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瀕海戰鬥艦對中國的威脅有多大?

2021-02-16 珊瑚橘

美國的瀕海戰鬥艦,從設計概念和性能等各方面來講,和現在的排水型艦艇相比,有很多不同。首先艇形比較怪異,現在的船通常只有一個艦體,它有三個艦體,三個艦體並排著。另外自由級的瀕海戰鬥艦,航行起來以後,大部分脫離水面,這樣水中的阻力就會小一些,阻力小了之後航行速度就快了,同時大部分艦體脫離水面,水中的一些魚雷、水雷對它的威脅就小了,這是瀕海戰鬥艦的一個很大的特點。還有就是你不能用現在的艦艇的標準去要求它,比如它的火力很差,還不如我們056,但是它可以變化模塊,類似於皮卡車,皮卡車可以是一個運兵車,不裝人的時候上邊還能裝機槍裝上炮,就成了一個火炮機槍車。瀕海戰鬥艦也可以根據上邊裝的東西不斷變化,大致有三個模塊,一個是反艦的,對水面艦艇進行作戰,一個是反潛的,對水下潛艇進行作戰,再一個反水雷,對水雷進行作戰,這三種任務模式都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實現,有點像變形金剛。以前的艦艇設計什麼就是什麼,我防空用一艘艦,反艦再一艘艦,反潛再用一艘艦,現在一艘艦就可以把這些都幹了,可以通過變化不同艦員,改變它的任務形態。這種艦由於是新概念艦,好多東西還在試驗過程當中,它的噸位不能夠造太大,現在造到3000噸已經相當不錯了,最大也就造到4000多噸,現在航速能達到45節以上。


美國現在已經有4艘濱海戰鬥艦了,現在的建造速度是每年兩艘,1、3、5、7、9,這樣的單數的都是屬於自由級的,是排水型的艇型,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也就是生產F-35的那個公司,美國部署在新加坡樟宜基地的就是這種排水型的。獨立型的是另一家公司在生產,這種主要部署在中東或者美國東海岸。

現在這兩家公司每年各生產一艘,也就是每年美國有兩艘瀕海戰鬥艦服役。美國本來是一共要造52艘的,現在減少到32艘,主要是瀕海戰鬥艦造價太貴了,造價這麼一艘船,需要將近7億美元。西班牙的一艘6500噸的宙斯盾級護衛艦,造價才6億美元,它比人家一艘大護衛艦造價都貴,所以美國現在也造不起,減少它的建造數量。

(美國自由級瀕海戰鬥艦下水)

可能有人會問,美國造這麼多瀕海戰鬥艦,將來會不會重點部署在亞太地區呢?如果說部署在這個地方的話,都會執行一些什麼任務呢?對於這種艦,我們不應該把它理解成作戰艦艇,瀕海戰鬥艦的主要擔任的角色是偵察兵,獲知水面、水下的一些情報,然後把情報傳遞給後方部隊,由後方部隊來處置。其實從美國歷史上來看,它是不搞這種3000噸左右的小艦艇的,美國過去搞的驅逐艦都一萬多噸,航空母艦是十萬多噸,都是大傢伙。美國主要是考慮著蘇聯解體之後,它在公海大洋已經沒有什麼威脅了,沒有哪個國家在公海大洋跟它對著幹,所以它感覺生產這麼多大傢伙,也沒有用。現在美國就搞了些這種比較適合於近海沿岸等複雜環境的艦艇。在淺水中作戰的艦艇就要求噸位要小,目標要小,能夠隱身,並且機動性要好,能夠開到一些島礁沙洲與近海沿岸,去刺探情報,偵查,搗亂。

(美國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像現在部署在新加坡樟宜基地裡的沃斯堡號,主要有三個任務模塊,一個主要是通過放飛它的艦載直升機和上邊的MQ-8B這樣的無人機,對海面進行大面積進行搜索,將搜索到的情況和空中P-8A這樣的反潛機以及和衛星獲取的數據,進行比對,然後傳給後方指揮所,這屬於常態性巡邏,如果發現什麼太大威脅了,需要出兵了,那就是後話了,但是正常情況下一般就是對水面目標的一種監視。第二個就是對水下目標的監視,艦上本身會裝一個可變身的聲吶,用的時候就把它放到水裡,不用的時候把它提留出來,放到後甲板的下邊。再有是拖曳一個反潛的線列陣,這個線列陣可以在距離本艦一定距離內,對水下潛艇進行探測。還有個反水雷,反水雷主要是對水雷進行探測。

