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潛是重點!日本新驅逐艦「不知火」號服役

2021-12-28 CCTV4

2月底,日本海上自衛隊接收了一艘新型通用驅逐艦——「不知火」號。這艘驅逐艦並不大,標準排水量只有5000多噸,但反潛實力非常強,並且使用的是日本自主研發的作戰系統。

近日,日本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向日本海上自衛隊交付了「不知火」號驅逐艦,該艦屬於日本最新型的「朝日」級驅逐艦的二號艦。

根據日本防衛省的數據,「不知火」號與「朝日」級首艦「朝日」號一樣,全長151米,寬18.3米,標準排水量為5100噸。 

交付儀式結束後,「不知火」號馬上出航,通過長崎女神大橋進入外海開赴大湊基地,加入第三護衛隊戰鬥序列,取代「朝霧」級驅逐艦「瀨戶霧」號。

大湊基地是支援北海道和日本海北部作戰的重要基地,位於本州島北端、陸奧灣東北部,與函館、三澤共扼津輕海峽,水深只有5至6.5米。

「朝日」級驅逐艦主要設計基於「秋月」級驅逐艦,但最大的不同就是將原本「秋月」級分散布置的兩組相控陣雷達結構集中布置在了艦橋上方,簡化了原本的防空雷達設備。搭載了最新型的水中聲波探測系統,反潛能力得到進一步強化。

「秋月」級注重的是「僚艦防空」能力,但「朝日」級更側重反潛戰能力。

根據《美日安保條約》的規定,日本需要對西太和東印度洋地區,縱橫8000海裡的海域範圍實現軍事存在和巡邏能力,「朝日」級就被認為是踐行這一策略的「急先鋒」。它與日本P-1反潛巡邏機的結合,將會對亞太地區的主要水道實現水下控制。

「朝日」級驅逐艦準備代替的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陸續服役的「朝霧」級驅逐艦。隨著「朝日」級的陸續服役,「朝霧」級驅逐艦將退出主力的自衛隊群並轉入地方,擔任要求不高的海上巡邏任務。也就是說,隨著「不知火」號驅逐艦的服役,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完成了新一輪的換代。

△朝日級驅逐艦與愛宕級驅逐艦

△金剛級驅逐艦

△秋月級驅逐艦「秋月」號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已擁有6艘宙斯盾艦,包括4艘「金剛」級、2艘「愛宕」級,另外還有4艘「秋月」級驅逐艦、4艘「日向」級、「出雲」級直升機航母等等,其整體實力相當可觀。「朝日」級驅逐艦被認為是繼續「補強、補全」了海上自衛隊實力拼圖。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驅逐艦陣容中,「金剛」級和「愛宕」級屬於引進美制「宙斯盾」防空系統的防空驅逐艦,而「朝日」級採用的則是日本自行研製的新一代艦載作戰系統。

