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鋒部隊 ——臺灣陸軍炮兵第58指揮部(上)

2021-02-10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隸屬臺灣陸軍第10軍團的炮兵第58指揮部(簡稱第58炮指部)代號「虎鋒部隊」,是臺灣本島中部地帶火力最強、射程最遠的炮兵部隊。平時在各駐地進行訓練演習,擔負中部地區支援任務,主要支援第586裝甲旅特遣作戰隊(駐防臺中市后里區)進行大肚山反空降,健鷹營區、虎威營區、油庫、彈藥庫反滲透,臺中港反特種攻擊等演習訓練任務,戰時則按照作戰區火力支援協調組的統一分配,遂行三軍聯合火力支援及作戰區地面防衛作戰,負責中部地區反舟波、反登陸、反空降、反擊作戰及縱深作戰的火力支援任務。這些年來,該指揮部還承擔大臺中地區的災害應變任務,按照「救災就是作戰」及「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的原則,平時完成人員編制及裝備維護,與地方當局密切聯繫,災害預警發布時迅速前往災區,降低災害損失。

編制概況

    截至2017年4月,臺軍第58炮指部下轄第626野戰炮兵群,編制內有三個野戰炮兵營,分別裝備203毫米M110A2自行火炮、155毫米M109A2自行火炮及155毫米M114/A1牽引式榴彈炮,每個野戰炮兵營下轄營部暨營部連、炮1連、炮2連、炮3連,營部連平時負責營級行政業務、膳食,自行火炮、輪式車輛、兵工等裝備的二級補給保養維修,戰時負責開設營指揮所及野戰修護,主要裝備M997野戰救護車、M978油罐車、M936中型救援車各一輛,另裝備「悍馬」車、中型戰術輪式車及民用車輛若干,而自行火炮營的營部連另裝備一輛M88A1裝甲救援車。每個野戰炮兵連由連部、射擊指揮組、觀測班、通訊班及兩個戰炮排組成,每個戰炮排下轄三個炮班,炮班人數根據武器的不同有所差異。

    第58炮指部有一個防空營,下轄營部暨營部連及三個防空連,分別駐防在新社中興嶺營區及后里營區。每個防空連由三個防空排及一個雷達班組成,裝備美制「復仇者」地空飛彈系統及臺灣自製的「蜂眼」雷達,主要負責掩護作戰區內重要目標的低空安全,也擔負作戰區內地面部隊的野戰防空任務。

    炮指部直屬單位有本部暨本部連、目標獲得連、保修支援連、多管火箭連等四個連。本部暨本部連平時負責支援指揮部各項文書、勤務支援,戰時負責開設指揮所。目標獲得連下轄測量排、氣象排、雷達排及大地測量資料中心,主要負責氣象及地形坐標信息,提供作戰單位各項作戰參數。保修支援連負責整個指揮部各項車輛、兵工、化學(防化)、工兵、通訊、火控、火炮及履帶車輛裝備的三級補保維修及後送勤務。

    至於多管火箭連,全部由志願役官兵組成,駐防於清泉崗南大營區。該連下轄連部、通信班、氣象排、彈藥排及三個多管火箭排,具備射擊指揮、彈道氣象觀測、有限程度的通信及戰鬥勤務支援能力,但缺乏指揮參謀、火力協調能力。全連裝備9門「雷霆」2000多管齊射火箭炮、3輛射擊指揮車、9輛供彈車,另編有「悍馬」車、中型戰術輪式車及民用車輛若干。

                                主要武器

203毫米M110A2自行火炮  第58炮指部所轄的第626炮兵群炮1營裝備有18門203毫米M110A2自行火炮,臺軍從1981年購入75門M110A2自行火炮,起初配屬給獨立裝甲旅的裝甲炮兵營及軍團炮兵的自行火炮營,20世紀90年代實施「精實案」改革後,臺灣陸軍裝甲旅和裝甲步兵旅配屬的M110A2逐步移交軍團炮兵,像炮1營就是2004年12月完成接收,在歷年「崑崙操演」中憑藉203毫米炮彈的強大威力,讓現場觀摩的民眾為之震撼。

    M110A2自行火炮的標準炮班由炮長、瞄準手、副瞄準手、炮車駕駛手、供彈車駕駛手、裝填手(一炮手)、發射手兼底火手(二炮手)、彈體搬運手兩名(三炮手、四炮手)、信管測合手(五炮手)、標定手(六炮手)、裝藥手(七炮手)、彈藥手(八炮手),共計13人組成。但由於臺軍正在鬧「兵員荒」,現階段只能採用減員模式,即瞄準手兼炮車駕駛手,彈體搬運手(四炮手)兼信管測合手、標定手及彈藥手,把炮班規模降低到9人。

