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軍購秘史

2021-02-19 雄華智庫

上世紀90年代,全球著名智庫蘭德公司的研究員邁克·斯溫接受美國國防部委託,在實地訪問臺灣軍方、政界高層後,完成了關於臺灣軍購的研究報告。

該報告認為,臺灣軍購缺乏嚴謹程序,風險突出,因為臺灣軍方獲得先進武器後,並未充分考慮是否有適當的操作與維修能力。

臺灣軍方在部隊的訓練、維修、後勤能力上都嚴重不足,再加上部隊裡缺少核心人才,導致採購的高科技武器難以發揮性能。更扯淡的是,臺灣花天價購得的許多武器,其關鍵應用技術,還攥在美國人手裡,不時發生的臺灣先進戰機墜毀事件應驗了這個判斷。

臺灣沒有金剛鑽,偏要瘋狂攬瓷器活。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研究所統計,早在1998年,臺灣採用軍火的費用就高達46億美元,佔世界軍火交易額的一半,名列世界第一。到了1999年世紀之交,臺灣更是向美國派出一個軍購團,購買裝有「宙斯盾」系統的軍艦、「地獄火」空對地飛彈、「愛國者」地對空飛彈以及「鷹眼」空中預警機。

黑鷹直升機

為了搞到這些奇技淫巧而且很可能自己玩不轉的武器,臺灣的財政赤字在短短幾年內,一度暴增到新臺幣二千億元。

這種「凱子軍購」,引起了臺灣老百姓的憤怒,也讓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沉思:臺灣的安全應該建立在兩岸互惠互利、和平穩定的架構上,而不是建立在軍備競賽、恐怖平衡上。

況且,跟大陸搞軍備競賽,臺灣根本不是個兒。

2006年,李敖擔任「立委」時,曾因反對軍購在「行政院」痛罵軍購負責人,他出示一張三輪車的照片,說臺灣跟大陸搞軍備競賽,就像三輪車追汽車,永遠追不到。

李敖進一步指出,根據臺灣關係法的條文,美國之所以「提供」(Provide)武器,是基於美國自己的政治、經濟與安全的考慮。條文中用的字眼是提供,而不是臺灣自己花錢購買,其理甚明,天底下沒有狗要啃骨頭還要自己花錢買骨頭的道理。

說到激憤處,李敖將軍購預算書撕個稀爛,慷慨陳詞:花了這麼多錢,就算買了武器,(一旦跟大陸開戰)不到14天,我們就變成廢墟;5天以內,我們40萬的軍隊死掉三分之一。這個仗根本不能打,買多少武器都是假的,這種預算都是騙人的,軍購是一場騙局。

李敖沒有瞎說,在臺灣軍購過程中,充斥著大量黑金和貪腐,其內幕聳人聽聞。在這場關於軍購的驚天大案中,其核心人物是一個我們熟悉的攪弄風雲的小丑——陳水扁。

2004年6月,臺灣「國防部」呈報3項軍購預算案,經費是6108億臺幣,包括「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反潛直升機以及潛艇。

這道「海陸空」硬菜的總價格,遠遠高出當時的正常價位,一經曝光,各界譁然:為啥一艘柴油潛艇,別人買只需5億元,臺灣就得花15億?

對於這些「天問」,臺灣軍方裝聾作啞,卻發表奇談怪論,呼籲全臺灣同胞少喝珍珠奶茶,節約買軍備。按照當時的臺灣奶茶三十元臺幣一杯的算法,得省下200多億杯才能湊足6000多億的軍費。

阿扁為了宣傳這項軍購案,親自登上荷蘭製造的「海虎」號潛艇,潛海航行了數海裡,噱頭十足。在記者招待會上,他透露了一些「內幕」:臺灣目前有四艘潛艇,一半都不能用,所以這幾艘潛艇不買不行。

在冠冕堂皇的說辭下,阿扁搞軍購的真正動機是啥?釐清這個問題,需看透陳水扁這個人。阿扁年輕時,曾跟李敖辦過雜誌,稱其為李大哥。對於這個「小老弟」,李敖有過一針見血的評價。

