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拔弩張!俄羅斯部署「伊斯坎德爾-M」飛彈,俄烏邊境戰雲密布

2022-01-27 禹你最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禹你最」,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M」飛彈和其配套的陸基飛彈發射車(圖片來源於:網絡)

隨著俄烏關係緊張程度的加深,俄羅斯也加快在與烏克蘭的邊境線上部署更多的武器,來達到進一步威懾烏克蘭的目的。比如,俄羅斯日前就在該地區部署「伊斯坎德爾-M」飛彈。

▲俄羅斯通過列車向烏克蘭邊境運送並部署「伊斯坎德爾-M」飛彈(圖片來源於:網絡)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M」飛彈,是其於上世紀90年代研發的一種採用陸基機動發射方式的,新一代近程地對地戰役戰術彈道飛彈,它主要由俄羅斯科洛納姆機械設計局負責研發,其中,「伊斯坎德爾-M」飛彈的飛彈發射裝置由巨人中央設計局研製,配套的飛彈自動導航系統由莫斯科中央自動化和液壓系統研究所開發。此款飛彈是在前蘇聯「奧卡」飛彈的基礎上研製而來的,並融合了俄羅斯後來在近程地對地戰役戰術彈道飛彈上取得的一些新技術。因此,如今的「伊斯坎德爾-M」飛彈,是可以視為俄羅斯在近程地對地戰役戰術彈道飛彈領域裡的一款傑出代表性產品。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M」飛彈吊裝時的樣貌(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伊斯坎德爾-M」飛彈的總體性能而言,其飛彈長度達到了7.3米,彈徑為0.92米,配備有單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射程為50—480公裡。其飛彈的戰鬥部重480公斤,並能根據實際任務和打擊目標屬性的不同,配備殺爆、燃燒、鑽地、雲爆和子母等在內的十多種不同類型的戰鬥部,同時,「伊斯坎德爾-M」飛彈採用了「慣性制導+光學成像末制導」的制導體制,其對目標的實際命中精度(CEP)達到了5—7米左右的水平,此外,「伊斯坎德爾-M」飛彈在飛行途中還具備機動變軌能力,且其彈體採用了一定的隱身設計,因此,面對敵方先進的防空反導系統時,便擁有不俗的突防性能。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M」飛彈配套的陸基飛彈發射車能攜帶兩枚該款飛彈(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伊斯坎德爾-M」飛彈本身之外,一套完整的「伊斯坎德爾-M」飛彈武器系統還包括了陸基機動飛彈發射車、飛彈運輸裝填車、指揮車、技術維護車以及人員生活保障車等。而在這裡面,「伊斯坎德爾-M」飛彈配套的陸基機動飛彈發射車,採用了具有較強公路和越野機動能力的MAZ-79306輪式8X8高機動卡車底盤,每輛「伊斯坎德爾-M」飛彈的陸基機動飛彈發射車上共計攜帶有兩枚使用垂直方式發射的「伊斯坎德爾-M」飛彈,其發射兩枚「伊斯坎德爾-M」飛彈的間隔時間在1分鐘以內,因此,多輛「伊斯坎德爾-M」飛彈的陸基機動飛彈發射車協同作戰的話,便能夠對敵方目標發動一次規模不小的飛彈飽和攻擊行動,且由於「伊斯坎德爾-M」飛彈的陸基機動飛彈發射車在發射後就能從發射陣地快速進行轉移,由此,也提高了其在戰時的生存能力。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M」飛彈發射起飛時的一瞬(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從上面這些介紹而論,俄羅斯「伊斯坎德爾-M」飛彈自身的性能在當下同類產品裡的實力是十分不錯的。而本身在防空反導能力方面就比較薄弱的烏克蘭,一旦戰時面對俄羅斯「伊斯坎德爾-M」飛彈的攻擊,其基本上也是沒有任何有效應對辦法的。而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俄羅斯目前在烏克蘭邊境部署「伊斯坎德爾-M」飛彈,實際上也就會給烏克蘭帶來很大的壓力以及威懾力。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在烏邊境開展軍事演習,法國護衛艦抵達烏港口
