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33802字 80圖
預計閱讀時間: 85分鐘
簡介
在馬術比賽中,賽場上通常充滿了優雅的純種馬,它們被挑選出來以獲得靈活和快速的腳步。對於P-47這匹馱馬來說,要想保持自己的地位,甚至戰勝許多對手,那是不可思議的。儘管這個比喻聽起來很牽強,但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大部分時間裡在歐洲和太平洋上空發生的事情。在野馬、噴火、Me-109和FW-190等戰鬥機中,有一架 "笨重難看"的戰鬥機,它的名字叫P-47 "雷電"。儘管它的重量幾乎是其他單引擎戰鬥機的兩倍,但 "雷電"卻能與敵人最好的戰鬥機並駕齊驅,取得令人羨慕的戰鬥記錄。從1943年到戰爭結束,在每一條戰線上,共和P-47都帶著它的飛行員衝入戰鬥的中心地帶,並通常能再把飛行員帶回家。巨大的尺寸和質量,加上堅固的普拉特-惠特尼星形發動機,對駕駛它的人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它可以承受幾乎所有其他飛機都會墜機的戰鬥損傷。它所面對的德國和日本飛機就沒有那麼抗打了。8挺.50口徑機槍的火力足以將大型飛機從空中擊落,使駕駛 "大奶瓶"的飛行員成為美國的頂級空戰王牌。本文就是 "大奶瓶"和駕駛它的人的故事。同盟國空軍的P-47N,塗刷了第353戰鬥機大隊第354戰鬥機中隊的標誌。
大奶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大量生產,但現在只保留下少數幾架。位於德克薩斯州哈林根的『同盟國空軍』(民間組織)還有6架P-47。
發展歷史
雷電的傳說起源於大蕭條時期的黑暗日子。那一年,僅有四年美國公民身份的亞歷山大-P-德-塞沃斯基(Seversky)成立了一家以他名字命名的新飛機公司。塞沃斯基於1914年畢業於俄羅斯海軍學院,畢業後很快進入了航空部門服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駕駛轟炸機和驅逐機,並升官至能指揮波羅的海地區的驅逐機。在1915年的一次任務中,他受了傷,失去了右腿,但這並沒有使他失去行動能力。帶著一條假腿,他繼續飛行,直到1918年,他被選為俄羅斯駐美國海軍代表團的成員。當俄羅斯退出戰爭後,塞沃斯基被任命為美國政府的航空工程師和試飛員。1921年,在比利-米切爾將軍展示空中力量對戰艦的有效性時,他獲得了顧問身份,並因此被任命為戰爭部的顧問工程師。憑藉近20年的軍事航空的第一手經驗,塞沃斯基當然有背景和技術知識來創辦一家飛機公司。塞沃斯基飛機公司在誕生時面臨著漫長的困難。雖然這可能是 "航空黃金時代 "的開始,但這種初創企業資金短缺,連許多老的飛機公司都因缺乏利潤而倒閉。然而,塞沃斯基並沒有讓這些困擾到他,他開始了被命名為SEV-3的民用兩棲飛機的工作。這架飛機的機翼平面形狀是半橢圓形的--在接下來的15年裡,這種翼形將成為所有塞沃斯基飛機的特徵。SEV-3有許多獨特的功能,包括機輪能縮進機翼結構而不是浮筒的布局,從而減輕了後者必須承擔的高負荷。該機也可以通過移除浮筒而改變為陸基型。這架飛機是在EDO浮筒工廠而不是在自己的工廠製造的,這表明了塞沃斯基的財務狀況。1934年初,另一位俄羅斯移民亞歷山大-卡特維利加入了塞沃斯基。卡特維利曾是俄羅斯軍隊的一名炮兵軍官,但他的想法和野心很快就把他帶到了飛機設計領域。這兩個俄羅斯人的理論是,圍繞一個標準機身建造的飛機家族可以滿足一個小型空軍的所有要求。通過改變發動機、外翼段和內部設備,可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得戰鬥機、觀察機或教練機。SEV-3示範機,被帶到了賴特機場並進行了展示。其結果是籤訂了一份名為BT-8的雙座教練機的合同。雖然這架飛機從來沒有達到賴特的名氣,但它確實使這個剛起步的公司進入了生產。瑞典訂購的P-35戰鬥機之一,但被陸軍航空隊接管,並被命名為P-35A。
P-35是剛起步的塞維爾斯基飛機公司的第一架生產型飛機。雖然與Bf109和 "噴火 "同時代,但這架粗短的戰鬥機無法與歐洲的同類飛機相比。
1935年年初,美國陸軍航空隊宣布將在5月下旬舉行新的驅逐機競賽。這是新公司一直在尋求的機會,工作立即開始了。一開始演變出來的型號實際上只是BT-8的一個升級版。這架飛機被稱為SEV-2XP,它有一個固定的起落架,由萊特GR-1670發動機提供動力--這種發動機註定不會有好結果。如果事情的發展不一樣,塞沃斯基的設計很可能會比這個初始測試更進一步。陸軍航空隊已經確定雙座戰鬥機在最好的情況下是不合時宜的,完全不適合航空隊的需要。如果這還不夠的話,它要競爭的兩架飛機都是單座的,而且都有可收放的起落架。SEV-2XP沒有辦法獲勝。然而,正如通常的情況一樣,命運在決定比賽的結果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首先,諾斯羅普的參賽飛機,諾斯羅普3-A,在一次事故中損失了,然後塞沃斯基的參賽飛機發生了一次代價較小的事故。陸軍航空隊決定在只有一架飛機參賽的情況下舉行飛行比賽是愚蠢的,這就是柯蒂斯的 "鷹 "Hawk 75,因此將測試推遲到1935年8月。塞沃斯基的設計團隊很快就把雙座戰鬥機改裝成了單座,並配備了收放式起落架。收放裝置設計的絕對簡單,只是向後摺疊成一個整流罩。還安裝了一臺功率更大的發動機,但在8月交付時仍有一些磨合問題。Hawk 75也遇到了動力裝置的問題,所以陸軍再次決定推遲比賽,這次是推遲到1936年4月。競爭推遲了8個月,這對其他公司來說是個天賜良機,他們也為測試製造了飛機。錢斯-沃特提交了諾斯羅普3-A的修訂版(V-141),聯合公司提交了PB-2A的單座版。當競爭最終發生時,塞沃斯基贏得了比賽。生產訂單要求生產77架飛機,命名為P-35,其中前13架是測試型。然而,柯蒂斯有足夠的政治影響力,至少在新一代戰鬥機上保持了一些努力(陸軍訂購了三架Hawk 75)。在某些方面,柯蒂斯公司從長遠來看更勝一籌,因為陸軍在第二年就訂購了210架P-36戰鬥機。在P-35投入生產之前,需要進行一些改變,包括一些空氣動力學的改進和機載武器裝備的增加。第一架YP-35在1937年春天下線,生產持續到1938年8月。這架飛機是 "噴火"、"颶風 "和Me-109的真正同時代產品,比這些歐洲設計晚了好幾年。機載武器不足,機頭安裝了一挺.50和一挺.30口徑的機槍,在3000米的高度上最高速度只有452公裡/小時,P-35絕對不是一款世界級的戰鬥機。然而,這個型號確實使塞沃斯基/卡特維利公司的夢想更近了一步,並幫助該公司保持了活力。在三十年代末,瑞典開始尋找一種新型戰鬥機,最後選擇了P-35。隨後,訂購了120架,但在交付之前,還需要進行改進。瑞典政府堅持要求安裝1050馬力的普拉特和威特尼公司的R-1830-45發動機,並在機翼上增加兩挺0.50口徑的機槍。發動機的改變使得最高時速提高到499公裡/小時,美國陸軍認為塞沃斯基公司生產的出口型驅逐機比國內型號更好。結果,陸軍徵用了最後的60架,並將它們作為P-35A加入他們的庫存。這些飛機被運往太平洋地區,以加強該地區薄弱的戰鬥機部隊。這些P-35A在菲律賓上空飛行,直到珍珠港事件後的頭幾天被日本人從空中擊落。原始合同中的第77架P-35完成後改裝為XP-41,是公司自費的(又稱為AP-4),在1939年的戰鬥機比賽中與XP-40對抗,最終成為P-43。XP-41沒有進一步發展。
第一批型號被命名為YP-43,因為AP-4充當了X型的角色。在轉入全面生產之前,總共生產了13架YP-43。
根據最初的合同完成的第77架飛機被改稱為XP-41。原型機有一個向內收放的起落架和雙黃蜂R-1830-19活塞式發動機。新飛機在4570米處的最高時速為520公裡,重量為2722公斤。此外還有一個公司自費開發的型號,AP-4,非常相似,但由雙黃蜂R-1830-31提供動力。這架飛機在1939年的戰鬥機比賽中與XP-40、鷹Hawk 75R和XP-37對抗。比賽對4570米以下的性能進行了考量,結果是XP-40獲勝。然而,陸軍在AP-4中看到了一些東西,並向共和公司訂購了P-43 槍騎兵『Lancer』。(在比賽前不久,塞沃斯基發現自己陷入了嚴重的財務困境,就和共和公司合併了,合併後的公司名稱是共和(Republic)。德-塞沃斯基就是在這個時候離開了公司)。在萊特機場的測試已經取消了對XP-43的需求,所以第一批下線的飛機只有服役測試的名稱(YP-43)。這個型號總共生產了13架,第一批於1940年9月交付。YP-43由R-1830-35發動機提供動力,該機的時速可達563公裡。在YP-43的訂單下單了大約6個月後,共和公司收到了一份改進型--P-44的訂單。後者被訂購了80架,但是隨著設計和製造的進行,軍方明顯感覺到新的驅逐機不能使美國的戰鬥機設計趕上世界其他國家。該設計和部分完成的P-44被取消,並重新訂購了54架P-43。P-44的80架訂單也被改為P-43A的訂單,在新的戰鬥機出現之前,共和一直在生產。此外,中國也採購了125架 "槍騎兵",用於與日本人戰鬥。共和公司的新設計最終成為了P-47 "雷電 "戰鬥機,但在這之前仍有一些曲折。為了響應空軍部隊的通知提議(39-770號文件),共和公司在1939年8月提交了AP-10的設計。該公司以前的設計都是使用星形發動機,而新飛機是圍繞艾裡遜V-1710液冷發動機設計的。在對最終規格進行了一些爭論之後,陸軍下了XP-47和XP-47A的訂單(後者是一個單獨的型號)。XP-47的最終形式是最高時速644公裡,機頭安裝兩挺0.50口徑的機槍,每側機翼安裝兩挺0.30口徑的機槍。機身將是圍繞巨大的艾裡遜發動機設計的最小的機身(總重2.90噸),兩架飛機的總成本為481,600美元,包括工具。該合同於1940年1月籤署。美國的軍事計劃人員密切關注著歐洲上空的戰事。埃蒙斯委員會已經成立,以考慮這個國家的實驗性追趕計劃,並謹慎地看待海外事件。在1940年6月19日的一份備忘錄中,委員會表示,對艾裡遜發動機的重視程度過高,應該加快圍繞風冷發動機的開發。照片裡顯示的是P-43A-1,在生產線上緊隨A型。在租借計劃下,許多這樣的型號被送往中國。
在YP-43的訂單下達6個月後,改進後的XP-44被訂購。然而,在第一架飛機完成之前,軍方有了對更強性能的需求,XP-44被放棄。80架飛機的訂單被改為P-43,以保持生產線的正常運轉,直到預計的P-47可以開始下線。
