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海戰鬥艦緊急加裝魚叉反艦飛彈 劍指中國南海

2021-03-02 講武堂

獨立號加裝魚叉導模型圖,注意飛彈發射架是直接安裝在甲板

自由級配備魚叉飛彈模型圖,它也是直接安裝在甲板之上

2016年2月初美國海軍和波音公司達成協議,由後者將魚叉飛彈集成到瀕海戰鬥艦(LCS)上面,根據協議後者將會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加裝魚叉反艦飛彈,以增強反艦作戰能力。

從海外媒體的消息來看,此次LCS加裝魚叉飛彈屬於緊急加裝,也就是說魚叉飛彈仍舊採用傳統的傾斜發射架而不是垂直發射系統,並且火控系統也不集成到LCS裡面,而將採用獨立的顯控臺和計算機,這樣的改裝意味著LCS在兩大關鍵性能進行了妥協:高速和隱身,因為魚叉飛彈在甲板上暴露安裝會引起艦艇重心上升,影響穩定性,從而降低艦艇的快速性能,另外暴露在外的發射架,也會增加艦艇的RCS。

LCS原計劃配備的格裡芬飛彈,可以看到它是一枚小型飛彈

集群快艇是LCS原來的作戰目標

帶來如此不利的影響,美國海軍仍舊選擇這樣的改裝,說明LCS的作戰對象、戰場和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其原來設想的任務之中LCS是在航母編隊的掩護之下,進入波斯灣或者朝鮮半島沿海,執行打擊小型快艇、反潛及掃雷等任務,考慮到當時的作戰對象缺少大中型水面艦艇,海上作戰手段以輕小型快艇為主,所以LCS的反艦武器以火炮和輕型飛彈為主,最初選擇是網火飛彈系統,用於打擊中小快艇,但是這種飛彈研製中止,後為又換成了格裡芬多用途飛彈,LCS最多可以配備45枚格裡芬飛彈,但是美國海軍認為這種飛彈威力不足,最終在2015年決定採用長弓海爾法飛彈,採用M299垂直發射系統發射,LCS可以配備24枚飛彈,可以對付集群快艇的攻擊。


LCS決定採用的長弓海爾法飛彈


LCS可以配備24枚長弓海爾法,採用M299垂直發射系統,小圖是LCS發射長弓海爾法想像圖


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推行,美國海軍將大部分作戰艦艇調往亞太地區,包括LCS,根據海外媒體的報導,2013年自由號瀕海戰鬥艦被布署到新加坡,而美國海軍計劃在新加坡布署4艘瀕海戰鬥艦,其矛頭直指南海,2015年瀕海戰鬥艦沃斯堡號就曾經進入南海進行活動,受到中國海軍的監控。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LCS的作戰環境已經由波斯灣和朝鮮半島轉向南海,其作戰對象也更加強大,擁有先進、完善的對海探測與指揮控制體系,包括海洋監視衛星、電子偵察衛星、預警機、海上巡邏機、無人機及先進對海搜索雷達,在,LCS面地的水面艦艇的噸位也更大,作戰能力也更強,基本上都配備有直升機引導的超視距反艦飛彈系統,對海攻擊能力強,在這種情況下,LCS很難憑藉自己的隱身和高速 性能擺脫對方的探測和打擊,因此2015年沃斯堡號是在拉森號的配合下在南海執行所謂的「巡航」行動,以避免LCS面對對方水面艦艇幾乎「裸奔」的尷尬處境。


沃斯堡號「巡航」南海受到中國海軍的監控,可以看到其基本上沒有對抗水面目標的能力

從目前來看,美國海軍在南海的「巡航」行動有可能常態化,如果繼續出動拉森號宙斯盾驅逐艦這樣的大型艦艇,不但會增加行動的成本和費用,並且還有可能引起事態的升級,美國對南海的政策就是「引而不發」,攪混一灘渾水的同時保持隨時能夠抽身事外,另外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艇也相對不足,如果持續採取這樣的行動也會讓兵力調配更加困難,所以在新加坡布署的LCS可能就會被委以重任。


