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志》紐幾內亞上空的雷電王者,單日空戰六殺獲頒榮譽勳章

2021-02-19 崎峻戰史

(溫馨提示:本文約5000字,配圖22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P-47「雷電」是二戰美軍陸航主力戰鬥機之一,也是當時最重型的單發戰鬥機,源自2300馬力大功率發動機的澎湃動力使得P-47具有優秀的高空性能,憑藉高速俯衝和8挺12.7毫米機槍的熾烈火力,P-47可以給任何對手以雷霆一擊,但中低空機動性欠佳,航程也略顯不足。儘管如此,在性能更佳的P-51嶄露頭角前,P-47是美軍最好的單發戰鬥機,同時也是一款出色的戰鬥轟炸機。以P-47的性能特徵而言,它並不適合與輕巧敏捷的日式戰鬥機展開戰鬥,在軍迷通常的印象裡P-47的主要作戰區域是在歐洲戰區,實際上太平洋戰場的空戰中也不乏P-47的身影,早在1943年夏季就被部署到紐幾內亞前線,並且湧現出一批王牌飛行員,他們當中的領軍人物就是第348戰鬥機大隊指揮官尼爾•凱爾比上校。

■太平洋戰場頭號P-47戰鬥機王牌尼爾•凱爾比上校。

德州飛將

1911年6月5日,尼爾•歐內斯特•凱爾比出生在德克薩斯州的威奇塔福爾斯,1928年從阿林頓高中畢業,1936年在德克薩斯大學取得了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的凱爾比並未進入商界打拼,而是投筆從戎,於1937年報名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先後在倫道夫和凱利陸航基地接受飛行訓練,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

■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凱利陸航基地,凱爾比在此完成了飛行訓練。

凱爾比最初被分配到密西根州塞爾弗裡奇基地的第1驅逐機大隊,在第94、40驅逐機中隊服役,在此期間表現出卓越的領導力和出眾的飛行技能,獲得提升,於1940年12月被調往巴拿馬運河區,擔任第14驅逐機中隊指揮官,當時駕駛的機型是P-39「空中飛蛇」。凱爾比在巴拿馬駐守了一年多,於1942年8月奉調回國,兩個月後前往麻薩諸塞州韋斯特奧弗爾基地,以少校軍銜成為新組建的第348戰鬥機大隊指揮官,這個大隊也是美國陸航首批裝備P-47戰鬥機的作戰部隊之一,下轄第340、341、342戰鬥機中隊。在此後六個月時間裡,凱爾比帶領手下的飛行員進行了大量適應性訓練,熟悉P-47的性能特點和操縱技巧。由於工作卓有成效,凱爾比於1943年初晉升中校。

■在駐防巴拿馬期間,凱爾比駕駛的機型是貝爾P-39「空中飛蛇」戰鬥機。

1943年5月,第348大隊的官兵們在新澤西州威霍肯登上運輸船「亨利•吉賓斯」號,所有人都以為將開赴歐洲戰場,直到船隻穿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時,他們才意識到未來的對手不是兇猛彪悍的德國空軍,而是狡詐難纏的日軍飛行員。1943年6月,第348大隊抵達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成為首支部署到西南太平洋戰區的P-47部隊,它們的飛機也於同月運抵。6月中旬,第348大隊由布裡斯班轉場至紐幾內亞東部重鎮莫爾茲比,開始了一線作戰,其任務是為己方轟炸機護航,同時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掩護。

 