有一次,白巖松採訪李敖,問在您心目中,陳水扁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李敖回答,小店!用我們北方話講就是小氣鬼。當年所謂的美麗島事件,他是做辯護律師的,別人都不要錢,他要錢。他當了所謂的「總統」,老婆還要炒股票賺差額。他老婆癱瘓了,有個老媽子羅太太給她推車,結果陳水扁不給羅太太薪水。當了所謂的「總統」後,陳水扁還在臺灣的國安部報個名額,說自己是情報人員,所以領一份情報人員的薪水。這3個例子告訴你,他搞了半天就是賺些小錢,他是個騙子。

當時,連戰、宋楚瑜競選總部公布了一篇新聞稿,內容是陳水扁有多少財產。根據數據顯示,從當選「立法委員」到擔任臺灣當局領導人的10年內,陳家存款增加了7000萬元新臺幣,股票市值從最初的55萬元增加到3個多億,兩者相加,大約4億元。

連宋競選總部指出,他們不懷疑乞丐之子能白手起家成為億萬富翁,也不懷疑陳水扁由佃農之子變成億萬富翁的本領,但他們還是要代表臺灣民眾虛心請教,這些錢究竟是如何賺來的?

2009年4月,隨著陳水扁腐敗大案黑幕的層層揭開,臺灣軍方一系列腐敗內幕也浮出水面,其腐敗程度觸目驚心。

多年前的「軍購天問」似乎有了答案:為什麼一艘只需5億元的柴油潛艇,臺灣要花15億來買?

因為貪腐。

臺灣軍界買官賣官之事早有傳聞。

2008年,扶臺興少將爆料,有人以陳水扁辦公室前「副秘書長」陳哲男的名義,向他們轉達:只要花幾百萬元新臺幣,就可由少將晉升為中將。

涉案的林治崇供認,現役的「上將」裡,起碼有5到6人,是靠他牽線才升職的,只要付錢,一切搞定。

在林治崇旗下有四位妖冶美麗的女性,號稱「四大金釵」,專門用來與臺灣軍官交際,讓其沉澱於溫柔鄉,從而套出軍部機密。

有個叫袁肖龍的中將,想通過林治崇的騷操作晉升上將。林治崇為培養「自己人」,積極運作,通過「立法院」綽號為「MIKE陳」的男子幫忙,約定以600萬臺幣的價碼運作升官。

數日後,「MIKE陳」的助理交給林治崇一份推薦函,該推薦函由「總統副秘書長」卓榮泰寫就,上呈給陳水扁,內容是推薦袁肖龍晉升為上將,在推薦函左下角有「總統府用箋」的字樣。

林治崇的「翻車」,源自一起狗血事件。

有一次,林治崇請軍官在高級酒店消費,買單時囊中羞澀,便叫他的助理先墊付在酒店尋歡作樂的100多萬元。這名助理事後讓林治崇還錢,林治崇不肯認帳,於是助理便找來酒店人員,一起把林治崇告上了法庭,從而牽扯出這宗震驚全島的臺灣軍方弊案。

據調查,林治崇起初很大方,紅酒、名牌包、高級電腦,只要軍官敢收,他都敢送。後來,林治崇發現,許多軍官收了禮,一副愛答不理的模樣,並不認真辦事,甚至把他當作冤大頭,吃飯喝酒都讓他買單。於是,林治崇心生怨氣,也學會了無賴伎倆,拒不認帳,終於被墊錢的助理捅破了秘密。

檢察官順藤摸瓜,發現陳水扁主政時期,賣官的主犯其實就是陳水扁的4個親信,隨著調查的深入,瓜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