到了5月,共和公司在實現XP-47計劃的目標方面遇到了困難,很明顯必須要做些什麼。陸軍在賴特機場召開會議討論該計劃,亞歷山大-卡特維利是代表共和公司的人之一。陸軍要求該公司考慮修改早期的星形發動機飛機的設計,以納入R-2800-11發動機。卡特維利回到了共和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P-43和P-44的設計,提出了一個由R-2800渦輪增壓發動機驅動的,8挺機槍、5215公斤重的單座戰鬥機的建議。這架飛機,即XP-47B,在7600米的高度,最高時速為644公裡。6月12日,XP-47/47A的合同被修改為新型號。卡特維利設計團隊面臨著一些工程問題,但最嚴重的是設計一個有效的增壓管道系統--一個提供最少中斷氣流的系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程師們首先設計了管道,然後圍繞它建造一個機身。巨大的渦輪增壓器被藏在機身後部的機身內,一個大尺寸進氣口位於發動機下方,並帶有機油冷卻器。廢氣通過管道被單獨送回渦輪機,並通過機身底部的廢氣門排出。吸入的空氣被送入離心式葉輪,並在壓力下通過中冷器返回到發動機。R-2800的功率對於傳統的三葉螺旋槳來說太大,所以採用了四葉螺旋槳。即使這樣,螺旋槳直徑也有3.66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了一個伸縮式起落架--縮進時比伸出時短0.23米。其他的問題包括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來承受8挺機槍同時射擊所帶來的負荷,以及為使 "雷電 "成為戰略戰鬥機所需的燃料提供內部空間。這些布局問題和其他無數的小問題都得到了解決,1941年5月6日,XP-47B第一次飛上了天空。在共和試飛員洛裡-布拉巴姆的控制下,這架巨大的戰鬥機(重量已超過5443公斤)在長島法明代爾工廠的跑道上咆哮而下。不過試飛期間不是沒有發生過事故,有一次布拉巴姆差點想棄機。當時由於一個疏忽,排氣系統沒有正常運作,煙霧被吸入了駕駛艙。布拉漢姆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他覺得這架飛機還能飛,可以返航,最終他降落在米切爾機場,隨後飛機一直停在機庫裡,直到可以修復故障。1942年,第一架試驗型墜毀在長島灣,但在這之前,它已經證明了它的性能,在7860米的高度上達到了663公裡/小時的速度。美國終於有了一種可以與歐洲的戰鬥機相媲美的高空戰鬥機。在XP-47B升空近一年後,第一架生產型在法明代爾的裝配線上下線了(1942年3月)。生產型飛機與原型機略有不同,主要區別在於使用了R-2800發動機的生產型。雖然現在總重量增加到了6058公斤,但最高速度也增加到了690公裡/小時。總共製造了171架P-47B,但其中最後一架被改裝成了加壓駕駛艙,並被命名為XP-47E。到1942年9月,位於印第安納州埃文斯維爾的第二家工廠也開始生產 "雷電"。考慮到該工廠在6個月前才開始建設,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在埃文斯維爾生產的飛機與在法明代爾生產的一樣,但在名稱中帶有 "RA "而不是 "Re"。P-47的起落架艙和油箱細節。
第一支接收P-47的戰鬥機部隊是第56戰鬥機大隊。該部隊駐紮在紐約地區,離共和公司很近,這使它成為對 "大奶瓶 "進行作戰評估的理想選擇。約翰-麥克盧爾和第62中隊的塞西爾-貝爾是第一批前往共和公司並駕機返回的飛行員。貝爾順利著陸,但麥克盧爾發現當他放下襟翼的時候,只有一個襟翼可以伸出。麥克盧爾把飛機拉回1500米高度,思考他的困境。現在他駕駛一架全新的飛機,而且是他以前從未駕駛過的飛機。他應該像地面上的人建議的那樣收起襟翼著陸,還是應該試著用單側襟翼著陸?他不是一個試飛員,但他仍然覺得值得一試,所以在1500米的高度練習降落後,他真的不用襟翼就降落成功了。P-47在降落時機輪很燙,但沒有其他問題。這次事件是第56戰鬥機大隊和 "大野獸"之間愛情的開始--這將持續到戰爭結束。下一個生產型,P-47C,與B型相似。總長度增加了10%,其中主要是機身在防火牆處延伸了20釐米。此外,方向舵和升降舵的平衡系統被完全重新設計,向前傾斜的無線電桅杆被一個直立的取代。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是增加了一個掛架以掛載630升的副油箱。這一改變使作戰航程增加了,但重量又增加到6770公斤。早期的C型使用與B型相同的發動機,但是從P-47C-5-RE開始使用R-2800-59發動機。新的發動機有噴水功能,在8230米的高度上提供了2300馬力的應急功率。P-47C是第一架參加實戰的戰鬥機機,總共生產了565架。P-47D是下一個生產型號,超過四分之三的雷電都是這個型號。早期的D型與之前的型號僅有些許不同,但噴水裝置成為標準配置,並且在可以使用的情況下增加了持續時間。為飛行員增加了更多的防彈裝甲板,增壓器的排氣系統也有一些變化。對P-47的需求是如此之大,甚至共和的兩個工廠加班加點都無法滿足要求。因此,柯蒂斯-賴特公司被要求從1942年12月開始生產這種型號。除了20架以外,柯蒂斯生產的都是P-47D(前20架是C-RE型號),但是他們的名稱是P-47G-1-CU到-15-CU。到1944年3月停止生產時,總共完成了354架G型機。早期的D型只有機腹有掛架,但是在P-47D-11-RE之後,機翼下也增加了掛架,使雷電可以掛載兩枚454公斤的炸彈,或者三枚227公斤的炸彈或炸彈和油箱的組合。每挺機槍的備彈量約為425發,如果是安裝了全部機槍,那麼備彈量就會減少到267發。當 "大奶瓶"參戰時,普遍的建議是,如果要生存,飛機必須保持在高空。然而,第八航空隊的飛行員們並不認為這一定是事實,他們開始貼著地平線飛行執行任務。為了提高低空性能,1944年1月改進成變距螺旋槳。從P-47D-20-RE開始,這種螺旋槳和水/甲烷噴射裝置成為標準。新的螺旋槳和噴水裝置的好處是增加了每秒122米的爬升速度。通用型的機翼和機身安裝也成為該型號的標準。新的"大奶瓶"可以掛載1134公斤的炸彈或兩個568升和一個284升的副油箱。P-47的第一個生產型號是B型,第56戰鬥機大隊成為第一個裝備這種新式驅逐機的部隊。這架飛機在1942年夏末被分配到第62中隊。
1942年秋天,第56戰鬥機大隊在長島海灣上空。領頭的飛機是由大隊司令Hub Zemke駕駛的。發動機整流罩有紅、黃、藍三種顏色(代表三個中隊),機身條紋也是同樣的顏色。其他的戰鬥機來自第61中隊,有紅色的機頭。
所有的P-47從-22-RE到-23-RA,以及所有的柯蒂斯製造的型號,都採用滑動的框架式座艙蓋,但是這造成了後方20度的視野盲區。英國人在這個時候正在試驗氣泡形玻璃座艙蓋,共和決定在 "雷電 "上試一試。為此,從霍克公司借來了一個座艙蓋,安裝在一個標準的D型機身上。這架被命名為P-47K進行了測試,結果證明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從-25-RE到-26-RA開始,所有的生產型都改裝了座艙蓋。氣泡式座艙蓋對驅逐機的橫向穩定性有不利影響,所以從下一批訂購的型號開始,增加了背鰭。這些型號還加強了機腹掛架,以攜帶347升的油箱。隨著德國火箭動力的V-1飛彈和噴氣動力的Me262戰鬥機的出現,需要一個衝刺版本的共和戰鬥機,就是P-47M,安裝了一個更大的增壓器,使R-2800在9900米的高度上能產生2,800馬力。機翼下的掛架被拆除,整體重量減輕,因此在9150米高度時可以達到756公裡的速度。幾乎所有生產的130架P-47M-1-RE都被交付給第56戰鬥機大隊,在歐洲上空使用。1944年秋天,有必要增加護航戰鬥機的航程,以便在太平洋地區執行更長時間的海上飛行任務。共和公司首先試圖通過增加機身的燃料箱來實現這一目標,但是這個項目,即P-47L,最終失敗了。下一次嘗試是在機翼上增加燃料容量。這被證明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安排,最後一個生產型的 "大奶瓶",P-47N誕生了。採用新的機翼設計,大約長了0.6米,這個新的機翼裡包含了兩個額外的340升的燃料箱。加上外部和內部的燃料,N型的航程約為3700公裡。與新機翼一起,還安裝了改進型的R-2800。在它的最終型號中,飛機的重量達到了驚人的9594公斤。包括XP-47N在內,總共製造了1817架N型。第171架P-47B改裝了加壓座艙,並被命名為XP-47E。在測試完成後,沒有對這種戰鬥機做進一步的工作。
另一架P-47B(生產序列號41-5938)被改裝,以探索層流型機翼在 "雷電 "中的可行性。由此製造的XP-47F在交付給陸軍航空隊後毀於一場事故。
P-47B的儀錶板細節。
XP-47K的建造是為了測試戰鬥機的氣泡式座艙蓋。測試是成功的,這種座艙蓋成為雷電一個標準的特徵。
後期雷電的儀錶板布局。
在北歐的戰鬥
到1942年夏末,第八航空大隊已開始在英國編成,但最初分配給它的戰鬥機群註定要在北非而不是歐洲上空作戰。第八航空隊還不是它將要成為的戰略力量,而只是一個訓練場,用於訓練即將飛去參加火炬行動的人員和部隊。隨著這些部隊在1942年的最後兩個月離開,美國從英國出發的戰鬥機作戰行動幾乎停止了幾個月。在新生的空軍能夠再次面對德國人之前,需要新的裝備。第一個加入第八航空隊的永久性戰鬥機大隊,即第4戰鬥機大隊,走的是一條相當獨特的道路。早在這個國家加入戰爭之前,年輕的美國人就已經找到了去英國參戰的途徑。最終,有足夠多的美國飛行員讓皇家空軍組建了三個 "鷹 "中隊,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裡,這三個中隊與皇家空軍的其他中隊一起進行戰鬥。裝備了噴火戰鬥機的 "鷹 "中隊於1942年9月轉入美國陸軍航空隊,成為第八航空大隊的一部分。第4戰鬥機大隊繼續駕駛著最新的英國戰鬥機進行作戰,直到1943年1月中旬才退役,裝備了全新的戰鬥機--P-47。第二個長期加入第八航空大隊的戰鬥機群是第78戰鬥機大隊。這支戰鬥機大隊曾在美國接受過P-38『閃電』戰鬥機的訓練,當它來到英國時,這種大型雙引擎戰鬥機也隨之而來。地中海的空戰已經發展成了一場真正的惡戰,那裡的三支裝備『閃電』的中隊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唯一可以提供飛機和飛行員的是第78航空隊,因此它的P-38戰鬥機和除15名飛行員外的所有飛行員在1943年1月中旬被派往非洲。新的飛行員和新的飛機,這次是P-47,在 "閃電 "損失的同一個月開始抵達第78戰鬥機大隊。這兩支部隊都沒有對新的戰鬥機感到特別滿意。然而,在這兩支部隊中,第4戰鬥機大隊更強烈地表達了他們的不喜歡。他們被要求駕駛一架巨大的、不雅觀的、野蠻的戰鬥機--他們知道這架飛機不能與他們早期的噴火戰鬥機相比。第三支到達英國的戰鬥機大隊並沒有對 "雷電 "持這種低評價,他們是第56戰鬥機大隊--是最初的P-47部隊。在1月份,當這支隊伍到達時,沒有任何戰鬥機可用。飛行員們已經有將近兩個月沒有飛行了,開始迫不及待地想上天了。終於在一月下旬的一天,飛行員們圍坐在準備室裡,頭頂上傳來了熟悉的P-47的聲音。飛行員們衝到外面,看到幾架『大奶瓶』中的第一架正準備降落,他們爭先恐後地想試飛。第56戰鬥機大隊的隊長澤姆克上校召集所有飛行員開了一個緊急會議,並指出。''第一個未經允許就登上這些飛機的人將被罰款5英鎊。" 然後,上校就轉身離開了房間。駕駛LM*R號機的帕皮-克雷格率領機隊在英格蘭的鄉村上空飛行。這些飛機帶有1943年夏末服役的標準標誌。機身上的五角星機徽的周圍圓圈是黃色的。
