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臺灣陸軍第10軍團的炮兵第58指揮部(簡稱第58炮指部)代號「虎鋒部隊」,是臺灣本島中部地帶火力最強、射程最遠的炮兵部隊。平時在各駐地進行訓練演習,擔負中部地區支援任務,主要支援第586裝甲旅特遣作戰隊(駐防臺中市后里區)進行大肚山反空降,健鷹營區、虎威營區、油庫、彈藥庫反滲透,臺中港反特種攻擊等演習訓練任務,戰時則按照作戰區火力支援協調組的統一分配,遂行三軍聯合火力支援及作戰區地面防衛作戰,負責中部地區反舟波、反登陸、反空降、反擊作戰及縱深作戰的火力支援任務。這些年來,該指揮部還承擔大臺中地區的災害應變任務,按照「救災就是作戰」及「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的原則,平時完成人員編制及裝備維護,與地方當局密切聯繫,災害預警發布時迅速前往災區,降低災害損失。
編制概況
截至2017年4月,臺軍第58炮指部下轄第626野戰炮兵群,編制內有三個野戰炮兵營,分別裝備203毫米M110A2自行火炮、155毫米M109A2自行火炮及155毫米M114/A1牽引式榴彈炮,每個野戰炮兵營下轄營部暨營部連、炮1連、炮2連、炮3連,營部連平時負責營級行政業務、膳食,自行火炮、輪式車輛、兵工等裝備的二級補給保養維修,戰時負責開設營指揮所及野戰修護,主要裝備M997野戰救護車、M978油罐車、M936中型救援車各一輛,另裝備「悍馬」車、中型戰術輪式車及民用車輛若干,而自行火炮營的營部連另裝備一輛M88A1裝甲救援車。每個野戰炮兵連由連部、射擊指揮組、觀測班、通訊班及兩個戰炮排組成,每個戰炮排下轄三個炮班,炮班人數根據武器的不同有所差異。
第58炮指部有一個防空營,下轄營部暨營部連及三個防空連,分別駐防在新社中興嶺營區及后里營區。每個防空連由三個防空排及一個雷達班組成,裝備美制「復仇者」地空飛彈系統及臺灣自製的「蜂眼」雷達,主要負責掩護作戰區內重要目標的低空安全,也擔負作戰區內地面部隊的野戰防空任務。
炮指部直屬單位有本部暨本部連、目標獲得連、保修支援連、多管火箭連等四個連。本部暨本部連平時負責支援指揮部各項文書、勤務支援,戰時負責開設指揮所。目標獲得連下轄測量排、氣象排、雷達排及大地測量資料中心,主要負責氣象及地形坐標信息,提供作戰單位各項作戰參數。保修支援連負責整個指揮部各項車輛、兵工、化學(防化)、工兵、通訊、火控、火炮及履帶車輛裝備的三級補保維修及後送勤務。
至於多管火箭連,全部由志願役官兵組成,駐防於清泉崗南大營區。該連下轄連部、通信班、氣象排、彈藥排及三個多管火箭排,具備射擊指揮、彈道氣象觀測、有限程度的通信及戰鬥勤務支援能力,但缺乏指揮參謀、火力協調能力。全連裝備9門「雷霆」2000多管齊射火箭炮、3輛射擊指揮車、9輛供彈車,另編有「悍馬」車、中型戰術輪式車及民用車輛若干。
主要武器
203毫米M110A2自行火炮 第58炮指部所轄的第626炮兵群炮1營裝備有18門203毫米M110A2自行火炮,臺軍從1981年購入75門M110A2自行火炮,起初配屬給獨立裝甲旅的裝甲炮兵營及軍團炮兵的自行火炮營,20世紀90年代實施「精實案」改革後,臺灣陸軍裝甲旅和裝甲步兵旅配屬的M110A2逐步移交軍團炮兵,像炮1營就是2004年12月完成接收,在歷年「崑崙操演」中憑藉203毫米炮彈的強大威力,讓現場觀摩的民眾為之震撼。
M110A2自行火炮的標準炮班由炮長、瞄準手、副瞄準手、炮車駕駛手、供彈車駕駛手、裝填手(一炮手)、發射手兼底火手(二炮手)、彈體搬運手兩名(三炮手、四炮手)、信管測合手(五炮手)、標定手(六炮手)、裝藥手(七炮手)、彈藥手(八炮手),共計13人組成。但由於臺軍正在鬧「兵員荒」,現階段只能採用減員模式,即瞄準手兼炮車駕駛手,彈體搬運手(四炮手)兼信管測合手、標定手及彈藥手,把炮班規模降低到9人。
在操作流程上,當M110A2自行火炮進入射擊位置後,先將車尾的液壓駐鋤放下抵實地面,以減緩射擊時產生的後坐力。各炮手聽到炮長下達「用炮」口令後,迅速前往各自炮位待命。接到射擊指揮所下達的射擊指令後,炮長大聲複述「射擊任務,全連榴彈X批號,X號裝藥,XX信管」,各炮手根據自己的職責,依次復誦並操作。緊接著,炮長再下達「方向修正量X,方向XXXX,射角XXX」,瞄準手裝定方向修正量及方向諸元,而副瞄準手將射角諸元裝定於射角儀上,兩名彈體搬運手聽到「射角XXX」時,協作將託彈盤上的炮彈抬起,將託彈盤結合到炮尾後方的吊彈臂上,吊彈臂將託彈盤與炮彈自動吊起,當託彈盤與炮尾角度一致時,裝彈機(完整稱呼是「裝推彈機」)會自動將炮彈推入炮膛,裝藥手接續將發射藥包傳給裝填手裝填,同時復誦「X號裝藥,紅底朝外」。
完成彈藥及發射藥包裝填後,裝填手將裝彈機回復到載彈位置上,同時把託彈盤交還裝藥手,發射手接著關上炮閂,裝上底火,並將發火機推至定位,副瞄準手操作高低機手柄,打高或低,以居中高低氣泡儀,再居中兩輪水平氣泡儀,動作完成後向瞄準手報「副瞄準手好」,瞄準手隨即操作方向機手柄,瞄準標竿或瞄準儀,居中高低氣泡儀及兩輪水平氣泡儀,動作完成後上報「瞄準手好」。聽到瞄準手報好後,發射手裝上拉火繩並向炮長報「二炮手好」,各炮手則根據準則教範規定的方式迴避震波,最後炮長向射擊指揮所回報「X炮準備好」,即完成待命射擊。
整個M110A2自行火炮由一個敞開式炮塔及履帶式底盤組成,主要武器是一門203毫米M201A1榴彈炮,炮口有雙室式制退器,能減緩約30%的後坐力並迅速排煙,炮尾為間斷螺栓式炮閂及M35擊發裝置,最大可承受273兆帕的膛壓,使用全裝藥(9號裝藥)與M106高爆彈(High Explosive,HE)時能達到22.9千米的射程,使用M650火箭增程彈(Rocket-assisted Projectile,RAP)可達到30千米,另外還可使用M509雙效子母彈(Dual Purpose Improved Conventional Munitions,DHCM)、M404子母彈(Improved Conventional Munitions,ICM)。
瞄準裝置分別有M115周視鏡,放大倍率4倍、視角10度,用於間接瞄準射擊;M116C直接瞄準鏡,放大倍率3倍、視角13度,兩者均置於M137鏡座上,另有M15射角儀及M1A1象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