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最新一艘636.3型常規動力潛艇「勘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一口氣念下來的請在評論區留言)在聖彼得堡海軍部造船廠完成了工廠測試,即將開始海試。該艘潛艇是俄羅斯海軍第7艘636.3型基洛級改進型常規潛艇,也是2016年以來俄羅斯下水的第一艘636.3型潛艇。
3月28日下水儀式上的
「勘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
(圖源:OKC)
下水儀式上
「勘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的
七葉不等距螺旋槳直接暴露在外
看看這螺旋槳,多漂亮
(圖源:OKC)
按照原定計劃,俄海軍將使用677型拉達常規動力潛艇取代636.3型,但拉達級首艇「聖彼得堡」號2010年服役以來始終問題不斷,至今仍處於試運行階段,導致俄海軍一度取消了該型潛艇的建造。雖然後來建造計劃被保留,但後續的拉達級即使樂觀估計,也要在2020年後才能陸續服役。
停泊在涅瓦河上的「聖彼得堡」號
(圖源:Wikipedia)
636型常規動力潛艇脫胎自蘇聯時期的877型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最初專門用於出口。636系列潛艇的用戶包括了中國、越南和阿爾及利亞,正在向越南推銷。但677型潛艇的「難產」導致俄海軍的常規潛艇部隊換代計劃受到了較大阻礙。為此,俄羅斯只能在出口的636型潛艇基礎上開發「自用版」——即636.3型潛艇。
877型常規動力潛艇
(圖源:Wikipedia)
但有趣的是,曾經以靜音性能優越著稱的「大洋黑洞」基洛級潛艇,卻因為缺少AIP(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而落後於同類的潛艇。而俄羅斯唯一具有AIP系統的677型潛艇仍未成熟,短期內難以形成戰鬥力。曾經的潛艇大國俄羅斯,如今卻在常規潛艇的技術上已經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那麼,AIP潛艇究竟具備多大的優勢,我國是否有這種技術,而我國的常規潛艇在世界上的水平又如何呢?局座在本期《張召忠說》中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和傳統常規動力潛艇不同,AIP潛艇不需要依賴空氣進行推進,也就不需要經常上浮換氣,因此潛航能力大幅提升,接近核動力潛艇,遠遠優於一般的常規潛艇。目前只有瑞典、德國、日本、中國、法國、俄羅斯等極少數國家有能力建造AIP潛艇。而由於常規潛艇由於沒有核潛艇的反應堆固有噪音,因此靜音性能比核潛艇更勝一籌。
瑞典「哥特蘭」號AIP潛艇
(圖源:Wikipedia)
潛艇的AIP技術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但由於德國戰敗,相關研究被美蘇兩國繼承。但在核潛艇成熟之後,AIP技術便被放棄。不過,對於需要常規動力潛艇的國家來說,AIP技術無疑具備極大的優勢。目前成熟的AIP技術主要有三種:瑞典的斯特林發動機,德國、俄羅斯等國的燃料電池和法國的閉式循環蒸汽輪機。中國、日本的AIP技術也都源自斯特林發動機。
義大利海軍裝備的德國212型潛艇
(圖源:Wikipedia)
在2000年和2004年的兩次北約聯合軍演中,瑞典海軍的哥特蘭級AIP潛艇曾兩度擊敗美國海軍的核潛艇。2004年,美海軍向瑞典租借了一艘哥特蘭級潛艇進行研究,發現該潛艇的性能十分優異。在演習中,該潛艇曾深入美海軍航母編隊,對包括「裡根」號航母的多艘戰艦進行了拍照,卻沒有任何一艘美艦察覺,令美軍大為震驚。
公開報導中的039B型潛艇
目前,我國最先進的AIP潛艇就是039A/039B型潛艇。由於一直以來我軍裝備代號都屬於嚴格保密的信息,因為外媒一度猜測該型潛艇的代號為041型。雖然名字上仍然是039的改進型號,但是039A/B和039已經有了很大不同。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039A/B改用了斯特林發動機作為推進系統,潛航能力遠超過傳統常規潛艇。
039A/B型潛艇的排水量估計約為3600噸,根據人民日報報導,其安裝的斯特林發動機的功率要比西方同類產品高117%,相當於提升了一倍還要多。一般在AIP狀態下,潛艇僅能夠維持2~3節的極低速度進行巡航,無法維持高速航行。
日本「凰龍」號潛艇
是首艘改用鋰電池推進的蒼龍級潛艇
(圖源:Wikipedia)
在此之前,日本蒼龍級潛艇就因為斯特林發動機功率不足,改用鋰電池作為推進系統。但鋰電池的充電速度與維護性都不如斯特林發動機,因此提升了功率的039A/B型潛艇解決了「心臟病」問題,無疑極大的提升了作戰能力。
參觀039A潛艇的美國海軍馬倫上將
(圖源:Wikipedia)
039A/039B型潛艇的艇身整體鋪設有消聲瓦,安裝有不對稱7葉螺旋槳,除了能夠發射533毫米口徑的魚雷之外,還具備有發射巡航飛彈和防空飛彈的能力。據稱039B安裝了側翼聲吶陣列,具備更強的偵測能力。從性能上分析,039A/B型潛艇已經全面超越了俄羅斯636型潛艇。
出口到泰國的S-26T型潛艇
基本上是039B的縮小版
(圖源:Quwa)
此外,039A/B的出口型S-26型潛艇也已經在外貿市場上「小試身手」,成功出口到泰國和巴基斯坦海軍。目前泰國海軍已經訂購了3艘S-26T型潛艇,巴基斯坦海軍更是購買了8艘S-26型潛艇,其中4艘將在巴基斯坦建造。,由此可見我國的AIP潛艇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與核潛艇不同,常規潛艇由於噸位小,機動靈活,更適合在近海部署。憑藉自身極佳的靜音效果、水文環境的熟知程度與靈活的機動能力,常規潛艇能夠在近海淺水海域的防禦作戰中發揮巨大作用。而這些性能恰好是核潛艇的短板。而我國的海洋安全環境正需要核潛艇與常規動力潛艇相互搭配,核潛艇執行遠洋作戰任務,常規潛艇執行近海作戰任務。
目前,我國的AIP潛艇已經取得了相當的進展,但距離世界一流水平仍有差距。在未來,我國常規動力潛艇除了在靜音性能和動力上加以強化外,還可以參考國外的相關設計加以改進,如增設垂直發射裝置、搭載蛙人輸送艇等裝備,提高多用途能力,打造一支作戰能力靈活的先進潛艇部隊。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