當時臺灣軍方的買官賣官,已經到了明碼標價的地步。軍中賣官價碼為:「少將」100萬臺幣,「中將」300萬臺幣,「上將」500萬臺幣。

對此,國民黨「立委」邱毅爆料,賣官的價碼最早由扁官邸設定,再通過扁家「御醫」黃芳彥、前戰略顧問餘連發等人,由軍界買辦向有意升官者開價。

據統計,陳水扁在任8年,升了700多顆星星,其中有200多名將領在重要職務上的任期,竟都不滿兩年,隨即便調升或退伍,任期最短者甚至只有一個半月。

當時島內有民謠譏諷:一閃一閃亮晶晶,滿肩都是小星星,星星不會管星星,星星只會罩星星。

在《古惑仔之勝者為王》電影中,以臺灣2000年競選為背景,黑龍幫的大哥龍大有句臺詞,頗一語中的:財能通神,財能通黨,財能通扁。

阿扁當「總統」,貪腐過甚,在進大牢之前,他似乎有所預感,在2008年搞了一次防「斬首」軍事演習。

陳水扁當局和臺灣軍方策劃的「玉山07號」演習,以「政治兵推」為背景,描繪出一幅臺灣亂象。按照這個劇本的設想,馬英九在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失敗後,臺灣島內再度掀起「倒扁運動」,「總統府」被倒扁民眾團團包圍,陳水扁以及新任「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都被列入暗殺名單。

在另一場「漢光23號」軍演中,假想2012年中國解放軍全面攻臺,由此展開5天4夜的實兵操演。此次軍演以「全島、全裝備、全實彈」方式進行,重點突出「反斬首」演練。

臺灣軍演

令陳水扁難堪的是,儘管在實兵操演時,他親自到場為臺軍打氣,軍演卻狀況頻出,不是打不到目標,就是偏離預定方向,甚至還發生了臺軍飛行員機毀人亡的情況,引起臺灣民眾強烈反對。

一個從根上就腐敗爛掉的臺灣軍方,和一個嘴上說愛臺灣實際是愛臺幣、執政8年都是在搞腐敗的「總統」,其軍演如此,可謂天意。

狗咬狗

陳水扁為自己的貪腐留了條後路,這個後路就是拉李登輝做墊背。

公元2000年,陳水扁在李登輝支持下擊敗連戰、宋楚瑜上位。陳水扁剛一上臺,就開始利用情報機構搜查李登輝貪汙、犯罪的把柄,以便在必要時威脅李登輝就範。

有一次,李登輝因肺炎住院,陳水扁驅車前來,二人密會1個小時。據李登輝透露,當時陳水扁故作神秘地從口袋裡拿出一張小紙條,指著上面的兩個名字表示,李登輝手下兩名馬仔陳國生、李忠仁,把「新瑞都案」的錢匯到了海外。以此暗示李登輝,他知道李用人頭帳戶匯出5000萬美元巨款,涉嫌犯罪的事情。

2003年3月,在陳水扁指示下,民進黨「立委」葉宜津召開記者會,稱李登輝插手「拉法葉軍購舞弊案」,要求臺灣有關部門進行徹查。

按照這個套路,陳水扁不時拿出李登輝的軍購舞弊案,或明或暗地對李登輝進行敲山震虎,把李登輝唬得夠嗆,只好乖乖配合阿扁。後來,儘管李登輝涉案多起,卻在陳水扁的關照下有驚無險,只是把李登輝執政時期的親信劉泰英當作替罪羊判刑入獄。

李登輝和陳水扁

陳水扁貪腐案爆發後,他立即拉李登輝做墊背,來了個狗咬狗,要死一塊死。當臺灣特偵組搜查陳水扁的辦公室時,陳水扁當面指責特偵組人員:為什麼不辦李登輝要辦我?李登輝前總統也把十幾億匯到國外,為什麼你們不偵辦?