■1943年6月,第348戰鬥機大隊的1架P-47飛越紐幾內亞東部的斯坦利山。

在紐幾內亞前線,與P-47交手的主要對象是日本陸軍航空兵的一式戰鬥機「隼」,盟軍代號「奧斯卡」。就性能特點而言,「隼」與「雷電」是截然不同的對立面,一式戰鬥機身形輕巧,機動敏捷,非常適合纏鬥,主要缺陷是火力貧弱,僅裝備2挺7.7毫米或12.7毫米機槍,雖然設有防彈鋼板和自封油箱,但脆弱的機身很難承受盟軍重火力戰鬥機的打擊。針對日軍戰鬥機的特點,第348大隊制定了相應的戰術,充分發揮P-47渦輪增壓引擎的優勢,爬升到高空對日機發起俯衝攻擊,以8挺機槍的密集齊射摧毀目標後迅速脫離,重新爬高佔位,儘量避免與日機陷入狗鬥,實戰證明這種掠襲戰術非常有效。

■日本陸軍航空兵裝備的一式戰鬥機「隼」,盟軍代號「奧斯卡」,美軍飛行員常常將其與零戰混淆。

在抵達前線後,身為大隊指揮官的凱爾比並未待在地面指揮所裡通過無線電指揮戰鬥,而是身先士卒,親自駕機升空帶隊執行任務。當時凱爾比已經32歲,並且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作為戰鬥機飛行員來說已算高齡,但在空中他的拼勁和勇猛絲毫不遜色於手下的年輕小夥,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技巧使他很快成為全大隊頂尖的空中獵手。第348大隊的首次空戰發生在1943年8月16日,取得了擊落3架敵機的佳績。1943年9月,第348大隊以四機編隊為單位,對日軍重兵盤踞的威瓦克地區展開遊獵作戰,正是在這種行動中,凱爾比迎來了首次空戰勝利,於9月4日獨中兩元,擊落1架一式陸攻和1架一式戰鬥機,9月15日又擊落1架百式偵察機。9月23日,凱爾比晉升上校。

■1943年7月,凱爾比帶領的雙機編隊在紐幾內亞前線飛行,近處就是凱爾比的座機。

輝煌一戰

1943年10月11日,第348大隊的大部分飛機都被安排執行護航任務。凱爾比上校不打算留在基地等待部下歸來,而是挑選手下技術最好的3名飛行員隨他一道進行偵察狩獵行動,第341中隊作戰官約翰•摩爾上尉擔任凱爾比的僚機,另一個雙機編隊由第342中隊指揮官雷蒙德•加拉赫少校和未來的王牌飛行員威廉•鄧漢姆上尉組成。4架P-47於7時30分由莫爾茲比附近的瓦德斯機場起飛,在馬裡林恩機場加油後於9時30分繼續飛往威瓦克地區。11時05分,四機編隊接近目標區域,凱爾比下令拋掉副油箱,輕裝進入偵察航線。當天氣候條件良好,晴朗少雲,視野開闊。

■凱爾比在座機前與地勤人員交談,作為一名指揮官他深受部下愛戴。

4架P-47先後偵察了威瓦克附近的4座日軍機場,收集了日軍兵力調動和部署的情報,一路上並未遭遇日軍飛機攔截,就在所有人以為這次任務即將波瀾不驚地結束時,凱爾比卻發現了獵物。當時,P-47編隊飛行在8500米高度,而3架「隼」組成的品字形編隊在下方2400米處,美軍戰機正處在最理想的攻擊位置。凱爾比毫不猶豫地帶隊發起俯衝攻擊,他將瞄準具鎖定敵編隊長機,接近到270米距離扣下扳機,8挺12.7毫米機槍一頓爆射,將日軍長機打得凌空解體,而日軍飛行員沒有做出任何迴避動作,顯然P-47的攻擊非常突然,以至於對手未能察覺。另外2架日機分散逃跑,其中1架在試圖躲入雲層時被鄧漢姆擊落,加拉赫少校在追擊另一架「隼」時與其他人失去了目視接觸,於是凱爾比在無線電中約定在返航路線上重新集合。

