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老人隱藏身份60年!連妻兒都不知道,他竟然是……

2021-02-13 人民網

原來,英雄一直隱藏在我們身邊。

今年91歲的老人張文魁,在湖北十堰生活了60年,是一名退役軍人。

去年,社區組織填寫退役軍人信息採集表,在「是否榮獲軍功」一欄中,只有一個字:「無」。

這張表是張文魁兒子代填的,他不知道父親有什麼軍功,幾十年來從沒聽父親提到過。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張文魁17歲參加抗日戰爭,19歲入黨,先後參加大小戰役百餘場獲得過淮海戰役獎章、渡江戰役獎章、中南戰役獎章、西南戰役獎章、抗美援朝紀念獎章、和平萬歲紀念獎章,更有國防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質解放獎章。

在床頭一個舊柜子裡,他把這些獎章和證書用一塊布包得嚴嚴實實。幾十年來,深藏功與名,連妻兒都不知道……

年輕時候的張文魁

在登記表中,立功受獎情況填寫著「無」


侵略者打殘父親,17歲少年參加革命

雖然在丹江口市居住了整整60年,但張文魁的故事起源於他的老家。1928年,在山西省長治市韓店鎮南仙泉村,張文魁呱呱墜地。

張文魁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七,但由於家庭貧窮和環境落後,張文魁前面的6個哥哥姐姐全都夭折,張文魁也因此成了家裡的獨苗。而在張文魁出生後的第三天,母親也不幸亡故。少年時的張文魁,只能與父親相依為命。

後來日本侵略者佔領山西,張文魁的父親也被鬼子打折了胳膊而落下了殘疾。看到鄉親們和親人遭受殘害,張文魁暗下決心:「我要上戰場,殺敵報國!」

1945年6月,年僅17歲的張文魁扛起武器,參加了革命。因積極勇敢,表現突出,被任命為當地的抗日民兵隊隊長。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裡,張文魁帶領著鄉親們積極配合解放軍作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1947年3月7日,張文魁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那年9月,他帶領6名老鄉上前線

1947年9月,張文魁先後動員了村裡的另外6名年輕人報名參軍。

「你是獨子,父親又是殘疾,家裡需要人照顧,就不要去參軍了,在村裡帶領民兵一樣是幹革命。部隊到村子裡接兵時,上級領導在知道張文魁家中的情況後,主動給他做工作。

「另外6名同志都是我做的工作,現在讓我留下,我怎麼跟他們交代?再說作為年輕人,我又有打仗經驗,應該到前線去。」張文魁的倔強,讓給他做思想工作的部隊領導無可奈何。

張文魁

「娃,你去當兵打仗我不反對,但是到了部隊上別給我開小差當逃兵丟人。家裡我一個人能應付,你就放心地走。」得知唯一的兒子要去打仗,張文魁的父親揮淚送到了村口。就這樣,張文魁成為晉冀魯豫軍區第九縱隊中的一員。

1948年2月,為了配合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第九縱隊在司令員秦基偉的率領下強渡黃河,挺進豫西,攻佔了八百裡伏牛山,緊接著又馬不停蹄接連攻克了15座縣城。緊接著,張文魁所在的部隊又攻洛陽,戰南陽,不斷開闢中原戰場。

1948年8月,攻打鄭州的戰役打響。當時,張文魁在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27旅,是攻打鄭州圍殲戰的主力部隊,仗打得很激烈,雙方傷亡都很大。同年10月22日,中原戰略重鎮鄭州解放,張文魁所在旅還活捉了一千多名俘虜,張文魁被部隊首長安排押送這批俘虜去伏牛山革命根據地。

在之後的淮海戰役中,張文魁被抽調至45師師部警衛團,做後勤和首長安全警衛工作。

張文魁學習修理大炮時的考試成績表

那時,張文魁所在部隊有炮兵沒有大炮,在戰場上繳獲了敵人的大炮,再立即投入戰場。但是有很多繳獲來的大炮無法使用,需要修理。1948年12月,張文魁被部隊首長選派到剛解放的鄭州學習修理大炮。炮修好後,張文魁就接手了這批大炮,當上了正式的炮兵。從此,張文魁一直與大炮打交道。

參加渡江戰役,轉戰半個中國

1949年2月,張文魁所在的第九縱隊整編成為第二野戰軍四兵團十五軍,秦基偉任軍長。軍隊整編後就挺進到了長江邊上,做渡江戰役的前期準備。到長江北岸後,張文魁和戰友們就一邊找船、造船,隨時等候下達作戰命令。

