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自信:利器到殺手鐧的距離!在臺灣部署美軍四個重裝師?今天還有美國人敢做這樣的大夢!

2021-02-23 悉墨8901社區

「美國應重新在臺灣部署地面部隊,而且數量應達到4個師、攜帶重型裝備。」

美國陸軍雜誌《軍事評論》(雙月刊)在最新一期裡,通過系列文章,發出了這一聲音,著實是給當前已經緊張到幾乎天天上演「戰機對峙」的臺海地區,扔了一顆破壞力驚人的「炸彈」。

美國真的會這麼幹嗎?美軍會真的再次部署臺灣?

也許寫這樣文章的美國人沒有意識到,美軍重新部署臺灣,必然導致臺海爆發戰爭。屆時解放軍勢必採取軍事行動,打響解放臺灣的正義戰爭!

美國《軍事評論》(Military Review)雜誌隸屬美國陸軍大學(Army University),該雜誌在今年9-10月號上邀請多名軍事和外交專家討論臺海局勢,除了呼籲「美軍重返臺灣駐軍」外,他們還探討了所謂「解放軍近期攻臺」的可能性。

在這個以「中國武力侵犯臺灣」為主題的系列文章中,由美軍海軍陸戰隊上尉米爾斯(Walker D. Mills)撰寫的文章宣稱,「臺海區域權力平衡日益向北京傾斜,如果要維持捍衛臺灣主權的承諾,美國應該重新考慮在臺灣部署地面部隊」。

曾在密西根州國民衛隊服役六年的前該州議會研究人員鄧恩(Brian Dunn)則撰寫文章叫囂,「若解放軍犯臺而美國選擇介入,美國陸軍應做好準備,在臺灣部署4個師的數萬兵力及數千輛重裝軍車,以便將來犯的解放軍『趕下海』」。

可以說,這兩名作者代表了美國國內對華極端強硬派的看法,這些「鷹」們在臺灣問題上還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刀哥問了多位研究中美問題和臺灣問題的專家,他們一致認為,如果美軍宣布恢復在臺灣駐軍,那就是打響臺海戰爭之時。

這並非是口舌之快,而是有法律依據的。

《反分裂國家法》對採取軍事手段解決臺灣問題給出三個條件,其中第二條是發生將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第三條是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美國重新在臺灣部署軍隊,已經符合這兩個條件。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反分裂國家法》不僅擺在那裡,14億中國大陸人民和解放軍執行這部法律的決心堅定不移。如果美臺要越過「紅線」,那他們就必須提前準備好迎接一場高烈度的軍事戰爭。

實際上,美國過去這些年,一直在強調要維持臺海兩岸軍力平衡。華盛頓採取的方式,通常是對臺出售武器,從而增強臺軍的軍事作戰能力。

但現實是,經過最近這20多年,所謂臺海兩岸軍力平衡早就被打破了。大陸跟臺灣的軍力對比優勢是非常明顯,這種優勢是全方位的,從人員和武器的數量,到作戰技能和武器性能優勢,都是如此。

有軍事專家告訴刀哥,即便是美軍真的重返臺灣,甚至到臺灣部署地面部隊,也不會改變現有的臺海兩岸軍力對比,除非美國把整個西太平洋的軍力、好幾個航母編隊都部署到臺海,但現實來看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臺灣是中國的領土,美國人會為了臺灣,而跟中國打一場戰爭嗎?可能絕大多數美國人都不會接受。

從歷史來看,美國在臺灣駐軍,是在冷戰和對華全面敵視的大背景下的產物。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至臺灣,當時美國政府已經發表對華白皮書宣布「放棄中華民國政府」。直到1950年韓戰爆發, 6月27日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根據當時的地區整體局勢考慮,決定派第七艦隊「協防臺灣」。

當年8月,美國第十三航空隊開始「駐臺協防」。當時美國陷於朝鮮戰場,擔心解放軍一鼓作氣,渡海攻臺。1951年初,臺美以換文方式成立「聯防互助協定」。之後,美國國防部宣布派遣軍事顧問團到臺。

