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收藏的中義大利拿坡裡 (Napoli) 學派1800-1900年的經典提琴作品

2021-02-17 廣東省樂器協會

       在費迪南德四世時期,法國革命影響了拿坡裡(Naples Napolie同意字),1798年費迪南德還是被迫撤退,逃往巴勒莫,在那裡得到英國海軍的保護。拿坡裡下層社會lazzaroni極為虔誠和忠君,擁護波旁王朝,他們反抗拿坡裡的共和政府,引起內戰。共和黨人佔領了聖埃爾莫城堡,宣布成立Parthenopaean共和國,受法國軍隊保護。Fabrizio Ruffo組成Lazzaroni的宗教軍隊,大獲全勝,法國人從拿坡裡的城堡投降。

       費迪南德四世恢復了王位;隨後,拿破崙佔領拿坡裡7年,任命他的兄弟約瑟夫·波拿巴為國王。由於奧地利帝國及其盟友的幫助,費迪南德四世在拿坡裡戰爭中擊敗波拿巴家族,再一次恢復王國和王位。

       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拿坡裡王國和西西里王國合併組成兩西西里王國,首都設在拿坡裡。1839年,拿坡裡成為義大利半島上第一個擁有鐵路的城市,各處設有許多工廠,使其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中心。在1816年和1848年之間,西西里島經歷至少三次大型反波旁王室統治的革命,包括1848年的獨立革命。

       1861年,拿坡裡成為義大利王國的一部分,結束了波旁王朝的統治。在義大利統一過程中,拿坡裡由於捐獻,昔日兩西西里地區的經濟崩潰了,導致了空前規模的大移民,從1876年到1913年,估計至少有400萬人離開了拿坡裡或其附近地區。

       加裡亞諾家族已進入第三代,也出現白琴代工貼卷標的商業模式,經營上較專注撥弦樂器,以製作琴弦販賣與經營商店為主。

       維納洽(Vinaccia)是南義大利著名製作曼陀鈴家族,1800年以後漸漸不在提琴製作上發展,但是其工作室的學徒文千佐·優理佑(Vincenzo Jorio,1811-1855年),卻是發展出一個新的提琴製作學派。

       在1800-1900年間的動亂時期,讀者會在提琴製作斷層中看到新的希望。

Violin by Vincenzo Jorio c.1830

文千佐·優理佑 小提琴 約1830年

       文千佐·優理佑出生於拿坡裡,是維納洽(Gaetano Vinaccia)的學生,曾替維納洽家族工作,製作很少樂器,以修理樂器跟製作曼陀鈴為主,教導了兩位傑出學生,文千佐·波斯蒂裡奧內(Vincenzo Postiglione,1831-1916年)和阿方索·德拉·柯爾特(Alfonso Della Corte,1836-1884年)。優理佑相當年輕就過世,之後遺孀把店留給阿方索。

       這把貼有罕見的本人標籤的小提琴(上面的日期相當有趣,南義大利標籤年份常常令人猜疑),琴頭也打有「JORIO」印章,上選的材料,高貴的酒紅色漆,體型上f孔兩眼距離很大,中腰很寬,鑲線是相當隨意地完成,整體上跟加裡亞諾家族風格相去甚遠。 

Violin by Nicola II Gagliano 1820

尼可羅·二世·加裡亞諾 小提琴 1820年

       尼可羅·二世·加裡亞諾(Nicola II Gagliano,1789-c.1855年)是喬凡尼·加裡亞諾之子及學徒,加裡亞諾家族第四代作者,不像兄弟拉菲爾和安東尼奧共享標籤一起合作,而是獨立使用標籤,晚期以製作琴弦與經營商店為主。加裡亞諾所製作的琴弦,相當受歡迎,根據記錄當時著名音樂家帕格尼尼也向他訂購了相當數量的琴弦。

