很多期節目我們都偶爾講過發動進氣口,一般來說,飛行性能要求高且速度較快的飛機必須有優秀的進氣道,低速或者機動性不高的飛機倒無所謂。正因為如此,客機這種只要起飛,轉彎降落的飛機根本不用設計什麼進氣口。A10就不一樣了,外置發動機雖然好處多多,但是主翼阻擋子彈和紅外線的同時也阻擋了氣流,讓發動機容易喘振。

費爾柴爾德在機翼內側設計了可以展開的前緣縫翼,用來避免發動機喘振,還在機翼上安裝了能夠抖動的失速條,讓飛行員感知飛機失速。

A10的尾翼設計很帥氣,為H型結構的雙垂尾布置,這樣的設計不但增加了生存性,還能遮擋發動機,無論是防護直接射擊還是降低紅外特徵都有益處。在損失一片尾翼後,A10依舊可以飛行甚至執行任務,也能依靠單臺發動機飛行。

這兩個前緣縫翼可以展開

都說A10的核心是機炮,那麼我們就來好好說說這門世界範圍內最強的機載機炮。在原型機階段,發動機和武器等都是同步進行的,但是機炮的進度稍慢,所以原型機使用了威力稍弱的M61機炮。其實倒也不是稍弱,那是弱得多。

先說個事,我國軍艦上使用的730近防炮就是參考GAU8機炮設計的,威力奇大。GAU8有7根炮管,每根炮管口徑30毫米,整體的尺寸比M61大得多,這張著名的照片就能說明一切。

M61成功後,通用電氣將M61縮小變成了minigun,按道理講,只要把M61變成30毫米而且多加上一根炮管就能變成威力更大的型號,但是通用電氣為了滿足重量要求,只能重新設計,否者會影響A10的飛行性能。

可能大家沒有概念,我們這麼來說,30毫米炮彈可不是20毫米小炮彈能比的。GAU8的重量約為280千克,不算很重但也絕對不輕。我們所說的GAU8僅僅只是機炮的名字,整套武器系統重量高達1.83噸,其中龐大的彈箱佔據了大部分重量。這套武器系統名為A/A49E-6機炮系統,我們一般簡稱為GAU8。

很多人都聽聞過機炮後坐力大的趣事,甚至在很多遊戲裡也有機炮開火導致停在地面的飛機後退甚至在空中減速的事情。在A10這裡,這些事情還都是真的。我們先來說個例子,強5兩臺發動機不開加力的總推力大約為5噸,而A10在開炮射擊時,這門炮的後坐力居然高達4.6噸,「推力」足夠讓強5起飛!

由於機炮重量和體積都很大,因此的不將機炮稍微偏離機身軸線,不敢離軸線太遠,而且開火的炮管離軸線最近,非常巧妙的解決了偏航的問題。戰鬥機雖然也在一側,但是戰鬥機機炮的後坐力可和這玩意不在一個級別。為此,YA9和A10都將前起落架移到機身軸線另一側,純屬不得已的設計。

整個武器系統的結構不算複雜,最前面是機炮,中間是供彈器,後面是彈鼓。機炮射擊時產生的濃煙很大,而且彈殼也更大更多,加上威力巨大,實際使用當中,A10都是短點射來開火的,這個在使命召喚等遊戲裡都有所描述。為了防止拋出的彈殼被被發動機吸入造成停車甚至爆炸損傷,整門機炮的彈殼是不拋出的,被重新裝回彈鼓,然後在地面取出來。

個頭超大的炮彈

這種大尺寸機炮無異於大雪茄,一般的小年輕來上一根都會欲仙欲死,況且,這可是美國大雪茄,沒準裡面還有攙著大麻呢!原型機階段的強5在開炮時會造成發動機停車,那這門炮要是噴起火來,還不得讓發動機挨個熄火。設計人員非常直接暴力,把機炮的開火鍵和發動機的啟動電路接在一起,只要開火就強制啟動發動機。