    在操作流程上,當M110A2自行火炮進入射擊位置後,先將車尾的液壓駐鋤放下抵實地面,以減緩射擊時產生的後坐力。各炮手聽到炮長下達「用炮」口令後,迅速前往各自炮位待命。接到射擊指揮所下達的射擊指令後,炮長大聲複述「射擊任務,全連榴彈X批號,X號裝藥,XX信管」,各炮手根據自己的職責,依次復誦並操作。緊接著,炮長再下達「方向修正量X,方向XXXX,射角XXX」,瞄準手裝定方向修正量及方向諸元,而副瞄準手將射角諸元裝定於射角儀上,兩名彈體搬運手聽到「射角XXX」時,協作將託彈盤上的炮彈抬起,將託彈盤結合到炮尾後方的吊彈臂上,吊彈臂將託彈盤與炮彈自動吊起,當託彈盤與炮尾角度一致時,裝彈機(完整稱呼是「裝推彈機」)會自動將炮彈推入炮膛,裝藥手接續將發射藥包傳給裝填手裝填,同時復誦「X號裝藥,紅底朝外」。

    完成彈藥及發射藥包裝填後,裝填手將裝彈機回復到載彈位置上,同時把託彈盤交還裝藥手,發射手接著關上炮閂,裝上底火,並將發火機推至定位,副瞄準手操作高低機手柄,打高或低,以居中高低氣泡儀,再居中兩輪水平氣泡儀,動作完成後向瞄準手報「副瞄準手好」,瞄準手隨即操作方向機手柄,瞄準標竿或瞄準儀,居中高低氣泡儀及兩輪水平氣泡儀,動作完成後上報「瞄準手好」。聽到瞄準手報好後,發射手裝上拉火繩並向炮長報「二炮手好」,各炮手則根據準則教範規定的方式迴避震波,最後炮長向射擊指揮所回報「X炮準備好」,即完成待命射擊。

    整個M110A2自行火炮由一個敞開式炮塔及履帶式底盤組成,主要武器是一門203毫米M201A1榴彈炮,炮口有雙室式制退器,能減緩約30%的後坐力並迅速排煙,炮尾為間斷螺栓式炮閂及M35擊發裝置,最大可承受273兆帕的膛壓,使用全裝藥(9號裝藥)與M106高爆彈(High Explosive,HE)時能達到22.9千米的射程,使用M650火箭增程彈(Rocket-assisted Projectile,RAP)可達到30千米,另外還可使用M509雙效子母彈(Dual Purpose Improved Conventional Munitions,DHCM)、M404子母彈(Improved Conventional Munitions,ICM)。

    瞄準裝置分別有M115周視鏡,放大倍率4倍、視角10度,用於間接瞄準射擊;M116C直接瞄準鏡,放大倍率3倍、視角13度,兩者均置於M137鏡座上,另有M15射角儀及M1A1象限儀。