       這把貼有罕見的本人標籤的小提琴,橘紅色漆,外觀上相當粗獷,但音色相當具有特色,高音明亮,低音乾澀有力,具有典型的加裡亞諾樂器音色。

Violin by Raffaele Gagliano 

c.1840

拉菲爾·加裡亞諾 小提琴 約1840年

       拉菲爾·加裡亞諾(Raffaele Gagliano,1799-1857年)和安東尼奧·加裡亞諾(Antonio Gagliano,1794-1860年)是兄弟,本名 Salvatore,為喬凡尼·加裡亞諾之子及學徒。這對兄弟大多在家族的工作室中制琴,謹遵著自前代祖先們傳下的制琴傳統。他們通常以詹納羅·加裡亞諾(Gennaro Gagliano)的作品為制琴藍本,最好的作品集中在1820年到1850年間。除了提琴,他們也製作一些吉他。通常這對兄弟的作品都使用一整塊的完整背板,以及華麗的紅棕色琴漆。

       這把約在1840年間製作的提琴,相較於同時時期的加裡亞諾提琴,算是精品,有著工整的外觀,乾淨的塗漆,是相當精良的樂器,聲音上依舊是典型的加裡亞諾音色,深受音樂家喜愛。

Violin by Antonio II Gagliano 

c.1860

安東尼·二世·加裡亞諾 小提琴 

約1860年

       安東尼·二世·加裡亞諾(Antonio II Gagliano,1794-1860年)是喬凡尼·加裡亞諾之子及學徒,跟弟弟拉菲爾起一起工作。

       這把晚期作品,f孔接近第一代先人的設計,有著寬大邊角,率性的表面處理與塗漆,外觀相當隨性,鑲線黑色部分是紙質,背板是整片楓木,雖然外觀不討喜,但是聲音上還是有相當令人滿意的表現。

Violin by Vincenzo Gagliano 1874

文千佐·加裡亞諾   小提琴 1874年

       文千佐·加裡亞諾(Vincenzo Gagliano,1822-1898年),拉菲爾的兒子,跟父親叔叔一起工作,是加裡亞諾第五代,晚期都是製作琴弦與經營商店為主。

      這把貼有罕見的本人標籤的小提琴,背板是整片楓木,橘紅色漆,鑲線黑色部分是紙質,音色相當具有特色,高音明亮,低音乾澀有力,具有典型的加裡亞諾樂器音色。

Violin by Raffaele Trapani c.1820

拉菲爾·特拉帕尼  小提琴 約1820年

       拉菲爾·特拉帕尼(Raffaele Trapani,1780-1840年)於1800年至1838年間在拿波裡工作,在大型樂器尺寸上相當具有個人風格,有許多明顯的個人特點,例如在松木板加上楓木的外圍,或者以整塊木頭雕刻成側板外型等,這些做法相當花費工時,用較平坦的琴板弧度搭配上寬大的琴身,使用土金黃色的薄漆,以工藝品角度來看的確有創意,但音樂價值上較少。

Cello by Raffaele di Blasio c.1820

拉菲爾·迪·布雷西歐  大提琴 

約1820年

       關於拉菲爾·迪·布雷西歐(Raffaele di Blasio,fc.1770-c.1830年)的記錄非常少,目前僅知曾經幫加裡亞諾家族代工。這把1820年制於拿波裡的琴,為小體型的大提琴,邊角相當短小,使用的材料、手工,都相當隨性。

Violin by Lorenzo Ventapane 

c.1825

羅連佐·凡塔帕內  小提琴 約1825年

       羅連佐·凡塔帕內(Lorenzo Ventapane,1790-1843年)是文千佐·凡塔帕內(Vincenzo Ventapane,1750-1799年)的孫子及學徒,關於他的記錄相當缺乏,遺留作品相當稀少。最早是製作吉他跟豎琴,1835-1840年幫加裡亞諾兄弟一起工作。他選用的木材質量良好,漆色常為深金黃色,有時為橘色。他所製作的提琴音色厚實,大提琴作品相當優秀。很多「Ventapane」都被換上「Gagaliano」標籤(加裡亞諾家族1800年後便很少做琴,都是買來貼的),「Pasquale Ventapane」是目前已知的其女兒跟女婿的一個商業品牌。