(美國我沃斯堡號瀕海戰鬥艦)

因為這種艦還處在不斷進行試驗的階段,所以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2013年,從夏威夷往新加坡這邊來,走到太平洋中部突然全艦斷電,這是非常少有的事,一個艦連照明電都沒了,然後就開始進入緊急維修,最後經過幾小時又搞好了,在戰場上的話這個艦早就死了。這說明它的設計和裝備性能是有問題的,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就說瀕海戰鬥艦沒有戰鬥力。美國是這樣的,先大面積進行試驗,在試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它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過幾年之後,等到把這些個錯誤都修正完了,就會出現大面積革命性變化,整體作戰能力就會有質的提升。



關於這種艦,我看好多人評論說對中國威脅很大,可以對中國進行封堵包圍。這個艦3000噸就對中國封堵包圍了?我們有那麼脆弱嗎?有的時候真的是不能過度解讀。我們前面說過,美國原來計劃建52艘,但在造的過程中就發現,一艘艦造下來7億美元,如果說再加上任務模塊,三個任務模塊,一個任務模塊一個億,那就是10個億,10億美元造一個3000噸的艦,這在世界上會成為一個笑話,太貴了!必須要講究一個效費比的問題,所以美國現在大約是要建32艘這樣的艦艇,如果造32艘的話,頂多分三分之一,或者是一半,部署到中國沿岸,也就是說差不多20艘左右。什麼是對中國威脅最大的?我們不要想著它的彈道飛彈能打多遠,巡航飛彈能打多遠,火力有多強,不要想這些東西。它沒什麼太強火力,就有個57毫米炮,火力還不如我們056。我們要從新概念去講,它就是一種破壞者,一種偵察兵,主要任務是探測中國近海沿岸的一些動向,然後傳送給後方,實現互聯互通,這是它的一個主要任務。


