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6日電 臺「國防部」官員在2002年12月26日曾表示,臺灣「聯勤總部」負責軍火的出口,其中以輕武器為主。這是臺灣軍方首次公開承認對外出口傳統武器,因此備受關注。
數額一年為200萬美元
據臺灣媒體介紹,臺灣軍火主要是出口到非洲,目前臺灣僅與幾個非洲國家維持「邦交」,分別是布吉納法索、查德、甘比亞、馬拉威、塞內加爾、史瓦帝尼和聖多美普林西比等國家,至於出口的項目也僅限於步槍和彈藥。而一位國民黨籍「立委」也指出,軍火銷售額為一年200萬美元。
另據臺「中央社」報導,儘管臺灣目前的對外軍售規模有限,但臺灣「國防部」正計劃未來大規模增加武器出口量。臺「軍備局局長」孫韜玉中將在「立院」「國防委員會」上說,該部將制定大規模武器出口政策,未來可能開始出口火箭炮、重型火炮、反坦克飛彈等武器。
臺灣消息人士指出,臺灣賣給非洲國家的武器中,步槍、機槍及其彈藥大多是臺灣20世紀60、70年代從美國進口的,然後在沒有得到生產授權的情況下就仿製賣到了非洲。比如,臺灣參考美國M—16步槍仿製的「六五」式步槍,仿製美式M—29型81毫米迫擊炮,M—40A1型106毫米無後坐力炮等,並把它們賣給了非洲幾個小國。
出口武器主要是仿製品
臺灣研製、生產武器最先是從引進技術開始的。20世紀60年代,其逐步改變軍事採購形式,從購買武器成品過渡到採購生產技術,從中引進了一些比較尖端的軍事科技。如在1968年,臺「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屬下的興和兵工廠就引進了整廠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模仿製造美式M—14型自動步槍(也稱「五七」式步槍)及M—60型機關槍(亦稱「五七」式機槍)。1974年,臺灣的兵工廠參考美國M—16和日本製造的美式AR—18型突擊來復槍,仿製了新的自動步槍,口徑為5.56毫米,定名為「六五」式步槍。
同時,臺灣還仿製了美式M—114型155毫米榴彈炮、美式M—29型81毫米迫擊炮,M—20型75毫米和M—40A1型106毫米無後坐力炮和M—115型203毫米榴彈炮。20世紀70年代,臺灣還仿製出M—109自行火炮的底盤。20世紀80年代後,臺灣在參考美制裝備的基礎上,開發研製的武器裝備還有「六五」式防護衣,「七四」式簡易防毒面具,裝甲步兵戰車滅火系統,「六七」式輕便噴火器,7.62毫米機槍,各種迫擊炮彈,105毫米榴彈炮等。特種液體炸藥,榴彈發射器等。據報導,上述的很多武器有批量地被賣向非洲一些國家。
大多是高雄205廠生產
臺灣的武器裝備製造廠主要分布在「聯勤總司令部」屬下的各兵工廠。這些兵工廠分布在臺灣島各個地方,主要有編號為202、203、204、205、302、304、401、402的兵工廠。其中位於高雄的聯勤205廠是目前臺灣規模最大且完全邁入自動化的兵工廠。該廠目前負責各式輕兵器以及口徑5.56毫米至35毫米槍彈、炮彈的研發與製造工作。據臺灣一雜誌社引用該廠一位技術員的話說,從廠裡出口的很多武器都是低價賣給甚至是送給一些非洲國家,以此來拉攏、維持與那些國家的關係。
臺灣有報紙指出,臺灣現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由於出口的大多數武器均是仿製美國的產品,多數並未取得授權,因此在國際貿易中,這可能會使臺灣和美國的利益發生一定的衝突。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朱顯龍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