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神風特攻隊」隊員從自殺襲擊中活著歸來

2021-02-08 大象公會

章來源:諶旭彬|短史記(ID: tengxun_lishi)



文 | 諶旭彬


所謂「神風特攻隊」,是二戰末期日軍按「一人一機換一艦」的模式,針對美軍組織的一種自殺式襲擊特別攻擊隊。


其大致攻擊方式是:


「由零戰①搭載二百五十公斤的炸彈,組成特攻隊,使它們去撞擊敵軍的航空母艦。」


如此,飛行員極高概率有去無回。


眾所周知,合格飛行員培育不易,對任何國家的空軍來說都極其寶貴。以自殺式攻擊來消耗飛行員,是超乎想像的事情。日軍之所以這樣做,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始終無法有效解決飛行員的救生問題,執行海上任務的飛機一旦損失,飛行員幾乎不可能得到挽救。故一些日本軍人認為,不如讓無法返航的飛機執行自殺性撞擊作戰,讓飛行員們死得更有價值。


(2)這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無法有效挽救飛行員,日本航空兵的消耗速度遠大於補充速度。到了戰爭後期,合格飛行員奇缺,聖克魯斯海戰中,面對已然癱瘓、形同固定目標的「大黃蜂」號,日軍的很多俯衝轟炸機卻難以投彈命中。及至美軍進攻菲律賓,日本航空兵已毫無還手之力。②


1944年,大西瀧治郎中將到菲律賓出任第五航空隊司令。為挽救日軍的劣勢,「乃想起利用戰鬥機,每架掛上兩百公斤的炸彈,組成一自殺攻擊隊,以單機對美艦,與美艦同歸於盡。」③


稍後,這種自殺式攻擊模式擴展到了日軍所有兵種部隊。


圖:1945年5月,受日本神風特攻隊攻擊後,美國航母Bunker Hill (CV-17)甲板上燒焦的飛機殘骸。


有一種統計數據認為:


「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因為『神風特攻』所損失的艦艇佔總損失數字的20%,受傷的艦艇達到了總數字的50%。如果考慮到這樣大規模損失只是在戰爭最後一年出現的,而且當時日本航空兵戰鬥力已經衰弱到近乎於崩潰的情況,從某種程度上看,『神風特攻』對於日本來說也是成功的戰術。」④


但另一角度的統計方式則顯示:


「特攻戰術的效率實際上是很低的,命中率還不到10%。根據收聽到的美國方面通信的判斷,則只有3%。」⑤


對「特攻隊戰術」抱持理解與同情的美國學者A.J.派克同樣認為:


「海軍回天特攻隊給予盟軍打擊的程度,可以說微乎其微。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之處。


後一種統計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戰績的有限,與特攻隊隊員的素質與心理有直接關係。一方面,大多數特攻隊隊員受訓時間很短,尚未掌握必需的空戰技術,無法達成與美艦「同歸於盡」的目的。另一方面,固然有許多隊員自願犧牲,但同樣也有許多隊員不願輕易捐軀,他們之所以參加特攻隊,實因置身群體意志之中,無可奈何。


日本學者高木俊朗通過查閱史料檔案、訪問特攻隊倖存隊員,著有三卷本《陸軍特別攻擊隊》,頗受倖存特攻隊隊員讚譽,認為「其真實性不比防衛廳戰史室所編的戰史叢書遜色」。


據該書披露,當時日軍曾生產過一種不能投彈、專門用來撞擊自殺的飛機。之所以設計成不能投彈,是為了促成飛行員義無反顧地犧牲。但「巖本特攻隊」的指揮官陸軍大尉巖本益臣,不能認同此種犧牲,私下秘密改裝飛機,增加了投彈裝置,試圖爭取回返的生機。⑦


如果一個神風特攻隊隊員沒有在自殺襲擊中死亡,反而安全歸來,他可能遭遇什麼呢?


該書提供了一個案例——當「萬朵特攻隊」的佐佐木友次伍長沒有如預料般自殺式戰死,而是駕機返回基地時,他得到的安慰是:


「軍司令部向大本營報告你已經撞擊敵艦,而且可能已經上奏了天皇。你應該銘記在心,下次攻擊時,望你真正擊沉敵艦。」


為掩飾佐佐木友次的生還,軍方一度計劃對其做內部處決。日本投降後,《讀賣新聞》的隨軍記者在馬尼拉的收容所裡告訴佐佐木:


「他們命令集成飛機幹掉你,因為這樣做方便些。那時,我們新聞記者正在埃查格山裡。附近地面部隊的士兵聽到這個命令後,怒氣衝天,紛紛議論:『什麼?命令狙擊敢死隊員,真不像話!』『一定要保護佐佐木,如發現狙擊隊,我們就同他們對陣。』現在日本投降了,你們得救了!」


1946年,佐佐木友次離開馬尼拉戰俘收容所,作為復原軍人回到日本,「他心裡怕的是大本營發表過敢死隊員佐佐木伍長陣亡的戰報,由於戰敗,恐怕佐佐木伍長『陣亡』的事不可能得到糾正了。回到北海道,戶口簿上肯定已註明為死亡,自己真正成了幽靈,這時候活著回來,又該怎樣交待呢?」然後他發現自己並非個案,解決的辦法是去東京的「第一復員局」領一張特別介紹信。而當他拿著介紹信去到村公所要求恢復戶籍時,工作人員「要佐佐木退回領取的勳章和撫恤金」。⑧


圖:神風特攻隊隊員出發前合影


高木俊朗還提到,為維護天皇的名譽——「天皇陛下不允許組建以自己的身體去撞擊敵人的部隊。……用自己的身體去撞擊敵人,乃是慘無人道的荒唐戰術」——許多「神風特攻隊」的正式組建記錄沒有存留下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彰顯犧牲是隊員們的個人行為,而非軍隊有組織的作戰行動。其實,天皇很清楚箇中玄機,曾留下讚譽:


「神風特別攻擊隊幹得好,對於各隊員實有不勝愛惜之情。」⑨


在政治操弄者眼裡,人有時候只是「人力資源」,未必是「人」。


①「零戰」,即「零式戰鬥機」,日軍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主力戰鬥機。

②④離子魚:《探尋瘋狂神風背後的必然》,《現代兵器》2007年第9期。

③餘宗:《日軍的神風特攻隊》,《航空史研究》1994年第4期。

⑤(日)信夫清三郎/著,周啟乾/譯:《日本政治史》(第四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第421頁。

⑥(美)A.J.派克/著,楊玉雪/譯:《神風特攻隊》,(臺灣)世新出版社,第201頁。

⑦(日)高木俊朗/著,黃鳳英、李欽忠、韋福庭等/譯,《陸軍特別攻擊隊》(中文版譯名《覆滅》),農村讀物出版社,1990,第159頁。

⑧同上,第492~496頁。

⑨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四卷(漢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第422頁。轉引自:王振鎖、徐萬勝/著,《日本近現代政治史》,世界知識出社,2010,第192頁。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裡。