【本期編輯:李崢】

來源:CCTV4《今日亞洲》

長按二維碼關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相關焦點

  • 不知火舞來了:反潛能力世界第一,日本25DD神盾驅逐艦服役!
    世界最強的日本25DD反潛驅逐艦已經服役,「不知火舞號」,哦不,「不知火號」驅逐艦加入日本海自,由日本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這是第二艘朝日級飛彈驅逐艦舉行的服役典禮。 該艦的正式名稱為「通用性護衛艦」,排水量5100噸, 代號25DD,重點加強了反潛力量。這種號稱反潛增強的驅逐艦究竟有啥能耐呢?25DD朝日級飛彈驅逐艦號稱是日本版的小盾艦,是秋月級的改進型。
  • 首艘25DD驅逐艦"朝日"號服役 日本海自更新換代只能「死扛」
    3月7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為25DD驅逐艦的首艦"朝日"號舉行了服役儀式。
  • 藍水 | 從「村雨」到「不知火」——日本海自大型通用驅逐艦發展 ①
    本文作者:幻影長弓2019年,日本的DDH和新型護衛艦方案相繼成為軍迷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在海軍70周年閱兵及其後的開放活動中,海自的「涼月」號驅逐艦一時成為焦點,讓人們的視線重新轉移到通用驅逐艦上。 序言2019年2月27日,「朝日」級驅逐艦2號艦「不知火」號(平成26年度計劃驅逐艦,以下以計劃年度形式簡稱,如26DD)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竣工,加入海自序列。
  • 無畏級反潛艦成功改裝,預示著未來俄海軍仍無新驅逐艦可用
    在近年來的海軍演習、訪問、護航、戰備巡邏等任務中,無畏級大型反潛艦出動之頻繁有目共睹,同時無畏級也是俄海軍現役數量最多的一款大型驅逐艦,共9艘在服役狀態,隨著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的成功改裝,其他八艘如無重大問題將會依次接受改裝,可見,俄海軍還是要把老舊的無畏級打造成未來的主力擔當。同樣是改目的不同。
  • 舊日本海軍「霰」、「秋月」號驅逐艦艦長緒方友兄訪談實錄(上)
    同年赴裝甲巡洋艦「出雲」艦上服役,大正十二年九月晉升少尉調航空母艦「鳳翔」任職。大正十四年調輕巡洋艦「長良」晉升中尉。昭和二年(1927年)調任巡洋艦「加古」艦上服役,昭和三年晉升大尉。昭和五年,驅逐艦「蓮」艦上服役。昭和六年,驅逐艦「卯月」艦上服役。昭和十一年晉升少佐,任驅逐艦「葦」艦長。昭和十四年三月任驅逐艦「有明」艦長。同年十一月任驅逐艦「磯波」艦長。
  • 直升機航母「加賀」號服役,日本海上軍事野心露出端倪
    日本最大航母級直升機驅逐艦「加賀」號近日正式加入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這是繼2015年3月首艘「出雲」級驅逐艦「出雲」號服役後,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的第二艘「直升機航母」,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日本的海上軍事野心。「加賀」號於2013年10月開建,2015年8月命名併入水,2016年8月開始測試,總造價約1200億日元(約合10.8億美元)。
  •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狀及發展重點
    近年來,日本安全政策加速右轉,架空「和平憲法」,不斷突破「專守防衛」原則。在此指引下,日本不斷推動其海戰裝備向大型化、遠洋化發展,快速提升反艦作戰、態勢感知、防空反導、島嶼爭奪、水下攻防等作戰能力。主要有直升機母艦2型4艘、驅逐艦9型38艘、護衛艦1型6艘、兩棲作戰艦艇1型3艘。直升機母艦噸位和設計接近輕型航母,裝備多種先進武器和電子設備和直升機,具有較強綜合作戰能力。驅逐艦大型化特徵明顯,適航性好、續航力強、通用化程度高,兼具防空、反艦、反潛等多種作戰能力。護衛艦受噸位限制,反艦、防空力量較為薄弱,主要應對海上小規模衝突。兩棲作戰艦艇可投送中等規模兵力。
  • 帶3架直升機的驅逐艦,日本首代直升機驅逐艦,「榛名」級驅逐艦
    ,允許日本海上自衛隊發展自己的直升機驅逐艦。「榛名」級的艦型設計——長艏樓船型在「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誕生之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三次防衛力量整備計劃」曾經提出過「八六艦隊」的計劃,簡而言之,「八六計劃」就是用8艘驅逐艦攜帶6架反潛直升機組成一支反潛艦隊,在第一島鏈的範圍內圍剿蘇聯海軍的潛艇部隊。
  • 反潛大隊?日本萬噸「宙斯盾」艦不簡單,「八八艦隊」走向巔峰
    ,日本新一代"八八艦隊"規劃也終於達到當初預想的理想狀態。下水儀式上的"羽黑"號DDG-180"羽黑"號屬於日本第三代宙斯盾驅逐艦"摩耶"級的第二艘,由於海自的宙斯盾級驅逐艦都是用二戰舊日本海軍的艦名命名,"羽黑"號同樣不例外,因此這裡就有必要先介紹下歷史上的"羽黑"號。
  • 和我國漁船在東海相撞的日本島風號驅逐艦,究竟是啥水平?
