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戰」?還是「掙扎」?香港穆斯林領袖談伊斯蘭教義和ISIS

2022-01-10 通說

恐怖分子的暴行是否符合伊斯蘭教義?「聖戰」究竟是什麼意思?通說專訪了香港的穆斯林領袖。原來,平時人們所理解的伊斯蘭教「聖戰」,並非一定指代暴力。

近期,恐怖分子發動了一系列駭人聽聞的恐怖事件。20日,3名中國公民在馬裡的劫持人質事件中死亡,一個與「基地」組織有聯繫的伊斯蘭極端組織,承認對此事負責。

再早一點,「伊斯蘭國(ISIS)」極端組織處決了一名中國和挪威人質。上周末,「伊斯蘭國「在法國發動恐怖襲擊,130多人遇難,超過350人受傷。

這不僅讓人發問:伊斯蘭教到底怎麼了?這些暴行是否符合教義?

香港的穆斯林社群對恐怖襲擊表示強烈譴責。11月16日,香港的穆斯林社群代表組織——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主席Qamar Zaman Minhas曾向法國駐港總領事Eric Berti發信表示:

「全世界的穆斯林,尤其是香港的穆斯林,對於這種非人的暴行表示強烈譴責,這種暴行違反了伊斯蘭教義。」

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前主席、香港伊斯蘭聯會副會長Saeed Uddin,現年70歲,在香港居住了50多年。

Saeed Uddin認為,信仰伊斯蘭教讓人變得平和而不是暴力,穆斯林是反對暴力的,熱愛和平的。他舉例說,伊斯蘭教義教人對父母、對鄰居、對朋友要和善禮貌,比如你去別人家,敲門三次無人應答,則不應再堅持。

「ISIS那些都是壞人,非常壞,非常壞」。他連續強調了好幾次。「他們的行為,完全不符合伊斯蘭教義。」

「我不知道是誰在支持ISIS,我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那麼做。他們只佔穆斯林人口的很小很小一部分,卻毀了全世界穆斯林的名聲,讓其他人無端蒙受惡名。」


▲存放於英國伯明罕大學吉百利圖書館的世界上最古老古蘭經手稿(圖片來源:網絡)

香港的穆斯林人口有22萬至25萬。和歐洲的相似之處是,香港的穆斯林也是來自於世界各地。

在香港,除了約3萬名華人穆斯林,還有約12萬名為印度尼西亞人,以及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非洲的大量穆斯林人口。

但是,香港的穆斯林並沒有和ISIS發生任何聯繫。

「香港是我們的家,我們在這裡生活得很舒服,很愉快。」作為香港穆斯林的社群領袖,Saeed Uddin德高望重,看著很多本地的穆斯林孩子長大。

「香港的穆斯林勤勞樸實,遵守香港的法制,在這裡學習、經商,不斷融入香港的社會和文化。」他說。

美國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Gallup)發表的「法律與秩序指數」報告顯示,在令人感到安全方面,香港在全球141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名第三。在法國發生恐怖襲擊後,香港政府對香港受到恐怖襲擊的風險仍然維持中度。


▲美國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Gallup)「法律與秩序指數」調查最讓人感到安全的前四名國家和地區(圖片來源:港澳日報)

中文的「聖戰」,其翻譯來自於英文的Holy War,但這個詞在伊斯蘭世界中拼為jihad,代表掙扎。這個掙扎,有兩層含義,一層是穆斯林內心中道德與欲望的精神層面掙扎。另一層則是以暴力或非暴力形式,與伊斯蘭的敵人之間的掙扎。

Saeed Uddin說,jihad可以指在生活上、工作上、學習上,方方面面的掙扎。他舉例說,如果我做生意遇到困難,那麼我就要jihad,我就要掙扎,我要去克服這個困難。其含義只有外敵入侵本國,或有人攻擊伊斯蘭教,才會涉及暴力。


根據資料,在伊斯蘭世界,jihad這個詞有多種不同的詮釋。除了以上的解釋,還包括對神的責任,按照伊斯蘭教義來生活,促進和平,幫助他人等,沒有暴力含義。

也是說,平時人們所理解的伊斯蘭教的「聖戰」,並非一定指代暴力。在某些不同教派的解釋下,暴力走向極端,才會出現恐怖主義。

「在香港,我從未見過穆斯林有恐怖分子極端主義的傾向」,Saeed Uddin說。「這裡的穆斯林熱愛安拉,熱愛和平,善良溫和。」

香港的穆斯林主要集中在香港九龍清真寺、灣仔的愛群道清真寺、中環的些利街清真寺、赤柱清真寺、柴灣清真寺等場所進行聚會和宗教活動。


▲九龍清真寺是香港最大的清真寺,也是香港的伊斯蘭文化中心。(圖片來源:網絡)