我們也隨時歡迎您的參與,留言向我們推薦您讀到的低調好文。


本文由公眾號「短史記」(ID:tengxun_lishi)授權轉載,歡迎點擊「閱讀原文」訪問關注。

相關焦點

  • 這本書讓我們重新認識神風特攻隊的「狂熱」
    ——日本軍隊軍歌《同期之櫻》「神風特攻隊」這個名字對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它給人的印象大概是:神風特攻隊由一群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組成,在太平洋戰場上,他們利用飛機執行自殺式襲擊任務。它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垂死掙扎,行為荒誕可笑。可如果有人對你說,神風特攻隊的隊員根本不是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甚至其中還有士兵在思想上反對極權主義,你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
  • 日本神風特攻隊自殺襲擊時,心裡在想什麼?看看他們的遺書
    但是,不甘心失敗的日軍喪心病狂地孤注一擲,組建了「神風特攻隊」,幻想著以自殺的進攻方式挽回敗局,做垂死掙扎。(神風特攻隊)那麼,神風特攻隊是怎麼組建的?這些人難道真的不怕死嗎?「神風」這個奇葩的名字和元世祖忽必烈有關。當年忽必烈大汗在位時,曾分別於1274年的秋天和1281年的夏天,先後兩次出兵日本。
  • 二戰中日軍最瘋狂驚人的一幕: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撞擊美軍艦
    一群女高中生為陸軍航空隊擔當自殺任務的Ki-43戰鬥機飛行員送行通向死亡的神風特攻隊 成為美軍二戰最恐怖回憶神風特別攻擊隊,是日本二戰時使用的一種自殺戰術,簡稱神風特攻隊(日語:特別攻撃隊)假名 とくべつこうげきたい ,由日本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首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為了抵禦盟國海空軍強大的優勢,挽救其戰敗的局面,利用武士道精神麻醉飛行員,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及固定的集群目標實施的自殺式襲擊的特別攻擊隊
  • 觸目驚心的神風特攻隊員遺書!!!
    提起臭名昭著的神風特攻隊,深受日本軍國主義迫害的人們都是敏感的。曾經,走投無路的日本試圖採取自殺式襲擊的方式來給帝國唱最後的輓歌。
  • 日本原神風特攻隊員的苦惱:「不想死」
    在日本以外,也出現了將「神風」(KAMIKAZE)特攻與自殺式恐怖襲擊重合在一起的報導。在這樣的背景下,將特攻隊員們的苦惱公之於世、揭示真相的動向在日本以外國家和地區也在不斷擴大。        今年4月,設在美國夏威夷的「密蘇裡號戰艦紀念館」擴大了展示當年的特攻隊員留給母親和戀人的遺書和照片等約100件展品的空間。這項展示活動自5年前開始舉辦,在參觀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紐約的「無畏號航艦博物館」也從2019年11月開始舉辦「神風,超越戰火」展,公開了陣亡特攻隊員的日記等。
  • 沒有墳墓的幽魂:日軍「神風特攻隊」自殺戰
    他的部分部下起飛後醒悟迫降,最終,只有7架飛機追隨他而去,發動了日本軍隊最後一次自殺攻擊。這名將領叫做宇垣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自殺戰」創始人之一,日本第五航空艦隊司令官。此前的一年中,成千上萬日本青年人被驅使著,成為沒有墳墓的幽魂。今天,在日本九州的原日軍航空兵基地知覽,有一座「特攻隊員」紀念館。
  • 你不知道的「神風特攻隊"
    24名軍校尚未畢業的學生飛行員首先組成了特攻隊。他們組成4個分隊,分別以不同的名字命名,諸如「朝陽」、「櫻花山」之類。這些名字取自日本古典作品。 大西瀧治郎曾詢問他們是否願意為國犧牲,隊員表示十分願意加入。之後,大西瀧治郎詢問上尉關行男,是否願意帶領此種史無前例的神風特攻隊,據聞當時23歲,剛剛結婚才四個月的關行男,閉起了雙眼,低下頭沉思了十多秒,才說出:「請讓我去帶領他們」。
  • 神風特攻隊往事:歸來的死者險遭內部處決 | 騰訊新聞短史記
    關行男是第一批特攻隊「敷島隊」的隊長,1944年10月25日在自殺式襲擊中戰死。生前,他曾告訴海軍記者小野田政:「如果不得不殺戮像他(我)一樣的優秀飛行員的話,日本就沒什麼希望了。……如果這是命令,我必須去。但我不是為天皇或日本帝國而死。而是為我的愛妻。如果日本失守,她就有可能被美軍強姦。我是為愛人而死,目的是保護她。」
  • 二戰日空軍最後的瘋狂 神風特攻隊和自殺式「櫻花機」
    顧名思義,「櫻花機」就是用來進行自殺式攻擊用的,這是日本第一海軍技術廠專為神風特攻隊設計的攻擊機。
  • 揭穿「神風特攻隊」謊言 隊員被逼上飛機作戰
    據英《衛報》3月1日報導,日本前"神風特攻隊"隊員、現年81歲的濱園重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當年執行自殺式飛行任務,說為天皇而死是被人誤導。雖然,"神風特攻隊"的自殺式襲擊效果不理想,日本國內也對"神風特攻隊"隊員的價值產生懷疑,但到戰爭後期,日軍為作最後的掙扎,仍舊讓"神風特攻隊"出擊,因此,濱園重善仍被迫執行任務。濱園重善是在日本於1941年12月轟炸珍珠港後志願成為一名海軍飛行員的。1944年晚些時候,當濱園重善駕駛零式戰鬥機執行自殺式襲擊時,戰鬥機在飛行時出現了發動機故障,被迫返回基地進行維修。