在接受媒體專訪時,陳水扁表示,李登輝涉嫌貪汙的案件,儘管已經有25件被曝光,但還有75件被自己壓了下來,是他本人8年來不遺餘力地保護著李登輝。其潛臺詞是,如果李登輝這老小子不念舊恩,那也別怪阿扁翻臉無情。

臺灣檢方根據陳水扁提供的證據,鎖定了李登輝涉及的「飛龍軍購案」。

李登輝當權期間,臺灣空軍向法國採購了代號為「飛龍」的幻影戰鬥機。當時,臺灣空軍呈報給「國防部」的戰鬥機採購金是228億法郎。最後,在李登輝的授意下,硬是把金額增加到291億法郎,足足貴了60多億法郎,換算成新臺幣,就是360億。

當法國把幻影戰機交付給臺灣後,這多出來的360億新臺幣,仍然留在了臺灣,並未支付給法國,顯然,臺灣當局高層有人從中抽取佣金,貪汙公款,而李登輝難逃干係。

然而,李登輝在臺灣盤踞多年,其關係網盤根錯節,雖然阿扁狗咬狗般死咬,卻是葫蘆僧判葫蘆案,得以安全過關。關於李登輝的故事,血鑽他日再講,此處單表陳水扁。

經過漫長的審判,2010年12月2日,陳水扁正式入獄服刑。他梳著小平頭,身穿灰夾克,腳踏藍白拖鞋,胸前掛著身份識別牌,成為臺北監獄的一名犯人,編號1020。

關押陳水扁的牢房位於監獄二層,約4平方米大,房間裡有電風扇、蹲式廁所和衣櫃,但沒有桌椅和床,晚上睡覺時,陳水扁只能用自帶的枕頭和被褥打地鋪。陳水扁吃喝拉撒都在這個巴掌大的小小空間,往往這邊廂他還在吃飯,那邊就能聽到衝馬桶的水聲。

按照監獄規定,服刑人員入獄第一件事就是剃頭和檢查身體。阿扁也不能免俗,將頭剃成了平頭,但是,對於監獄裡要「檢查肛門」的規定,陳水扁則沒有遵守。他表示自己畢竟當過「領導」,獄方有必要給他一些「特殊待遇」。

穿「囚服」的陳水扁

陳水扁在監獄裡吃的第一頓飯,菜品挺豐富,有山藥燉排骨、清炒豆角、椰子派和味增豆腐湯。按照臺北監獄規定,服刑人員每個月夥食費1800元新臺幣,由納稅人買單,中餐和晚餐都是三菜一湯。

據報導,陳水扁第一頓飯吃得有滋有味,所有飯菜一掃而光,絲毫不像其他剛入獄的犯人那樣吃不下飯。

陳水扁在獄中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管理員大約每10分鐘巡一次房。在監獄裡,犯人會因進來的早晚和表現的好壞受到區別對待,表現好的,資歷老的,可以去操場「放風」、到圖書館看書,甚至可以在牢房裡種種花草。陳水扁因初來駕到,連放風的資格都沒有,只能整天待在牢房裡。

犯人在監獄裡需要工作,陳水扁也不例外。他入獄後,工作人員照例問他的工作經歷。

阿扁回答,我當過「總統」。

上文提到的蘭德公司,其分析報告指出,臺灣軍購的政治考量多於作戰考慮。臺灣當局採購的武器傾向於「高能見度」,主要是為拉攏與美、日的同盟,對抗大陸,並爭取臺灣本省籍族群的支持。軍售的一個很大作用是「拉人下水」和「自我安慰」。

蔡英文上臺後,依舊實行「凱子軍購」。

2017年6月29日,美國國務院正式通知美國國會,宣布川普任內首次對臺軍售案,總額高達14.2億美元。一些把臺灣當凱子的美國國防部官員,甚至提出對臺軍售定期化,從而達到「去產能」、「賣廢鐵」的自利目的。

也確實是賣廢鐵,2017年臺灣斥巨資54億新臺幣向美國採購的兩艘「佩裡級」護衛艦,其於1977年正式入役,於2015年在美國海軍完全除役,屬於業已淘汰的「廢品」。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蔡英文當局「與臺灣物力,結美國歡心」,豪擲80億美元,向川普政府購買66架F-16V毒蛇戰鬥機。

臺灣當局燒錢買軍火,效果如何呢?