穆斯林Isma是一位金融交易員,沒有穿穆斯林長袍、戴白色禮拜帽,而是身著襯衫西褲,在香港居住了18年。

他做禮拜的九龍清真寺位於尖沙咀地鐵站旁,是香港最大的清真寺,也是香港的伊斯蘭文化中心。

「他們(ISIS)不是穆斯林,他們的行為違背了教義,他們就是恐怖分子」。Isma對通說的記者說,香港的穆斯林是友善平和的,他的家人和朋友對ISIS的話題唯恐避之不及,更別提感興趣。

「難以置信、不能理解、強烈反對」,他簡潔有力的表達了他的態度。

「穆斯林在香港並沒有感覺任何不便,我們依然遵從我們的信仰。」Isma覺得,在香港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生活十分舒服,這裡給少數族裔十分寬鬆的環境。

Isma舉例說,伊斯蘭教中的禮拜每天必須行五次,雖然工作日不能去清真寺做禮拜,但在公司和學校都是允許的。在香港,他從未因身份和信仰遭受不公平待遇和種族歧視。


▲香港的穆斯林在九龍清真寺集體禮拜(圖片來源:香港電臺網站)

Isma融入香港社會的唯一障礙是語言。他雖然來到這裡18年,他還不會流利地說粵語,日常交流使用英語,很希望能和香港人更多地交流溝通。

但是Isma十一歲的兒子同其它香港的孩子一樣,在學校接受教育,會說廣東話,同小夥伴們打成一片,比他更好地適應了香港的生活。

Isma說日常交往對象大多數是穆斯林,會一起來清真寺做禮拜。「我們都想要融入到香港社會中」。他說。


相關焦點

  • 【伊斯蘭分析】馬雪峰:伊斯蘭教義中沒有任何容忍恐怖主義的地方
    上述根本原則,所有穆斯林皆承認,亦即凡承認上述信條者即為穆斯林。在這信條之下,並非如許多談論伊斯蘭者所想像的,是一個同質化的穆斯林群體。恰恰相反,除上述基本信條之外,全球各地的穆斯林,在政治和社會價值觀、對待異教者之態度、經濟行為、哲學觀念、衣著、飲食等各個方面均大相逕庭,差異極大。
  • 中國著名伊斯蘭學者:IS是對伊斯蘭教義的徹底背叛
    其實如果了解阿拉伯-伊斯蘭歷史,就不難發現IS對伊斯蘭教義和傳統的背離;如果讀過《古蘭經》,也不難發現IS對經典的背叛;如果了解伊斯蘭教義禁止無故殺人,也不難界定ISIS的殺戮性質;對照伊斯蘭教法,可以看出ISIS對它的徹底顛覆。人們認知的錯位在於:既不了解恐怖分子,也不理解法國文化,更不理解穆斯林和伊斯蘭教義教法。
  • 愛情聖戰:一場印度教徒對穆斯林的陰謀
    而且哈裡亞納邦和卡納塔克邦也正在考慮。法令通過的邦,已經根據這項法令,把一些年輕的穆斯林男子抓進監獄。因為他們娶了印度教女子,結婚後,妻子從印度教改變信仰,轉而信奉伊斯蘭教。| 北方邦是印度人口最多的邦,約2億人;同時也是印度穆斯林人口最多的邦,約4000萬人。
  • ISIS為什麼不襲擊中國(ISIS為什麼不殺中國人)
    組織十幾年來,除了在2015年殺害一名中國人外,極少中國人在isis的恐怖襲擊中遇難,那麼isis不殺中國人的緣由有什麼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揭秘isis為什麼不殺中國人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ISIS恐怖分子為什麼不敢惹中國的原因  因為拉登信仰伊斯蘭教,認為美國人違背了這一信念,並且他年輕時曾參加蘇聯的反美帝軍事行動,後來戰爭結束後他自己組建了一支部隊,與美國抗爭至今。
  • 72個處女與伊斯蘭聖戰
    很多人把伊斯蘭教的極端歸結於教義中「鼓吹」的聖戰(Jihad),然而事實上伊斯蘭所說的聖戰有三種:最高層次的是心之聖戰,指的是心靈的自我淨化,戰勝自己,或者用時髦一點的話來說,叫「天人交戰」;第二層次的叫舌之聖戰,就是言語上的辯論,可以理解為勸善戒惡,宣揚教義;最低一個層次才是劍之聖戰
  • 談晨逸:自由戰士抑或恐怖分子:解讀伊斯蘭法中的聖戰原則
    因此,它並不等同於戰爭,而是既包含不使用武力的形式,即穆斯林個體與自我邪惡的、不道德的方面進行永恆的精神抗爭,通過遵守伊斯蘭教教義的方式來淨化自己的靈魂,跟隨真主走上正確的道路,這被稱作「大聖戰(greater jihad)」;同時,聖戰也包括使用武力的形式,指穆斯林個人和集體對他們的敵人發動的攻擊,為「小聖戰(lesser jihad)」。