       這把貼有本人標籤的小提琴,背板是整片楓木,金黃色漆,弧度上較接近加裡亞諾,但是工藝上好很多,音色音量也是上上之選,堪稱拿坡裡這時期的最優秀作者。 

Cello by Vincenzo Postiglione

c.1875

文千佐·斯蒂裡奧內 大提琴

 約1875年

       文千佐·波斯蒂裡奧內是文千佐·優理佑的學生,優理佑雖然1855年過世,但目前已知波斯蒂裡奧內1860-1862年才開始制琴貼自己標籤,以製作大提琴聞名,是19世紀後期拿波裡最優秀作者。波斯蒂裡奧內標籤多變,顏色多變,晚期多使用德國面板,教導阿飛多·康鐵諾(Alfredo Contino,1890-1954年),康鐵諾1905-1916 年在工作室幫忙,之後繼承老師的店。

       有時在提琴裡面籤有Jettatura「evil eye」三角形邪惡之眼圖形,Jettatura是一個最喜歡的拿坡裡迷信,這些眼睛的存在,包圍著一個十字架和製造商的縮寫,大概有助於抵禦其邪惡的力量。

       這把1875年製作的大提琴,是波斯蒂裡奧內第一時期大提琴,有著寬大體型,上選材料,酒紅色的薄漆,琴頭側面有花紋雕刻,聲音上更是傑出,有著清澈且穿透力的高音,乾澀而強烈的低音,是相當精美的大提琴。他是這一時期拿坡裡最優秀的大提琴製作師,奇美基金會收藏有波斯蒂裡奧內的3把大提琴,把把都是音樂家常常借用的樂器。

Violin by Alfonso Della Corte c.1880

阿峰·第拉·郭特  小提琴 約1880年

       阿峰梭·第拉·郭特(Alfonso Della Corte,1831-1884年)是文千佐·優理佑學生,早期樂器跟老師接近,之後跟老師差很多。跟文千佐·波斯蒂裡奧內是同學,一起工作,波斯蒂裡奧內結婚後離開工作室,阿峰梭24歲承襲老師的店,後跟師母結婚。

       這把阿峰梭約1880年製作的小提琴,琴板的上半身較小,這是他特有的模子,使用上選材料,背板是整片楓木,有著寬大的邊帶,鑲線黑色部分是紙質,工藝技術工整。

Violin by Raffaele Esposito 1889

拉菲爾·艾斯波希多  小提琴 1889年

        拉菲爾·艾斯波希多(Raffaele Esposito,1883-1894年)是義大利知名廚師也是提琴制琴家,製作一些小提琴,使用Alexandro Gagliano基礎的模子,擁有一家(Pizzeria di Pietro e Basta Cosi)餐廳,據說是改進現在現代比薩餅的發明者。1889年他為了迎接薩伏依女王瑪格麗特到拿坡裡,用西紅柿(tomatoes,紅色)、莫扎裡拉(mozzarella,白色)和羅勒(Basil,綠色),使披薩看起來像義大利國旗。

       這把貼有罕見的本人標籤的小提琴,使用土金黃色漆,從琴外觀上可發現其並非專業作者。

  Violin  by  Francesco  1895

佛朗切斯科·維札拉  小提琴  1895年

       羅連佐·凡塔帕內是佛朗切斯科·維札拉(Francesco Verzella,1842-1929年)的老師及教父(God Father)。他在凡塔帕內工作室待過,凡塔帕內晚期有些琴頭渦旋較小的提琴就是維札拉的作品。他也曾幫加裡亞諾家族代工,他的提琴經常貼上加裡亞諾的標籤。維札拉教導的學生阿塔維拉(Armando Altavilla,1876-c. 1955年)、沙裡諾(Vincenzo Sannino,1879-1969年)、拉維裡(Carlo Loveri,1888-?)都是近代南義大利的重要制琴師。