美國為什麼把最好的瀕海戰鬥艦部署在中國正面呢?就是因為中國正面出現了很多新艦艇,新潛艇,新飛機,它認為這是一個高威脅環境,想到這裡來摸中國的底兒,從和中國的對抗中總結經驗。不過反過來想,這對中國也是個好事,我們在跟美國的新裝備過招當中,也會摸清對方的情況,知道它的弱點是什麼。首先它的弱點是所有東西都寄托在電的問題上,一停電啥都沒了。還有,它把所有問題都集中在信息化上,如果你哪天把它的信息化,類似於把wifi給切斷了,就啥事也幹不了了。面對美國的瀕海戰鬥艦,我們從跟它的接觸過程當中去不斷總結,認真學習美國一些先進的設計理念,不斷去發現它的軟肋,針對它的缺陷採取對抗措施。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軍成功「逼走」美軍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美海軍面臨對手在近岸和縱深的威脅雖然在茫茫大洋上已經沒有能夠威脅到美國海軍的大艦了,但在近岸地區乃至戰略對手的縱深地帶,能夠威脅到美國海軍戰艦的力量還是「有那麼一些」的。比如諸「流氓勢力」普遍裝備的在近岸活動的導快、躲在特定海區裡準備劫道打悶棍的柴電動力潛艇、部署在戰略縱深地帶的中/近程戰術飛彈、甚至還有諸如自殺式快艇這種「非傳統威脅」。
  • 中國海軍成功「逼走」美軍LCS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雖然在茫茫大洋上已經沒有能夠威脅到美國海軍的大艦了,但在近岸地區乃至戰略對手的縱深地帶,能夠威脅到美國海軍戰艦的力量還是「有那麼一些」的。三是成本嚴重超支,本來按照美國海軍給瀕海戰鬥艦的任務定位,一艘戰艦要承擔三種戰術任務,這成本就不可能低,再加上美國海軍在成本控制與工程管理方面的傳統藝能,這效果更是糟糕十倍。一艘瀕海戰鬥艦的造價已經超過了中國海軍一艘054A型護衛艦,而後者可是一艘正兒八經的次級防空護衛艦。一艘瀕海戰鬥艦的造價驚人
  • 瀕海戰鬥艦:生不逢時的探索者,美國戰略失誤的犧牲者
    瀕海戰鬥艦方案但是必須要承認,除了事故率以及成本問題以外,濱海戰鬥艦的其他指標,完美的達成了美國的要求。也就是說,濱海戰鬥艦的失誤不僅僅是因為瀕海戰鬥艦本身,更重要的是,美國對於自身情況的盲目樂觀導致的戰略失誤瀕海戰鬥艦本身問題頻出也與美軍貪大求全,片面追求先進性,人員素質下滑嚴重有著直接關係。
  • 美國LCS-2獨立號瀕海戰鬥艦
    LCS-2獨立號瀕海戰鬥艦是由通用動力公司領導的小組設計的的鋁質三體艦,長127米,排水量2784噸,由奧斯塔美國公司建造。根據美國海軍提出的設計要求,LCS將主要用於全球沿海水域作戰,是一種快速、機動、吃水淺的水面艦艇,具有高度的自動化設計,艦員編制將控制在100人以內。
  • 有了「星座」拋棄「獨立」!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悄悄的退出現役
    美國獨立號瀕海戰鬥艦(LCS-2)在一個不對公眾開放的活動上正式退役,「由於公共衛生安全和限制」,瀕海戰鬥中隊1的一份新聞稿寫道。海軍水面部隊司令、海軍中將羅伊·基奇納在一次演講中讚揚了船員們幫助海軍改進了如何使用這種級別的艦艇。他說:「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和經驗,就不會有今天在世界各地部署六艘該級艦船的情況。
  • 美海軍瀕海戰鬥艦裝備「地獄火」飛彈
    現在,現在有了能從瀕海戰鬥艦甲板上發射的「地獄火」飛彈。這種飛彈早就在開發當中,現已成功完成了艦上測試。它能瞄準和擊落數千米外與洋面平行或在其上方的空中威脅。這種「地獄火」裝有多種爆炸材料,可應對原本難以還擊的空襲。
  • 瀕海戰鬥艦的武備(上)
    ▲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上的MK100艦炮  當前服役的「自由」級都是水面戰鬥型,特點是在艦體上層建築的中後部有3個即插模塊,其中2個被裝上了MK46型艦炮系統。  瀕海戰鬥艦未來還將裝備一款超視距飛彈——NSM,最大射程有185公裡。不過NSM先準備到「獨立」級上了,「自由」級到現在還沒有測試過,首艘「自由」級加裝NSM的時間預計在2021財年。未來全部LCS都將加裝4~8枚NSM飛彈。NSM飛彈有很強的隱身能力,採用的紅外製導,不僅適合攻擊敵方艦艇,抗幹擾能力強,還適合打擊岸上目標。
  • 美軍的瀕海戰鬥艦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瀕海戰鬥艦(英語:Littoral Combat Ship,縮寫:LCS),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佩裡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艦艇計劃一部分
  • 美瀕海戰鬥艦被「破鼓萬人捶」
    美國瀕海戰鬥艦,眼下的日子可真是不好過。