  • 內部剖析為什麼說ISIS是不折不扣的黑暗帝國?
    ——至高無上的真主,保佑先知穆哈穆德及其家族和信徒。他的每期封面標題愛用天啟一般的大標題,比如第一期叫做《哈裡發的回歸》,第二期叫做《大洪水》,第三期叫做《聖戰的呼喚》。而且該雜誌使用回曆紀年,拒絕使用現代紀年法,這是isis的重要觀念——他們從根本上排斥我們現在固有的現代文明,向所有的異教徒宣戰。
  • 揭秘「遷徙聖戰」真相之五 「遷徙聖戰」參與「伊吉拉特」家破人亡成為「炮灰」
    十分重要的是,「遷徙」到麥地那的穆斯林群眾與當地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族群建立了很好的關係,與基督教、猶太教在信仰上實現了相互尊重、和諧共存,這次「遷徙」事件成為伊斯蘭教的一個歷史轉折點。 後世的宗教極端勢力將「遷徙」和「聖戰」進行捆綁,作出歪曲和極端化解釋,成為當前暴力恐怖主義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根源。
  • 美國化vs伊斯蘭化:美國穆斯林如何捍衛伊斯蘭的價值觀?
    [6]因此,儘管伊斯蘭教義事無巨細地規定了日常生活中個人大量的行為準則,但並沒有一個合法的宗教機構去監督普通人的生活;其三,伊斯蘭教義規定:為了保持烏瑪的統一和純潔,每個穆斯林都有義務去鼓勵他人行善,阻止他人作惡,但具體方式可以自由選擇,伊斯蘭教義中並無規定。此外,傳統穆斯林對政治的態度相對冷漠,這一現象被描述為「政治靜默主義」(political quietism)。
  • 深度 襲擊巴黎的ISIS到底是什麼?
    這裡必須還要提到伊斯蘭激進史,簡要說,目前全世界有16億穆斯林,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但其中大概只有1%是極端激進主義者(其實,絕大部分穆斯林是愛好和平、尊師重教的,他們甚至在戰場上都不會在敵人背後開槍),而聖戰(Jihad)這個詞本身是個宗教詞彙,代表穆斯林與內心邪念戰鬥的過程,現在卻被異化為全球恐怖主義的代名詞,說實話這一點賓拉登和西方某些媒體都脫不了干係。
  • isis組織到底要什麼?
    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從2010年5月起一直擔任該組織的領袖,但他去年夏天以前的最新影像資料不過是美軍佔領伊拉克時被羈押在布卡集中營中的一段模模糊糊的視頻而已。然後,到去年7月5日,他登上摩蘇爾努裡大清真寺的講壇,以首任哈裡發的身份進行齋月布道,影像質量一下子從模模糊糊飛躍到高清,身份也從被追捕的遊擊隊員變成全體穆斯林的領袖。此後從全世界紛至沓來的聖戰鬥士從速度和規模上都前所未有,而且還在繼續。
  • ISIS 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這裡必須還要提到伊斯蘭激進史,簡要說,目前全世界有16億穆斯林,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但其中大概只有1%是極端激進主義者(其實絕大部分穆斯林是愛好和平、尊師重教的,他們甚至在戰場上都不會在敵人背後開槍)。而聖戰(Jihad)這個詞本身是個宗教詞彙,代表穆斯林與內心邪念戰鬥的過程,現在卻被異化為全球恐怖主義的代名詞,說實話這一點賓拉登和西方某些媒體都脫不了干係。
  • 揭開「遷徙聖戰」真相系列報導之四:參與「伊吉拉特」家破人亡成為「炮灰」
    十分重要的是,「遷徙」到麥地那的穆斯林群眾與當地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族群建立了很好的關係,與基督教、猶太教在信仰上實現了相互尊重、和諧共存,這次「遷徙」事件成為伊斯蘭教的一個歷史轉折點。 後世的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將「遷徙」和「聖戰」進行捆綁,作出歪曲和極端化解釋,成為當前暴力恐怖主義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根源。