       這把貼有罕見的本人標籤的小提琴,有著橘金紅色漆,鑲線並非利落地完成但還堪稱精準,維札拉的提琴音色相當具有特色,高音明亮,低音寬廣,具有典型的南義大利音色。

       從1876年到1913年,由於經濟因素至少有400萬人離開了拿坡裡,移民到南美洲、美洲等地,下一期將講述1900-1950年間的拿坡裡提琴蓬勃發展的一面。


相關焦點

  • 拿坡裡的「那片海」
     溫馨提示:點擊上方藍色"拿坡裡披薩"↑快速關注你要相信,射陽這座城市也是有「海」的.
  • 「拿坡裡」5個小技巧,會用的才是高手!
    在遊戲中,拿坡裡鼠的披薩和斜塔,遇到經典之家的水面,會發生什麼?披薩可以停在水面上,並不會滑動。如果在水面上放置比薩斜塔,比薩斜塔將會直接滑走,滑動的斜塔會把前進道路上的老鼠全部推走,這個比較好玩。披薩也可以當成位移技能,披薩滾動的速度,比拿坡裡鼠跑動的速度更快,所以可以使用這個技能趕路。3、「浮空叉」又來了,製造需要拿坡裡配合!
  • 一張照片賣了433萬美元的人,及其背後的杜塞道夫學派
    )1999年所拍攝的作品《萊茵河2號》,在佳士得紐約以433萬美元成交。在維基百科所收錄的拍賣價格最高的30件攝影作品中,古斯基上榜的多達11件。但也許是因為私洽,所以該文中所列舉的「最貴的」攝影作品——澳大利亞攝影師Peter Lik的Phantom及其交易價格650萬美元記錄並未被收入維基百科的Top30列表中。古斯基是誰?雖然我們可以對其拍攝內容和藝術風格進行諸多描述,但籠統地來說,我們或許只需要給他貼一個標籤:杜塞道夫學派。
  • 歐洲遊學行第二季——東叔藝術博物館行
    館內主要陳列 1848 年至 1914 年間創作的西方藝術作品包括繪畫、雕塑、裝飾品、攝影作品、建築設計圖在內的精彩藏品,顯示出一個現實主義、印象主義、象徵主義、分離主義、畫意攝影主義等流派大師輩出的時代所具有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藝術創造力。
  • 盤點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八大軍事博物館
    這枚勳章於1943年設立,用鉑金製成,鑲有170顆鑽石和紅寶石。在二戰中對戰爭有重大影響的統帥和軍事將領才能獲此殊榮,共18人,如史達林、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蒙哥馬利、艾森豪……博物館裡設有6個全景畫廳,生動地再現衛國戰爭中的6個戰役:莫斯科保衛戰、列寧格勒保衛戰、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庫爾斯克會戰、強渡第聶伯河和攻克柏林。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都收藏了哪些古兵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天安門西面的長安街延長線上,是中國惟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籌建於1959年,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  今天小編帶你看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都收藏了哪些古兵器:1、銅雙色劍
  • 2周年慶典正式開啟還有1天丨塔拉&拿坡裡鼠S級皮膚,上架周年慶特別魔法魔鏡!
    「找到屬於我的北極星」,拿坡裡鼠的第二款S級皮膚——拿坡裡鼠·星海環遊即將加入周年慶特別魔法魔鏡!拿坡裡鼠·星海環遊S級皮膚在1S級狀態時,即能擁有皮膚配套技能外觀、特效和人聲配音▼主動技能「比薩斜塔」,拿坡裡鼠將召喚出一座來自外太空的飛碟,科幻感十足;