相關焦點

  • 虎鋒部隊 ——臺灣陸軍炮兵第58指揮部(中)
    155毫米M109A2自行火炮  第58炮指部最早由第619野戰炮兵營於1982年8月換裝155毫米M109A2
  • 虎鋒部隊 ——臺灣陸軍炮兵第58指揮部(下)
    ,藥包手將拋射藥包交給裝藥手,同時復誦「X號裝藥,紅底朝外」,接著發射手扳動炮閂手柄關上炮閂,底火手裝上發火機及底火,發射手再掛上拉火繩,當各炮手完成所負責的動作後,聽到瞄準手報「好」時,各炮手迅速轉身背對炮口,迴避射擊時產生的震波,最後炮長在向射擊指揮所回報「X炮準備好」,即完成待命射擊。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全面深度揭密防守臺灣中部的臺陸軍第10軍團部隊
    該旅過去下轄三個機步營,一個戰車營和一個炮兵營, 第234機步旅,也是臺灣陸軍第10軍團的主力部隊.該旅如果完成了新型"聯合兵種營"旅改革.也會裁撤一個機步營,與第586裝甲旅一樣變成三個聯兵營,一個炮兵營.
  • 臺灣軍力淺析 - 陸軍(下)
    第十軍團部署第十軍團指揮部隊名「崑崙部隊」,駐地臺中市新社區華豐街137之1號興中營區。其防區是中臺灣西部的2市4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和嘉義市,下轄1個裝甲旅、1個機步旅、3個步兵旅和1個旅級炮兵指揮部,總兵力約2.3萬人。
  • 細說臺灣軍力——陸軍(下)
    其防區是中臺灣西部的2市4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和嘉義市,下轄1個裝甲旅、1個機步旅、3個步兵旅和1個旅級炮兵指揮部,總兵力約2.3萬人。③ 第58炮兵指揮部隊名「虎鋒部隊」,指揮部駐地臺中市神岡區神清路163號圳堵營區,距清泉崗基地僅1.5公裡。下轄第626炮兵群(炮1營、炮2營、炮3營)和第614炮兵群(防空營)。
  • 臺灣軍力淺析 - 陸軍
    臺灣陸軍作戰部隊目前擁有3個軍團、4個防衛指揮部和1個航空特戰指揮部,下轄4個地區指揮部、3個炮兵指揮部、4個裝甲旅、3個機步旅、6個步兵旅(新巡旅)、5個守備大隊、2個航空旅、1個飛行訓練指揮部、1個特戰指揮部,總兵力約10萬人。按戰區劃分,陸軍在臺灣本島和澎湖設置了5個作戰區,再加上金門、媽祖兩個外島防衛部,東引地區指揮部直屬陸軍司令部。臺灣陸軍的兵力部署呈現出南輕北重、外輕內重的特點。
  • 恃何作狂:TW陸軍軍力淺析(下)
    其防區是中臺灣西部的2市4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和嘉義市,下轄1個裝甲旅、1個機步旅、3個步兵旅和1個旅級炮兵指揮部,總兵力約2.3萬人。③ 第58炮兵指揮部隊名「虎鋒部隊」,指揮部駐地臺中市神岡區神清路163號圳堵營區,距清泉崗基地僅1.5公裡。下轄第626炮兵群(炮1營、炮2營、炮3營)和第614炮兵群(防空營)。
  • 臺灣「陸軍」實力及相關兵力部署
    臺灣陸軍現有3個軍團、4個「防衛指揮部」、4個「地區指揮部」、4個裝甲旅、3個機械化步兵旅、3個炮兵指揮部、1個炮兵群、2個航空旅、1個特戰指揮部,總兵力約10萬人,是陸海空三軍之中人數最多的。
  • 臺灣軍力淺析 - 陸軍(上)
    憲兵部隊在軍種上屬於陸軍,但因具有執法權並不隸屬於陸軍司令部,擁有獨立的指揮、人事和後勤補給系統。臺灣陸軍作戰部隊目前擁有3個軍團、4個防衛指揮部和1個航空特戰指揮部,下轄4個地區指揮部、3個炮兵指揮部、4個裝甲旅、3個機步旅、6個步兵旅(新巡旅)、5個守備大隊、2個航空旅、1個飛行訓練指揮部、1個特戰指揮部,總兵力約10萬人。
  • 細說臺灣軍力——陸軍(上)
    憲兵部隊在軍種上屬於陸軍,但因具有執法權並不隸屬於陸軍司令部,擁有獨立的指揮、人事和後勤補給系統。臺灣陸軍作戰部隊目前擁有3個軍團、4個防衛指揮部和1個航空特戰指揮部,下轄4個地區指揮部、3個炮兵指揮部、4個裝甲旅、3個機步旅、6個步兵旅(新巡旅)、5個守備大隊、2個航空旅、1個飛行訓練指揮部、1個特戰指揮部,總兵力約10萬人。
  • 臺灣「陸軍」戰區分布圖
    澎防部下轄「戰鬥部隊」包括第168守備旅和第503裝甲旅;「戰鬥支援部隊」包括通信營、防空連、化學兵連和工兵連等;「勤務支援部隊」有「第1後勤指揮部」。第二作戰區由「花東防衛部」負責作戰指揮任務。防區範圍為臺灣本島中央山脈以東、和平溪以南至大竹溪以北地區及其近海綠島、蘭嶼等離島。