■這幅彩繪再現了P-47在空戰中的射擊視角,8挺機槍的火力極具殺傷力。

完成攻擊後,凱爾比帶領餘下2架飛機重新爬升到7900米高度,準備進行最後一次搜索。就在任務接近尾聲時,鄧漢姆發現一個大機群出現在海岸附近,36架日軍戰鬥機飛行在大約4500米高度,那是日軍第13、68飛行戰隊的飛機,大部分是一式「隼」,另有數架三式戰鬥機「飛燕」,後者的性能略好於「隼」,12架九九式輕轟炸機則在戰鬥機編隊下方,飛行高度約1500米。此時,P-47的油量消耗過半,偵察任務已經完成,且對手擁有12∶1的絕對數量優勢,凱爾比完全有理由選擇規避戰鬥,但他顯然不願意放棄任何刷新戰績的機會,向僚機發出攻擊信號。

■第348大隊的一個P-47三機編隊,凱爾比率領3架P-47挑戰36架日軍戰鬥機。

■第348大隊王牌威廉•鄧漢姆上尉,最終戰績16架。

3架P-47按照標準的掠襲戰術從高空高速俯衝而下,凱爾比完美複製了先前的攻擊動作,一開火就打掉了日軍編隊長機,接著美機又順勢撲向另一個高度略低的日軍戰鬥機編隊。在這輪俯衝中,凱爾比連續擊落了2架敵機,僚機摩爾上尉也有斬獲。P-47的迅猛突襲打亂了日軍編隊,剩餘的日機慌忙散開,重整陣型,此時P-47已經失去高度優勢,又處在大量日機的包圍之下,機動性也不及靈活的「隼」和「飛燕」,但凱爾比臨危不懼,帶領僚機沉著應戰,尋找機會藉助雲層掩護脫離戰鬥。在交戰中凱爾比發現僚機正受到2架日機的追逐,他立即搶佔陣位將其雙雙擊落,在避入雲層之前他又幹掉了一架敵機。經過一番搏鬥,3架P-47成功脫險,順利返航。

■彩繪:日本陸軍第68飛行戰隊的三式戰鬥機「飛燕」。

毫無疑問,10月11日的遊獵大獲成功。根據照相槍的判讀,在第二輪交鋒中3名美軍飛行員擊落7架戰鬥機,算上初次交火斬落的2架,這次行動總共擊落9架日機,其中摩爾2架,鄧漢姆1架,其餘6架都是凱爾比的戰果,包括4架「隼」和2架「飛燕」。憑藉此戰的驚人表現,凱爾比成為太平洋戰場上首位P-47王牌,同時創造了當時美軍單次擊落敵機的最高記錄。根據日軍記錄當天損失2架「隼」,另有3架受傷,但是兩位殞命的飛行員分別是第14飛行團長寺西多美彌中佐和第68戰隊第1中隊長小山繁大尉。寺西中佐是一位資深指揮官,曾是第64飛行戰隊,即著名的「加藤隼戰鬥隊」的首任隊長,他的斃命對前線日軍的士氣打擊極大。

■被凱爾比擊落的日軍第14飛行團長寺西多美彌中佐。

鑑於凱爾比的戰功,第5航空隊司令喬治•肯尼中將推薦他獲得榮譽勳章。1944年1月,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親手為凱爾比掛上榮譽勳章,他也是美國陸航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戰鬥機飛行員,而在整個二戰中僅有2位P-47飛行員獲得這項最高榮譽。由凱爾比創造的單日擊殺記錄在1944年10月被海航頭號王牌戴維•麥坎貝爾以單日九殺超越。1945年1月,P-51飛行員威廉•喬莫以單日七殺刷新了陸航記錄。

