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國名字多好聽,為啥要改成伊朗?希特勒的影響太大了!

2021-03-05 每日漢字

最近,關於美國和伊朗之間的爭執成為社會熱點,引發全球關注。今天伊朗所在的區域就是波斯帝國的國土,那麼伊朗建國後為啥不沿用波斯的名字,而用伊朗呢?

波斯帝國

讀過金庸作品《倚天屠龍記》的小夥伴,肯定對波斯不陌生。再者,在很長一段時間的中國歷史,都會提到波斯古國。然而,到近代開始後,波斯就成為了歷史名詞,從人們的眼中消失了。

我們看看上面的地圖,這個地圖就是公元前6世紀時的波斯帝國,現在的埃及、利比亞、小亞細亞等廣大區域,都屬于波斯帝國的地盤。資料記載,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攻佔色雷斯,波斯帝國疆域橫跨亞細亞洲、阿非利加洲、歐羅巴洲三大洲。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採取一系列改革,波斯帝國達到鼎盛。

但是,時光易逝、輝煌不再,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已經看不到波斯的影子。為啥呢?已經更名為伊朗。伊朗這個名字,已經找不到波斯帝國的霸氣,不過很有血性,敢於直面美國的挑戰。

那麼,伊朗建國後,為啥不沿襲波斯的名字呢?

 雅利安人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從波斯人的種族說起。

波斯人的祖先是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原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個古老遊牧民族,適應能力很強。因為生活環境比較寒冷,所以這個民族多次遷移。起初,這些人遷移到了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平原,之後又陸續南下,進入西亞。

公元前約2000年,雅利安人在由中亞移入今天的伊朗。他們與伊朗原住民通婚,逐步成為一個行為特徵比較顯著的一個民族。當時,希臘比較強大,稱來到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為「帕爾蘇」(Parsu),漢語同音翻譯就是波斯。

此後,波斯就成為遷移到中亞的雅利安人的名稱。

居魯士大帝

更名為波斯的雅利安人來到今日伊朗的廣闊區域後,被亞述帝國統治。

亞述帝國晚期,國內矛盾突出。公元前7世紀末,米底王國、呂底亞王國、新巴比倫王國滅掉了亞述帝國,瓜分了其全部領土,米底王國獲得了波斯高原。公元前558年,居魯士二世領導波斯人發動起義,反對米底王國的統治。公元前553年,居魯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國。公元前550年,居魯士二世滅掉米底王國,波斯帝國統一波斯高原,波斯帝國綜合國力迅速增強,波斯帝國崛起。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攻佔色雷斯,波斯帝國疆域橫跨亞細亞洲、阿非利加洲、歐羅巴洲三大洲,國土面積高達700萬平方公裡,進入世界一流國家行列。

波斯帝國也是一個比較悲催的國家,多次遭遇滅國,又多次復國。不過到了1921年,波斯的稱呼就從歷史上消失了,變成伊朗。

禮薩·汗

將波斯帝國更改為伊朗的是禮薩·汗。

禮薩·汗生於伊朗山區的一戶貧苦人家,是波斯男性和突厥女性的混血兒。自幼就投身軍旅,並逐漸在軍隊中升職。1911年,他率部鎮壓革命,因功升為近衛軍團長。1921年2月,他在英國支持下發動政變上臺,任首相兼國防大臣。也就是那年,他將波斯更名為伊朗。

為啥更名為伊朗呢?通過前文的介紹,我們知道波斯人屬於雅利安人的一支,而在那個時代,歐洲人鼓吹雅利安人是最世界上最高貴的人種。特別是在1921年7月,希特勒成為德國納粹黨元首後,享有指揮一切的權力。他每逢演講的時候,宣揚金髮碧眼的德國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典範。