LCS的優點包括速度快,機動靈活,從瀕臨南海的新加坡出發可以迅速抵達南海相關海區進行所謂的「巡航」,或者通過對菲律賓和越南的訪問和共同演習的方式保持在南海的存在,炫耀武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相關行動的敏感性,降低成本和費用,避免動用大型艦艇帶來的諸多問題。


LCS「科羅多拉」號試射NSM飛彈


自由級LCS加裝NSM模型


獨立級LCS加裝NSM模型


不過這樣一來,LCS沒有反艦飛彈的問題變得突出起來,長弓海爾法飛彈連056這樣的輕型護衛艦也無法對壘,所以LCS需要加裝超視距反艦飛彈,從此前海外媒體的報導來看,美國海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挪威的NSM飛彈,2014年LCS「科羅拉多」號曾經試射過NSM飛彈,根據計劃自由級LCS將會配備12枚NSM飛彈,而獨立級則會擁有16枚NSM飛彈,不過美國海軍裝備的可能是JSM飛彈,它是NSM飛彈的改進型,主要採用兩側進氣彈,增加雙向數據鏈,射程提高到280公裡,但是考慮到JSM的研製和成熟尚需要時日,加上成本和費用等因素,美國海軍最終還是決定為LCS加裝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它的優勢是可以直接採用美國海軍大量庫存的魚叉反艦飛彈,也可以利用美國海軍現有的後勤保障系統,雖然魚叉飛彈的射程要低於JSM,不過考慮到LCS的探測及超視距制導系統的能力,魚叉飛彈的射程實際上已經足夠。