    俄烏邊境局勢日益緊張。
  • 「伊斯坎德爾」飛彈聲譽遭重創,俄高官:帕希尼揚同志不該這麼說
    在去年的納卡衝突中,土耳其支持的亞塞拜然軍隊佔據了幾乎壓倒性優勢,為了迫使亞塞拜然方面停止進攻,亞美尼亞效仿胡塞武裝打擊沙特石油設施,向亞塞拜然石油和天然氣生產設施發射了俄制「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是亞美尼亞手中最有威懾力的武器,出口型的「伊斯坎德爾」-E最大射程290公裡、戰鬥部重480千克,俄羅斯方面宣稱「伊斯坎德爾」能突破任何反導系統的攔截。
  • 美B-52H飛往距俄邊境40公裡處軍演嚇唬誰?俄羅斯又不是吃素的
    圖註:B-52H攜帶彈藥種類展示回到這次B-52H歐洲部署行動,B-52H轟炸機到訪俄邊境不到40km處,俄羅斯會如何應對?先來確認這B-52H轟炸機究竟在俄邊境40公裡處什麼方位?在立陶宛。這是因為立陶宛的「好鄰居」加裡寧格勒地區很特別,此地系俄羅斯唯一的飛地,距離莫斯科有1289公裡遠,但距離波蘭邊境僅有35公裡,距離立陶宛邊境只有70公裡。
  • 衝突世界:俄向處於歐盟的飛地部署飛彈,還故意露給美國看
    「伊斯坎德爾-M」彈道飛彈系統俄羅斯重新向北約飛地部署核飛彈路透社8日援引美國情報部門不知名消息官員報導稱,美國認為,俄羅斯正在加裡寧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爾-M」飛彈系統。這名情報官員說,莫斯科此舉可能是「政治姿態」,表達對北約的不滿。
  • 挑動「中導」之爭的「伊斯坎德爾-K」什麼來頭?
    直至今天針對一些與美國的外交摩擦時,俄羅斯仍然會威脅撕毀中導條約和重新部署SS-20的飛彈,足見該飛彈威脅之大。2004年8月俄羅斯宣布完成了「伊斯坎德爾」飛彈系統的試驗,並在2005年宣布開始飛彈的試裝備,2006年「伊斯坎德爾」飛彈系統通過俄羅斯陸軍鑑定。俄羅斯宣稱,這是一種替換「飛毛腿」B、供21世紀使用的戰術彈道飛彈。為了吸引潛在的國外客戶,該飛彈武器系統以在中東、印度頗受尊崇的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阿拉伯語稱呼「伊斯坎德爾」來命名。
  • 俄羅斯封堵刻赤海峽,烏軍艦回不去港口,急得團團轉
    刻赤海峽是連接黑海與亞速海的唯一通道,而在亞速海海域劃分問題上,俄烏一直沒能達成一致。從蘇聯解體後,刻赤海峽的界定一直是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激烈爭論的問題。烏克蘭方面認為,必須根據國際法劃分亞速海、黑海和刻赤海峽的水域,以確定相關國家在該地區的主權邊界。
  • 俄烏衝突細節曝光:強擊機掠過海峽大橋,特種兵空降強攻俘獲烏艦
    ▲俄烏海上衝突,俄邊防巡邏船撞擊小得多的烏克蘭海軍拖輪,可以看到俄邊防船也是一艘拖輪1、海上衝突,烏克蘭疑似發射飛彈,擊傷俄巡邏艦而且烏克蘭裝甲艇上有反坦克飛彈和防空飛彈,對俄邊防部隊還是有一定威脅的。目前,由於雙方在刻赤海峽大橋附近的交火,已經使得航運完全停止,大量船隻被堵在海峽兩頭。
  • 伊斯坎德爾飛彈失效?該國軍方證實命中不足一成,北約鬆了一口氣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24日報導,外界懷疑伊斯坎德爾飛彈失效,因為亞美尼亞軍方證實該飛彈命中不足一成,這讓北約鬆了一口氣。
  • 俄羅斯和烏克蘭積怨千年,如今繼續劍拔弩張,其實兩國同宗同源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成為北約和俄羅斯激烈爭奪的唯一中間緩衝地帶。歷史上的恩怨和美國、北約外部勢力的幹預等,促使俄烏兩國圍繞克裡米亞半島等問題,不斷爆發新的矛盾和衝突。只要美國和北約圍堵俄羅斯的立場不改變,俄烏的矛盾將長期存在下去,還會經常激化。一、兩國本是同根生公元9世紀,東斯拉夫民族在第聶伯河流域(今烏克蘭境內)建立基輔羅斯國家,為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共同祖先。
  • 來看看俄羅斯的核潛艇!內部構造首次披露,這誰看了不迷糊?!