張文魁說:「渡江戰役打響時,我在炮營,主要負責朝江面上打煙幕彈,掩護部隊渡江。炮兵萬炮齊發,百萬雄師,猶如洶湧的怒濤以勢不可擋之勢,直撲長江南岸,那場面十分壯觀,至今還歷歷在目。

當時汽車很少,馬匹也不多,公路少之又少,笨重的大炮等輜重主要靠人拉肩抬,炮兵的艱辛程度難以想像,但沒有人叫苦叫累。

張文魁所在的部隊是在江西九江對岸渡江,六點開始,七點就過江了。打過長江就是江西。過長江後,乘勝追擊敵人一直打到江西上饒。然後,又千裡追擊,一直打到福建、浙江,後又打到廣州。

之後,張文魁所在的部隊又接到命令進軍廣西,打白崇禧。打完廣西,1950年又打貴州,發起了解放大西南戰役,解放了貴州、雲南。雲南的國民黨部隊投誠起義了,張文魁所在的部隊根據命令駐防雲南。再後來,張文魁所在部隊又接到命令,繼續進軍,入川剿匪。

渡江戰役勝利紀念章

在張文魁的家中,至今還保留著他在解放戰爭期間獲得的淮海戰役獎章、渡江戰役獎章、中南戰役獎章、西南戰役獎章等獎章證書。

此外,張文魁的家中還保存著一份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鋼印的獎章證書,頒發時間是1956年3月1日。

兩次入朝鮮作戰,經歷上甘嶺戰役

四川解放不久,張文魁所在部隊又接到新的命令,奔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於是,張文魁所在的部隊又緊急從重慶乘船抵達武漢。

1951年農曆2月,張文魁跟隨部隊抵達鴨綠江邊。同年4月,部隊在遼寧丹東舉行了入朝誓師大會,張文魁所在的部隊改編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15軍45師134團,開會的當天晚上就跨過鴨綠江。

跨過鴨綠江(資料圖)

剛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部隊就遭受敵機的狂轟濫炸。有一次,敵人的一發炮彈在張文魁的附近爆炸,身邊一名戰友當場犧牲,還炸死了一匹馱輜重的牲口。彈片把張文魁乾糧袋裡的炒麵都炸飛了,胸前的衣服也被彈片劃破一個大口子,棉絮飛得到處都是。

朝鮮戰場的條件異常艱苦,在朝鮮的三年多時間裡,張文魁幾乎從來沒有喝過開水。走到哪裡,見到路邊有水,哪怕是一個泥坑,就趕緊把水壺灌滿。

在上甘嶺戰役中,張文魁和黃繼光、邱少雲同在第十五軍。當時的張文魁是所在連隊的一排副排長,白天根據團部命令,每隔五分鐘打一發炮彈,專門對付破壞陣地的敵人。到了晚上,張文魁和炮兵連的四十多個戰友就負責給坑道裡的步兵送子彈、手榴彈、水和食品。路上敵人用機槍封鎖,到處都是犧牲的戰友和敵人的屍體。天黑看不清路,就踏著屍體往前跑。

上甘嶺戰役後,張文魁所在部隊又去了仁川,防備美國軍隊再次從那裡登陸。

1953年,張文魁被部隊選派回國到軍校深造。回國後,張文魁一直牽掛朝鮮戰事,主動請求回到朝鮮戰場上。在得到上級許可後,張文魁又返回到朝鮮戰場。回到朝鮮戰場後,張文魁被留在了師部,一直到1954年5月回國。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張文魁先後獲得了抗美援朝紀念獎章、和平萬歲紀念獎章等。

轉業到地方,深藏功名參加國家建設

1958年5月,張文魁響應國家號召從部隊轉業到地方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轉業後,張文魁先後到工廠做過工人、到農場做過農民。後來得知國家大型工程丹江口水利樞紐開建,張文魁主動請纓,到丹江口大壩建設工地上去幹活。

1959年9月,張文魁帶著妻子嶽桂英和八個月大的大女兒,來到了丹江口水利樞紐建設工地。那時候新中國成立不到十周年,各行各業百廢待興,條件十分有限。抵達丹江口市後,張文魁和廣大工程建設者們住在一起,住在油毛氈搭建的簡易棚子裡。