    圖片:太刀風級,煙囪、艦空飛彈位置不同1988年服役的島風號,是旗風級飛彈驅逐艦的2號艦。標準排水量4600噸、滿載近6000噸,和之前的3艘太刀風級,2艘旗風級最大的不同是採用了全燃動力布局,這和同時期服役的12艘初雪級、8艘朝霧級通用(反潛)驅逐艦是一致的,而上世紀70-80年代服役的3艘太刀風級,還是和榛名級、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一樣採用蒸汽輪機,從初雪級、朝霧級和旗風級開始,海上自衛隊的驅逐艦群基本實現了全燃動力化,比我國海軍早了近20年。
  • 平成妖刀:日本新型27DD宙斯盾驅逐艦戰力初探
    「旗風」級飛彈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三代防空艦,首艦「旗風」號1983年開工建造,1986年服役,二號艦「島風」號於1988年服役。「愛宕」級二號艦「足柄」號2008年服役後,日本海上自衛隊並未馬不停蹄地建造後續艦,甚至沒有提出新型防空飛彈驅逐艦建造計劃。
  • 借屍還魂,從梨號驅逐艦到若葉號護衛艦
    因此日本海軍提出建造一種性能指標低、小型、低速的驅逐艦,要求具有較高的防空和反潛能力,這種相當於英美護航驅逐艦的型號被稱為松級,分類為丁型驅逐艦。松級驅逐艦主炮改為89式127毫米高射炮,配有四聯裝魚雷發射管一座,續航能力比以前的型號大幅度縮水,全艦簡化設計,但防空和反潛能力都與艦隊驅逐艦相同。松級驅逐艦從開工到服役需要約6個月時間,日本海軍仍覺得太慢。於是在松級基礎上又簡化出了橘級驅逐艦。
  • 川普參觀日本「加賀」號準航母?不,他參觀的是整個航母戰鬥群!
    旗風級驅逐艦一共有兩艘,分別是1986年服役的旗風號和1988年服役的島風號。初雪級驅逐艦是日本1977年第4次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的產物,按照這個計劃初雪級驅逐艦整合了防空驅逐艦(DDA)、指揮驅逐艦(DDC)和反潛驅逐艦(DDK)的功能。初雪級驅逐艦一共建了12艘,DD-130「松雪」號於1986年服役。
  • 航母復活: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
    日向級與被其替代的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早在2006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就宣布建造2艘日向級的直升機驅逐艦。雖然是要替代冷戰階段製造的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卻因酷似航母的全貫通甲板而飽受爭議。不過,細觀船上安裝的有限機庫、垂髮系統、反潛魚雷和區區17000噸的「渺小」排水,還是很快就讓周邊國家打消了相關隱憂。直到海自在2009年又推出了更大的初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方案,才終於讓人意識到情況必會發生根本變化。
  • 其實它的反潛能力壓倒日本「出雲」號!
    大家所熟知的日本「出雲」號直通甲板型直升機母艦,可以搭載反潛直升機等裝備,執行遠程反潛任務。
  • 055型驅逐艦首艦已服役近一年的時間,為何2號艦到現在還未服役?
    為什麼遲遲沒有055二號艦服役的消息?說明055型驅逐艦二號艦還在海試當中,不過也快要被官宣服役了。
  • 日本海上自衛隊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
    於是在1965年,日本防衛廳擬定「第三期防衛力整建計劃」(1967~1972年)時,決定建造兩艘直升機驅逐艦,計劃每艘搭載三架HSS-2A/B反潛直升機 。1968年,第一艘直升機驅逐艦正式列入年度造艦計劃,由於地位重要,且在水面艦艇中處於核心地位,於是海自決定啟用舊日本帝國海軍時代金剛級戰列艦中的「榛名」來命名這條絕對主力艦。
  • 051C型驅逐艦——捨棄反潛換防空 未來改造之路該何去何從
    關於海軍現役的2艘051C型驅逐艦:115「瀋陽」艦2006年年底服役、116「石家莊」艦則是2007年年初。
  • 日本潛艇的噩夢——「英格蘭」號護航驅逐艦
    因此,一艘小小的護航驅逐艦被推上歷史舞臺,以不可思議的戰績成為決定馬裡亞納海戰和日本聯合艦隊命運的關鍵一環,它就是——「英格蘭」號護航驅逐艦。它搞不了艦隊決戰,但勝在反潛性能突出、價格便宜,所以很適合為商船隊護航,或與護航航母組成艦隊專心反潛。美國一開始也沒看上這種小型軍艦,造艦委員會一度拒絕建造。直到1941年《租借法案》出臺,被德國潛艇整得焦頭爛額的英國一次性提出建造100艘護航驅逐艦的計劃,美國才重視起來。
  • 日本「羽黑」號新型宙斯盾飛彈驅逐艦海試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6月23日報導,23日上午,「羽黑」號(Haguro)驅逐艦駛離日本海洋聯合株式會社(JMU)橫濱磯子造船廠,開始首次海試。在此之前,日本決定暫停陸基飛彈攔截系統部署計劃。「羽黑」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一代「摩耶」級飛彈驅逐艦的第二艘,也是日本計劃部署的八艘裝備「宙斯盾」防空和彈道飛彈防禦系統驅逐艦的最後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