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快評 | 美國駐華使館這次「闢謠」,至少說明了三個問題!

2021-02-20 參考消息

美國駐華使館日前更換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頭像,對頭像所使用的大使館徽標做了一些改動,其中最為顯著的變化是底標上的「中國·北京」字樣變成了「北京」。美方去掉「中國」兩字迅速引發境內外媒體關注,其動機引發外界揣測。

▲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頭像(來源: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

美國駐華使館12日發表聲明對此作出了回應,稱新頭像作出的改動是「美國國務院的美國駐全球使團品牌計劃的一部分」,並提醒說「很多其他使領館也做出了類似的設計改動」。聲明還附上了美國駐緬甸、辛巴威、貝寧等國使館的社交網站頁面截圖,顯示這些使館的徽標均只有首都名稱,沒有標出國家名稱。由此看來,美方「闢謠」的意圖明顯。

▲美國駐華使館官方微博截圖(來源: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

美國駐華使館更換頭像引發的輿情,也許最終只是中美關係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但通過這件事,至少說明了三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第一,美國反華反共勢力對中國的挑釁已經到了歇斯底裡的地步,它接下來對中國採取任何不利舉動,中國人民都不會覺得奇怪。

自新冠疫情在美國大規模暴發以來,白宮在處理對華關係時充滿了衝動和焦躁,把能夠打壓中國的牌幾乎全部打了一遍。而自7月下旬以來,美方的倒行逆施更是接連不斷且逐漸升級,包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公開發表對華「冷戰式」宣言、突然限時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提出「清潔網絡」倡議打壓中企、啟動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退市程序、計劃禁止微信和TikTok這兩個最受歡迎的中國應用程式……而就在美國駐華使館更換社交媒體頭像的同時,恰逢美國衛生部長在臺灣訪問,外界因此而揣測美國的兩岸政策是否發生重大變化,也算情理之中。實際上,面對美國無理挑釁,中方已經做好了中美關係爬坡過坎、經歷風雨的準備。

第二,美國反華反共勢力企圖離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關係的陰謀不會得逞,只會在中國形成對美同仇敵愾的輿論氛圍。

受美國倒行逆施影響,中國民眾對美國的觀感出現了急劇惡化。「抗疫你不行,甩鍋第一名」已經成為不少中國人對美國的第一印象。美國駐華使館對此應該深有體會。不管是它此次更換頭像引發的輿情,還是網友近來在其社交頁面上發表的評論,中國的主流民意正在一邊倒地譴責美國的對華政策。蓬佩奧之流本想借反華反共來挑撥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卻反而讓中國人民更加團結,愛國之心更加堅定。近來有調查顯示,超過97%的中國網友支持「國家採取反制措施回擊美方挑釁」。這是包括美國駐華使館人員在內的美方應該正視的。

第三,中美關係遠遠超出了雙邊關係的範疇,哪怕是「換頭像」這樣的風吹草動都會引發極大關注,彰顯雙方暢通對話渠道的重要性。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曾經刊發過一篇極具代表性的文章,認為中美關係將決定人類在21世紀的走向,兩國在經濟上相互高度依存、貿易關係價值超過7370億美元,「中美關係大到不能倒」。中方也常常講,「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實際上也是在說明中美關係的世界意義。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建交以來的最複雜局面,雙方暢通渠道、坦誠對話,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倘若沒有對話,中美關係的問題只會越積越多,甚至導致失控。

從理論上來說,美國駐華使館是中美兩國人民相互溝通了解的主要窗口。「闢謠」當然必不可少,但它更應該做的事情是將中國的真實民意和對美政策完整無誤地呈報給華盛頓,從而讓蓬佩奧之流在處理對華關係時能夠認清形勢、正視現實、糾正錯誤,回到正確的歷史軌道上來。