嶽桂英回憶說,當時住的油毛氈棚子周圍別說見不到一棵樹,連草也沒有,天熱得人透不過氣。棚子頂大窟窿小洞,每到下雨的時候,外頭下大雨,屋裡則到處漏雨。「孩子小,抵抗力差,經常生病。」 嶽桂英說,兩千多人在一起吃大食堂,排隊打飯,每次打點兒湯都捨不得喝,得留著給孩子。

生活艱苦,但他倆拖著孩子,沒有一句怨言,積極投身到工程建設中,堅守自己的陣地。1960年,張文魁任丹江口工程局團部保衛股長,兼右岸工區武裝幹事。1965年,張文魁又被調至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武裝部工作。

這塊布是戰友們一人一塊從美軍降落傘上剪下留作紀念的,張文魁用它包裹軍功章

1966年7月,張文魁在一次基層調研時遇到突發火災,他主動要求與消防員一起出警。結果途中發生意外,張文魁從車上掉下來,不幸嚴重摔傷,大腦受到撞擊,七竅出血,生命垂危。「當時醫療條件也有限,醫院一天下了三次病危通知,單位幫忙把棺材都準備好了。好在他命大,後來又挺了過來。嶽桂英說。

不過這次意外,讓張文魁的大腦嚴重受損。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都大不如從前,聽力也下降得特別嚴重,幾乎失聰。出院後,張文魁又向組織請求上班。在談話時,張文魁主動提出,自己的身體情況不宜再在領導崗位上工作,請組織給自己安排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即可。

在張文魁的一再堅持下,1966年底,單位安排他負責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局大禮堂的管理工作,直至1983年9月光榮離休。

張文魁獲得的獎章和證書

這些榮譽是黨和國家對過去工作的肯定,留作自己人生歷程的見證、記憶,而不是炫耀的資本。每當想著這些東西的時候,就想到了那些經歷過的不平凡的歲月,想到了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戰場,想到了為革命犧牲的戰友,仿佛又和戰友們站在了一起。這些獎章都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自己有什麼權力和資格去炫耀呢?」談及獲得的榮譽,老人眼眶裡溢滿了淚水……

60年來,老人深藏功與名,他獲得的榮譽甚至連妻兒都不知道。這次意外被發現,緣於一個善意的謊言。

今年初,丹江口市作協主席高飛在與張文魁女婿李令君閒聊時,得知張文魁是退役老兵,參加過很多戰役,於是想挖掘一下老人的事跡。

但在老人家中找了很久,也沒找到相關榮譽獎章或證書。問老人時,老人怎麼也不肯說。

於是,他們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說現在組織要求,需要把所獲榮譽獎章和證書拿出來登記,老人這才把藏了60年的軍功章拿出來。

這才是超級英雄!

點亮「在看」

向張文魁老人致敬!

大家都在看

今日處暑!你們那轉涼了嗎?

劍橋教授:你們揮舞著英美國旗,他們會為你們做什麼

支持業委會發展,各地「套路」哪家強?