波斯人也是雅利安人的後裔,為了團結更多的雅利安人,禮薩·汗決定將自己的國家取名為雅利安。雅利安是句波斯語,如果音譯成漢語就是伊朗。

後來,伊朗還對世界上見交的國家通報,對外以伊朗的名稱稱呼自己。此後,世界上就沒有了波斯,多了伊朗。【作者:每日漢字】 

相關焦點

  • 波斯成為歷史?伊朗為何能夠取代波斯,其實同樣悠久!
    一聽到波斯,我們就會了解到一個在如今的中東地區,歷史悠久的國家,民族歷史之悠久,甚至比華夏族,但是如今波斯不論是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地理位置都已經成為歷史,直接繼承波斯帝國的國家,正是當下的伊朗,為什麼波斯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伊朗?很多人說這是兩個概念,兩個國家。
  • 波斯帝國的春秋大夢:伊朗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在7世紀阿拉伯大徵服期間,波斯也被佔領,並改信伊斯蘭教。但即便如此,這片土地也誕生了不一樣的派別:什葉派。▲ 中東主要宗教分布圖什葉派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反對帝國統治的組織,算是波斯人信仰引進再創造的成果。
  • 伊朗:波斯人就是波斯人!
    所以今天的伊拉克已經是阿拉伯人為主的國家伊朗的阿拉伯人比例則要小得多但伊拉克也受伊朗影響什葉派與遜尼派東西劃分旗鼓相當不過作為徵服者的優越感,令初來乍到的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帝國官員也在波斯趾高氣昂。先進得多的波斯文明成為了自己的手下敗將,更進一步增添了阿拉伯人的優越感,增加了他們對被徵服、被統治的異族人、異教徒波斯人的歧視。
  • 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上)
    (波斯帝國全盛時期)波斯,是今天伊朗的前身。波斯發源於今天伊朗一個叫做法爾斯的地方,大概位置是在伊朗的西南部。波斯人開創歐亞非大帝國的時候,你阿拉伯人還在沙漠裡吃沙,我們可比你先進太多了;伊朗人是雅利安人,講的是雅利安語,是印歐語系的一個分支,今天伊朗的英語Iran和雅利安的英語Aryan無論從發音還是構詞規則上都非常接近,就是因為兩者近親的緣故。
  • 中東往事:從波斯到伊朗
    美國,伊朗,伊拉克的事現在不大好說,因為信息實在太亂,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寫多了浪費大家時間,也容易被假消息打臉。安全點嘛,就寫美國為了石油美元回流華爾街,各種陰謀詭計折騰中東,不過,寫些屬於萬金油式的分析,只要哪裡一亂,「石油美元回流」永遠有深度。
  • 古代超級大國之一,波斯帝國的興盛與衰落
    雖然最後波斯帝國最後失敗了,但是勝負這只是戰爭的表面在這場戰爭中不也促進了雙方的內部外交嗎?這也是一種雙方之間的文化交往,深深的影響著雙方的歷史發展進程。波斯的入侵促進了城邦的兩大聯盟,也成就了後來雅典一時短暫的偉大。
  • 波斯帝國之父 | 居魯士大帝
    ,經過一系列戰爭,將波斯由伊朗西南部的一個小城邦,發展成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創下了豐功偉業。居魯士二世又稱即居魯士大帝,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他以伊朗西南部的一個小首領起家,經過一系列的勝利,打敗了3個帝國,即米底、呂底亞和巴比倫,統一了大部分的古中東,建立了從印度到地中海的大帝國。今天,伊朗人將居魯士尊稱為「國父」。負責殺死嬰兒任務的是國王的一個親信哈爾帕哥斯,他不敢自己動手,便把孩子交給一個牧羊人,讓他將這孩子扔到荒郊野外。
  • 波斯!伊朗人心底的痛
    當時的波斯不僅作為「東方」站在了整個「西方」的對立面,成為二極世界的一方,還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巨型帝國。100年前的2月,波斯軍官禮薩·汗幾乎兵不血刃地實現了政變。4年後,他建立巴列維王朝,自詡「第四波斯帝國」皇帝。如今的伊朗人為何對昔日的「波斯」耿耿於懷?
  • 晏紹祥:波斯帝國的「專制」與「集權」
    ①李鐵匠從波斯人歷史發展的角度解釋波斯帝國的專制,作為「囊括整個古代近東的奴隸制大帝國。原先的行政管理機構是註定要滅亡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改革,絕不會因為巴爾迪亞被殺而停止」。「大流士通過改革國家的行政機構,把全國的行政、軍事、監察、司法大權都集中到國王一人手中,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統治。」並且把薛西斯之後軍政分治原則的破壞以及缺乏王位繼承法,作為波斯帝國中央集權衰落的重要原因。