  • 另一經典——白朗寧HP手槍(歷史篇)
    比利時FN公司生產的白朗寧HP手槍白朗寧HP手槍自然也是槍械大師白朗寧的作品,而且是他的最後一個作品,是由比利時FN公司生產的。在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比利時FN公司和白朗寧合作頗深,白朗寧的好幾款武器專利都是授權FN公司生產的,比如FN M1900手槍(槍牌擼子)、M1910手槍(花口擼子)、M1906微型手槍(白朗寧「五蜂」)、白朗寧AUTO-5半自動霰彈槍等。當時白朗寧的設計作品在北美主要是柯爾特公司、在歐洲主要是FN公司在生產。而白朗寧HP手槍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參與當時法國新一代自動手槍的競標。
  • 全角色限免來啦丨來學幾招拿坡裡鼠的攻略技巧,當一隻勇敢的小老鼠吧!
    分享給大家兩個比薩斜塔技能的小技巧吧▼技巧1:隊友集合在一個房間推奶酪時,拿坡裡可直接守在貓咪來的方向的門口,待貓咪過來就用斜塔頂開貓咪進行封路,這樣隊友們至少可多推進5秒哦!技巧2:當貓咪進行綁火箭時,拿坡裡鼠手中若沒有眩暈道具,可直接用斜塔封住火箭位置,讓貓咪暫時無法強行綁老鼠(PS:對開無敵的湯姆也有效哦~)【武器技能】:意式披薩
  • 1900年8月底,廈門究竟發生了什麼?
    暴亂,火災,登陸,難民……1900年8月底,廈門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方志材料中對此記載,卻頗為混亂。↑不僅將火災發生時間定為1900年8月23日,且將「廈門東本願寺布教所」錯寫為「廈門東本願寺」。2004年出版的《廈門市志》中則記載:「 光緒26年(農曆)7月28日,山頂仔東本願寺發生火災。翌日,日本藉口保護僑民,派陸戰隊登陸。後英、美、法、俄、德等國對日本施加壓力,日本陸戰隊被迫撤回。
  • 愛科普 | 海軍傳統禮儀(二)——站坡
    人們在電視轉播或反映海軍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都會看到包括中國和世界各國海軍的艦艇在離靠碼頭、進出港或是舉行重大活動時(如接待重要貴賓、各類慶典活動、接受檢閱、海上分列式或海上觀艦式等),全體不當更人員身著統一的軍裝(禮服、常服、軍便服、作訓服等),整齊劃一地以規定間距單列跨立在從艦艏至艦艉靠舷邊的艙面各層甲板上(可分單舷或兩舷,潛艇則跨立在上甲板和艦橋上)。
  • 世界經典電影250部 --絕對收藏珍品(一)
    狂沙十萬裡@萬裡狂沙萬裡愁@西部往事 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8)評分:8.5  投票人數:13,897    義大利西部片宗師李歐尼的傳世經典之作,繼與克林伊斯威特合作「鏢客三系列」之後,李歐尼這部近三個小時的長篇鉅作,被稱之為影史上最偉大的西部片。
  • 【場景】四兩撥千斤 - 二戰中義大利海軍最大戰績居然是這樣獲得的!
    義大利海軍雖然在二戰中沒有太好看的戰績,但是直接說義大利海軍是窩囊廢未免有點事後諸葛亮。戰爭爆發時的義大利海軍看起來家大業大,但是缺少兩樣當時海軍最重要的裝備,航母和雷達。人家的主業是給德國人護航,你說拿那幾條維內託去和當時歐洲最強大的海軍大國英國死磕,也沒太大的必要。維內託級戰列艦,小編最喜愛的戰列艦之一
  • 優美與激情 ∫ 費城藝術博物館(下)