微信編輯 | 許海婷

微信審核 | 董磊

致無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 點讚是態度 分享是美德 

點亮星標不走散

獨一無二的參考君

↓↓↓

相關焦點

  • 駐華使館微博說美國領導全球健康無可比擬,留言區馬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如美國總統川普嘴裡常說的「沒有人比我更懂」一樣,@美國駐華大使館  發布的內容,當然是自顧自的自吹自擂。然後,在留言區內,馬上就充滿了快活的空氣。先來看前三條留言,是多麼的讓人快活無比。老七現在的感覺不再是中國現在的網民不好忽悠了,而是感覺這@美國駐華大使館  的小編是不是已經叛變美國為我工作了!因為,這特麼分明是我們常說的「低級紅、高級黑」好不好!哈哈!難道在美國,不僅僅有個「川建國」,還有個潛伏的小編!?
  • 原蘇聯駐華使館首席翻譯憶中蘇崢嶸歲月(圖)
    中新社莫斯科6月12日電 題:原蘇聯駐華使館首席翻譯憶中蘇崢嶸歲月  中新社記者 田冰  「在中共領導下,中國的改革開放卓有成效,已經走在了俄羅斯的前面。」日前,前蘇聯資深外交官、漢學家顧達壽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道。這位已82歲高齡的原蘇聯駐華使館首席翻譯興致勃勃地向記者講起他與中國歷代領導人之間鮮為人知的故事和他所親眼目睹的中蘇崢嶸歲月。
  • 胡錫進喊話美駐華使館:美國的民主急需增援,你們不要忙著「和香港人民站在一起」了
    為迎接美國新總統就職儀式,華盛頓特區已經變成了「兵營」。
  • 參考快評 川普政府亂象叢生,但不宜妄斷總統被架空;臺灣當局頻與大陸"打嘴仗",不如辦些實事……
    (路透社)蘇格(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國際關係學界有一說法:「審視政治家演講,不能光盯其嘴唇,更要看其站在何處」。這次彭斯在慕尼黑的演講,是在歐洲講給歐洲人聽的;而川普當初的某些言論是說給美國國內聽眾的。此次彭斯的演講與川普從前的某些政策宣示有些出入,二人似乎沒有一個統一的「口徑」。
  • 中方對美國最新挑釁,送八個字!
    如果一定要說,總有一種感覺,現在的美國,有點走火入魔了。一覺醒來,一系列的大事,真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1,居然要制裁我14位人大副委員長,難怪中方火大,立刻召見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嚴正抗議,強烈譴責,還送了八個字,這個後面詳說。
  • 參考快評 | 臺灣新軍事計劃「重層嚇阻」解放軍?實為暗度陳倉
    蕭青(臺灣問題評論員)先來回顧一下臺軍方戰略的進化史。「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戰略最早見於1995年;陳水扁上臺後,時任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伍世文提出業務報告,調整成「有效嚇阻,防衛固守」;馬英九上任初期,繼續對外宣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直到2009年3月改回「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至今。
  • 參考快評 | 日本擬派「準航母」巡航南海 與侵華旗艦同名
    75年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已淪為美國的「小弟」,再派「準航母」從太平洋到南海,其動機必然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惕。這表面上似乎是在為給美國航母充當「拉拉隊」,但本質上卻是在為安倍「修憲」拉票。一旦「修憲」完成,日本搖身一變成了「正常國家」,而「出雲」號和其後續艦稍加改裝就可能從「準航母」變成真航母。
  • 美國駐華使館有什麼資格對中國發號施令?
    人是我們的人、地是我們的地、事是我們的事,這本來就是中國司法主權範圍內的事情,美國大使館居然也想發號施令?我們的回答就一個字:呸!據中國新聞網12月28日報導,日前美國駐華大使館發布一份聲明,幾乎是用「命令」的口吻,要求中國立刻釋放12名涉嫌偷越邊境、組織他人偷越邊境的香港人,其姿態就好像是高高在上的「太上皇」。
  • 頭條 | 外交部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
    9月21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就美方援引美國國內法,對中國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及其負責人實施制裁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
  • 參考快評 | 「切斷對華關係」不是「瘋話」那麼簡單
    收錄於話題 #參考快評554個
  • 參考快評 | 中國「不計前嫌」救場TPP? 目前還不是時候