2013年5月9日,臺灣漁船廣大興28號在屏東縣鵝鑾鼻東南方約180海裡處,遭到菲律賓軍艦射擊,65歲船員洪石成中槍死亡,之後,菲律賓軍艦仍繼續追趕,掃射臺灣漁船,直至一個多小時後才脫險。

事後,臺灣39個漁會超過400名漁民前往菲律賓駐臺辦事處,要求交出兇手,血債血還。

菲律賓海警向漁船掃射

在洶湧的民意下,當時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撂狠話譴責菲律賓,並兩度召開會議,對菲律賓展開11項制裁項目。臺灣媒體聲稱,從雙方軍備來看,若爆發海上衝突,就算菲律賓海空軍盡出,也絕非臺軍對手。

誰料,就在臺灣當局進行第二輪制裁時,菲律賓的態度突然強硬,菲總統發言人陳顯達反問媒體,菲律賓違反哪條國際法?他表示,若臺灣對菲律賓實行制裁,最後恐怕會傷害到自己。

從菲律賓的強硬態度可知,臺灣當局若許年大撒錢般的軍購,不過是「虛假繁榮」。

根據臺灣《中國時報》的調查,86%以上的被調查者不滿臺灣當局的表現,認為其態度「軟趴趴」。更是有七成臺灣民眾希望兩岸共同合作對付菲律賓,遇難漁民洪石成的女兒更是直白地說,在海上,懸掛五星紅旗比掛青天白日旗更有保障。

慘案發生後,中國外交部、國臺辦均嚴厲譴責菲律賓軍方的野蠻行徑,要求菲當局緝兇。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在記者會上說,維護臺灣同胞的安全和權益天經地義、義不容辭。

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臺灣當局肆意軍購,勞民傷財,把大陸當假想敵,殊不知,一旦臺灣同胞有事,第一個站出來力挺的,恰恰是大陸。畢竟都是中國人,血濃於水,打斷骨頭連著筋。

李敖在《陳水扁的真面目》一書中,曾揭發陳水扁逃兵役,按照臺灣當局規定,臺灣大學生畢業後,都要到部隊服役,只有到部隊當了兵,才能夠就業。

陳水扁臺大畢業後,藉故未服兵役,其理由是有一隻手肘外彎過大。

對於李敖的揭露,陳水扁曾當眾脫下外衣,紮起襯衣袖子,將外彎的手露出來,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從陳水扁幹的那些事兒來看,阿扁作為中國人,確實是「胳膊肘向外拐」,而現在的蔡英文,聽其言觀其行,大概率也是斯人而有斯疾。