突然間,他們中的一個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五磅!"。這隻相當於每人兩先令!" 很快,一頂帽子傳了過來,很快就有足夠的錢來支付罰款。然後,其中一個人去了上校辦公室,把錢放在他的桌子上,然後去了飛行線。這一天的其餘時間,飛行員們輪流在空中飛行了幾分鐘。在二月份,這三個P-47單位致力於打磨戰鬥中所需要的技能。最初的計劃是讓這三架飛機在3月份投入使用,但是由於無線電和發動機的問題,必須推遲一些時間。最後在4月的第一個星期,所有三個單位都有足夠的飛機和訓練有素的飛行員來開始作戰行動。4月8日是個大日子,第4戰鬥機大隊的24架雷電在加萊海峽地區進行了一次戰鬥巡邏。儘管這次任務並不順利,但這是一個開始。雷電在歐洲戰場的第一滴血是由第4戰鬥機大隊的飛行員們完成的。4月15日下午,在唐納德-布萊克斯利少校的指揮下,該大隊的12架戰鬥機離開德布頓進行了一次戰鬥巡邏。布萊克斯利是空戰的老手,是前『鷹』中隊的指揮官,但在這一天他不得不率領這支較小的編隊執行任務。布萊克斯利發現編隊下方約3000米處有三架FW-190戰鬥機,於是率領他的編隊進行了攻擊。他向其中一架敵機開火,但他的獵物立即俯衝想逃脫。最終,他逼近到可以開火的位置,這一次,德國飛行員沒有逃掉。這架福克-伍爾夫飛機在奧斯坦德的郊區墜毀。在這次行動進行的同時,其他雷電戰機與另外兩架FW-190格鬥混戰在一起,結果也全部擊落(其中一架由切斯利-彼得森中校擊毀,他是第4戰鬥機大隊未來的另一位指揮官),但這讓第戰鬥機大隊損失了第一架自己的飛機。此外,另外兩架『大奶瓶』由於發動機故障而未能返回基地。在5月4日之前,雷電一直被用於單獨的戰鬥巡邏,但是在這一天,第4和第56戰鬥機大隊給B-17轟炸機護航,空襲了安特衛普,這是第一次使用P-47執行護航任務。這次任務很成功,所有的B-17飛機都返回了英國。只有一架護航的戰鬥機損失了,這是因為發動機故障造成的。德國人是決定保存實力,還是因為有護航戰鬥機而放棄,這很難說,但是這次任務為未來的大型護航任務鋪平了道路。第78戰鬥機大隊第82戰鬥機中隊的戰鬥機群停在第359戰鬥機大隊來訪的 "雷電 "後面。
4月和5月初的任務對所有三個大隊來說都是有限的規模,但到了月中,有足夠的飛機可供16架飛機組成的完整中隊作戰。第78戰鬥機大隊的阿曼德-彼得森上校率領三個這樣的中隊於14日執行了前往安特衛普的護航任務。儘管該戰鬥機大隊已經飛行了一個多月,但它還沒有取得戰績。在目標空域,他們遇到了一群大約20架FW-190和Me-109,隨後在天空中爆發了激烈的戰鬥。其中,詹姆斯-斯通少校,第78戰鬥機大隊未來的指揮官,為該大隊擊落了第一架敵機,他成功攔截了一架試圖穿越轟炸機群的FW-190。然而,這一天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因為有三名飛行員被擊落了。其中兩名飛行員被俘,但另外一名飛行員『埃爾默-麥克塔格特』上尉躲過了追捕,逃往西班牙。在這之後,第56戰鬥機大隊還要等待一個月的時間迎來第一次大勝。6月12日,洛倫-麥科勒姆少校指揮的48架大奶瓶在魯昂地區進行Rodeo(戰鬥機掃蕩)時,發現了十幾架FW-190。沃爾特-庫克上尉率領第62中隊的一個4機編隊從6000米的高空俯衝,背對著太陽衝向一架德國戰鬥機的尾部。在他按下射擊按鈕之前,他接近到了不足300米的距離,一串子彈準確得射中了德國戰鬥機的機身右側和右翼。當庫克縮小到200米的距離時,德國戰鬥機機翼上出現了一個大火球,似乎是彈藥爆炸了。就這樣,德國空軍的戰鬥機向右翻滾,陷入急劇的倒旋,機身和機翼上都冒出了煙。第56戰鬥機大隊的飛行員來到英國後對 "雷電"有很強的依戀感,但其他部隊的飛行員由於開始時使用過其他型號的飛機,因此對雷電並沒有很大的喜愛。不過第78戰鬥機大隊最終習慣了它,並且很高興能駕駛它,但是第4戰鬥機大隊從未完全接受雷電。在唐-布萊克斯利俯衝追擊FW-190並擊落它的第二天,有人對他說P-47肯定能俯衝,布萊克斯利回擊說:"該死,它應該能俯衝,但它肯定不能爬升。"有一件事讓第78戰鬥機大隊的飛行員相信 "大奶瓶"是一架好飛機,那就是它很能扛打,中彈後能讓飛行員返航。奧古斯特-V-德吉納羅在完成7月14日的任務後返航,他的飛機嚴重受損。在一次前往亞眠的護航任務中,他擊落了一架FW-190戰鬥機,並擊傷了另外兩架,但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己的飛機被多次擊中。他的儀錶板都被打壞了,右副翼被完全打掉了,右翼也嚴重損壞,尾翼被打碎。此外,他的雙手、右膝和雙腳踝都受了傷。由於他的傷勢,他不得不用前臂夾著操縱杆駕駛飛機。德吉納羅不得不躲進低矮的雲層,以避開三架自空戰以來一直跟在他後面的福克-沃爾夫飛機,這三架德國戰鬥機眼見"大奶瓶"躲進雲層裡,也就很快就掉頭返航了。現在德吉納羅把注意力轉移到他必須返回英國著陸的問題上。在他越過多佛爾的懸崖後不久,他偶然低頭看了一眼,發現他的安全帶沒有系好。之前他在戰鬥中解開了安全帶,現在由於傷勢過重,無法再繫上了。"瑪麗 "是第359戰鬥機大隊的一架P-47 D-5-RE型。
這架第353戰鬥機大隊的大奶瓶展示了為歐洲作戰而添加的特殊黑白識別條紋。
綽號"殭屍"的第356戰鬥機大隊的P-47D-20-RE,由貝利中尉駕駛。
德吉納羅後來報告說。''我決定返回海面上跳傘,因為我擔心如果我在陸地上空跳傘,飛機會墜落到海岸邊的某個城鎮。我往下看,發現一艘漁船就在附近,於是決定在它附近跳傘。我的座艙蓋卡住了,打不開,但由於一些座艙玻璃已經被打碎了,我能夠用拳頭打穿座艙蓋,跳傘並打開降落傘。漁船馬上把我接走了,這很幸運,因為我的手受傷了,無法解開降落傘的安全帶,而且我因為失血過多而變得很虛弱。"當三支P-47大隊開始戰鬥行動時,只有第4戰鬥機大隊有點空戰經驗。學習的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三支大隊都損失了不少飛機和飛行員,同時新的戰術也得到了發展,旨在利用P-47的特點。到7月27日共擊落33架敵機,但這些勝利的比率相當低,在任何一次任務中通常不超過3架敵機。然而在7月28日,9架德國戰鬥機倒在了第4戰鬥機大隊的槍口下。僅僅兩天後,這三個戰鬥機大隊又擊落了22架敵機。在三天的時間裡,第八航空隊的戰鬥機幾乎將他們的戰績總數增加了一倍。7月30日任務中的大贏家是第78戰鬥機大隊。除了擊毀7架Me-109和9架FW-190(這是第一次有一個大隊的戰績達到兩位數),該大隊在當天還創造了一些第一。查爾斯-倫敦上尉擊落兩架,成為歐洲戰場上第一位美國王牌飛行員(只計算美國空軍的勝利)。尤金-P-羅伯茨少校成為第一個取得三連勝的人,昆斯-L-布朗中尉是第一個在歐洲戰場打中地面目標的人。雖然這是個大日子,但第78戰鬥機大隊損失了三名飛行員,包括其在不到一個月內的第二位指揮官,梅爾文-麥克尼克爾中校。第八航空大隊的戰鬥機大隊同時執行了戰鬥機掃蕩和護航任務。然而,隨著飛機數量的增加,後者的作用越來越大。在1943年5月、6月和7月,由於只攜帶了內部燃料,給予轟炸機的護航時間被限制在20到30分鐘左右。即便如此,僅僅是P-47的存在就使德國空軍改變了他們的攔截戰術。以前,德國人在法國海岸線附近攻擊美國轟炸機,但他們很快學會了忍耐,直到 "雷電"達到其航程的極限後,德國戰鬥機才蜂擁撲向美國轟炸機。7月28日,第4戰鬥機大隊首次使用284升的外掛副油箱,隨後該大隊在這一天的成功--以及第78戰鬥機大隊在7月30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功於使用外掛副油箱所帶來的戰術驚喜。德國人一直等到美國戰鬥機應該掉頭後才發動攻擊,而當護航戰鬥機隊繼續前進時,德國人被抓了個正著。在這之後,外掛副油箱的使用成為標準,擊落敵機的數量迅速上升。1943年8月和9月,隨著三個新的P-47戰鬥機大隊的到來,第八航空大隊的戰鬥機數量增加了一倍。首先到來的是第353大隊(8月),隨後是第352大隊和第255大隊在9月到來。當這些戰鬥機大隊開始作戰行動的時候,護航和戰鬥機掃蕩的戰術和流程已經被開發出來並在戰鬥中得到了驗證。儘管284升的副油箱的採用有助於增加P-47的航程,但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早期的P-47座艙是不加壓的,裝載的燃料只夠剛剛飛越海峽。然而在一次任務中,第4戰鬥機大隊帶著副油箱繼續在內陸飛行,直到真正遇到了敵人。這個實驗成功了,其他小組也很快跟進。雖然這有助於增加航程,但真正的改進是隨著409升副油箱的採用。這使得 "雷電 "的航程增加了600多公裡,並減少了轟炸機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下的飛行距離。德國空軍試圖提前攔截雷電戰鬥機以迫使他們丟棄副油箱,但這讓德國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並很快迫使他們恢復了等待美國戰鬥機返航的戰術。第八航空大隊還採用了一套中繼護航戰術,以擴大護航任務中戰鬥機的航程。P-47比他們護航的B-17和B-24轟炸機快得多,在更短的時間內就耗盡了它們的航程。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一個戰鬥機群會飛到轟炸機航線上的一個會合點,然後儘可能長時間地與 "大朋友們"在一起,或直到下一個戰鬥機機群出現。長長的轟炸機編隊不僅受到為其分配的戰鬥機群的護航,而且還受到往返於會合點的源源不斷的戰鬥機的保護。這種中繼護航戰術甚至在P-51基本取代大奶瓶成為第八航空大隊的主要戰鬥機後仍然在使用。第78戰鬥機大隊的一架新P-47D-28-RE。該大隊的許多戰鬥機的上表面塗刷中綠色,下表面塗刷天藍色。