  • 美軍瀕海戰鬥艦在西太平洋軍演 成功發射新型飛彈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防務博客》網站10月1日報導稱,根據美國海軍官方發布的消息稱,美國海軍布裡埃爾·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在參加「太平洋格裡芬」海上演習期間成功展示了發射海軍打擊飛彈(NSM)的能力。  報導稱,該演習是每兩年一次在關島附近水域進行的演習,旨在增強海上綜合能力,同時加強美國與新加坡海軍之間的關係。
  • 南海警報響起,又有瀕海戰鬥艦闖入南海,專家:兩艘齊聚不足為懼
    美國海軍長期在亞太地區部署有瀕海戰鬥艦,目前經常在南海遊蕩的是LCS8蒙哥馬利號和LCS10吉福德號,這兩艘瀕海戰鬥艦是以新加坡樟宜軍港基地為依託
  • LCS-2獨立號瀕海戰鬥艦
    LCS-2獨立號瀕海戰鬥艦是由通用動力公司領導的小組設計的的鋁質三體艦,長127米,排水量2784噸,由奧斯塔美國公司建造。根據美國海軍提出的設計要求,LCS將主要用於全球沿海水域作戰,是一種快速、機動、吃水淺的水面艦艇,具有高度的自動化設計,艦員編制將控制在100人以內。結構特點該艦的艦體將採用模塊化結構,並選用先進的艦體材料和動力。LCS-2獨立號瀕海戰鬥艦裝置,使航速達到至少40節 以上,航程6900公裡以上。
  • 美軍瀕海戰鬥艦在南海抵近中國科考船 我054A艦現身
    據美國太平洋艦隊7月2在其社交媒體官方帳號上發布的照片顯示,美國海軍的「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於6月30日、7月1日連續兩天都在南海開展航行活動。  美軍公布的畫面顯示,「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在7月1日的航行過程中,從中國「海洋四號」遠洋科學考察船不遠處航行駛過。而在另一個畫面中,「吉福茲」號的不遠處出現了一艘中國海軍054A護衛艦的身影。
  • 問題不少的瀕海戰鬥艦
    瀕海戰鬥艦作為一種全新的艦艇,美軍雖然享受了首創的福利,體會了先進性和新鮮感,但也沒少吃螃蟹。
  • 又有4艘瀕海戰鬥艦被「擊沉」?美軍計劃削減大批先進戰艦
    在這份計劃中,五角大樓建議終止40%的驅逐艦建造計劃,並額外退役4艘飛彈巡洋艦、3艘船塢登陸艦和新銳的4艘瀕海戰鬥艦。雖然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是一種強大的作戰艦艇,但這些設備老化,艦體老舊的「老爺船」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海軍的「大麻煩」。美軍一直就有退役這些老艦的計劃,但始終沒有得到批准。
  • 美軍的瀕海戰鬥艦引擎發生故障,被迫動用拖船拉回港內
    (美國海軍的"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消息來自《防衛新聞》(Defense News),美國海軍第二艦隊稱,"底特律"號瀕海戰鬥艦原本被部署在拉丁美洲,最近完成任務開始返航,但是在返航途中發生了故障,並且艦上工程師無法順利自主排障,只能依賴於外部動力拖行,最終海軍派出了拖船,才將"底特律"號順利帶回了位於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卡納維拉爾港。
  • 國產近海任務艦 走瀕海戰鬥艦的路 讓美艦無路可走
    簡介;國產近海任務艦相當於一艘具備中國特色的瀕海戰鬥艦,它配備不同模塊執行不同任務馬來西亞媒體發表的LMS想像圖,它應該處於作戰模式
  • 美海軍瀕海戰鬥艦將部署在中國周邊海域?張召忠早有斷言:破爛艦
    同時,他還補充說明了,雖然新冠疫情的爆發對美國海軍造成非常慘痛的影響,但是我們願意看到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作為主力艦部署在中國的南部海域。與美海軍第七艦隊在太平洋地區組成第一道防線。  需要知道的是,雖然美軍上將此次公然叫囂,要將瀕海戰鬥艦部署到中國的周邊海域。但實際上,該艦型一直都飽受機械問題所困擾,甚至還有一些的故障迫使美國國會為此召開聽證會。
  • 瀕海戰鬥艦緊急加裝魚叉反艦飛彈 劍指中國南海
    自由級配備魚叉飛彈模型圖,它也是直接安裝在甲板之上2016年2月初美國海軍和波音公司達成協議,由後者將魚叉飛彈集成到瀕海戰鬥艦(LCS)上面,根據協議後者將會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加裝魚叉反艦飛彈,以增強反艦作戰能力
  • 外形仿佛科幻片產物,美軍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欣賞
    瀕海戰鬥艦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由海向陸」思維的產物,旨在應對紛繁複雜的近海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