■第5航空隊司令肯尼中將(左)為凱爾比(右)授勳,他還推薦凱爾比獲得榮譽勳章。

英雄隕落

在10月11日戰鬥後,凱爾比繼續活躍在空戰一線,持續提升戰績,到11月間已經累計擊落12架敵機。出於保護目的,肯尼將軍將凱爾比調到第5航空隊戰鬥機司令部從事管理工作,這個調動讓凱爾比很不樂意,他更情願與飛行員們留在前線並繼續上陣殺敵,並尋找一切機會升空作戰,提升戰果。為了激勵部隊士氣和作戰積極性,肯尼將軍發起了一項殺敵競賽,看哪位飛行員能夠率先打破一戰美軍頭號王牌裡肯巴克創造的26架戰績,凱爾比顯然是一位很有實力的參賽者。當然,在追逐個人榮譽的同時,凱爾比對於指揮職責並未懈怠,在他的指揮下第348大隊在1943年12月16日至31日有力支援了新不列顛島的地面作戰,因此榮獲美軍最高團隊榮譽——總統集體嘉獎。

 

■1943年12月,凱爾比準備登機執行任務,機身側面已經塗繪了15個戰果標誌。

■凱爾比拍攝的宣傳照片,戰果標誌已經增加到17個。

1944年3月初,凱爾比的戰績已經達到21架,他的兩位競爭對手理察•邦少校(二戰美軍頭號王牌,戰績40架)和託馬斯•林奇中校也達到或超過20個戰果,三位頂尖王牌的競爭趨於白熱化,都力爭成為打破裡肯巴克紀錄的飛行員。3月5日,凱爾比帶上兩位老練的部下鄧漢姆上尉和塞繆爾•布萊爾上尉執行戰鬥巡邏,他們當時都已經取得了5架以上戰果,躋身王牌行列。當天下午,3架P-47飛臨日軍達瓜機場附近,巧合的是這天上午邦和林奇也掃蕩了同一區域,各自取得了一個戰果。

■1944年2月,凱爾比與赴前線慰問的好萊塢影星約翰•韋恩交談。

■凱爾比駕駛的P-47D(42-22668)「火紅的金傑IV」號側視圖,繪有22個戰果標誌。

在目標空域,凱爾比等人很快就發現了3架正準備降落的日軍轟炸機,他們判斷是日本海軍的九六式陸攻,實際上是第208飛行戰隊的3架九九式輕轟炸機。這些飛行速度緩慢又沒有護航的日軍轟炸機在美軍飛行員眼中完全是煮熟的鴨子,手到擒來,但他們沒有注意到第77飛行戰隊的5架「隼」正從達瓜機場緊急起飛!凱爾比熟練地發起攻擊,一個俯衝就將1架日軍轟炸機擊落墜海。然而,凱爾比卻違反了他自己制定的戰術準則,在攻擊結束後沒有立即爬升佔位,而是在低空進行水平盤旋!事後分析,他很可能沒有確認那架日軍轟炸機墜毀,企圖再度發起攻擊或確認戰果,最終急於打破紀錄的名利心讓他陷入致命的困境。

■這幅畫作表現了1944年3月5日凱爾比座機遭日軍「隼」式攻擊的場面。

當那架編號42-22668的P-47D以緩慢的速度完成水平盤旋時,突然遭遇1架「隼」從正橫方向噴射出的機槍子彈,鄧漢姆察覺到突如其來的威脅,立即調轉機頭進行截擊,以保護長機,然而還是晚了一步,在鄧漢姆將敵機驅離前,凱爾比的座機「火紅的金傑IV」已經被擊中,向叢林墜落!鄧漢姆和布萊爾很想確認長機的下落,無奈卻被其餘4架「隼」纏住,在力戰後擺脫追擊返回基地,然而他們永遠失去了可敬的指揮官。無論對於第348大隊,還是對於第5航空隊,3月5日都是黑暗的一天,美國陸航在紐幾內亞戰場上最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和部隊指揮官隕落在茫茫雨林中,凱爾比的戰績最終定格在22架,並憑藉這一戰績成為太平洋戰場上頭號P-47王牌。