這樣的粗暴設計雖然能讓煙霧對發動機的影響降低,但是煙霧依舊會讓飛機受到其他影響。大家湊進了看A10會發現這傢伙傷痕累累而且非常髒,基本就是個真的疣豬。除了日常的磕磕碰碰外,機頭加油處經常被硬管加油管懟得到處是傷,機腹也一直都有大面積的髒跡。

在機炮開火的時候,飛行員基本是看不清前面情況的,除了煙霧,還有火焰。火焰是很難避免的,但是設計師給A10安裝了玻璃清洗裝置,有些類似汽車,先通過噴嘴噴射玻璃水,再用吹風機吹乾,以保證視野清晰。

GAU8機炮的炮彈種類較多,通常使用高爆燃燒彈和訓練彈,後來也增加了貧鈾彈頭的穿甲燃燒彈。機炮的炮彈尺寸相當於稍微細一點的瓶子,能夠在俯衝中輕易擊毀幾乎任何坦克的頂部裝甲。這三種炮彈都使用鋁合金彈殼,用來減重,後來則使用了塑料彈殼,減少對機炮本身的磨損,增加壽命。

A10充分說明了什麼叫做地勤的憤怒。早期機炮的炮彈需要地勤手動裝彈!這意味著地勤要用手把一千多個啤酒瓶子大小的炮彈裝進A10的彈鼓裡,而飛行員出去撒歡只要十來秒鐘就把所有炮彈全部射完了,然後又躺在休息室裡談著晚上去哪條街找樂子!我要是地勤,非拿著貧鈾彈把飛行員打成骨折!好在空軍知道這麼做的效率太低,在後來使用了可以快速裝彈卸彈的設備,總算讓地勤沒有起義!

A10使用的三種彈藥分別是代號PGU-13/B的高爆燃燒彈和PGU-14/B穿甲燃燒彈以及PGU-15/B訓練彈。訓練彈不用多說,最重要的是這兩種攻擊型彈藥。美軍在使用中一般是四枚穿甲燃燒彈和一枚高爆燃燒彈,每根炮管發射兩枚炮彈就能完全擊毀一輛二代坦克或者全部裝甲車。正常情況下,飛行員的點射時間在1到2秒,這意味著一次點射能夠發射近一百枚炮彈,即便是第三代坦克,也能從頂部擊穿,就算依舊沒擊穿,坦克的外部設施包括發動機都要報廢,等於說是喪失了戰鬥力。

這裡面最主要的就是PGU-14/B穿甲燃燒彈。美國人也知道鎢合金的優勢,但是奈何這種金屬幾乎都產自中國等國家,那會這三個誰都看不慣誰,鎢合金很難搞到手。美國人的基礎科技非常發達,選擇了核廢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貧鈾。貧鈾的硬度非常高,適合當做穿甲彈,而且還能爆炸燃燒,純天然的穿甲燃燒彈。

很多人都說貧鈾彈的放射性危害很大,這個毋庸置疑,美國在伊拉克和其他國家發射了數不清的貧鈾彈,是非常不人道的行為,不過美軍自己使用的貧鈾彈對成員的危害遠遠沒有自媒體宣傳的那麼大。飛行員腚下面就是近1000枚高輻射的貧鈾彈,是讓人斷子絕孫嗎?

首先,貧鈾彈的輻射已經很低,以飛行員接觸的時間長度來看,基本不會有什麼傷害,沒準地勤接觸的時間更長,也沒見這些人把苦命的地勤拉出來「同情」下!炮彈的貧鈾材料不是直接暴露在外的,外面有金屬保護層,飛行員腚下面還有厚重的鈦合金裝甲艙,飛上一兩個小時是不會有什麼輻射危害的。

美國密集陣上使用的也是貧鈾彈,從工作人員的防護來看,沒那嚴重

至於說輻射的危害,主要是對敵人,美國人徵戰兩百多年,怎麼能不懂這個道理?貧鈾彈擊中目標後會產生傷害極高的氣溶膠,而鈾是易燃物,極易爆炸燃燒,如果直接擊穿裝甲,就算成員存活也會吸入大量氣溶膠以及鈾的氧化物,生不如死。大量貧鈾彈也會對平民和敵方軍人造成傷害,這才是貧鈾彈真正傷害的人,人家美國飛行員安全得很!