臺灣的「凱子軍購」仍在繼續,但它畢竟只是極少數人謀財謀權的幌子,雙方實力擺在那裡,再加上人心所向,註定了它是一場空。

END

相關焦點

  • 黑鷹墜落:臺灣軍購秘史
    ——韓國瑜2020年1月2日上午,臺灣空軍一架載有多名高官的黑鷹直升機在宜蘭山區墜毀。此次事故,造成8人死亡,其中包括「參謀總長」沈一鳴。沈一鳴的遇難,是臺灣地區有史以來最高層級將領因公殉職。這類惡性事故,在臺軍早年也不時發生。臺灣的黑鷹直升機購自美國,製造商為美國西科斯基公司,在這個突發悲劇背後,藏著一段關於臺灣軍購觸目驚心的秘史。
  • 臺灣的軍購迷夢該醒了
    軍事專家說,佩裡艦幾乎沒有防空能力,只能算是反潛巡邏艦,戰鬥力現在屬於全球二流或三流水平。就是這樣的淘汰品,還能賣十幾個億,這生意誰不願意做?再說美國政府,除了會惹大陸不高興以外,也是獲利多多。戰略上,用一個小小的軍售,在兩岸之間豎起隔膜,給臺灣製造「我之所以安全,是因為有大哥保護我」的錯覺,從而更心甘情願地聽從美國調遣,最終達成「以臺制中」的目的。
  • 千億軍購錢坑 恐摧毀臺灣財政
    相較之下,李登輝執政12年,軍購費用221.4億美元;民進黨陳水扁任內8年,軍購總額256億美元;國民黨馬英九執政8年,軍購共計205億美元。由此可見,蔡英文兩任屆滿,軍購總額必大大超過其前任。軍購預算排擠民生支出林定芃表示,軍購預算屬於消費型支出,無法帶來經濟效益,而且必然蠶食了用於民生經濟的預算,將會讓臺灣陷入財政危機,將使臺灣的經濟轉型升級得不到更多的資源,同時也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蔡當局對於年金改革等種種民生支出都斤斤計較,但是對於軍購卻是大筆一揮,顯然是讓全民買單。
  • 四大疑問撥開臺灣F-35軍購迷霧
    ,層層撥開臺灣軍購迷霧,內容摘編如下:美媒近日引述了臺軍消息來源指出,臺灣軍方意向美國購買210架F-35戰機。其實早在2015年10月的臺美國防工業會議上,臺灣就已經盯上了F-35。以臺灣目前狀況來看,購買如此多的F-35是不可能的。一方面臺灣沒有購買的現實條件,另一方面美國會不會不顧大陸反對而「涉險」同樣有待檢驗。那麼臺灣為什麼買,臺灣能不能買,買了有沒有用?軍購的背後是不是另有玄機,這些都值得細細品味。
  • 臺灣軍購提升軍力 轉型主動以抗武統
    解放軍接連大規模軍演並在臺灣海峽展開實彈演習,臺灣不斷加購軍備,似作防備抵禦武統的可能。
  • 蔣介石利用侵華日軍軍官掌控臺灣秘史
    初到臺灣,蔣介石集團是如何完全掌控臺灣島的?這其中有一段秘史竟然是與日本侵華軍官有關。根本博籤署投降書1949年10月下旬,解放軍發動解放臺灣的金門戰役,9000多登陸部隊全部損失,這是解放軍自渡江作戰以來最大的一次損失。據最新資料披露,金門戰鬥的指揮官竟然另有其人,是侵華日軍的戰俘根本博。
  • 空軍排名世界第十,臺灣大肆軍購背後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臺灣空軍以289架戰鬥機排名世界第10名,超過歐洲多個軍事強國。還有分析認為,一旦臺灣在2024年開始引進新購的F-16V Blk70型戰機後,總數將達到400架左右,空軍戰鬥機數量將成為全球第七大。臺灣積極地提升軍力,以武力對抗大陸的態勢也愈發明顯。
  • 傳美國扣住臺灣軍購結餘款兩千億「難拿回」,臺軍182名軍官記大過
    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日前證實,防務部門各項軍購目前滯留於美方戶頭中的軍購「結餘款」,至今額度仍高達近兩千億元(新臺幣,下同),目前每年僅約有八十億元繳庫
  • 軍購達118億!臺灣成2020年美國軍售最大宗客戶
    》與「六項保證」對臺軍售,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總計118億美元的紀錄是臺灣史上單一年度最高金額,折合約3422億元(新臺幣,下同),若以臺灣總人口2357萬計算,形同每人今年平均負擔約1.45萬元新臺幣軍費。
  • 臺灣軍購換來的西點軍校就讀名額,畢業生卻頻頻退伍......
    臺當局通過軍購從美軍獲得西點等著名軍校的就讀名額,讓陸軍官校優秀學生考取,從就讀到畢業耗資千萬元新臺幣。