當時,美國已經將對臺灣和菲律賓的協防,劃歸太平洋司令部。1953年6月,美國援助的第一批噴氣式戰鬥機抵達臺灣。1954年12月,美臺之間所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在華盛頓籤字。

在這個「條約」之下,1955年1月1日,美太平洋司令部在臺北成立「美軍協防司令部」,當時在臺美軍大約5000餘人,隨行家屬約4000人,都享有外交豁免權。當4月,美國第十六戰鬥機聯隊自琉球調駐臺灣。

1956年1月,蔣介石對美軍顧問團官兵發表演說,強調「欲協防臺澎,必須防守金馬」。

當時,臺海情勢非常緊張。1958年「8·23」炮戰爆發,期間美軍在臺海地區集結了第七艦隊及從地中海調來部分第六艦隊的艦艇,形成7艘航母、3艘重型巡洋艦、40艘驅逐艦的規模。

美國空軍一部分作戰力量進駐臺灣,並且直接接管了臺澎地區的空防任務。甚至,資料顯示,美軍當時在臺南空軍基地都部署了Mk 7核彈,也在清泉崗空軍基地與臺南空軍基地部署了搭載核彈頭的MGM-1「鬥牛士」飛彈。

駐臺美軍人員數量的高峰,是在1965年越戰全面爆發後。由於臺方不斷「哀求」,華盛頓也擔心解放軍趁機拿下臺灣,於是增加了派駐臺灣的美軍人員。在1968年至1970年間,最多有約3萬人。

但是,隨著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美軍也逐漸減少了駐臺人數。1972年的《上海公報》更明確指出,美國將從臺灣撤出所有部隊和軍事設施。1974年7月31日,美國空軍第405空中遠徵聯隊及Mk 7核彈從臺南空軍基地撤出,是一個標誌性的節點。

1974年底時,駐臺美軍只剩5800人。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當年4月美軍在臺協防司令部和顧問團撤銷,最後一名美軍在1979年5月3日離臺,美軍結束在臺灣的正式活動。

1980年1月1日,美臺之間所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終止。

所以,在中美關係發展40年後,兩國之間已經形成了每年數千億美元的貿易往來,雖然川普政府目前執行對華強硬政策,但是兩國政府和民間在這40年裡積累了大量的合作和聯繫。

多名專家告訴刀哥,為了臺灣,華盛頓與北京完全斷交,而且兵戎相見,這是難以想像的。目前,美軍人員在臺軍演習時參加或者進行指導,這種偷偷摸摸的情況是有的。但是數量都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不是公開和長期的。

美國對臺灣的「協防」只是口頭承諾,為什麼不落到紙面,美國人自己心裡清楚。

現在,其實美臺都有一些極端勢力,他們想藉機發聲,想讓華盛頓完全放棄一中政策,但是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重大的決定,民主黨的黨綱雖然沒有提一中政策,但是也沒有說公開否認。

對於美軍雜誌刊登文章,建議「美軍恢復部署臺灣」,臺方不少人也很現實地認為,這不太可能。

比如,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認為,以過去30多年的臺美交流經驗來看,美國會持續出售武器給臺灣,不過派軍隊進駐的可能性不大;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則委婉地說,「現在的戰爭,不一定需要美軍駐臺才能創造嚇阻力量」。

解放軍戰機近日大規模越過所謂「海峽中線」,清晰畫出美臺不得進一步提升勾連的紅線。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對於目前臺海緊張局勢感到憂心,並認為雙方都不想進入戰爭狀態,但是一旦擦槍走火,恐怕就難以收拾。

馬英九也再次強調他所堅持的「九二共識」。他說,「一旦政策錯誤,千萬人頭落地」。

美軍方雜誌的這種討論,可以看做是對華輿論戰的一部分,是在嘗試打開美國對華施壓戰略的新空間。美國現在想把臺海塑造成阻止中國崛起的主陣地,因為那裡有徹底投靠它的臺灣民進黨當局,甘願被當成「棋子」任意使用。

所以,有專家對刀哥表示,解放軍空軍當前採取的動作,包括繞飛臺灣島、飛越所謂「海峽中線」,更多是警告蔡英文當局,不要以為有美國撐腰你就能怎麼樣。同時,也是向美國展示我們的決心。