10月,第356戰鬥機大隊首次投入作戰。12月,第359戰鬥機大隊也加入實戰,隨後是第361戰鬥機大隊於1944年1月加入實戰。這些戰鬥機大隊的到來使第八航空隊的戰鬥機力量達到了11個大隊(兩個P-38大隊還在服役)。現在已經有足夠的人員、飛機和大隊來說服總部考慮對 "大奶瓶"的其他用途了。11月25日的任務標誌著P-47的對地攻擊任務開始了。第353和第56戰鬥機大隊被選中進行對地攻擊任務,第78和第356戰鬥機大隊提供支援。計劃要求第353在第56戰鬥機大隊的53架大奶瓶採用水平轟炸投彈後,對聖奧馬爾的德國機場進行俯衝轟炸。第56戰鬥機大隊的P-47戰鬥機攜帶一枚227公斤的炸彈,與作為領航瞄準機的B-24轟炸機進行編隊飛行。一切都很順利,直到投彈的時候。B-24『解放者』轟炸機上炸彈掛架的釋放裝置有故障,因此炸彈被延遲投下。儘管這次水平轟炸造成的損失很小,但第353戰鬥機大隊的俯衝轟炸取得了更好的戰績。第八航空大隊的 "雷電 "確實進行了戰鬥轟炸行動,特別是在諾曼第入侵期間,但大多數是俯衝轟炸而不是水平轟炸。隨著更大的副油箱的出現擴大了 "雷電 "的航程,變距螺旋槳和噴水裝置的加入也擴大了作戰範圍。在這次改裝之前,有人認為P-47在6000米高度以下無法與敵機抗衡。由於新的螺旋槳大大提高了爬升率,執行完護航任務的大奶瓶會飛到低空,掃射沿途的任何出現的目標,戰鬥機飛行員們不想把子彈再帶回英國了。由於戰果很好,總部修改了戰術,並在1月初實施了 "終極追擊 "的理論。為了使戰略轟炸繼續下去,並且不斷發展,完全的空中優勢是必須奪取的,如果德國空軍不願意起飛迎接挑戰,那麼美軍戰鬥機就必須追到地面上去打擊他們。第八航空大隊通過對地面擊毀和在空中擊落都會計算成戰果的獎勵措施來鼓勵這種做法。1944年2月,隨著568升油箱的裝備,"大奶瓶"的航程再次增加。正好趕上了作戰周"Big Week"(2月20-25日),在這段時間裡,第八航空大隊的轟炸機對德國各地的飛機工廠和裝配中心進行了大規模的空襲。對於P-47來說,這也是一個作戰周,標誌著這種戰鬥機在第八航空大隊中的頂峰。在這之後,P-51開始承擔主要的任務份額,最終只有一支大隊,即第56戰鬥機大隊,保留了共和的"大奶瓶"戰鬥機。綽號"大狗"的第九航空大隊的第358戰鬥機大隊的P-47戰鬥機,在沙灘上迫降後被坦克牽引搶救的場景。
"Big Week"以派出1000多架轟炸機在800多架戰鬥機的護航下拉開帷幕,德國空軍奮起迎接挑戰。美軍戰鬥機共獲得61個戰果,而他們自己只損失了11架。21日,擊落了33架德國飛機,22日是61架,兩天後又有27架。到"Big Week"結束這天,美軍戰鬥機在25日擊落了25架德國飛機。儘管 "野馬 "和 "閃電 "也參加了這次"Big Week",但大部分飛行任務是由 "雷電 "執行的,218架德國飛機的戰果中,大部分是由 "大奶瓶"擊落的。在五天的時間裡,超過八分之一的德國戰鬥機(更重要的是這些飛機的飛行員)在 "帝國保衛戰 "中陣亡。1944年春天,第八航空大隊的活動轉向了即將到來的對法國的入侵。雷電戰鬥機在空中準備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野馬戰鬥機開始大量出現,雷電戰鬥機的裝備數量開始減少。第4戰鬥機大隊終於能夠換裝一款更接近噴火戰鬥機的飛機,這些飛行員從未真正忘記過噴火戰鬥機。該大隊在1944年2月進行了改裝,隨後第355戰鬥機大隊在3月,第352戰鬥機大隊在4月,第359和第361戰鬥機大隊在5月都換裝完畢。到了D日,P-47戰鬥機大隊的數量已經減少到只有四個。這些 "雷電 "機頭上的黃黑方格圖案表明它們隸屬於第353戰鬥機大隊。
這架第九航空大隊的雷電的中彈情況表明了為什麼飛行員喜歡P-47--它可以承受嚴重的戰傷,並仍然可以把飛行員帶回家。
一架第371戰鬥機大隊的雷電在法國的一個臨時鋼板機場上預熱發動機。
諾曼第登陸前的幾個月裡,法國和德國的運輸系統受到了全面的攻擊。這些任務導致了對鐵路機車、調度場、道路和橋梁的轟炸,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德國援軍進入海灘地區。德國空軍仍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出擊並試圖摧毀海面上的登陸艦艇和登陸海灘。6月6日盟軍空中力量的工作是阻止德國空軍。皇家空軍和第九航空隊的任務是在登陸區提供戰術支持,而第八航空隊的野馬和雷電則要在登陸海灘區之外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圓形保護屏。只要有可能,這些飛機還將攻擊任何向前線移動的物體。在D日和之後的幾天裡,戰鬥機群做出了真正的最大努力。每天執行七到八次任務是很常見的,通常是在一個特定區域的巡邏。大多數德國空軍部隊在這一時期保持著奇怪的安靜,只有少數幾架飛機能夠接近並攻擊地面部隊。在D日聲稱的擊落了26架德國飛機中,有3架是由第56戰鬥機大隊聲稱擊落的。到6月底,"霸王行動 "的成功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了,第八航空大隊可以回到它作為戰略空軍的主要角色。剩下的四支P-47大隊繼續執行護航任務,但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航程。P-51可以一直飛到德國的任何目標,許多更深入的滲透行動都由野馬來護航。然而,容量更大的副油箱確實讓P-47的航程超過了柏林。許多老式的 "剃刀背 "雷電戰鬥機現在都被較新的 "氣泡座艙"型所取代,但這對提高性能沒有什麼作用(除了給飛行員提供更好的後方視野)。1944年5月下旬,P-47 D-25型第一次開始進入前線部隊。1944年10月,第353戰鬥機大隊也換裝了野馬戰鬥機,接著是第356戰鬥機大隊在11月,第78戰鬥機大隊在12月也換裝完畢。在整個第八航空隊中,只有第56戰鬥機大隊還保留了"大奶瓶"。似乎是為了顯示這個老姑娘還有很大的生命力,現在由戴夫-席林指揮的第56戰鬥機大隊在1944年12月23日擊落了37架德國空軍的飛機,成為雷電最大的一次空中戰績。儘管敵人已是強弩之末,但他們還是派出了幾架大型戰鬥機,而第56戰鬥機大隊則將其擊落。席林上校也在這次戰鬥中擊落了五架德國戰鬥機。為了給 "雷電 "提供更高的速度,共和在1944年底開始測試P-47M。唯一收到M型的部隊是第56戰鬥機大隊,這幾乎意味著該大隊與 "大奶瓶"的關係結束。第一個收到P-47M的中隊是第61中隊。由於雷電上的缺陷被認為已經基本都修復了,舊的雷電在新的雷電到來後被運走了,中隊有五天的時間來熟悉新的雷電。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高的要求,但隨著換裝的進展,發現這是不可能的。愛德華-萊特福特在對一架新雷電進行飛行檢查時,發動機發生故障,他不得不迫降。此後不久,一名轉場的飛行員也發生了類似的引擎故障。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兩次這樣的事故,導致新雷電全部停飛,直到問題得到解決。地勤人員和共和的技術代表立即開始工作,並在短時間內解決了這些問題。大多數問題都可以追溯到電氣系統或小的機械問題,沒有太大的困難就可以得到糾正。隨著新雷電的不斷湧入,最終換裝被宣布完成,第56戰鬥機大隊準備重新進入全面作戰狀態。3月4日,第62中隊派出14架P-47M執行任務,其中6架因發動機故障而不得不返回基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採取了兩個解決方案。首先,送來了幾架P-51,這樣該大隊就可以開始換裝為野馬戰鬥機了。但是飛行員們對這個方案相當反感。他們不想換成午餐肉罐頭 "Spam Can"(因為野馬不太耐戰損,中彈後容易墜機,所以被嘲笑為"午餐肉罐頭")。第二個解決方案給地勤人員帶來了更多的工作,因為決定為所有飛行小時數少於50小時的飛機更換發動機。當這一切完成後,P-47M終於可以上戰場了,但此時已是四月,戰爭幾乎結束。第八航空大隊的戰鬥機群總共摧毀了9400多架德國飛機,其中近5300架是空中戰果。在這些數字中,對P-47的絕對衡量有些困難,但在所有或大部分的戰鬥任務中,四支裝備雷電的大隊(第56、78、353和356)佔了超過1500次空中戰果和1150次地面戰果。此外,第56戰鬥機大隊是第八航空大隊中空中戰果最多的戰鬥機大隊。再加上大量的鐵路機車、車輛、卡車、坦克和其他車輛、地面設施和武器被雷電摧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作戰記錄。當美軍佔領了德國哥廷根附近的德國空軍基地時,他們發現了這些帶有德國標記的P-47戰鬥機。
就在領航這架B-17後上方,可以看到一架 "雷電 "在為 "空中堡壘 "提供護航的通常位置。
就駕駛 "雷電 "的飛行員而言,也許對該機最好的衡量標準是,超過四分之一的王牌飛行員(僅計算空中勝利)都是在這種大型共和戰鬥機上取得的勝利。包括約翰-邁耶、喬治-普雷迪、雷-韋特莫爾、唐-根蒂爾、威廉-惠斯納、杜安-比森、約翰-索內爾、亨利-布朗和唐-布萊克斯利在內的許多人在P-47上取得了大量戰果。第56戰鬥機大隊的弗朗西斯-加布雷斯基和羅伯特-詹森分別取得了28次空戰戰果,在空戰殺傷方面領先於所有對手。第56戰鬥機大隊還產生了另外五個超過15次戰果的飛行員,包括沃克-馬胡林(21架),戴夫-席林(22.5架),弗雷德-克裡斯滕森(21.5架),哈伯-澤姆克(17.75架)和傑拉爾德-詹森(17架)。第353戰鬥機大隊的兩名頂級王牌飛行員是格倫-鄧肯(19架)和沃爾特-貝克漢姆(18架),兩人的所有戰果都是在雷電中取得的。儘管許多雷電在德國飛機的槍口前倒下了,但第八航空隊的大部分戰鬥損失是由於敵人的戰鬥機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在九位雷電王牌飛行員中,有六位是在空中格鬥中被擊落的,但只有一位是被德國轟炸機擊落的。這就是巴德-馬胡林,他是被他在歐洲戰場上的最後一次戰果--一架Do-217的尾部機槍手擊中的。幸運的是,這些人都在戰爭中倖存下來。在結束對第八航空大隊的P-47的討論時,也許第八航空大隊司令部的指揮官威廉-E-凱普納少將提供了最好的評論。在戰爭期間分發給飛行員的一本關於戰鬥機戰術的書中,凱普納說:"可以說,P-38戰鬥機擊中了德國空軍的要害(由於它的航程),P-51戰鬥機則給德國空軍致命一擊,而雷電敲碎了德國空軍的脊背。"在討論歐洲戰場的空戰時,第九航空大隊經常被忽視。它的任務是戰術性的,而不是戰略性的,因此,戰鬥機部隊從來沒有機會參與更 "吸引人"的空戰。這方面的例外是第354戰鬥機大隊。第九航空大隊的任務更接近於步兵,因為它必須低空飛行並打擊地面上的德國人。這是一項骯髒、危險和無情的工作,但它必須完成,而大奶瓶在這個任務中發揮了很大作用。第九航空大隊在戰爭初期一直在地中海,但在1943年秋天,很明顯在英國需要一支戰術空軍來幫助為登陸歐洲大陸鋪平道路。因此,10月16日,第九航空大隊在英國被正式重新啟用,但一開始只有一個戰鬥機大隊。令人驚訝的是,分配給它的第一支戰鬥機大隊是第354戰鬥機大隊。這支部隊裝備了第一批到達歐洲的野馬戰鬥機,並於1943年11月開始作戰行動。P-51是一種遠程戰鬥機,第354戰鬥機大隊很快就為第八航空大隊的B-17轟炸機進行護航。在11月下旬和12月,又有四個戰鬥機大隊加入了第九航空大隊,其中包括兩支裝備野馬(第357和第363大隊)和雷電的大隊(第362和第365大隊)。第九航空大隊又裝備兩個P-51戰鬥機大隊的事,讓第八航空大隊太眼饞了,所以在1944年1月安排了一次交換,第357大隊換到第八航空大隊,第358大隊(裝備P-47)換到第九航空大隊。到了2月,第九航空大隊總共有5個戰鬥機大隊投入作戰。對於P-47的8挺.50口徑的機槍來說,Me-110是特別打著的肥肉。照片裡是鮑勃-詹森在1943年10月8日取得的他28次戰果中的一次。