A10的女飛行員,如果真的有輻射威脅,那么女飛行員也免不了宮頸癌一類

這門炮看起來什麼都好,但是問題也是非常的多,大雪茄抽多了,誰的肺敢說沒毛病?首先就是強烈的振動問題。上次F14節目裡說到過摩擦焊,A10在早期使用中發現一個讓人無語的問題,當機炮連續高速射擊會產生嚴重的震動,雖然不至於影響飛行安全,但是這樣的震動居然達到了摩擦焊的效果,能把部分相接的金屬零件焊接在一起!類似的抖動問題後來的蘇25也遇見過,高射速的機炮非常難伺候。

其次就是折騰幾十年的濃煙問題。美國先後測試了三種不同的裝置,基本原理都是將火焰和煙霧偏轉並且遠離發動機和機翼。不過美軍都沒有採用,也許是這樣做降低了飛機的實際性能。通用電氣則改進了火藥的結構,從根本上減少了煙霧的影響。不過從目前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煙霧問題依舊存在。

這種醜陋的裝置沒有被採用

來源: 頭條/逆火行

聲明:本平臺發布部分內容來自公開資料或者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如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第一時間處理!

親愛的戰友(朋友)閱讀完請點右下方「在看」。如覺得文章不錯,也請轉發到朋友圈和微信群,把好的軍事知識分享更多的人,為我國的武器裝備更好更快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關焦點