LCS計劃加裝的JSM,注意與NSM的區別


LCS發射魚叉反艦飛彈想像圖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LCS緊急加裝魚叉反艦飛彈實際上就是為了更好的在南海執行任務,從這個角度來講,以後我們會經常在南海看到LCS的身影,這也說明美國正在加緊推進重返亞太戰略,加強對中國海上遏制的力度,對此我們要有清楚的認識和認真的應對。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拿瀕海戰鬥艦比,簡直拉低054A的身份,你速度能快得過飛彈?
    而目前中國海軍當中依然保留著4000噸級的054A型護衛艦,到目前這款在2008年服役的護衛艦至今已有30艘入役中國海軍。而且054A憑藉著其優良的綜合性能和極高的性價比,海軍在未來的造艦計劃中除了再訂購8艘055大型驅逐艦外,再另外訂購20艘054A飛彈護衛艦。而這款護衛艦也被不少人和美國的瀕海戰鬥艦相比,特別是很多人拿瀕海戰鬥艦的速度說事。
  • 南海警報響起,又有瀕海戰鬥艦闖入南海,專家:兩艘齊聚不足為懼
    大圖模式根據船訊5月9日AIS信號數據顯示,美國海軍LCS加布裡埃爾·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緊急出動再次闖入了南海,這艘瀕海戰鬥艦是從新加坡樟宜軍港開始了新的戰鬥部署行動,南海警報再次響起。大圖模式在5月7日的時候美國海軍LCS8蒙哥馬利號瀕海戰鬥艦在南海遭遇了054A飛彈護衛艦,這次LCS加布裡埃爾·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的增援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 日專家模擬中美南海開戰 美戰鬥艦不堪一擊
    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撐下,作者得以通過《指揮:現代海空作戰》這樣一款遊戲來模擬現代海洋及空中作戰。  《指揮:現代海空作戰》特別適合於對現代海戰進行高保真模擬。作者將根據海軍的經驗,對美國的最新戰鬥艦進行測試,發現瀕海戰鬥艦的火力配置完全不能與中國艦艇相比。最糟糕的是,中國甚至都不需要用到飛彈就能打敗美國。儘管
  • 【觀察】時隔25年後美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將再次裝備反艦飛彈
    圖1 美國海軍為「奧林匹亞」號攻擊型核潛艇加裝「魚叉」反艦飛彈         隨著大國競爭戰略的推進和制海權爭取作戰需求的升高
  • 美國瀕海戰鬥艦為何總往別人家門口跑?真相挺尷尬
    光從名字上看,瀕海戰鬥艦很像一種看家護院的中小艦艇,適合近海防衛、海上巡邏、邊境執法、打擊犯罪等安全任務,跟遠洋作戰扯不上關係。▲兩種型號的瀕海戰鬥艦然而近幾年來美國瀕海戰鬥艦頻頻出現中東、亞太等世界熱點地區,闖到他國沿海惹是生非,讓人迷惑不解。這麼一艘小船為何敢如此逞兇,有啥來頭?
  • 瀕海戰鬥艦的銷售冠軍就是它了(上)
    這是一種預製破片、可編程、近炸引信定裝式彈藥(即3P彈),具有6種炸點控制功能,可選擇合適的引爆方式打擊空中、水面和地面目標,抗幹擾能力強,賦予了該炮很高的戰術機動能力。艦體上層建築的中部有2個即插模塊中是阿靈頓公司開發的MK-46艦炮系統,最初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徵戰車EFV設計,該炮用於艦載自衛,對抗小型高速地面目標。火炮即可以在炮塔上本地操作,也可以在任務控制中心的遠程操作臺上遠程操作。
  • 國產近海任務艦 走瀕海戰鬥艦的路 讓美艦無路可走
    簡介;國產近海任務艦相當於一艘具備中國特色的瀕海戰鬥艦,它配備不同模塊執行不同任務馬來西亞媒體發表的LMS想像圖,它應該處於作戰模式
  • 美國瀕海戰鬥艦換個名字後身價將翻一倍
    奧斯特-美國公司提出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改型方案,延續了原形艦的三體船、高航速和大飛行甲板設計,排水量為3000噸,可加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和16單元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義大利芬坎特裡造船公司提供的則是FREMM護衛艦方案,該方案的排水量為6700噸,可搭載16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
  • 瀕海戰鬥艦的武備(上)
    瀕海戰鬥艦未來還將裝備一款超視距飛彈——NSM,最大射程有185公裡。不過NSM先準備到「獨立」級上了,「自由」級到現在還沒有測試過,首艘「自由」級加裝NSM的時間預計在2021財年。未來全部LCS都將加裝4~8枚NSM飛彈。NSM飛彈有很強的隱身能力,採用的紅外製導,不僅適合攻擊敵方艦艇,抗幹擾能力強,還適合打擊岸上目標。
  • 濱海戰鬥艦的武備(下)
    ▲ 已經下馬的EFV遠徵戰車,車上的主炮卻在LCS瀕海戰鬥艦上發揚光大  SSMM飛彈模塊,是水面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打擊高速目標的能力,補充艦炮和大型反艦飛彈對付小艇的不足。  ▲ LCS-4「科羅納多」號加裝「魚叉」反艦飛彈進行試射  此處倒是可以布置一套8單元的MK41垂直發射裝置,用來發射ESSM「改進型海麻雀」或「標準」2艦空飛彈。