責編:張素玲 | 編輯:田曉麗

來源:十堰晚報 ID:sywb8110110,記者:何利、張啟國,通訊員:高飛、張朝鋒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湖北95歲老人,隱藏身份60多年!網友:他才應該成「網紅」
    他可能是在某次大型的戰役上面,作出了一個能扭轉戰局的功績,一般的(功績)是不可能得到的。軍功章上的時光印記,都是張富清埋藏在心底的光輝歲月。時隔六十餘年,老人再次佩戴起了他這輩子最寶貴的東西。張富清在1948年參加了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在解放戰爭中,多次充當突擊隊員,當前鋒,打頭陣。
  • 他曾和黃繼光、邱少雲一起戰鬥
    原來,英雄一直隱藏在我們身邊。今年91歲的老人張文魁,在湖北十堰生活了60年,是一名退役軍人。去年,社區組織填寫退役軍人信息採集表,在「是否榮獲軍功」一欄中,只有一個字:「無」。這張表是張文魁兒子代填的,他不知道父親有什麼軍功,幾十年來從沒聽父親提到過。
  • 山西90歲老人證件丟失,無法證明身份,通過博物館照片才得以證實
    路去幹戈日,鄉遙饑饉年。"——項斯《送友人遊河東》中國曾經有一段歷史,當時的我們深陷於戰爭中,人民的日子並不是那麼好過。不過,這一段歷史我們是應該永遠銘記的,這一段歷史並不值得丟人。雖然,我們在炮火中生存,但我們的人民奮勇抵抗日本的侵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國家的英雄!現在的我們,時常回想過去,並不是過去真有多麼懷念,而是要告訴我們,一定要珍惜當下的生活,過好現在的每一天!
  • 文昌英雄:瞞著家人回國抗戰,隱藏身份70年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張修隆回到新加坡,在舅舅和朋友面前,他未曾提起自己這6年到底去了哪裡。1949年回歸故裡沒人知道他是英雄「92歲時,南僑機工身份被披露」1949年新中國成立,張修隆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文昌,見到了離別多年的母親,他長跪不起,哭責自己的不孝,母子相擁而泣。
  • 今天,一位掃樓道的中國老人悄然離世,然而他的背景實在太嚇人!他才代表了真正的國家精神!
    之後,他又到黃埔軍校學習,1941年,23歲的他正式畢業了,蔣介石親自為他頒發「中正劍」。這把劍代表著軍人的靈魂,也代表著「不成功,便成仁」,一旦被俘,便立刻用此劍自殺。戰友們好幾次都以為他再也回不來了,在他的宿舍收拾好「遺物」,可沒想到,他居然完美完成任務,活著回來了。
  • 【老兵故事】全成遠:曾騎著炸彈拆解 91歲依然鬥志昂揚
    全成遠18歲參軍入伍,參加過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和抗美援朝等,多次負傷,先後多次榮立個人和集體三等功。今年91歲的他,一頭銀絲白髮,但精神抖擻,聲音依舊洪亮,向記者娓娓道來了年輕時的崢嶸歲月。
  • 他曾是美國忌憚的中國人,真實身份被隱藏30年,今天終於能說他的秘密了!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頭條不搞笑,不娛樂只想留給一位被遺忘了30年的老人和一個被隱藏了30年的秘密他的名字叫黃旭華黃旭華連聲答應,但他不知道這一別後,他卻「消失」了30年他總是閉口不答30年裡他沒有回過一次家甚至在父親去世都沒能回家奔喪和家人的關係漸行漸遠被家人寫信罵「不孝子」「白眼狼」「忘恩負義」但是他什麼都不能說有人曾問他如何理解「忠孝不能兩全」他堅定地回答「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 95歲了,人們才知道他是一位軍功卓著的戰鬥英雄
    去年年底,湖北省來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在進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時,老人出示了一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上面記錄著他在解放戰爭時期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攻佔摧毀敵人碉堡4座,多次充當突擊隊員,在戰火中九死一生……直到這時,人們才知道這是一位有著卓著功勳的戰鬥英雄。
  • 預警雷達追蹤聖誕老人?看美軍60年一本正經哄小孩
    1948年聖誕前夜發生一起偶發事件,美聯社發布一條消息,稱援引「北方預警雷達網」的消息,一隻不明身份的雪橇,在8隻馴鹿的驅動下,正在4300米高度南下。這是美軍第一次在聖誕前夕發布有關聖誕老人雪橇的聲明,但沒有後續,是一次孤立事件。
  • 91歲北鬥總設計師坐輪椅現身!曾偷著抹眼淚的他,為中華民族寫下傳奇!
    為了親眼見證這個歷史時刻,在儀式開始之前,有一位91歲的老人,坐著輪椅來到人民大會堂!他,就是北鬥首任總設計師,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孫家棟!獲得「兩彈一星」獎章的孫家棟與妻子魏素萍按說,一個70歲的老人,面對航天這樣幾乎不容許失敗的高壓力、高強度的行業,他真的可以功成身退了,然而,2004年中國正式啟動探月工程
  • 海賊王:克比隱藏了自己真實的身份,連卡普都淪為了工具人!