  • 美國為什麼不出口A10攻擊機?
    A-10本身就是當年菲爾柴德給美國空軍生產的一種近距離對地攻擊,而且還是對裝甲車和坦克攻擊為主的Close air support攻擊機,也就是以近距離空中支援為主的攻擊機
  • 經典機型之A10攻擊機
    Warthog或簡稱豬Hog)是美國費爾柴爾德公司生產的一種單座雙引擎攻擊機,是美國空軍現役唯一一種負責提供對地面部隊的密集支援任務的型號,包括攻擊敵方坦克、武裝車輛、重要地面目標等。A-10攻擊機依靠強大的火力專司對地攻擊。雖然集現代高科技於一體的F-16、AH-64等先進飛機搶佔了A-10的許多作戰機會,但是在北約大規模空襲南聯盟的作戰行動,以及近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卻證明了A-10無法被撼動的獨特地位——無論是能夠實施精確打擊的F-15、F-16,還是能夠奪取一樹之高優勢的武裝直升機,均無法有效對付利用地形掩護的地面部隊,甚至無法投入使用。
  • 【逆火行】【泥腿三傑】扛著巨炮飛行的攻擊機!美國陸軍的最佳伴侶!A10攻擊機(下)
    說了這麼多優點,A10真的就沒有缺點嗎? 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來,A10的性能強大,但是還是屬於半炮灰性質的機型,說的再好聽,A10編隊一旦和蘇聯的地面部隊硬剛,估計沒一架能飛回來。F16的對陸攻擊改進版本在戰爭中表現一般,雖然很有潛力取代A10,但是在A10出色的表現面前,美國人意識到這種攻擊機在數十年內是不會被取代的。
  • 扛著巨炮飛行的攻擊機!美國陸軍的最佳伴侶!A10攻擊機(上)
    部分下期預告A10攻擊機雖然有個雷電2的大名,但是它的小名叫做疣豬,典型的腦袋大脖子粗,和A10扛著機炮的樣子倒也相符。A10其實和疣豬非常類似,疣豬通常是吃素的,但是餓極了也吃腐肉,A10是打坦克的,當然著急了也是可以打戰鬥機的。在非洲大陸,疣豬嘴邊的獠牙可是豹子們最忌憚的玩意之一,體型小巧的豹子很容在不經意間被疣豬嘴邊這兩根長牙頂死。
  • 美國A10攻擊機強勢宣告:坦克殺手現世
    鋼鐵洪流是那個年代繞不過的一個話題,巔峰時期,蘇聯坦克有五萬多輛,五倍於美國坦克,相當於現在七八個國家的坦克總和。坦克多得就如潮水一樣,所以就出現了鋼鐵洪流這一詞。美國空軍因此背景而研製出來一款負責提供對地面部隊的密集支援任務的型號,包括攻擊敵方坦克、武裝車輛、重要地面目標等的戰術攻擊機。這就是A10攻擊機。
  • 美國海軍早期核打擊主力——A5艦載攻擊機和A6艦載攻擊機
    /對艦打擊作戰任務,實際上,航空母艦和航空技術最強的美國也直到FA18大黃蜂艦載機服役後才開始用一款艦載機同時承擔空中作戰和對地/對艦打擊任務。受此影響,在早期的航母艦載機應用中,攻擊機就是一款極為重要不可或缺的裝備。艦載攻擊機在早期航母戰術中主要承擔對地、對海打擊作戰任務,是航空母艦攻擊能力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噴氣式技術成熟以後,航母實力最強的美國迅速開始研發應用新一代的噴氣式攻擊機,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有A5攻擊機和A6攻擊機。
  • 美軍A10攻擊機完成升級,坦克殺手將傳奇再現
    說起世界幾大著名的攻擊機,毫無疑問,美國空軍的A10攻擊機是其中最閃耀的一顆明星,這款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攻擊機,雖然一開始因其外貌醜陋,而被美國人稱之為
  • A10攻擊機為什麼一直沒有退役?美軍:F35都無法取代
    說起美國的戰機,很多人可能會首先想到集現代高科技於一體的F-16、AH-64等先進飛機,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戰機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斷加快
  • 美軍情願退役F22,也要留A10攻擊機!老疣豬為何魅力持久?
    二戰後美國一開始並不重視對地攻擊機的發展,只有一款螺旋槳的A-1「天襲者」攻擊機在役,並在越南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國會覺得研製一款專門打坦克的新型攻擊機多此一舉,畢竟此時已經有了A-4、A-6、A-7等多種型號的攻擊機,雖然不適合專門打坦克的,但也是對地攻擊為主的。但美國空軍不高興了,A-4、A-6、A-7其實都是美國海軍主導生產的,特別是A-7攻擊機是美國海軍裝備後,被國會山硬塞給美國空軍使用的。但畢竟財政話語權在國會山,因此美國空軍還是組織了YA-10與A-7攻擊機之間的對比測試。
  • 道格拉斯的大玩具——A-20「浩劫」攻擊機