在1944年的頭兩個月裡,戰鬥機群--以及轟炸機群,都與第八航空隊密切協作。儘管戰術性質的目標被擊中,但對B-17和B-24的護航卻被優先考慮。然而,在三月,重點開始轉移。第八航空大隊已經試驗了P-47作為戰鬥轟炸機,但是第九航空大隊仍然要把這些概念變成成熟的戰術。雷電以其巨大的結構和可靠的星形發動機非常適合於對地攻擊的任務。雷電可以在損失一個或多個發動機氣缸或大塊的機翼後,仍然可以把飛行員帶回家。第九航空大隊的第一次俯衝轟炸任務是在3月15日,第366戰鬥機大隊的7架雷電在聖瓦萊裡的德國機場每架都投下了112公斤的炸彈。緊接著在26日,幾個小編隊又對法國的軍需品倉庫和V-1飛彈發射基地進行了攻擊。到了4月,許多德國空軍部隊已經撤回了德國,以保護德國免受盟軍重型轟炸機的襲擊。這使得第九航空大隊的戰鬥機可以真正地投入到他們的對地攻擊任務中去。就優先級而言,道路上的活動目標是第一位的。V-1飛彈發射基地和德國機場僅次於此。另外,在這一時期,一種新的目標,即法國沿海的防禦工事,也成為戰鬥機的襲擊對象。1944年春天,"霸王行動 "的計劃進展順利。隨著預定日期的臨近,戰術空軍的力量也在不斷增加。到5月初,大約13個P-47、3個P-38和2個P-51戰鬥機大隊已經投入使用。這些戰鬥機將在登陸開始時提供所需的對地攻擊支援任務。5月1日至6月5日期間,攻擊的節奏加快了。諾曼第地區的運輸和機場目標受到了更多的重視。5月21日,大約500名戰鬥機發現並掃射了羅亞爾河以北的鐵路目標,並擊毀了46列鐵路機車。這一時期的攻擊是如此猛烈,以至於在6月的頭幾天,幾乎沒有剩下什麼可以射擊的目標了。第353戰鬥機大隊的淺藍色標誌後來被純黃色的整流罩所取代。這架雷電的機身編號是FT*O。
第365戰鬥機大隊的一架P-47D-30-RE在滑行,拍攝於1944/45年的冬天。
在D日,第九航空大隊的戰鬥機在海灘上提供掩護,並攻擊地面部隊要求的目標。在進攻階段,五個指定給航空兵的特定目標受到了猛烈的攻擊,另外四個目標被作為機會目標進行了打擊。這些目標包括海岸附近已知的火力點和工事。地面部隊要求戰鬥機打擊炮擊他們的德國炮兵和橋梁。當天活動的一個結果是制定了一項政策,即保留一些戰鬥機中隊可以在短時間內對需要打擊的目標立即執行任務。雷電在戰線後方盤旋待命,隨時執行這樣的任務。從6月7日到18日,德軍有1000輛運輸卡車和14輛坦克被打擊。一些公路橋梁被完全打斷,而另一些則被嚴重損壞。這樣的近距離支援也創造了路障,可以減緩德軍部隊和裝備從後方向前線支援的機動速度。與這些作戰活動密切相關的是繼續開展5月份首次啟動的阻擊行動。其目的是阻止任何裝備從法國縱深地區向諾曼第地區的機動。北部和東北部的塞納河大橋和南部的羅亞爾河大橋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攻擊。在這方面,對鐵路的遮斷和對後勤物資堆場的轟炸也有幫助。由於其任務的戰術性質,第九航空大隊在可以獲得基地的情況下立即轉場到歐洲大陸。登陸後僅僅13天,第一個機場就完成了,並馬上駐紮了第366戰鬥機大隊。到7月初,又有六個機場投入使用,到7月底,幾乎所有的戰鬥機大隊都駐紮在法國。7月25日,"眼鏡蛇 "行動,即從諾曼第突圍的行動,開始啟動。在9點38分到9點57分之間,八個戰鬥轟炸機群轟炸和掃射了一個大約6400米長、230米寬的區域。緊接著是大約1500架第八航空大隊的重型轟炸機的空襲。地面剛剛停止震動,另外7個戰鬥轟炸機群就席捲而來,對該地區的東部和西部重新進行攻擊。總共有559架戰鬥機,其中大部分是 "雷電",投下了超過200噸的炸彈。猛烈的空中轟炸所造成的破壞使該地區的德軍暈頭轉向,美軍第一集團軍穿過缺口,向法國的中心地帶湧來。在接下來的六天裡,P-47戰鬥機和地面部隊之間進行了一些最密切的合作。在諾曼第建立並在 "眼鏡蛇 "期間擴大的空地聯合作戰模式在穿越法國和進入德國的戰役中繼續執行。隨著地面部隊的推進,第九航空大隊的 "雷電 "基地被建立在離前線儘可能近的地方,以減少到達目標的時間。在9月底,第九航空大隊的三支戰鬥機大隊(第50、358和371)被轉移到第一戰術空軍。加入第一戰術空軍的還有第十二航空大隊和整個法國第一航空大隊。第九航空大隊的戰鬥機力量被減少到15個機群,但仍有足夠的飛機來完成任務。當德國在12月發動阿登攻勢時,惡劣的天氣足以讓大部分飛機留在地面上。即便如此,第九航空大隊在12月23日至27日期間還是出動了大約5300架次。一名地勤人員趴在格倫-T-伊格爾斯頓駕駛的大奶瓶上(生產序列號44-20473),幫助引導他進入停機坪。伊格爾斯頓是陸軍航空隊第九大王牌飛行員。
仔細看一下伊格爾斯頓飛機上的個人標記。
第406戰鬥機大隊在這段時間的努力為自己贏得了傑出單位獎章。該機群為巴斯通尼被圍困的部隊提供了直接的支援(從其基地出發,飛行時間只有20分鐘)。大約執行了81次作戰任務----大部分在該鎮的15裡範圍內。在連續三個早晨的飛行中,雷電趕在德軍進攻時到達,並幫助守軍擊退進攻者。除了擊落13架德國飛機外,第406戰鬥機大隊還擊毀了610輛汽車,194輛坦克或裝甲車,以及226門火炮。1945年以德國空軍對盟軍在比利時和荷蘭的空軍基地的全面攻擊拉開序幕。無論這個計劃在赫爾曼-戈林的腦海中是多麼的精心構思,在實踐中它都是一個失敗。美國人損失了大約30架飛機,皇家空軍損失了120架,但飛行員的傷亡卻很少。另一方面,德國人損失了大約200架飛機和飛行員.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缺口,因為他們迫切需要戰鬥機來保衛德國的殘餘部分。典型的行動是發生在比利時阿舍的行動。攻擊發生時,第366戰鬥機大隊的八架雷電剛剛起飛,就與前來進攻的德國戰鬥機纏鬥在一起,當硝煙散去時,雷電擊落了12架德國飛機。此外,地面上的高射炮取得了7個戰果,第352戰鬥機大隊(第八航空隊的野馬大隊)取得了23個戰果。在大約50架德國飛機的攻擊波中,有42架被擊落。當勝利的盟軍越過萊茵河進入德國時,第九航空大隊的 "雷電 "也隨之而來。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能找到目標,他們就會猛烈攻擊。第八航空大隊在4月20日左右停止了行動(實在找不到更多的戰略目標了),而第九航空大隊繼續飛行到5月8日。在最後的戰役階段(3月25日至5月8日),雷電出動了29,200架次,在空中擊落了240架德國空軍飛機,在地面擊毀了1,495架。在歐洲戰場中損失的最後一架P-47就在德國投降的前一天,當時第405戰鬥機大隊的一架雷電在轟炸戰俘營的時候墜毀了。不過大部分關於第九航空大隊的報導都是關於將"雷電"戰鬥機作為對地攻擊機使用。13名駕駛P-47的飛行員成為王牌飛行員,其中保羅-道格拉斯(第368戰鬥機大隊)、埃德溫-費舍爾(第362戰鬥機大隊)和喬治-麥克勞克林(第404戰鬥機大隊)分享了該類別的最高榮譽。他們分別取得了7次勝利。第495戰鬥機大隊是一個作戰訓練單位,因此,遭受了相當高的事故率。它的許多雷電都是來自作戰部隊的老型號。
瑟曼-施瑞爾(左)和查爾斯-泰勒帶領第56戰鬥機大隊的地勤人員將一架老型號的P-47飛機改裝成了雙座型。這架代號為UN*Q(生產序列號42-75276)的雷電後來配備了雷達,並在戰爭結束前的幾次作戰任務中使用過。
在戰爭的後期,第一種實用的噴氣式戰鬥機--Me-262問世。雖然性能優越,但由於缺乏燃料,這種飛機受到了嚴重的限制,有幾架倒在了P-47戰鬥機的槍口下。
第56戰鬥機大隊的邁克-傑克遜站在他的P-47M前面。這架代碼為LM*J(生產序列號44-21117)的雷電上表面是灰色和綠色,下面是自然金屬。
也許塗刷在 "大奶瓶"上的最華麗的顏色方案是用在第61戰鬥機中隊的P-47M上的。這是拉斯-凱勒的飛機,上表面是黑色的,下表面是天然金屬,機頭和方向舵是紅色的。代碼是紅色的,白色的輪廓,國徽的周圍是淡藍色的。
第63戰鬥機大隊的M型雷電也相當亮眼。綽號為"Ole Miss"的雷電由埃德加-赫夫駕駛,後面的"火球Fireball"由弗利普-庫恩駕駛。這兩架雷電的上表面是雙色的藍色,機身上的代碼是自然的金屬色,方向舵是明亮的藍色和機頭是紅色的。
在地中海的戰鬥
美國人對地中海戰區(MTO)空戰的參與在1942年夏天就已經開始,甚至在當年8月第九航空大隊成立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儘管該大隊執行了許多任務,包括轟炸普洛耶什蒂(Ploesti)的任務,但人們對第九航空大隊在歐洲戰區(ETO)的服役印象最深。當美國入侵西北非洲的計劃開始時,第十二航空大隊成立,目的是為火炬行動提供空中支援。第十二航空大隊於1942年11月開始作戰,從那時起直到1943年5月軸心國投降,一直負責美國在西部沙漠的空中力量。當非洲戰場勝利後,第十二航空大隊就把注意力轉向了西西里島,然後是義大利。到了9月,西西里島已經被拿下,盟軍已經在 "歐洲的軟肋 "牢牢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在這之前,第十二航空大隊一直作為一支戰術和戰略空軍在運作。福賈(Foggia)周圍的軍事基地現在在盟軍手中.從重型轟炸機對軸心國工業的空襲來看,第二條戰線是可能的。除此之外,德國人似乎將為守住義大利而戰,更好的戰術空中支援是必要的。這些因素為組建一支新的航空兵力量起到了促進作用,1943年11月1日,第十五航空隊成立了。這支新的航空兵承擔了戰略任務,而第十二航空大隊則保留了戰術任務。第325戰鬥機大隊第319中隊的威廉-卡斯韋爾中尉,機身編號79。