  • 曾統治全球44%人口的波斯今安在?
    公元前6世紀初,米底部落徵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並滅亞述帝國,其疆域擴至現土耳其安納託利亞東部、現伊朗西部、東部和西南部。米底王國的都城,就是後來成為絲路重鎮的哈馬丹。公元前550年,米底國被波斯帝國居魯士二世消滅。
  • 曾經橫跨亞歐非的波斯帝國,為啥現在淪為了二流國家?
    #波斯#波希戰爭共分為三輪第一輪波希戰爭 波斯帝國的海軍因天氣遠徵失敗公元前492年,波斯帝國皇帝大流士一世夢想在愛琴海看日出,藉口雅典偷偷援助米利都反抗波斯人,由他女婿率領兩萬五千名海陸大軍,浩浩蕩蕩遠徵雅典。
  • 波斯風情不一樣的體驗—伊朗
    伊朗這名稱在1935年被正名。這之前,統稱「波斯」王國、波斯人;並且伊朗美女也與波斯貓被劃為同義詞。其實,伊朗伊斯蘭什葉派與保守伊斯蘭的截然不同,且比較開放。你是否知曉,伊朗在古時被稱為波斯?伊朗這名稱在1935年正式被定下來。這之前,統稱「波斯」王國、波斯人,帶著幾分浪漫;尢其是在金庸小說裡,你還記得嗎?
  • 波斯與希波戰爭
    其他雅利安人則屬於操伊朗語的不同分支,被統稱為伊朗雅利安人。其中最著名的是西伊朗人,他們是米底人、波斯人和帕提亞人的祖先。雅利安人長達千餘年的遷徙,是世界歷史上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第一次大衝擊。在遷徙前夕,他們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氏族社會發展到了最高階段,出現了祭司、武士和農夫這三大種姓。在進入伊朗和印度後,又產生了工匠種姓和賤民。
  • 波斯-夜鶯與玫瑰之國-伊朗文明尋夢12日遊 10月15日出發
    波斯帝國是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
  • 寬容:波斯帝國稱霸天下最強有力的「大殺器」
    現在的伊朗,一直被美國實力碾壓,可是在兩千多年前,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可是創建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洲、非洲和歐洲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而那個時候的北美,還只是圍著篝火跳舞的原始部落。之所以能夠建立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除了波斯帝國的創始人居魯士大帝卓越的戰爭指揮藝術,最關鍵的就是他對被統治者採取寬容的政策。
  • 消失的波斯美女---伊朗
    因為等世界盃之後,回到伊朗的女孩們,就不得不繼續戴回頭紗做人。對其他國家來說,女孩穿戴成這樣給國家球員加油助威,再正常不過了,可對伊朗的女孩來說,這實在太奢侈了。今年是38年以來,伊朗首次允許女性去球場觀看大屏幕足球比賽。伊朗國家隊還官方發了推特:一名伊朗女子在體育館裡撐著自己伊朗國旗
  • 伊朗對美軍基地發射飛彈了!美國會轟炸伊朗這些目標嗎?
    對此,1月4日,川普在「推特」發出公開威脅:要打擊52處伊朗目標,其中有些「在伊朗和伊朗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被川普拿來威脅伊朗、讓各國重量級人士發聲譴責川普——伊朗境內的世界文化遺產到底有多重要?
  • 盜墓之波斯公主 良民日記
    阿斯瑪館長開始研究起楔形文字,一個字一個字地翻譯出來:我,女兒,薛西斯……連起來讀可不得了:這具木乃伊居然是偉大的帝王薛西斯的女兒、兩千多年前的波斯帝國公主!再往後翻譯,公主的名字叫做Rhodugune,可是歷史上關於這位公主的記載少得可憐,連活了多久都沒人知道。當然證據不止是楔形文字的翻譯。玫瑰花型雕塑、王冠上的柏樹徽記、瑣羅亞斯德教神像等等都說明了波斯公主的身份。
  • 馬鋒 | 查士丁尼時代拜佔庭帝國在波斯戰爭中的戰略選擇
    它構成了拜佔庭帝國外部的最大威脅。拜佔庭—波斯戰爭凸顯了拜佔庭帝國在和平與統一兩大戰略目標之間的矛盾衝突,改變了拜佔庭帝國軍隊早期形成的軍事信念,為拜佔庭帝國縱深防禦戰略的發展提供了背景。縱深防禦戰略是羅馬帝國晚期出現的新的軍事戰略。在拜佔庭帝國與薩珊波斯帝國的軍事衝突中,縱深防禦戰略成為拜佔庭帝國穩固東方防線的必要選擇。縱深防禦戰略需要的條件反映出雙方戰爭力量的對比有利于波斯人。
  • 2017,野營衝繩,重溫南斯拉夫與波斯帝國的榮光
    十二月:遇見伊朗,經歷暴動,穿越歷史傾聽波斯帝國的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