現在仍處於博弈階段,距離真正動武還有一段距離,美國也在小心地保持這個距離。而博弈就是在鬥而不破的情況下,怎麼最大地爭取自己的利益。一旦發生戰爭,肯定是兩敗俱傷。

因此,從川普政府來說,其挑釁也是走「邊緣政策」。比如美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除了「弔唁」李登輝是唯一公開活動外,其他都沒有公開。而且,克拉奇見蔡英文也沒有安排在「總統府」。

這是華盛頓避免刺激北京,更多是對美國大選和美國國內展示「我對中國很強硬」,是一個選舉策略。

現在,蔡英文當局也知道什麼不能幹。前一段時間臺方在美臺關係上太高調,所以美國對他們也有不滿意,克拉奇訪臺的一些安排上的變化就表明了美國的姿態。所以,在臺海博弈上各方來看都是有一定分寸的。

專家告訴刀哥,我們當前需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強大的軍事施壓,同時避免擦槍走火。要有堅定的決心,在臺灣問題上,畫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但凡美國越過這條線,我們就毫不猶豫地給予強有力的反擊。這一點其實無關乎能力,而是決心問題。

相關焦點

  • 在臺灣部署美軍四個重裝師?今天還有美國人敢做這樣的大夢!
    執筆/胡一刀「美國應重新在臺灣部署地面部隊,而且數量應達到4個師、攜帶重型裝備。」美國陸軍雜誌《軍事評論》(雙月刊)在最新一期裡,通過系列文章,發出了這一聲音,著實是給當前已經緊張到幾乎天天上演「戰機對峙」的臺海地區,扔了一顆破壞力驚人的「炸彈」。
  • 美軍想在臺灣部署4個重裝師?
    」為主題發表系列文章,其中一名美軍陸軍現役上尉撰寫的文章呼籲美國重新考慮在臺灣部署地面部隊,另一篇文章提出美軍在臺部署4個師和重裝備。因此,「如果要維持捍衛『臺灣主權』的承諾,美國應該重新考慮在臺灣部署地面部隊」。他聲稱,在臺灣部署戰力強大的美軍重裝部隊,不僅大大有助於擊退「侵略臺灣的共軍」,還能「讓北京三思發動攻擊必須承擔重大代價」。該雜誌另一篇文章稱,美軍應在臺部署4個師和重裝備,「一旦中國出兵,美軍將『把敵人打回海裡』」。美國和臺灣媒體立即報導了這一消息。
  • 美軍部署臺灣,出這個主意的人腦袋一定是被門擠了
    在美國惡意打壓中國,中美關係急劇惡化之際,美國《軍事評論》發表了一篇奇葩文章。
  • 在臺灣部署4個重裝師?美軍雜誌鼓吹「重返臺灣」
    」為主題發表系列文章,其中一名美軍陸軍現役上尉撰寫的文章呼籲美國重新考慮在臺灣部署地面部隊,另一篇文章提出美軍在臺部署4個師和重裝備。因此,「如果要維持捍衛『臺灣主權』的承諾,美國應該重新考慮在臺灣部署地面部隊」。他聲稱,在臺灣部署戰力強大的美軍重裝部隊,不僅大大有助於擊退「侵略臺灣的共軍」,還能「讓北京三思發動攻擊必須承擔重大代價」。該雜誌另一篇文章稱,美軍應在臺部署4個師和重裝備,「一旦中國出兵,美軍將『把敵人打回海裡』」。美國和臺灣媒體立即報導了這一消息。
  • 中國制裁有效,美軍F35被迫停產!沒稀土看你怎麼造
    沒稀土看你怎麼造由於貿易制裁,導致原材料稀土等關鍵因素的缺乏,美軍F35被迫停產。美方針對我國的制裁手段,已經遭遇反噬。隨著我國限制稀土等重要資源後,美國用光庫存,已經影響到了F35的生產進度,俄專家推測美國應該已經沒有多少稀土庫存了,後續的生產任務將被全線擱置。
  • 核武,美國敢給臺灣敢要嗎?
    雖然美國分別和日韓有軍事同盟關係,從理論上說,只要日韓同意,美國隔天就能將核彈運到日韓。但是從實際操作來看,日韓核武化卻是非常難的。遠的不說,光是韓國部署防禦性的薩德系統,就遭到了大陸一系列的制裁,如果真的要部署核武,再加上旁邊還有一個難於預測的朝鮮,後果可能不堪設想。所以青瓦臺早就表明態度:「沒有考慮」。