地勤人員將火箭彈裝入雷電翼下的發射管,拍攝於義大利的第十二航空大隊。
第325戰鬥機大隊的雷電在福賈的停機坪上。
儘管這兩支航空大隊在規模上都無法與第八或第九航空大隊相提並論,但他們每支大隊的任務都對應於歐洲戰區(ETO)的大隊。雷電在這兩支大隊中都得到了使用,但在第十二航空大隊中,雷電的服役時間最長。在地中海戰區(MTO)的第一支雷電大隊是第325大隊。這支大隊當時還駐紮在非洲,指揮官羅伯特-巴塞勒上校駕駛著一架雷電來到這裡,受到了飛行員們的歡迎。雖然它將被分配到第十五航空大隊,但第325大隊已經裝備了P-40戰鬥機,他們不想用老式的柯蒂斯產品進行預期的長途護航。在11月期間,源源不斷的大奶瓶戰鬥機來到了該大隊。巴塞勒上校意識到新飛機和P-40之間的巨大差異,知道在行動中需要掌握全新的技術。他請求並得到了三名來自第八航空大隊的飛行員--他們都來自第4戰鬥機大隊--來幫助飛行員們學習生存和戰術的課程。12月,第325戰鬥機大隊轉移到福賈,甚至在所有地勤人員到達之前就開始作戰行動。第一次任務是在12月14日護航到希臘的任務。從那時起到1月底,飛行員們在作戰飛行和練習任務之間分配時間。1944年1月30日是該大隊裝備P-47戰鬥機的大日子。計劃要求第325大隊在轟炸機之前15分鐘對德軍在烏迪內地區的基地進行打擊,希望能讓德國人措手不及。切斯特-斯魯德上校的雷電在塗刷上第325戰鬥機大隊的格子尾翼圖案和他的個人標記之前。這架飛機後來被命名為 "Shimmy"(搖擺舞)。
赫歇爾-格林少校率領4架飛機執行任務時,發現了大約15架Ju-52在300米的高度飛行。格林帶領他的小分隊繞行,以便從太陽俯衝而下攻擊這些運輸機。計劃很完美,格林從空中打掉了其中4架,而他的小隊的其他飛行員又幹掉了8架。此外,少校還擊毀了一架Do-217和一架Macchi 202,總戰績為6架。第325戰鬥機大隊的其餘飛行員與大量的德國和義大利戰鬥機格鬥在一起,並擊落了其中的28架。第325戰鬥機大隊繼續駕駛 "雷電"戰鬥機直到1944年5月。大奶瓶的最後一次任務是在5月24日。第十五航空大隊,正如第八航空大隊所做的那樣,後來決定將航程更大的飛機作為標準配置--P-38和P-51。當第十五航空大隊換上P-47時,第十二航空大隊也改用了這種機型。總共有六個P-47大隊在地中海戰區服役。和第九航空大隊一樣,雷電集中於空地作戰,指揮官們認為大奶瓶非常適合這項任務。第一個接受P-47的戰術單位是第57戰鬥機大隊。新的雷電於1944年1月抵達,並立即被投入使用,在敵後執行阻擊任務。橋梁、公路、鐵路系統和其他所有的運輸工具都是目標。由於在1944年4月14日對佛羅倫斯-阿雷佐地區的目標進行了一系列的攻擊,第57戰鬥機大隊獲得了傑出單位獎章。1944年3月,第79戰鬥機大隊重新裝備了P-47戰鬥機。另外兩支部隊(第27和第86戰鬥機大隊)在6月改用雷電,還有兩支大隊(第324和第350大隊)在8月改用雷電。對於第27大隊來說,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在二戰初期,該大隊一直在菲律賓,其中20名飛行員在日本人進攻後就飛往澳大利亞。在沒有人員和飛機的情況下被轉移到美國,這支大隊最終到達了北非,在那裡駕駛A-20攻擊機,後來又駕駛A-36戰鬥機。然後它轉為P-40戰鬥機,最後轉為大奶瓶戰鬥機。這五個新的戰鬥機大隊一投入作戰,就和第57戰鬥機大隊一起參加戰鬥轟炸行動。1944年8月15日,盟軍在德拉貢行動中從南方進攻法國。第十二航空大隊的雷電戰鬥機在登陸期間和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提供了近距離空中支援。9月初,來自南方的航空大隊與衝出諾曼第的航空大隊會合。戰鬥機大隊隨後返回義大利,恢復在該國的作戰行動。而第324戰鬥機大隊則留在了法國,成為第一戰術空軍的一部分。第86戰鬥機大隊第525戰鬥機中隊的Ole Baldien號雷電,由博滕中尉駕駛。
第57戰鬥機大隊的一架氣泡型座艙的雷電停在義大利的臨時鋼板機場上。
義大利的戰爭是以每天幾公裡或幾米的佔領來衡量的。當歐洲戰爭結束時,義大利國土上的德國軍隊仍然沒有被完全清除。第十二航空大隊的P-47戰鬥機繼續戰鬥到最後一刻。就在最後,1945年4月下旬,一位大奶瓶飛行員獲得了國會榮譽勳章。第350團的雷蒙德-L-奈特(Raymond L. Knight)參加了針對義大利北部重兵防守的機場的攻擊任務。在這些掃射任務中,他至少摧毀了20架地面上的德國空軍飛機,但在最後一次攻擊任務中,他的飛機被德軍高射炮擊中。奈特試圖駕駛他殘破的雷電飛回基地,但是飛機損壞太嚴重了,在亞平寧山脈墜毀,飛行員陣亡。奈特是地中海戰區(MTO)中唯一被授予國家最高獎章的戰鬥機飛行員,也是歐洲戰區中唯一被授予國家最高獎章的P-47飛行員。在地中海戰區(MTO)中,有17位王牌飛行員至少有一部分戰績是駕駛雷電戰鬥機取得勝利的。除了兩人之外,其他的都是在第325戰鬥機大隊。第325戰鬥機大隊的6名飛行員在P-47上取得了五個以上的戰果,包括赫歇爾-格林(18個戰果中的10個),尤金-埃蒙斯(9個),劉易斯-奇克(6個),埃德塞爾-保羅克(5個)和威廉-雷恩(5個)。第324戰鬥機大隊的詹姆斯-菲尼克斯和第79戰鬥機大隊的拉爾夫-麥克阿瑟是第325戰鬥機大隊以外的兩個王牌飛行員。雷電經常為B-24護航,執行遠程任務。
在義大利,第十二航空大隊被用來進行戰術支援。照片裡,在執行任務前,一個三枚炸彈組被掛載在機翼掛架上。
在歐洲上空,Bf-109經常是 "雷電"的對手。
地勤人員在為巴西第一航空中隊(1 Grupo de Aviacao de Caca)的一架P-47裝載彈藥。該中隊也是第350戰鬥機大隊的第4中隊編制。
每側機翼裡的4挺.50口徑機槍可以在短時間內耗盡彈藥。照片裡可以看到軍械師們小心翼翼地把彈藥帶放進彈藥箱裡。
在太平洋的戰鬥
在日本開始在太平洋地區的進攻之前,美國大大低估了其未來敵人的空中兵力。像P-26和P-35A這樣的老古董戰鬥機在1941年12月仍在使用。當日本偷襲時,零式戰鬥機的優勢幾乎是壓倒性,一下就把美國給打醒了。1942年初,曾經的遠東陸軍航空隊的殘餘部隊在澳大利亞被改編為第五航空隊,並參與了莫爾茲比港(紐幾內亞)、達爾文和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的防禦。第五航空大隊的飛行員們駕駛著老舊的P-39和P-40戰鬥機,面對優勢的敵人,損失慘重。到8月,航空隊只有245架戰鬥機可用,其中170架正在等待搶修或大修。預計敵人將試圖奪取莫爾茲比港並將盟軍趕出紐幾內亞。從那裡向澳大利亞大陸發起攻擊將比較簡單。這就是喬治-C-肯尼將軍在1942年8月4日接替劉易斯-H-布雷頓少將擔任第五航空隊指揮官時所面臨的情況。肯尼,一位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鬥機飛行員,以直言不諱、強硬、務實的領導風格而聞名。他的首要任務是清除紐幾內亞上空的障礙,以便盟軍能夠控制整個島嶼。可靠的將領被安排上崗,那些太累或沒有能力領導的將領被送回了家,為了把急需的物資送到作戰部隊,繁文縟節被削減。就在肯尼上任指揮的三天後,第五師能夠對日本在拉包爾的基地發動16次轟炸。雖然規模不大,但它確實起到了阻止日本人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的作用,而且這次任務也確實表明了前方的情況。太平洋的戰爭與歐洲的戰爭相距遠不止半個地球。這是一場遠距離的戰爭,大部分是在叢林或開闊水域上。航程是一個關鍵因素。擁有雙引擎和長航程的P-38戰鬥機是太平洋地區最受歡迎的陸軍戰鬥機,但其他所有的美國機型也都被使用了。P-47也與第五航空大隊一起行動。組建的第348戰鬥機大隊,於1943年6月抵達澳大利亞,7月開始作戰行動。第348戰鬥機大隊由尼爾-E-科爾比上校指揮,是美國陸軍航空隊中第三支裝備"大奶瓶"的戰鬥機大隊(第二支被運往海外)。當肯尼在西南太平洋地區指揮作戰時,盟軍已經佔領了紐幾內亞南部海岸的莫爾茲比港,而島上的其他地方幾乎沒有人。日本人已在布納登陸,並正穿過歐文-斯坦利山脈向該市推進。在此後的一年裡,敵軍被趕回山那邊,美軍在北部海岸建立了據點。萊城和威瓦克是日本陸軍航空兵的基地,到目前為止阻止了肯尼實現他在該島取得全面空中優勢的目標。肯尼-吉魯(右二)和第36戰鬥機中隊的其他成員在吉魯的飛機前合影。翼狀字母是這個中隊的標準配置,這也是第8戰鬥機大隊中唯一使用大奶瓶的中隊。
隨著第348團和第475團的加入,肯尼制定了打掉日本基地的計劃,並為此在距離萊城僅100公裡的齊裡-齊裡(Tsili-Tsili)建立了一個戰鬥機基地。日本人發現了發生在他們家門口的情況,於8月16日對Tsili-Tsili發動了一次空襲。在被派去迎擊日本飛機的美國戰鬥機中,有尼爾-科爾比(Neel Kearby)的雷電。日軍在這次空襲中損失了大約14架飛機,第348團也獲得了自己的戰績。在接下來的兩天裡,美國戰鬥機用炸彈和掃射攻擊了威瓦克的基地。結果顯示,地面上大約有175架日本飛機被摧毀。肯尼將軍靠近了他的目標,儘管日本人仍有很多戰鬥力,但他們的空軍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一個難以恢復的打擊。萊城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落入盟軍之手。1943年10月11日,尼爾-科爾比(Neel Kearby)在一次飛往威瓦克的戰鬥巡邏中與日軍發生戰鬥,並因這次行動被授予國會榮譽勳章--這是戰爭中第一個獲得該榮譽的美國戰鬥機飛行員。科爾比率領他的4機編隊飛行時,發現下面有一架孤獨的零式戰鬥機,於是率領他的編隊俯衝。三下五除以二就結束了戰鬥,並拉出俯衝回到了高空。就在這時,他發現了一個由日本戰鬥機和轟炸機組成的大型編隊。4名 "雷電 "飛行員將他們的油門向前一推,衝進了日本編隊中。在.50口徑機槍的掃射下,日本飛機很容易就起火墜落了,尼爾-科爾比沒花多長時間就又擊落了4架。接著,他發現兩架零式戰鬥機正在攻擊一架P-47戰鬥機,於是就去驅逐它們。並再次擊中目標,擊落了兩架日本飛機。尼爾-科爾比在這次任務中擊落了7架飛機,但是最後一架飛機沒有被確認。因為他的攝像槍的膠捲用完了,也沒有人看到第7架日本飛機的墜毀。1944年3月4日,科爾比再次率領4架編隊飛行,在擊落兩架日本飛機後,他自己也被擊落並陣亡。當時他以22次勝利在太平洋戰場上並列領先。1943年底,更多的雷電戰機開始抵達西南太平洋。其中一個大隊,即第35戰鬥機大隊一直使用大奶瓶直到1945年3月,後來才換裝了P-38,而第8和第49戰鬥機大隊的單個中隊則換裝P-47,儘管這兩個中隊只換裝了幾個月。1944年初,第58戰鬥機大隊到達該戰區,成為第三支全部由P-47組成的部隊。如同在歐洲一樣,並不是所有在太平洋地區的人都對得到 "雷電 "感到高興。第49戰鬥機大隊的第9中隊一直在飛行P-38戰鬥機,當消息傳來,他們將換裝P-47戰鬥機。拉爾夫-萬德利(Wandrey)最後取得了6個戰績,他這樣回憶新戰機的到來。"我們對'大奶瓶'非常不滿意,在飛行了幾次後,我把我的飛機稱為'共和的墮胎'。它的飛行品質就像一隻跛腳的鴨子,其爬升能力幾乎等同於一塊磚頭"。萬德利在換裝後不久就有機會體驗到大型戰鬥機的堅固性,雖然這不一定讓他成為真正的信徒,但確實讓他對這架戰鬥機多了幾分敬意。第348戰鬥機大隊的 "我的珍妮 "號在抵達西南太平洋後不久。