  • 神風特攻隊送死全過程:用儀式最後麻醉自己 臨死前罵軍部混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為了抵抗美軍強大的攻勢,挽回戰敗的頹勢,以「一人一機,一彈一艦」為目標對美軍艦船,登陸部隊以及固定目標實施了自殺式的襲擊。而執行這一任務的便是臭名昭著的神風特攻隊。因此對於神風特攻隊員來說,頑抗到底,最終玉碎便是遵照了天皇的旨意,為天皇獻身。能執行自殺攻擊的軍人被認為是最有價值與最為輝煌的犧牲方式。因此有神風特攻隊員在信中寫道:「在戰爭中犧牲是莫大的幸福!我有幸為天皇捐軀。」
  • ~977信息~——二戰中日軍最瘋狂驚人的一幕: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撞擊美軍艦
    衝繩海戰中一架日本神風自殺機撞擊「密蘇裡」號戰列艦瞬間。1945年3月18日,密蘇裡號協同米切爾的快速航母特混編隊空襲了九州地區的機場和瀨戶內海的日本艦船。隨後參加了進攻衝繩島的作戰。日本海軍大和號戰列艦組成海上特攻部隊,於4月6日出航,準備突入衝繩海域消滅美軍登陸編隊。正在執行炮擊任務的密蘇裡號和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被調出準備攔截日特攻部隊。
  • 最後的瘋狂 :二戰日本神風特攻隊自殺式攻擊也沒能挽救日本法西斯的滅亡
    從這以後,太平洋上的美軍艦隊就經常受到來自日軍類似的自殺式攻擊。 美軍艦隊這次受到的攻擊,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在中途島失敗後,為了抵禦美國海空軍強大的優勢,挽救其戰敗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及固定的集群目標實施的自殺式襲擊的特別攻擊隊。
  • 各國都有敢死隊,為什麼只有日本的「神風特攻」受到那麼多批評?
    在戰爭中,各國都組織過敢死隊,這也是很司空見慣的事情。為什麼只有二戰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的「神風特攻」受到那麼多的批評?    首先,必須要說明一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太平戰爭後期,日本軍隊組織的所謂「神風特攻」,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敢死隊」。
  • 神風特攻隊隊員:很狂熱 但很多人並不想死
    在1945年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裡,有超過5800名日本軍人在執行自殺式任務時喪生。他們當中包括3800名神風特攻隊飛行員。70年來,他們一直被認為是洗過腦的狂熱分子,渴望犧牲自己——就像現在實施自殺式炸彈襲擊的恐怖分子一樣。二戰期間及之後拍攝的很多日本電影強化了這種形象,把神風特攻隊隊員描繪成甘願為祖國和天皇犧牲生命的英雄。
  • 死不了的特攻隊員~佐佐木友次伍長的9次特攻出擊
    特攻隊「萬朶隊」隊長巖本益臣大尉,抗命沒有鼓勵特攻隊員採取自殺攻擊行動在發起特攻作戰前幾天,巖本益臣大尉將部下們集合起來,私下對他們談話。巖本益臣大尉批評說:自殺撞擊敵艦,能夠直接擊沉敵艦的機率不高,但是這種自殺撞擊卻會直接殺死飛行員。制定這種(糟糕的)戰術的不知道是航空本部還是參謀本部,他們一定是不了解航空的實際情況,考慮得不夠周全。
  • 神風特攻之二三事(一)
    而它最著名的軍事行動就是神風特攻隊了。        「神風」兩個字作為日本文化的組成,最初出自於日本第一部正經史書《日本書紀》,當時並沒有後來這個含義。直到忽必烈兩次伐日,都因為颱風的原因最終折戟,於是日本人就開始把颱風當「神風」來膜拜了。        1944年,雷伊泰灣海戰正酣,日本一次性損失了四艘航母,戰局幾乎崩壞。
  • 神風特攻奇葩朵朵,嗑藥耍詐,竟還要天空督戰隊?
    在接下來的硫磺島戰役、衝繩戰役中,神風特攻逐漸成了常規,不僅用飛機撞,還發展出「櫻花彈」、「震洋」艇、「回天」魚雷等自殺武器。在衝繩戰役中,日軍更是在兩個多月時間裡,接連組織了十次「菊水」作戰——菊水就是楠木正成的紋章,總共出動飛機約8000架次,其中自殺飛機約2500架次,給美軍造成了很大損失。
  • 馮學榮:神風特攻隊,大漢奸秦檜,中華文明
    可是,大西瀧治郎沒有想到的是,神風特攻隊發動第一波攻擊不久,美軍就了解了日本人的想法,於是,美軍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做戰地記者的思想工作,叫他們儘量不報導、少報導日本神風特攻的新聞,以免在美國國內激起恐慌。 所以,其實當時在美國國內,關於日本神風特攻的消息,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封鎖的,知情者不多。
  • 日本一奇葩神風特攻隊隊員,九次赴死生還,長官:一定不要回來了
    為了挽回這頹勢,日軍組建了「神風特攻隊」,企圖以自殺式攻擊來擊敗美軍。這叫「一機加一彈、一機換一艦」的打法,給美軍的心理和士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大家想像的不同,絕大多數日軍飛行員對這種自殺式攻擊深惡痛絕,他們不願意白白送掉自己的性命。在人們的印象中,日軍都是長期被武士道洗腦,不計個人生死,自願去獻身的。其實並非如此,如少部分人自願外,絕大部分人是迫於壓力不得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