  • 什麼是稀土?
    摻鉺的雷射晶體輸出的雷射大氣傳輸性能較好,對戰場的硝煙穿透能力較強,並且不易被敵人探測,照射軍事目標的對比度較大,已製成軍事上用的對人眼安全的可攜式雷射測距儀。美軍使用的M1A1坦克的雷射測距儀由於摻用了稀土元素,可以達到4000米的瞄準距離,一般可以先敵2000米發現對方。
  • 今天,還有誰敢再「誤炸」中國的大使館?
    美國人給出了一個「故事」:一天,中情局接到了美國空軍高官的電話,稱美軍準備轟炸南聯盟的補給與採購局總部,要求中情局人員馬上標出所要空襲的目標方位。這一任務落實到中情局的一個人身上,中情局給了那個人一個南聯盟補給與採購局總部的地址和一張地圖。那個人按圖索驥,在地圖上標出了一個「×」。
  • 美軍頻繁發飆,中國一劍封喉:把路修到臺灣去!
    ,那就是過去這周,美國在拼命刷存在感:美軍成功試射洲際彈道飛彈,飛行6000公裡後擊中目標…美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柯蒂斯·威爾伯」號穿航臺灣海峽…美軍MQ-4C海神偵察機現身臺灣西南海域,後朝著東沙島方向飛行…然後是拜登發動了上任後的首次軍事襲擊,於當地時間25日,下令向在敘利亞的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發動了空襲。
  • 美國航母集體「趴窩」,解決臺灣問題的時機來了?「東風快遞」說,也太看得起她們了
    美國在太平洋部署的4艘航母上全都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後,國內外都有人注意到這不尋常的一幕。無論是杞人憂天的外媒,還是興奮不已的國人,其實邏輯上都有一個共同點——中國之所以沒解決臺灣問題,主要都是因為美國航母的存在。換句話說,只要西太平洋還有美國航母存在,美國的戰略威懾就在,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也就可以高枕無憂。如果放在20年前,這麼說倒也不算過分。
  • 印度原來怕的是這個:中國200輛坦克後,是1萬多人的重裝師
    99大改坦克群,地表最強裝甲之一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在這200多輛坦克後面,還有一支10000多人的重裝合成師。而合成師更是在重裝師基礎上的升級版,相信很多人只聽說過合成團、合成旅,這個合成師估計是第一次聽說,但要說它的戰鬥力絕對是強過一般中小型國家的陸軍了。
  • 收復臺灣的四個重點和八塊拼圖(深度好文!)
    本文歸納了兩大脈絡:一是武統臺灣的四個重點,二是中國臺海開打之前需要完成的八大拼圖。兩者密切相關,後者是前者得以實施的基礎。第一,收復臺灣主要有四個重點:1、何時打?2、怎麼打?目前美國和臺當局不斷地以切香腸的方式蠶食我們的底線,倘若美軍EP-3E電子偵察機在臺灣起降這件事情有足夠的證據做實,那基本就隨時可以開打,只需等待最好的時機動手便是。或者,像老胡後來建議的讓解放軍的戰機天天去臺灣頭頂上巡航溜達,我認為這個辦法還不錯,必要時,他們不挑事咱們都得主動給他們製造個擦槍走火的機會,何況他們還主動送上門來。
  • 臺灣距離和平統一,還有多遠?
    乘著2014年11月九合一大勝的東風,蔡英文2016年1月以600多萬比300多萬的票數大勝朱立倫,臺獨勢力在113人的立法院拿下了70多個席位。蔡英文上臺後,任命了幾個著名臺獨領袖做大法官。現在臺灣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權都在蔡英文手中,蔡英文超過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權力直追兩蔣。四.