    The Gates of Hell有《地獄之門》的博物館才算是羅丹作品收藏全面的博物館。羅丹受但丁的《神曲》啟發,耗時37年,直到他去世的那天還是沒完成的青銅門。這座門裡藏著186個失落的靈魂。《吻》表現的是但丁詩歌《神曲》中的人物保羅 Paolo 和弗朗西斯卡 Francesca 在閱讀愛情小說時墜入愛河,這對情侶在接吻的時候,被突然出現的弗朗西斯卡的丈夫,保羅的兄弟殺死了,他們被罰在地獄裡遊蕩。有幾百件青銅和大理石的《吻》複製件,足見作品的魅力和大眾的喜愛。儘管《吻》是羅丹的著名作品,也飽受爭議,直至1998年,青銅版的《吻》才得以在巴黎杜樂麗花園戶外展示。
  • 加拿大戰爭博物館
    它是加拿大最大的一個收藏有關戰爭物品和資料的博物館,是世界上三個最重要的戰爭藝術收藏場館之一。展示當今最前衛的武器聲光設備,及從印第安人早期防禦戰的武器到第一、二世界大戰的武器、軍服,和海陸空三軍戰備實物展出,也有各型戰機、坦克、子彈、針頭甚至戰區急救醫療用具,用聲音和圖像使其展示的內容生動、多彩。
  • 收藏鐵道模型簡直是無底洞!這位日本終極鐵道迷為它開了博物館!
    博物館內展示的約1000 輛火車模型,全部來自一位世界著名的鐵道收藏迷,同時也是鐵道模型製作的頂尖高手─原信太郎的私人藏品。原信太郎1919 年生於東京都。大學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部機械學科。太平洋戰爭後退伍,在KOKUYO公司擔任技術開發員。在職期間,開發了世界首個全自動立體倉庫,掀起了一場物流革命,還開發了辦公家具的自動製造線。擁有300 項以上的個人專利。
  • 收藏級!50場精美展覽「雲上看」
    此次展覽的展品以遼寧省博物館收藏與唐代有關的繪畫、書法為主,輔以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旅順博物館收藏的傳世書畫和新疆發掘絹畫,展品共計100件,其中56件為遼寧省博物館的珍貴藏品。唐代傳世書法、繪畫寥寥無幾,更難有機會得見。此次遼寧省博物館將館藏唐代書畫傾囊而出,38件一級文物集中展現,是建館以來的首次。
  • 馬克·夏加爾 作品欣賞
    他畢竟是位現代藝術觀念的畫家,不適應新政權又於1922年重返巴黎。在以後的戰爭和種族迫害的動亂年代裡,夏加爾在作品中引進了悲劇的、社會的和宗教的素材。二次大戰時遷居美國,當妻子去世後,他對過去的和更遙遠時期的強烈回憶又貫穿了他的作品。大戰結束後,夏加爾成為西方畫壇一位活躍的藝術家並往返於世界各國從事創作和活動。
  • 能戰鬥,可收藏,義大利經典霰彈槍:SPAS12與SPAS15
    微信公眾號:軍火範子戰術&武器情報解析7*24小時,不間斷的戰術大圖J先生,傳遞一線軍火信息風格迥異輕鬆收藏獵取全球實時武器與最新裝備信息共同欣賞與收藏全球最新的戰術與武器美圖SPAS12型霰彈槍SPAS12型霰彈槍(SPAS是專用自動霰彈槍的縮寫,平民使用時,被稱為運動型專用自動霰彈槍)自問世以來,一直是最引人注目和最有影響的作戰用霰彈槍之一。
  • 煙臺山因為有了這些人這些事而生動,這些故事將被一座博物館收藏
    圖中坐在汽車玩具中的小童便是秦佳的母親(圖片由秦佳提供)「我的母親羅毓瓊於1930年出生在老倉山,也許因為煙臺山又有『瓊花玉島』之稱,母親的名字裡有一個『瓊』字。我的母親英文很好,與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的外國人常有交際,我的照片中也有許多與那些孩子們一同拍攝的照片。孩子間的嬉戲不需要語言也能溝通。每當聖誕、復活節的慶祝會人們就會穿著正裝,聚集在煙臺山的英國領事館(註:可能為樂群樓)。母親打扮極瀟灑漂亮,為了這個時節,常常新制洋服和鞋子,也常常在假面舞會上贏得優勝。對喜歡交際的母親,福州應該是個樂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