  • 揭開「遷徙聖戰」真相之五|參與「伊吉拉特」家破人亡 成為「炮灰」
    十分重要的是,「遷徙」到麥地那的穆斯林群眾與當地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族群建立了很好的關係,與基督教、猶太教在信仰上實現了相互尊重、和諧共存,這次「遷徙」事件成為伊斯蘭教的一個歷史轉折點。後世的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將「遷徙」和「聖戰」進行捆綁,作出歪曲和極端化解釋,成為當前暴力恐怖主義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根源。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宗教極端思想在新疆滲透加劇。
  • 伊斯蘭教,為什麼會分裂為遜尼派和什葉派?
    基督教主要分成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分支,而伊斯蘭教則主要分成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派別。現在全世界約有16億的穆斯林,其中遜尼派佔85%,主要分布在沙特等40多個國家;而什葉派佔10%,主要分布在伊朗。▲遜尼派和什葉派分布圖,其中綠色為遜尼派,紅色為什葉派兩派人數雖然差距懸殊,但相互間的鬥爭一直從古代持續到現在。如今中東局勢緊張,其中很多都是遜尼派為主的沙特和什葉派為首的伊朗兩國角力的結果。伊斯
  • [ 世界 ] ISIS是什麼?
    伊拉克敘利亞伊斯蘭國(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yria ,縮寫為ISIS),另名為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縮寫為ISIL),已經佔據了全球無數的新聞頭條。他們對少數宗教族群的暴行和在中東建立伊斯蘭國的企圖激起了國際義憤,美國也開始對其進行空襲。
  • 中東 | 塔利班,蓋達組織與ISIS的起源簡述
    按照國家分布來看,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北非、南亞和中東國家,像巴基斯坦、埃及、沙特和伊拉克等國家的穆斯林人數都佔比其國家總人口的90%以上,阿富汗、伊朗等國家佔比99%以上。中國共有2800萬穆斯林,約1.73%的比例。在開始講述這三個組織的之前,首先我們簡單了解下伊斯蘭宗教背景。
  • 」聖戰新娘「只是慰安婦 揭露IS人肉武器
    此外,IS還用「聖戰新娘」來誘惑年輕人,這些女性都來自伊拉克和敘利亞。據稱,IS已將800多名加入的女性分給來自別國的成員。「性聖戰」這種概念是一種極端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行為,它是部分強硬遜 尼薩拉菲派穆斯林所宣稱的一種特殊聖戰方式,即鼓動婦女前往敘利亞,用身體慰勞參戰的武裝分子。這些人認為,性聖戰是聖戰的合法組成部分,允許人們與多個伴侶發生婚外關係。
  • 基辛格對ISIS和蓋達組織的真實看法
    被伊斯蘭教徵服的地區或受伊斯蘭教控制並進貢的非穆斯林居住地區,被視為一個單一的政治單元,即「伊斯蘭之家」,意為「和平之地」,由哈裡發統治。而「伊斯蘭之家」以外的地區都被稱為「徵伐之地」。伊斯蘭教的使命是把這些地區納入自己的世界秩序,從而實現世界和平。實現這一普世體系的戰略被命名為「聖戰」,即所有信徒有義務通過鬥爭傳播自己的信仰。
  • 深度:西方青年為何願當ISIS炮灰
    英國流行「聖戰酷」 作為受極端組織ISIS影響的「重災區」,據媒體報導,英國有500多人遭ISIS「洗腦」,成為「聖戰者」。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稱,在英國社會,極端思潮盛行,不少年輕人甚至以「聖戰」為榮,流行所謂「聖戰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