  • 花旗:中國「王炸」武器不是稀土金屬而是它...稀土12個不為人知的細節!
    作者:王亞宏境外媒體近期密切關注稀土議題,有分析人士稱,中國除了稀土金屬之外,還有一項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就是稀土加工製品稀土磁鐵。美國有近三分之二的磁鐵供應來自中國。花旗集團認為,美國國防以外的其他行業「沒有現成途徑」來打破其對中國稀土供應的依賴。
  • 專家:臺灣部署「薩德」之日,將是大陸統一臺灣之時!
    ,就必須付出非常高昂的代價,然後把這樣的一個「薩德」擺在臺灣,很有可能不但不是護身符,反而是為臺灣遭致一個敏感而危險的境地,那就是許多有識之士點出來的,把臺灣陷入到當年古巴危機當中古巴的這樣一個地位,所以許多人都在大聲疾呼,臺灣不需要這樣的一個東西,不用去配合美國變成是美國的看門狗,美國的兩隻眼睛,實際上並不是真的保護臺灣,而是幫美國來做情搜的工作,來幫助美國把前沿直接推到了中國東南的門戶,這樣的一個表態非常清楚
  • 蔡英文也沒自信?臺灣根本得不到美國的幫助
    臺灣會有這樣的假消息傳出並不奇怪,但是相關人員出來闢謠就耐人尋味了。首先,民進黨一直在鼓吹美國是支持臺灣地區的,那麼美軍艦進入臺灣「內水」不正是美軍支持臺灣的「最有力證據」麼?「臺灣擊落大陸飛機」的消息,也能表現出臺軍強硬的實力。但是臺海「軍司令部」和「空軍司令部」都在第一時間出來闢謠。
  • 轟-6K或模擬轟炸美軍基地?解放軍首次公開畫面,國之利器不再沉默
    根據中國空軍官方帳號《空軍在線》在9月19日發布的一段視頻, 內容顯示轟-6K模擬轟炸了一處軍事基地,而該基地與美軍關島基地極為相似,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同時也是解放軍首次發布相關畫面。  在8月24日,我國各大軍媒將焦點都集中在解放軍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所屬的「第一支」戰略轟炸機部隊時,其主角就是轟-6K,轟-6K是基於原有的轟-6基礎上深造而得來的,或許添加了新的電子設備,無線電,通信系統,情報數據,瞄準,航空電子設備,電子戰武器,當然還有火力武器。  以前的中型轟炸機現在已經升級為戰略轟炸機了。
  • 俄羅斯高調宣布,20馬赫殺手鐧服役!跟東風17相比如何?
    東風-17的彈頭和彈體是一對一設計,有點類似於RPG-7火箭筒,配備給它的火箭彈沒法裝到其他型號火箭筒上。當然,類似「先鋒」這樣的高超音速飛彈,中國肯定也在研製。提到超然衝壓發動機,最先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反而是美國人的X-51A超高音速飛行器,只是X-51A至今仍舊是個試驗飛行器,而俄軍的「匕首」已經開始戰備值班了↓↓↓
  • 為​避免美國戰略誤判,中國到了該亮亮底牌的時候了!
    面對美國步步緊逼的制裁、威脅和「通俄門」事件的反彈,普京總統多次發表國情諮文時稱讚俄軍的殺手鐧裝備,高調展示新武器試驗畫面,還不斷放出狠話,讓美國不敢輕舉妄動。普京總統曾公開說:你抗議一千次,不如戰略轟炸機去轉一圈。日本在北方四島問題上,只要一搞點小動作,俄羅斯就派戰略轟炸機繞日本島飛一圈,日本立馬就老實了。
  • 蘭德最新報告解讀:美國「會輸到脫褲子」!
    理解臺海局勢的關鍵,是看解放軍武統美國是否會插手幹預。如果美國有軍事能力幹預武統,則一切皆有可能。但如果美軍根本無力協防臺灣,則美臺只敢打打擦邊球,川普絕對不敢訪臺。否則,越過《反國家分裂法》劃定的紅線,美國就只能眼看著中國提前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