    在東海亞爾麗塔船上的時候克比就對路飛隱藏了自己的身份,克比當時說自己是誤入這艘海賊船的,路飛說你為什麼不逃跑克比卻回答跑了也會被逮到,這其實根本就不是克比膽小而是克比已經是海軍並且在執行任務!現在都知道【sword】的一員,但是克比的頂頭上司是誰?克比的頂頭上司可是鼎鼎大名的海軍英雄「卡普」,卡普會允許自己的部下去做間諜的工作?卡普一直不屑於CP0的那種作戰計劃和策略,而且身為【sword】克比從來沒有執行過臥底的任務,但是加入【sword】的成員就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去臥底,就連德雷克都去臥底你克比能不去臥底?
  • 他擊落過5架日本戰機,年近花甲卻成了三輪車夫
    他是抗戰時期,美國援華空軍(飛虎隊)的成員。幾十年來,他的鄰居,甚至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更不清楚他有過的赫赫戰功。
  • 耄耋老人居然做出司法部都幹不了的事……
    要放在幾十年前,與美這樣的外交境遇,一定讓外交官們焦頭爛額,因為,我們在1993年,幾乎不能與美國交流!是什麼,讓中美談判有了起色?這段往事,塵封多年,一提起,沒有人能不落淚!這次的主角,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被稱為「東吳學士」,無權無勢,卻做了司法部都做不成的事,然而他們已經被我們所遺忘!
  • 六旬老人摔倒在地,扶還是不扶?他給出了最佳答案
    1月2號上午九點多,66歲的王文美老人從孫端街道樊浦市場買完菜騎著電瓶車回家,途經三條漊公路的時候,不小心連人帶車摔了一跤。倒地後,沉重的電瓶車壓在了王文美的身上,讓她動也動不了,老人又疼又慌,躺在地上呼救。
  • 94歲老兵隱居美國15年,身份意外曝光後,美國總統親自致謝
    要知道緬甸地處熱帶,4月份的緬甸無疑是十分炎熱的。頭頂著大太陽卻連口水都喝不上,對英國軍隊的士氣造成了一個巨大的打擊,再加上日本侵略者瘋狂的進攻本就讓被困英軍膽怯,距離他們完全崩潰只是時間問題。當時連日本人自己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都說:「『皇軍』仁安羌被襲,英印聯合軍唯一依賴的是重慶軍。」仁安羌大捷的勝利,除了離不開113團全團戰士的拼死奮戰外,也離不開劉放吾的靈巧指揮,這一次大捷不但是二戰期間中國軍隊在域外贏得的首次重大勝利,也是清末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在國門之外挫敗日本軍隊進攻。
  • 90歲老兵的舊木箱裡,有深藏60餘年的秘密!
    伏案老人名叫李忠秀,今年90歲,是一位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老兵,現居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很多人不知道,這位老兵在戰爭歲月曾榮立特等功兩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直到今年8月,有關部門統計退役軍人信息時,他深藏60餘年的赫赫戰功才被身邊人知曉。今年八月份的一天,宿州市埇橋區沱河街道辦事處的志願者桂振嶺接到了任務,統計轄區內的退役軍人信息。
  • 1848年2月2日美墨戰爭結束(軍事系列第459講)
    美國基本都是白人,至於印第安人、黑人和中國人、日本人都是邊緣族群,數量很少。所以,美國基本可以看為一個白人國家。直到二戰的美國曆次戰爭,也沒有非白人的士兵在一線作戰。墨西哥就完全不同。誰都知道,墨西哥是西班牙殖民地,最初這裡是阿茲特克人和其他印第安人。在1519年,墨西哥境內的印第安人,可能超過1600萬人。
  • 跪書老人樊積廣和他的遊士前輩
    公元前525年,年僅26歲的孔子開辦了中國第一所私人學校。自後,孔子名氣逐日漸高,引起了各國的注重。公元前500年,孔子被推舉為魯國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政治修明,局勢安定。公元前497年,齊國害怕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強大,就送80名美女到魯國。魯國權臣季桓子不接受孔子勸告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不理朝政。因此,孔子與季氏產生分歧,54歲的孔子被迫離開魯國。
  • 當街暴打踩踏頭部17下,無人阻止.被打老人70歲,是越戰負傷連長
    被打老人70歲,是越戰負傷連長10月27日,廣西博白縣一男子當街暴打一名老人,連續踩踏老人頭部17下,致使老人頭部鮮血直流;整個毆打過程持續4分鐘左右,絕望中的老人高喊「救命啊!報警啊!」而旁邊圍觀路人竟然無人上前阻止。10月31日,有關媒體對此事件進行了跟蹤報導。據悉,事件發生在廣西玉林市博白縣,老人今年已經有70多歲,與施暴者並不相識。
  • 不存在的,一位老人用生命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波赫主席團主席、克族人喬維奇昨天半夜,在所有中國人都進入夢鄉的時候,一位72歲的老人則選擇了永遠的長眠,他被無數人指責為戰犯。他就是克羅埃西亞前軍官普拉雅克(Slobodan Praljak)。赤血不知道法院對這樣的當面打臉有沒有相應的預案,但事實是,法庭接受了他的部分抗辯,撤銷了一些定罪,然而依舊拒絕減少他的刑期——罪名減少,刑期卻不減少,這樣一個法院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