  • 傳美扣住臺軍購結餘款兩千億
    據路透社的最新消息,美軍已擬對臺灣出售7項主要武器系統,包括水雷丶巡航飛彈及無人機等,決定將其從「刺蝟」升級為「箭豬」,讓中國這頭雄獅無從下口。然而,隨著軍購預算的增加,近日竟爆出兩千億新臺幣被美方扣留的消息。內部的貪汙腐敗、美臺的經濟糾葛,島內的拉法葉慘案恐將再次重演。圖:美國對臺開放軍售的掠奪者無人攻擊機。
  • 30億新臺幣軍購訂單剛剛拋出,解放軍空潛200傍晚再巡臺,專家:這是警告
    就在美國媒體接連發出對拜登當選新一屆美國總統的祝賀時,臺灣再次拋出了高達30億新臺幣的軍購訂單,據悉此次的軍購訂單項目全部鎖定在海上艦艇使用的艦炮炮彈
  • 臺灣曝出2000億飛彈軍購計劃,有哪些值得我們警惕的細節
    ▲外媒報導截圖 根據臺灣媒體的報導,除了這次在正式防衛預算之外的「『飛彈全量產』特別預算案」以外,臺灣明年的正式「防衛預算」是3726億新臺幣(約合125億美元),相比於2021年度的防衛預算,增長了3%。
  • 臺媒炒作「美增加駐臺兵力」,民進黨強行通過軍購項目
    《外交政策》報導的截屏 《外交政策》表示,此數字可能不包含先前傳出於臺灣協助部隊訓練的特戰單位,當時《華爾街日報》等媒體稱此任務包括約24名特戰與輔助人員;另外,派駐於臺灣的五角大樓文職人員數量則未改變,維持在15人左右。
  • 灣灣最新公布的軍購計劃,這裡邊有日本什麼事兒?
    蔡英文上臺之初剛剛向美國申請了3億美元軍購計劃,而現在又對外公布說2017年要實現這七大採購項目的軍事計劃,那麼蔡英文上臺之後為什麼要力推這種強軍計劃呢?第一,對於經濟方面來說,防衛裝備能夠提升經濟,提升上下遊經濟。但是武器裝備需要大批量生產才能夠有收益,你比方說美國原來的F-16,一生產5000架、6000架,這個美國大批量生產能夠帶來經濟效益,那臺灣能嗎?
  •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臺灣輿論批評這已大大超過出臺灣的財政能力。過去4年,民進黨當局向美軍購的費用已經累計高達175億美元。這個巨大的錢坑怎麼填?這幾年美國川普政府實施「全面圍堵」中國大陸的策略,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天天給臺灣挖坑,忽悠臺灣高價買美國武器,想讓臺灣做犧牲的棋子,而「臺獨」政客也積極配合,整天叫嚷著「軍購保臺」,生怕臺灣在毀滅路上走得不夠快。
  • 阿聯叫停美國軍購,長臂管轄不可持續
    本周二(14日),阿聯宣布暫停與美國商討價值高達230億美元(313億新元)的軍購計劃
  • 加碼軍購!蔡英文:給我刷到800億!
    掏空臺灣!民進黨當局所謂的「駐美代表」蕭美琴8月12日曾宣稱,臺灣正在與美國就軍購進行討論,包括「岸防巡航飛彈系統」(CDCM)與智能水雷等都在討論之列。臺灣「中時新聞網」27日援引臺軍方消息人士說法稱,民進黨當局向美採購的「岸置魚叉飛彈」(即「岸防巡航飛彈系統」),「美方可望於總統大選前宣布」。報導還稱,臺軍依據蔡英文要求進行了加購,使採購總價達到約800億元(新臺幣,下同)。
  • 臺灣軍購甘做「冤大頭」
    長期以來,美國在售臺武器方面慣於追求本國利益最大化,一直將臺灣當作「冤大頭」來對待。售臺武器大都是退役或即將退役的「古董」,價格卻貴得出奇。對臺軍售顯然是把臺灣當做提款機,「保證」的不是蔡英文或民進黨選情,而是美國軍火生意的「長期訂單」。川普政府上臺以來,更為倚重「臺灣牌」的對華牽製作用,將對臺軍售作為重要抓手。
  • 平戎 | 敘傳奇將領陣亡;印度軍購回扣超過原價;臺灣造艦款被詐騙犯捲走~
    印度作為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在其軍購史上,類似的弊案層出不窮,不過這一次的確是過了,報價比競爭對手高了80%,還大喇喇地中標了,這個只要明眼人都會覺得有問題。 不過義大利人還真是比美國人聰明,比較接地氣,知道到底什麼才能打動印度軍方的採購官員。對於一貫喜歡損公肥私、中飽私囊的印度軍方官員來說,回扣很明顯比產品質量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