  • 中國海軍成功「逼走」美軍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而諸如RIM-116「海拉姆」這種近程點防空飛彈,用來攔截假想敵的各型號亞音速戰術反艦飛彈也夠了。RIM-116「海拉姆」一艘瀕海戰鬥艦的造價已經超過了中國海軍一艘054A型護衛艦,而後者可是一艘正兒八經的次級防空護衛艦。一艘瀕海戰鬥艦的造價驚人
  • 美國的瀕海戰鬥艦對中國的威脅有多大?
    瀕海戰鬥艦也可以根據上邊裝的東西不斷變化,大致有三個模塊,一個是反艦的,對水面艦艇進行作戰,一個是反潛的,對水下潛艇進行作戰,再一個反水雷,對水雷進行作戰,這三種任務模式都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實現,有點像變形金剛。以前的艦艇設計什麼就是什麼,我防空用一艘艦,反艦再一艘艦,反潛再用一艘艦,現在一艘艦就可以把這些都幹了,可以通過變化不同艦員,改變它的任務形態。
  • 中國海軍成功「逼走」美軍LCS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地獄火」反艦飛彈)、1部MQ-8「火力偵察兵」型無人直升機、1部CUSV無人艇,此外還有1門標配MK-46型快速艦炮,在搭載了這麼多作戰設備的情況下,「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衝刺航速還能達到40節以上,且各類工況條件下的機動性極佳,幾乎達到了同類戰鬥艦艇的頂尖水準。
  • 美軍瀕海戰鬥艦在西太平洋軍演 成功發射新型飛彈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防務博客》網站10月1日報導稱,根據美國海軍官方發布的消息稱,美國海軍布裡埃爾·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在參加「太平洋格裡芬」海上演習期間成功展示了發射海軍打擊飛彈(NSM)的能力。  報導稱,該演習是每兩年一次在關島附近水域進行的演習,旨在增強海上綜合能力,同時加強美國與新加坡海軍之間的關係。
  • 美軍瀕海戰鬥艦在南海抵近中國科考船 我054A艦現身
    據美國太平洋艦隊7月2在其社交媒體官方帳號上發布的照片顯示,美國海軍的「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於6月30日、7月1日連續兩天都在南海開展航行活動。  美軍公布的畫面顯示,「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在7月1日的航行過程中,從中國「海洋四號」遠洋科學考察船不遠處航行駛過。而在另一個畫面中,「吉福茲」號的不遠處出現了一艘中國海軍054A護衛艦的身影。
  • 瀕海戰鬥艦:生不逢時的探索者,美國戰略失誤的犧牲者
    瀕海戰鬥艦故障的概率美國海軍人員素質下滑嚴重,長期以來奔波於低烈度高強度任務,就導致了美國海軍本身的任務頻出。失敗原因③瀕海戰鬥艦本身的火力比較弱,缺乏多用途能力。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的主要武裝為mk110型57毫米隱形艦炮和兩門30毫米艦炮,以及一套海拉姆防空飛彈。
  • 【講堂540期】美國海軍21世紀水面艦艇計劃的產物,外形科幻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LCS計劃,這個計劃是這三個計劃中完成程度最好的,其產物就是本期武器大講堂的主角-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在2005年5月,洛克西德·馬丁公司建造的瀕海戰鬥艦被命名為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首艦自由號編號為LCS-1於次年開始建造,並在2008年11月8日服役。
  • 美海軍瀕海戰鬥艦裝備「地獄火」飛彈
    現在,現在有了能從瀕海戰鬥艦甲板上發射的「地獄火」飛彈。這種飛彈早就在開發當中,現已成功完成了艦上測試。它能瞄準和擊落數千米外與洋面平行或在其上方的空中威脅。這種「地獄火」裝有多種爆炸材料,可應對原本難以還擊的空襲。
  • 中國南海史上最大兵力集結的背後
    此次中國海軍在南海大規模集結兵力,正值美軍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擅闖我南海有關島礁鄰近海域。當時中國海軍054A型飛彈護衛艦黃山號和056型輕型飛彈護衛艦六盤水號對其進行了警告驅離。而在此前的3月5日,美軍航母卡爾文森號也在我南沙島礁附近海域挑釁後,轉赴越南峴港停靠。評論普遍認為,美軍航母此次訪問越南明顯是為在南海抗衡中國而鋪路。
  • 獨家|美媒推演南海戰爭:美菲4艘軍艦沉沒 擊沉1艘中國護衛艦
    數秒鐘之後,鷹擊-83反艦飛彈低空呼嘯而過,「埃米利奧-哈辛託」號被擊沉。欽州艦第二輪打擊瞄準了另一艘菲軍艦「瑞卡德號」,在中國反艦飛彈發射後,100公裡外的美軍驅逐艦雷達發現空情,試圖發射標準-6防空飛彈進行攔截,但距離太遠,菲第二艘巡邏艦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