同一架飛機,剛剛拋掉了它的機翼副油箱。
當第9中隊正在向距離萊城約160公裡的古薩普(Gusap)轉場的過程中,萬德利的編隊收到消息,新基地正受到日本人的攻擊。他的4架飛機立即衝過去救援,但萬德利發現他除了試圖嚇唬敵人之外幾乎無能為力--他的機槍無法開火。他試圖嚇唬一架零式戰鬥機,但日本飛行員顯然不是嚇大的。日本飛行員從正前方衝過來並開火。萬德利能做的就是貓腰在大引擎後面,直直地往前飛。兩架飛機只差了幾米擦肩而過,萬德利心存僥倖地把他的大奶瓶開回了降落點。飛機的左側被擊中了大約20處,左翼被打得千瘡百孔。直到這時,他才發現他的機槍開關都沒有接上,所以開不了火。然而,在這次行動中,第9中隊指揮官傑拉爾德-詹森的機槍發揮了作用,他擊落了兩架日本飛機。詹森的僚機也打下了兩架。在P-47和P-38的飛行員之間,對於這兩種飛機的相對優勢總是存在著一定的競爭。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兩者的速度,所以在1944年初舉行了一場比賽,看看誰會取得勝利。尼爾-卡比是 "大奶瓶"的飛行員,而理察-邦則駕駛 "閃電 "。沒有比這更好的人選了,因為兩人都是太平洋戰區的頂級王牌飛行員。兩架飛機攜帶著滿滿的戰鬥載荷,在納布扎布上空開始了翼尖對翼尖的比賽,並向古薩普飛去。戰鬥機一路上都在樹頂上飛行,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邦和卡比打成了平手。拉包爾是日本在西南太平洋的主要基地,因此也是盟軍在該地區的一個主要目標。10月,第五航空隊與海軍航空兵的飛機一起開始從空中對該據點進行最後的突襲。最終,拉包爾被切斷了與日本其他防線的聯繫,任其消亡,直到它不再對盟軍構成威脅。直到戰爭結束,它未被登陸。在太平洋戰區,"雷電"戰鬥機的主要對手是日本的零式戰鬥機。照片裡,一架被繳獲的零式戰鬥機被美國飛行員仔細檢查了一遍。
1943年12月,對新不列顛的登陸開始了,"雷電"戰鬥機也參與了空中支援。主要的登陸行動於該月26日在格洛斯特角進行,來自拉包爾的日本人的抵抗沒有多久就到來了。一支由25架99式(Val)俯衝轟炸機和50架零式(Zero)戰鬥機在下午過來攻擊美國艦隊。這些飛機遭到了第35中隊的P-40戰鬥機、第36中隊的P-47戰鬥機和第431中隊的P-38戰鬥機的阻攔。總共約有22架Val俯衝轟炸機和24架Zero戰鬥機被擊落。稍後,第348大隊的兩個戰鬥機中隊攔截了15架三菱G4M2型(Betty)中型轟炸機,並擊落了14架轟炸機和2架戰鬥機。這16架敵機是第348大隊在12月16日至31日期間總共聲稱的79架戰績的一部分。由於在此期間的行動,第348大隊被授予傑出單位獎章。麥克阿瑟將軍設定的目標是返回菲律賓。然而,在他返回之前,還有一些目標需要實現,議程上的第一項是徹底徵服紐幾內亞。從莫爾茲比港開始,盟軍在該島的北部海岸建立了自己的前進基地,然後沿著該島的北部山脊向上推進,為登陸新不列顛島停滯了很久。霍蘭蒂亞(Hollandia)和艾塔佩(Aitape)在5月初淪陷(從而繞過了日本在威瓦克的大基地),隨後在該月晚些時候佔領了瓦德克。仍然需要一個更接近登陸行動的機場,因此紐幾內亞海岸外的一個島嶼比亞克(Biak)在5月下旬被佔領。日軍的第一次空中反擊是在下午,8架零式戰鬥機試圖穿透第342戰鬥機中隊(隸屬第348大隊)的空中防線。雷電戰機攔截了敵機,從空中擊落了其中五架。該島最終於6月20日被完全佔領。另一個島嶼,諾姆福爾,在7月初被佔領。當月晚些時候,盟軍在紐幾內亞的最後一個目標桑薩波角被佔領,但這次沒有遭到日本的反擊。9月15日,莫羅泰(Morotai)被佔領,現在距離菲律賓只有不到500公裡了。隨著第五航空隊在比亞克、桑薩波和莫羅泰的行動,日本人放棄了他們在西裡伯斯和哈爾馬赫拉的空軍基地。10月,肯尼將軍領導的空軍對婆羅洲的峇里巴板發動了一系列空襲。這些襲擊的目的是破壞日軍的石油供應,他們要求隨行護航的戰鬥機執行最大航程的任務。第35戰鬥機大隊的作戰參謀約翰-楊少校對所涉及的遠距離飛行有這樣的評價。"這些任務是戰鬥機的掃蕩,目的是在解放者轟炸機來執行任務的時候清除目標上空的日本飛機。峇里巴板距離莫羅泰1350公裡,為了到達那裡,有必要為P-47戰鬥機配備三個副油箱。在目標區上空戰鬥時,機翼上的副油箱被拋棄,而284升的機腹副油箱則在整個戰鬥中沒有扔掉。很明顯,即使增加了燃燒攜帶量,每名飛行員也必須使用每一個節省燃料的技巧來到達目標並返回。"道格拉斯-帕森斯(Douglas Parsons)少校在這一時期擔任第35大隊的副指揮官。他回憶說。"我們駕駛著新的P-47D-28戰鬥機,在轟炸機進入該地區之前,進行了1350公裡的進攻性戰鬥巡邏。戰術包括在6000米至9000米的高空進入,然後對任何升空的敵方戰鬥機進行壓制。幾輪空戰過後,每架P-47都不得不準備返航。這幾乎是一場老鼠賽跑,但戰術是有效的。在兩次前往峇里島的任務中,我們分別擊落了15架日本飛機。在這些任務中,有兩名飛行員犧牲了,其中一人在離基地不到兩小時的路程上就燒光了汽油。第318戰鬥機大隊的P-47戰鬥機在夏威夷排隊等候檢閱。在這張照片之後不久,這些飛機被裝上兩艘護航航母,前往塞班島。
入侵菲律賓的計劃原本是要在棉蘭老島登陸,但盟軍確信日本的空中和海上力量很弱。結果,繞過最南端的島嶼,10月20日在萊特島進行了首次登陸。登陸地點發生在塔克洛班(Tacloban)和杜拉格(Dulag)附近,到該月26日,第五航空大隊在這些機場投入使用。日本人發動了一次重大的海上攻勢,試圖趕走美國人,但聯合艦隊並未到達行動目的地。美國海軍的空中力量與敵人的艦隊相遇,在雷伊泰灣戰役中,幾乎結束了日本帝國海軍繼續大規模海上行動的能力。海上的損失並沒有阻止日本人試圖增援他們在萊特島的部隊。從10月下旬到12月11日,大約有11個護航船隊被派去進行增援並炮擊,但其中有124艘艦艇和駁船被擊沉。在偷襲珍珠港的三年後,美國人在萊特島的西側的奧爾莫克再次登陸。日本人也試圖在附近登陸一個旅,在空中、地面和海上爆發了激烈的戰鬥。一共有53架戰鬥機被美國戰鬥機擊落,包括第460戰鬥機中隊(隸屬第348大隊)的兩架。四天後,日本人試圖讓另一支艦隊進入,但它的命運與先前的艦隊相同。儘管島上的戰鬥一直持續到5月8日,但沒有進一步嘗試登陸。在登陸呂宋島主島之前,需要一個更接近該島的空軍基地。為此,棉蘭老島於12月15日被佔領,到20日,美國戰鬥機已經從聖何塞的機場投入使用。日本人對最初的登陸感到驚訝,但很快就對盟軍的運輸船進行了海上攻擊。沒有美國海軍部隊擋在日本人和他們的目標之間,還好第五艦隊的艦載戰鬥機阻止了這場災難。1945年在克拉克機場的第35戰鬥機大隊的一架P-47D。這條生產線上的第一架飛機屬於201 Escuadron Aero de Pelea(墨西哥空軍)。這支部隊作為第58戰鬥機大隊的第四中隊飛行,其飛機尾部帶有綠色、白色和紅色的垂直條紋。
第41戰鬥機中隊的 "戰鬥寶貝 "號取得了兩個戰果,正在等待下一次任務。發動機罩的正面是黃色的,有黑色的輪廓。
駐紮在聖何塞的部隊之一是第58戰鬥機大隊。該部隊幾乎在一年前就加入了第五航空大隊,但其大部分任務都是對地攻擊,而不是在空中與敵人作戰。因此,該團在空中取得的戰果相對較少。然而,12月26日晚,這支部隊準備就緒。格溫-阿特金森(Gwen Atkinson)上校在這個時候領導了這個小組,他回憶起這些戰事。"毫無疑問,我參加的最艱難的任務是12月26日的那次。我們奉命攻擊並驅散一支由一艘重巡洋艦、一艘輕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組成的日本海軍特混艦隊,並攻擊棉蘭老島。由於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轟炸,我們只能用0.50口徑的子彈進行掃射,用我們的P-47戰鬥機攻擊那八艘軍艦,敵艦的反擊火力太密集了。我們小組有29人參加了這次任務,他們中是如何活著飛出防空火力網的,對我來說仍然是個謎。我們損失了10名飛行員,還有一名受了重傷(被擊落的飛行員中有5名最終被找到)。日軍在對機場進行了一次火力微弱的炮擊嘗試後,損失了兩艘驅逐艦,並沒有造成什麼損失,就撤退了。" 由於這次行動,第58戰鬥機大隊和其他三支參與攻擊的戰鬥機中隊獲得了傑出單位獎章。一旦聖何塞的基地投入使用,戰鬥機就可以出動以掩護突襲克拉克機場的轟炸機。從12月22日到年底,共進行了6次攻擊,美軍戰機聲稱有94架戰果。24日,第348戰鬥機大隊的四個中隊(該部隊是少數以四個中隊作戰的大隊之一)進行了護航。日本人在這一次傾巢而出,一場惡戰隨之而來。大約45分鐘後戰鬥結束,32架日本戰鬥機被擊落,第348戰鬥機大隊損失4架。1945年1月7日,呂宋島被佔領,該月15日,美國戰鬥機從林加延起飛。敵人的空中對抗越來越少,第5航空大隊的 "雷電 "戰鬥機轉而發揮對地攻擊作用。任何在地面上移動的東西都是目標。卡車、日本士兵、炮位、鐵路交通和自行車都感受到了8挺.50口徑機槍的火力。林加延距離前線只有80至300公裡,因此每天可以執行幾次飛行任務。直到3月10日,第五航空大隊幾乎所有的戰鬥機都參與了這項作戰行動,但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航程較長的P-38和P-51戰鬥機被派出來,開始對更遠的目標執行作戰任務。第35戰鬥機大隊和第348戰鬥機大隊都在3月份改用野馬,只有第58戰鬥機大隊繼續用雷電支援地面行動,直到日本人在7月最終停止抵抗。第318戰鬥機大隊第19戰鬥機中隊的P-47戰鬥機被裝上航母,準備前往塞班島。