■凱爾比最後一戰的目擊者之一塞繆爾•布萊爾上尉,他也是一位王牌飛行員。

實際上,在墜機前的最後時刻,凱爾比成功跳傘逃生,被掛在一棵樹上,遺憾的是在空中時日軍的子彈已經造成了致命傷,這位「雷電之王」就這樣吊在半空中悽涼地告別了人世。1946年,一支澳大利亞空軍的搜索隊在叢林中找到了凱爾比的遺骸,但直到兩年後才確認了他的身份,最終於1949年7月回歸故國,入土為安。除了榮譽勳章外,凱爾比還獲得了2枚銀星勳章、4枚優異飛行十字勳章和5枚空勤獎章。凱爾比的座機垂尾在2001年被找到,目前收藏在俄亥俄州代頓的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內。

■凱爾比的墓碑,上面註明他的生卒年、服役軍種、軍銜及榮譽勳章獲得者的身份。

■在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內陳列的按照凱爾比座機塗裝復原的P-47戰鬥機,在機身側面安置著他座機的垂直尾翼。

了解更多美國空軍的歷史故事,敬請閱讀本公號精彩文章:

■ 手機用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有兩個辦法。

一、直接打開手機微信,點擊最上方的放大鏡圖標,搜索公眾號「崎峻戰史」,點開之後再點擊「關注」。

二、請長按下面這個二維碼圖片,然後點擊「識別二維碼」,即可進入公眾號「崎峻戰史」,之後請點擊「關注」。

蘋果IOS系統用戶如有意打賞,請掃描或識別下方二維碼,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永遠忠誠——二戰期間美國榮譽勳章
    《鐵血忠魂》一文,挑選部分榮譽勳章獲勳經過進行簡介。戴維德中尉因此獲得了榮譽勳章。可惜的是,戴維德中尉在受勳之前病故而追授勳章。戴維德中尉也成為唯一的在大西洋海戰中獲得榮譽勳章的美國海軍軍人。在登陸戰役過程中,湧現了許多英雄,獲得榮譽勳章的美國軍人有13人。其中,準將1人,中校1人,大尉1人,中尉2人,少尉1人,下士4人,士兵3人。按部隊分,僅在奧馬哈登陸地段的美第一步兵師就有5人受勳。第一步兵師第16步兵團第3營L連的吉米•蒙泰斯中尉在D日(6月6日)的當天,冒著德軍猛烈的炮火,在槍林彈雨中,多次往返於淺灘,指揮該連強行登陸灘頭。
  • 這枚勳章是美國軍人的最高榮譽:榮譽勳章背後的10大冷知識
    美國軍隊中有很多種勳章,但只有一種勳章,被美國軍人視為最高榮譽。它便是象徵著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的「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這種勳章的獲得,必須是在與敵人的戰鬥中,冒著生命危險,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勇氣。榮譽勳章可以授予在美國武裝部隊服役的任何個人,無論是否為美國的公民。榮譽勳章有三種不同的設計,分別歸屬於海陸空三軍。【No.2】源自內戰
  • 德意志的最高榮譽鐵十字勳章身後的故事
    單枚勳章價格比較低,100歐左右能買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枚德意志最高榮譽背後的故事。鐵十字的意志一個德國戰士,以能夠得到鐵十字勳章作為自己的莫大榮譽。這也是為什麼第三帝國的元首幾乎每時每刻都戴著它那枚鐵十字勳章的原因。鐵十字,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徵,因此鐵十字勳章也成為了德意志的驕傲。
  • 參閱 清朝時的中國勳章,原來如此精彩絢目!
    >按:如果說清廷制頒「寶星」,是把徽章這種「舶來品」應用於國家賞勳制度的第一次有益嘗試,那麼,宣統三年(1911年)擬定的《勳章章程》,算得上首次比較系統地設定了以徽章頒授為主要內容的國家榮譽體系和框架。
  • 98歲華裔退伍軍人張連歡 國會頒最高榮譽金質勳章