  • 臺灣陸軍第564裝甲旅演進(上)
    位於臺灣本島第4作戰區的第564裝甲旅(對外稱「少康部隊」),隸屬臺灣陸軍第8軍團作戰序列,平時擔任應變任務,戰時擔任總部戰略預備隊,遂行作戰區反擊及跨區增援任務
  • 臺灣軍事實力——「陸軍」戰區分布圖
    「第6軍團」下轄「戰鬥部隊」主要包括第16、26、49、51等4個師指揮機構和第106、116、118、152、153、176、178等7個守備旅,以及第269摩步旅、第351裝步旅、第542裝甲旅、第601空騎旅、第862特戰旅等5個打擊旅;「戰鬥支援部隊」包括第21炮兵指揮部、第53戰鬥工兵群、第73通信兵群、第33化學兵群等;「勤務支援部隊」有「第3後勤指揮部」。
  • 臺灣「陸軍」戰區構成——5個作戰區+2個「防衛部」
    澎防部下轄「戰鬥部隊」包括第168守備旅和第503裝甲旅;「戰鬥支援部隊」包括通信營、防空連、化學兵連和工兵連等;「勤務支援部隊」有「第1後勤指揮部」。第二作戰區由「花東防衛部」負責作戰指揮任務。防區範圍為臺灣本島中央山脈以東、和平溪以南至大竹溪以北地區及其近海綠島、蘭嶼等離島。
  • 軍情▏臺陸軍改稱作戰區欲加強聯合指揮
    國軍作戰區編制是國軍來臺後因應臺澎防衛作戰制定,第一戰區是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鎮疆部隊」,第二戰區為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正義部隊」、第三戰區為北部桃園的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前鋒部隊」,第四作戰區為高雄旗山的陸軍第八軍團指揮部
  • 恃何作狂:TW陸軍軍力淺析(上)
    憲兵部隊在軍種上屬於陸軍,但因具有執法權並不隸屬於陸軍司令部,擁有獨立的指揮、人事和後勤補給系統。臺灣陸軍作戰部隊目前擁有3個軍團、4個防衛指揮部和1個航空特戰指揮部,下轄4個地區指揮部、3個炮兵指揮部、4個裝甲旅、3個機步旅、6個步兵旅(新巡旅)、5個守備大隊、2個航空旅、1個飛行訓練指揮部、1個特戰指揮部,總兵力約10萬人。
  • 007兄弟圍觀臺灣2020年36號"漢光"軍演秀[五]
    不過臺軍"漢光"36號"軍演重點在臺西海岸,也是軍演的高潮部分,按臺軍演習角本,2020年7月16日,臺灣陸軍三個軍團: ‍臺北防區第6軍團,臺中防區第10軍團,臺南防區第8軍團,在臺軍601,602,603三個陸航旅武裝直升機及各自軍團炮兵指揮部炮火支援下
  • 中國現代第一所兵種學校-陸軍炮兵學校
    至抗戰勝利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與陸軍各軍事專科學校的校長同為蔣中正,校訓同為「親愛精誠」,所以畢業生同屬「黃埔系」,這個就是中國現代軍事史廣義上的「大黃埔系」;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則為狹義上的「小黃埔系」。       1931年1月,國民政府訓練總監部奉蔣中正命令開始籌辦培養中國陸軍炮兵軍官的軍事專科學校-「陸軍炮兵學校」(以下簡稱炮校)。
  • 臺灣陸軍第564裝甲旅演進(下)
    1978年,臺灣陸軍收到美國交付的第三批M48A1坦克100輛(代號「火牛二號」專案),基層裝甲部隊獲得突擊力量強化的機會,部隊編成也發生相應調整。1982年6月,第1、2戰炮連在彰化田中基地完成基礎訓練,返回駐地時將M108自行火炮以鐵路直接後送,8月27日,第604裝炮營獲得新到貨的M109A2自行火炮,炮車在岡山火車站下車皮後,直接機動至小崗山營區,原淘汰的M108自行火炮經兵工署整修後,於12月交付第8軍團第43炮兵指揮部第608炮兵營使用。1987年,旅屬防炮連增編飛彈排,配備4輛M730「小槲樹」地空飛彈發射車。
  • 臺灣陸軍(三)擁有優先挨揍理由的第三第四戰區
    這種轉變也代表了臺灣陸軍的識時務,相對於臺灣海軍的消極和臺灣空軍的自大,無疑更加值得兔子警惕。目前,第六軍團主力部隊包括駐新竹縣第542、第584兩個裝甲旅,駐桃園市第269機步旅,駐宜蘭縣第153步兵旅,駐苗慄縣第206步兵旅,總機動兵力幾乎佔整個臺灣陸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