    報導稱,觀察人士都在拭目以待,看中國能否填補美國留下的領導真空,或是推進它自己倡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歐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強力推進TPP,目的是推動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投資和貿易進一步自由化,進而為美國跨國公司獲得更多商貿機會創造條件。儘管美國在推進TPP過程中存心將中國排除在外,但其戰略設計的重點仍然是強化區域自由貿易,提振經濟。而僅就消除貿易壁壘、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而言,TPP可以幫助中國營造更好的貿易環境,帶來大量機遇。
  • 新民環球 | 伯恩斯會是個怎樣的美國駐華大使?
    2021年即將結束之際,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對尼古拉斯·伯恩斯出任新駐華大使的任命,結束了這個關乎世界重要雙邊關係的職位長達一年有餘的「空窗期」。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美國換了7位總統,而駐華大使共有12位。
  • 陸基中段反導試驗「4連勝」,說明什麼? | 參考快評
    收錄於話題 #參考快評,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中段反導被網友們戲稱為「把敵人的快遞拍死在半路」,假想作戰目標多為中遠程飛彈和洲際飛彈,目前僅有少數國家掌握該技術。  在中段飛行階段中,彈道飛彈戰鬥部處於彈道高點,且戰鬥部已經和助推級分離,可能會釋放誘餌,真假目標處於混雜狀態,攔截難度很大。
  • 這次反種族歧視浪潮,又揭露了美國政客的騙局…… | 參考快評
    收錄於話題 #參考快評以至於美國華裔女記者哀呼:現在的亞裔簡直就像任人宰割的獵物!矛盾日積月累,必要爆發。當前,包括加利福尼亞州、賓夕法尼亞州、華盛頓特區等地,都出現了「停止仇恨亞裔」遊行,而「亞裔的命也重要」話題也在社交媒體引起震動。這一波反種族歧視浪潮離弗洛伊德被「跪殺」才過去不到一年,無疑再次提醒人們,美國的種族歧視毒瘤是何等根深蒂固。
  • 參考快評 | 中國應更主動發問,請美國回答!
    中國面對的輿論戰,至少呈現出以下幾個非同尋常的特點:    從幸災樂禍到指責中國,從汙名化到所謂「瞞報漏報」論,從對華「索賠」到最新所謂「病毒洩漏」說,白宮內閣高官和美國部分媒體,編造出各種謊言和站不住腳的論調,在不斷強化對華施壓中形成合唱之勢。
  • 美陸軍期刊建議:若兩岸開戰,美國可派4個師「駐臺協防」
    針對所謂「美國協防臺灣」相關話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回應,美方的作為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幹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國臺辦發言人也多次表達嚴正立場,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中國的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歷史大勢,是任何力量阻擋不了的。
  • 劉曉原:「蒙古問題」和冷戰初期的美國對華政策
    不久,搬到南京的美國使館向國務院發回它對內蒙局勢的第一份詳盡報告。在報告中美使館對國民黨政府的蒙古政策持批評態度,認為蒙古人的自治要求有其「合理性」。使館還認為,儘管目前的內蒙自治運動可能受到蘇聯和外蒙的影響,但是這些運動的根源在中國國內;國民黨政府最近拒絕接見東蒙代表團,因此已經失掉了加強王爺廟內部反蘇反共力量的機會。報告對內蒙政治派別的說明反映了當時美國駐華官員中一種帶普遍性的誤解。
  • 美國駐華大使館這操作尷尬了
    如下圖所示,不少支持川普的美國網民和網絡大V目前就在怒斥Youtube的做法,稱他們的「言論自由」正在被壟斷了人們發言渠道的大型社交平臺「剝奪」。有川普的支持者甚至懷疑這是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所來自的民主黨在勾結與他們意識形態相符的科技公司,強行鎮壓美國的「保守派」這個「異己」。
  • 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館發文自稱「白羅斯」 中文網站已更名
    然而就在周五(3月16日),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館突然發布聲明表示,他們其實對這個中文名很有意見。使館聲明寫道:目前,對中國人而言,我們是來自於『白俄羅斯』的人。『白俄羅斯』這個詞中的『白』就是白色的白;『俄』是個形容詞,『俄羅斯』是其含義之一;而『羅斯』是古代巴爾特人、芬蘭烏戈人和東斯拉夫人的土地上的國名。
  • 中評重磅專訪:李成籲中美關係轉危為安
    這說明美國社會現在有多麼分裂,也顯示以民族主義、民粹主義為特徵的「川普主義」,在大選之後將依然會對美國社會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二是驚訝於中國國內網民和意/見/領/袖希望川普連任的普遍程度。李成指出,有的人可能是帶著「零和」博弈的觀點,希望川普連任,把美國搞糟了,中國會得到好處。但問題在於,中美關係過去兩年急劇惡化,已將中國帶入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