    受訪者提供2020年12月9日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75周年紀念,美國國會當日美西時間12時正式向在美國參加二戰的華裔退步軍人頒發最高榮譽獎項—金質獎章,對所有當時參加因排華法案而不得入美國公民籍的歧視下依然奮不顧身上戰場的華裔軍人們致敬,並表彰他們在戰場上表現出的勇氣丶忠誠和愛國精神。
  • 燃燒的西南太平洋(十二):日落拉包爾——南太平洋空戰
    1月31日日本海軍航空兵千歲航空隊的15架96式戰鬥機進駐拉包爾拉庫乃機場(Lakunai Airfield),隨後在2月3日與澳軍的PBY展開了第一場拉包爾上空的空戰。同時,日軍也在2月2日以6架川西九七式飛艇對莫爾茲比港進行了第一次轟炸,從而開創了拉包爾、莫爾茲比港兩個基地對轟的局面。2月24日,也是一架澳軍PBY首開在拉包爾上空被擊落的尷尬記錄。
  • 國家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至今已有9人獲得,他們分別是誰?
    共和國勳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自2016年1月1日創辦以來,共有9位擁有傑出貢獻的風雲人物獲此殊榮。
  • 二戰德國27位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圖傳-22-布蘭迪中校
    儘管此後的戰火愈演愈烈,但這一最富盛名的德國軍事榮譽直到二戰結束前也只頒授給過27名軍人。大兮文化(zvencn)公眾號將以這27名軍人為主題,試圖以圖傳的方式勾勒出他們的傳奇人生和戰場經歷。類似於德軍王牌飛行員佔據著世界空戰戰績排行榜的前100名,U艇艇長們至少也牢牢把持著擊沉擊傷敵艦噸位數排行榜的前50名,擊沉敵方艦隻10萬噸以上的即有34人之多,29名艇長獲得過橡葉飾,5人獲頒雙劍飾,但僅有2人獲得了鑽石騎士勳章。這兩位艇長就是呂特海軍上校和本文主人公布蘭迪 (Albrecht Brandi) 海軍中校。
  • 印巴今晨爆發空戰,巴空軍和JF17雷電戰機突然爆紅
    據巴方飛行員發布推特稱,這兩個戰果是巴基斯坦空軍第26黑蜘蛛中隊所取得的,這一中隊全部裝備巴基斯坦國產JF-17雷電戰鬥機。而巴基斯坦空軍發言人稱,F-16沒有參加本次行動。如果這一消息被核實,這將是JF-17戰機服役後的首個空戰戰果。此外今天下午,巴基斯坦民航局通過社交媒體正式宣布關閉領空,所有民航航班停飛,直到接到後續通知為止。
  • 獲得過美國榮譽勳章的美國大兵為什麼不能重新回到戰場?
    美國軍人的榮譽勳章是美國大兵的最高榮譽勳章。但美國的勳章按順序還有好多種:榮譽勳章、海軍十字勳章、服役優異勳章、銀星勳章、飛行優異勳章、陸軍嘉獎章。但,每次頒布勳章,製作的款式不盡相同。而最高榮譽勳章則由美國根據1862年的美國國會法而設立的美國國家頒發的最高軍事勳章。
  • 美國 P-47 雷電(Thunderbolt)戰鬥機 作戰簡史
    儘管這個比喻聽起來很牽強,但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大部分時間裡在歐洲和太平洋上空發生的事情。在野馬、噴火、Me-109和FW-190等戰鬥機中,有一架 "笨重難看"的戰鬥機,它的名字叫P-47 "雷電"。儘管它的重量幾乎是其他單引擎戰鬥機的兩倍,但 "雷電"卻能與敵人最好的戰鬥機並駕齊驅,取得令人羨慕的戰鬥記錄。
  • 中國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官兵獲和平榮譽勳章
    在這裡,告訴你最真實的軍人生活(聯南蘇團總司令弗蘭克中將為官兵授勳)當地時間7月26日上午,聯合國駐南蘇丹特派團(聯南蘇團)在瓦烏中國工兵營區隆重舉行授勳儀式,向中國第八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部隊268名官兵授予聯合國和平榮譽勳章。