    伊爾-2強擊機算是一款經典攻擊機了不過,今天本文要向大家介紹的並不是這些輕巧靈活的「小傢伙」,而是另一款來自美國軍工產業的大玩具美國對於攻擊機的相關理論探索並不晚,美國的威廉·米切爾準將很早就提出了攻擊機的定義,即「用機槍和輕型炸彈對敵方地面部隊進行攻擊的機種」。不過可惜的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航空力量太過強勢,反而導致包括A-20在內的諸多攻擊機名聲不顯。
  • A10攻擊機終成絕響,軍方捨不得,美軍為何讓大量飛機突然退役?
    圖為A10攻擊機【南方+12月6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國會正試圖阻止美國空軍在本財年內,讓其所有的A10「疣豬」攻擊機
  • 兵器鑑賞--美國A-10攻擊機
    A-10「雷電Ⅱ」攻擊機),是美國一型單座雙引擎攻擊機。A-10攻擊機依靠強大的火力專司對地攻擊,是美國空軍現役唯一一種負責提供對地面部隊的密集支援任務的型號,包括攻擊敵方坦克、武裝車輛、重要地面目標等。
  • 【講堂512期】美軍YA-9攻擊機,曾經A-10猶豬攻擊機的對手,最終卻跟蘇聯思路不謀而合
    ▲講堂512期視頻視頻若無法觀看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曾經A-10的對手,跟蘇聯思路不謀而合在這個背景之下,美國空軍計劃研發一款高效的近距離空中支援飛機,再加上當時蘇聯裝甲部隊越來越強勢,因此新一代近距離攻擊機的需求的技術指標就越來越高,最終這個項目被倆家公司的原型機獲得競標,其中的一家是費爾柴爾德的YA-10攻擊機,YA-10攻擊機最後發展成了著名的A-10猶豬攻擊機,我們之前也有詳細介紹過,另一家的原型機就是今天武器大講堂和大家分析的諾斯羅普公司落選的YA-9攻擊機。
  • 美軍A-10「疣豬」攻擊機推遲退休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5月24日報導,美國空軍決定保留A-10「疣豬」攻擊機,推遲該機型的退役時間。
  • A-10「疣豬」攻擊機簡史(一),廢柴的戰術核武器
    獨特的A-10「疣豬」攻擊機因兩大原因而誕生:一是越戰期間近距離空中支援飛機的不足,二是在歐洲反擊蘇聯裝甲部隊的必要性,這兩項需求最終導致了這種不同尋常的攻擊機的問世
  • 中國艦載無人攻擊機首次亮相,直追美國X-47B
    而事實上,美國才是全球軍力最為強大的國家,並在中東不斷地挑起戰爭,對中東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中國要保護自身安全,就必須不斷加強國防建設,奮力追趕美國,甚至超越美國。在中國無人機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中國無人機能夠成功打入國際市場,跟美國無人機禁售,也有著莫大的關係。單純從技術上來講,美國「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和「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都要領先中國不少。
  • 道格拉斯A-26「入侵者」攻擊機開發簡史
    > 作為一款道格拉斯公司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製的對地攻擊機,「入侵者」在正式服役時,依據其主要執行的作戰任務的內容被賦予了A-26的編號,其中大寫字母「A」即Attack(攻擊)之意,不過隨著1948年6月12日美國陸/空軍作戰飛機命名規範的修改,攻擊機的機種代號「A」被水路兩棲飛機(Amphibian)佔用,因此A-26被劃歸到了轟炸機的範疇,改稱B-26。
  • 起死回生的A-10「雷電II」攻擊機
    日前外媒報導:美國空軍將推遲A10攻擊機退役。
  • 未來無人化戰爭的引領者:美國艦載無人攻擊機X-47B發展及影響
    美國X-47B無人攻擊機成功完成自主空中加油試驗,美國海軍無人水面艇開展集群攻擊演練,地面仿生機器人極大提升了單兵的安全性和作戰能力。諾格公司X-47B艦載無人攻擊機2015年4月22日,美國X-47B艦載無人攻擊機成功完成自主加油試驗,這是X-47B驗證機繼完成艦上彈射起飛、攔阻降落、與有人機輪流著艦後,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 解碼巴西「超級巨嘴鳥」螺旋槳攻擊機
    此事,再次讓「超級巨嘴鳥」攻擊機躍入人們的視野。 「巨嘴鳥」是亞馬遜熱帶雨林中一種羽毛鮮豔的鳥,它的喙佔據體長的三分之一,是世界各國動物園裡的明星。 在一名大學生的建議下,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把研製成功的EMB-314輕型攻擊機命名為「超級巨嘴鳥」。結果,這種「巨嘴鳥」不負眾望,相繼在世界「落地」,成為多國空軍青睞的輕型戰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