第318戰鬥機大隊的大奶瓶從護航航母上飛到塞班島上新建的跑道。
儘管第五航空大隊不是唯一一支在太平洋地區作戰的陸軍航空隊,但它是唯一一支在戰鬥中使用 "雷電 "戰鬥機的部隊,直到1944年中期。中太平洋地區在很大程度上是海軍的天下,大多數飛機都是在航空母艦的甲板上起飛的。然而,在1944年6月,馬裡亞納群島被美軍佔領,需要飛機來支援地面部隊。在夏威夷,第318戰鬥機大隊(隸屬第七航空大隊)裝備了大奶瓶,並決定一旦有了前進機場,就把這支部隊帶到塞班島,這是馬裡亞納群島中第一個被攻擊的地方。該小組的 "雷電 "戰鬥機被裝運在兩艘護航航母上,駛向佔領區。儘管特遣艦隊受到了日本轟炸機的攻擊,但所有的71架"雷電 "都從護航航母上起飛,在第一批部隊上岸後僅一周就降落在塞班島。P-47戰鬥機立即投入行動。除了地面攻擊外,該機群還對敵人的機場進行掃射,並在美國基地上空巡邏,以防止敵人反擊。在登陸提尼安島和關島期間,第318大隊繼續支援地面部隊,但最終該大隊的作戰行動受到了航程的限制,改用了航程更遠P-38。共和公司的人意識到了他們的大型戰鬥機的航程有限,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1944年底,一種新的雷電戰鬥機,P-47N,開始下線。該機具有太平洋地區所需的航程,而且有一個比它的哥哥們更大的動力。美國空軍計劃在靠近日本本土的基地建立一支戰鬥機部隊,並為此在這些計劃中加入了新型驅逐機。1945年4月,第318大隊重新裝備了P-47N,並轉場到離衝繩海岸5公裡的利島,距離日本只有523公裡。該大隊在入駐新的基地後很快就開始了作戰行動,主要任務是對日本南部的目標進行轟炸和掃射。在5月和6月初,飛行員們幾乎在每次任務中都遇到了日本空軍的頑強抵抗,因此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戰績。到6月10日,該機群自首次從列島開始行動以來已經取得了108個戰果。中島Ki 43(Oscar)是P-47在太平洋上空對戰的一個主要日本戰鬥機型號。
第318戰鬥機大隊的 "Little Paduzi"號。
5月25日,第318戰鬥機大隊的理察-安德森和唐納德-甘迺迪正駕駛著他們的P-47N戰鬥機在阿馬尼奧島的一個日本基地上空飛行,他們發現有30架日本戰鬥機向他們壓來。兩名美國飛行員立即爬高迎戰。戰鬥只持續了大約四分鐘,但在戰鬥結束時,安德森在這次任務中擊落了五架敵機,他的搭檔擊落了三架。第二位318大隊的飛行員約翰-E-沃格特(John E. Vogt)在三天後重複了安德森在一次作戰任務中成為王牌的壯舉。第二十航空大隊被指派使用新的B-29轟炸機進行對日戰略轟炸的任務。三支裝備P-47N的戰鬥機大隊被分配到該航空大隊。其中第一支,第413大隊,在1945年5月與第318大隊一起在勒石島作戰。第三支部隊,第507大隊,於6月下旬抵達該島。最後到達太平洋的是第414大隊,該大隊駐紮在硫磺島。雖然最初是為了護航,但很少有機會執行這種任務。雷電作為對地攻擊機的聲譽使其更頻繁地被用於這一角色。機場、鐵路橋、軍械庫、工廠、航運和各種地面目標都感受到了大奶瓶的威脅。8月8日,第413和507大隊在日本上空執行了他們唯一一次護航任務。大約有400架B-29瞄準了九州島上的鋼鐵生產城市八幡。兩個大隊的151架P-47在轟炸機前面負責清除天空中的日本攔截機。日本人在這一天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有60架戰鬥機起飛迎戰美國人。這場激烈的戰鬥導致了13架日本戰鬥機被擊落,美軍只損失了4架 "雷電 "戰鬥機。五天後,第507大隊執行了另一項任務,對朝鮮進行了一次戰鬥機掃蕩。日本人再次奮起反抗,結果被滅了20架,美軍只損失了一架P-47。奧斯卡-F-佩爾多莫中尉是這次任務的飛行員之一,他擊落了4架中島Ki 43(Oscar)和1架Willow。這不僅使佩爾多莫成為最後一位在一天內成為王牌的美國飛行員,也為他贏得了戰爭中最後一位美國王牌的榮譽。該大隊因這次任務贏得了傑出單位獎章。兩天後,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就結束了。B-29在飛往日本的轟炸任務中通常沒有護航戰鬥機,但在少數情況下,P-47N被用來在轟炸機之前進行掃蕩。
P-47N裝備有炸彈和火箭彈,是一種強大的對地攻擊機,儘管它最初是被設計為遠程護航機。
更大的機翼內部油箱和大型外部副油箱使P-47N成為"雷電"中航程最遠的型號。
麥克埃克倫(E.H. McEachron)駕駛的"Gerry"號。麥克埃克倫在第414戰鬥機大隊服役。
中國 緬甸 印度
P-47還有一個戰場--中國、緬甸、印度(簡稱中緬印),但在這個戰場上的作戰行動對 "大奶瓶"來說規模要小一些。第十航空大隊和第十四航空大隊在中緬印作戰,總共有三個完整的戰鬥機大隊,另外第四個戰鬥機大隊有兩個中隊裝備P-47。第33戰鬥機大隊在地中海服役,直到1944年初,該大隊轉場到印度並開始換裝P-47。4月,該大隊轉場到中國的雙流機場,並被分配到第十四航空大隊。換裝訓練一直持續到9月,然後該團返回印度(和第十航空大隊)參加了剩下的戰爭進程。第33戰鬥機大隊在緬甸執行俯衝轟炸和掃射任務,支援在該地區作戰的盟軍地面部隊。第80戰鬥機大隊曾在美國接受過 "大奶瓶"的訓練。事實上,它是第二個接受這種新式戰鬥機的部隊。然而,當該大隊前往印度時,"雷電"戰鬥機沒有被帶上,換裝了P-40和P-38戰鬥機。1944年春天,第80戰鬥機大隊再次接收P-47戰鬥機,並在緬甸執行地面支援任務。此外,它為駝峰航線的印度終點站提供防空,打擊日本機場並在盟軍基地上空進行掩護。該大隊在1944年3月27日的行動中獲得了傑出單位獎章。當時一個大型的日本飛行編隊來到了印度阿薩姆邦的煉油廠進行攻擊。第80戰鬥機大隊攔截了敵機並瓦解了攻擊。另一個來自地中海的第81戰鬥機大隊在1944年初轉場到印度。和第33戰鬥機大隊一樣,該大隊後來被調往中國,加入了第14航空大隊。在中國繼續完成"雷電"戰鬥機的訓練,該大隊也進行了幾次戰鬥巡邏;但直到1945年1月,該大隊才被認為完全做好了戰鬥準備。除了護航任務外,第81航空大隊還對敵人的機場和設施進行了打擊,並為中國的地面部隊提供了支援。這些任務一直持續到戰爭的結束。1944年3月底,第1航空大隊在印度被啟用,以支援溫蓋特的突擊隊進入緬甸。第1航空大隊是一支小規模的空軍部隊,由戰鬥機、轟炸機、聯絡機和運輸機組成。隸屬於該部隊的兩個戰鬥機中隊最初使用的是P-51 A,但在1944年5月,野馬戰鬥機被雷電戰鬥機取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該部隊又開始了支持盟軍地面部隊的行動,直到1945年5月,該大隊再次改用後期型號的野馬戰鬥機。在太平洋地區,超過40名第五航空大隊的王牌飛行員在裝備了 "大奶瓶"的部隊中完成了大部分的飛行任務(第35和348大隊)。這份名單中,尼爾-科爾比(Neel Kearby)以22次空中勝利為首。此外,第8和第49戰鬥機大隊的其他一些王牌飛行員在他們的戰鬥中至少有一部分時間飛行了這種飛機。在第七和第二十航空大隊中,除了第507戰鬥機大隊的奧斯卡-佩爾多莫之外,第318戰鬥機大隊擁有所有的王牌。沃爾夫(Judge E. Wolfe)是該大隊的頭號王牌,他有9架日本飛機的戰果。正如在歐洲一樣,P-47的相對價值並不完全由戰鬥中擊落的敵機數量來衡量。盟軍進攻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空中支援的直接結果。在這項經常是困難和危險的工作中,"雷電 "在對日戰爭中表現突出。第81戰鬥機大隊的一架P-47在中國基地降落。
地勤人員正在將火箭發射管安裝在62號機上[生產序列號42-76012]。引擎蓋上的中隊徽章標誌著本機屬於第57戰鬥機大隊的第65戰鬥機中隊。
來自第350戰鬥機大隊第345中隊的雷電在阿爾卑斯山上空飛行。
第414戰鬥機大隊第456戰鬥機中隊的P-47 N準備起飛。發動機罩和尾翼是黃色的,生產序列號是44-88389。
後記
在結束P-47戰時服役的故事前,有必要看一些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統計數據。從1943年3月到1945年8月,"雷電 "在它服役的各個戰場上總共飛行了545,575架次。在這些飛行過程中,共消耗了134,899,415發子彈,發射了59,567枚火箭彈,投擲了132,482噸炸彈。戰鬥飛行時間為1,352,810小時,消耗了7.7億升的燃料。就戰績而言,P-47被認為摧毀了超過7000架敵機,其中3752架是空中戰果。在對地攻擊方面,"大奶瓶"在歐洲摧毀了9000輛火車頭,86000輛鐵路車廂,68000輛運輸車輛,6000輛坦克裝甲車,以及60000輛馬拉車輛。三家工廠生產的15,683架 "雷電 "戰鬥機中的三分之二被送往戰鬥地區的部隊,其中超過6,000架在1945年8月戰爭結束時仍在使用。雷電戰鬥機起源於兩個旅居美國的俄羅斯人,但它是在一場橫跨全球的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它是有史以來最大和最重的單引擎戰鬥機,它的生產數量超過了任何其他美國戰鬥機。P-47最初被認為是一種航程有限的高空戰鬥機,但它表現出了多功能性,可以作為戰鬥轟炸機、對地攻擊機和遠程護航機。飛行員們,即使是那些喜歡其他飛機的人,也尊重 "大奶瓶"扛揍的能力,並且仍然能夠飛回家,同時欣賞機翼上的8挺機槍的重火力。是一種少數人不喜歡,許多人喜歡,所有人都尊重的戰鬥轟炸機,共和P-47在歐洲、地中海、太平洋和亞洲大陸的上空開闢了一條永不被遺忘的道路。雷電的最快型號是XP-47J。這個型號在平飛時達到了超過800公裡/小時的速度,但同樣的,它也太晚了,無法批量生產了。
照片裡看到的是XP-69的3/4比例模型,是P-47的魔改型號,預計重量為11.87噸。
XP-47H由一臺2500馬力的克萊斯勒發動機驅動。製造了2架樣機,但是由於太晚了,所以沒有批量生產。
第一架XP-72是圍繞 "黃蜂 "發動機設計的,很可能是所有美國戰鬥機中最快的。不幸的是,當該機製造出來後,軍方需要的是遠程護航戰鬥機,因此XP-72未批量生產。
第二架XP-72裝備了一個第三方設計的對轉螺旋槳。該架可以在三分半鐘內從海平面爬升到4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