  • 鑽石騎士勳章的獲得者 首位擊落百架的王牌 頂級德軍
    第1位鑽石騎士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莫爾德斯上校,獲勳時間1941年7月16日,1940年獲騎士勳章時所攝。儘管此後的戰火愈演愈烈,但這一最富盛名的德國軍事榮譽直到二戰結束前也只頒授給過27名軍人。看完了這位軍人的傳奇一生後憑記憶手工打字記錄的,其中也加入了我的一些觀點。如果有錯誤,請大家諒解。
  • 中華民國勳章解讀
    建川博物館內藏品:襟綬採玉勳章中心國徽,以示國家至上之意,對內代表崇敬元首,對外用以敦睦邦交,為我國最高榮譽勳章。此章於民國二十二年十二月二日頒行,為國家元首佩帶,得特贈友邦元首。建川博物館內場景:汪匣鋒及其所獲青天白日勳章三、寶鼎勳章寶鼎勳章中心為寶鼎,四周為光芒,鼎為我國古代傳國之寶,象徵榮獲此章者,衛國有功,國家珍視如鼎,榮譽之光四射。
  • 雙龍寶星——中國勳章之始
    歐洲君主模仿十字軍東徵的軍事傳統,授予騎士們勳章,因此在社會中逐漸形成了以受勳為榮的傳統。勳章是國家榮譽的象徵,更是國家歷史發展的見證。     中國自從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逐漸意識到引進外籍人才的必要性。為了激勵外籍人才的積極性,政府選定了幾種獎賞形式:傳旨嘉賞、通知各國自主獎賞、賞賜銀兩,以及賞賜功牌。其中,洋人對於功牌仿佛更為痴迷,因為其形制看起來有點像西方的勳章。
  • 二戰德軍的最高榮譽—銀制鑽石寶劍橡葉騎士十字勳章,僅有這27人獲得
    1943年8月11日得此勳章。1945年5月12日被德國哨兵意外射殺。死後兩天,為他舉行了國葬,六名騎士勳章U艇軍官為他守靈,鄧尼茨致悼詞。直至今天,一塊大理石的紀念碑還鐫刻著這位傑出的U艇指揮官的傳奇故事。
  • 【中原精武標兵】李東兩次被授予「聯合國和平榮譽勳章」
    【人物簡介】李東,河南柘城人,2003年12月入伍,2007年入黨,2016年參加第二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2018年參加第四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兩次被聯合國授予和平勳章,三次榮立三等功,兩次獲集團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一次獲原濟南軍區優秀士官人才獎,四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 二戰德國27位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圖傳-08-瓦爾特·諾沃特尼
    」的超級王牌諾沃特尼圖8-1  第8位鑽石騎士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諾沃特尼少校(獲勳時間1943年10月19日,授勳時仍為上尉)1941年7月創設的「鑽石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曾被納粹德國視為表彰非比尋常的戰場勇敢行為和成功指揮的「終極勳飾」。儘管此後的戰火愈演愈烈,但這一最富盛名的德國軍事榮譽直到二戰結束前也只頒授給過27名軍人。
  • 10大空戰王者居然是……!?
    P-47戰鬥機(代號:雷電)是美國陸軍航空軍在二戰中後期的主力戰鬥機之一 ,也是當時最大型的單引擎戰鬥機,因機身較其他戰機豐滿許多,故當時被稱為"水罐"。它的出現代表戰鬥機發展新方向,同時也揭開了空戰史上新一頁。零式戰鬥機是日本的一型單座單發平直翼活塞式艦載戰鬥機,是日本產量最大的戰鬥機。是二戰中的主力艦載戰鬥機,被運用於亞洲主戰場和太平洋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