    眾所周知,繼承了蘇聯武裝力量的俄羅斯軍事實力非常強悍。綜合來講,當前俄羅斯軍隊實力僅次於美國,且俄羅斯還有著目前最多的核武器。所以說啊,武器在手,面對其他國家的挑釁,俄羅斯也是一點沒有在怕的!就拿2021年來說,面對烏克蘭的蠢蠢欲動,俄羅斯也是二話不說,立馬在俄烏邊境的伊斯坎德爾部署飛彈系統,飛彈全長7.2米,彈徑大約0.95米,有效載荷380公斤,起飛重量3.8噸,由單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推進。該系統採用全程制導模式,是一款先進的短程地對地核常兼備飛彈系統。據了解,俄羅斯軍隊的伊斯坎德爾-M飛彈配合9M723飛彈使用,可使最大射程達到480公裡以上。
  • 多國公布對俄作戰推演:3天內攻陷俄羅斯飛地,波蘭5天全軍覆沒
    但在波蘭在近期一次模擬美械對俄戰爭中,遭遇了慘敗,原本計劃堅守22天的美械部隊在演習開始後5天就「全軍覆沒」了。北約盯上加裡寧格勒加裡寧格勒是俄羅斯最小的一個州,西面臨海,與波蘭和立陶宛接壤,與俄羅斯本土並不相連。但也正因如此,該州的戰略意義也十分重大。美媒評論加裡寧格勒稱,加裡寧格勒就像是俄羅斯楔在北約內部的一枚釘子。
  • 【高超】俄羅斯六型尖端武器之高超聲速飛彈情況判讀(上)
    ,且攻擊目標前仍然具備飛彈整體的外形特點而無分離特徵,因此基本斷定其採用了與伊斯坎德爾-M相同的動力形式,即單極固體火箭發動機。「匕首」飛彈頭錐側面開有若干個矩形窗口,根據圖3可見這些矩形窗口並非光學窗口,因此該處窗口為天線口蓋的可能性較大;結合俄媒「能在飛行彈道全程進行機動」的描述,推測這些窗口中包含通訊信號接收窗口,通過衛星、飛機、地面或海面控制臺接受實時信號,更新飛彈飛行路徑規劃。
  • 俄羅斯向烏克蘭軍艦開火!三艘烏船隻被扣押
    俄稱三艘烏海軍船隻侵略俄邊境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莫斯科時間25日7時左右,烏克蘭海軍3艘船隻未經俄方許可進入俄臨時封閉的黑海某海域,並一度向連接黑海與亞速海的刻赤海峽行駛。隨後又有烏海軍2艘炮艇快速駛向刻赤海峽。俄方採取多種措施制止了烏方這一「挑釁」行為,事件持續約5小時。
  • 俄羅斯軍隊敘利亞、克裡米亞之戰給我們的啟示!
    俄羅斯恩威並施活用經濟籌碼,一方面承諾親俄將獲得投資和援助,另一方面警告「脫俄」將迫烏償還欠債,並停止天然氣供應。俄情報機構適時公布了季莫申科「烏境內的800萬俄羅斯族人毫無用處,直接用核武器弄死算了」的電話錄音,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克裡米亞入俄呼聲一面倒。入敘作戰中,俄迫美釐清與「勝利陣線」等敘反對派組織的關係,導致美控制的敘利亞政·治勢力分裂;吸引伊朗、伊拉克、黎巴嫩等國,形成以俄羅斯為首的多國聯盟,支持者佔據絕對多數。
  • 俄烏刻赤海峽衝突,各自都有哪些「小算盤」?
    蘇聯解體後俄烏兩國對於刻赤海峽的主權界定一直存在爭議,後經協商雙方均有權使用有關航道,但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爆發再次讓有關水域變得敏感複雜。俄羅斯收回克裡米亞後事實上完全把刻赤海峽收入囊中,同時也完全控制了烏克蘭港口城市從亞速海到黑海、直至地中海的通行權。 俄烏圍繞刻赤海峽之爭,既涉及克裡米亞的主權宣誓,又事關打破俄羅斯的「海上封鎖」。
  • 阿薩德發布禁空令,俄羅斯允許敘軍動用S300
    這個消息被爆出來後,並沒有得到相關方面證實,也不可能得到證實,不過,以俄羅斯空軍的實力,確實有這個能力,不說俄羅斯軍隊擁有的大量巡航飛彈和「伊斯坎德爾」地地飛彈,俄羅斯空軍的戰術轟炸機,諸如蘇-24和蘇-34,也完全能在掩護下突破土耳其空軍和美制「霍克」防空系統的攔截,轟炸安卡拉。
  • 俄INF違約,部署GLCM:初步信息匯總
    目前,對俄羅斯新部署的陸射巡航彈的認識: 根據《紐約時報》2017年2月14日報導,俄羅斯已經部署了兩個營的中程陸射巡航彈,這種武器系統違背了俄羅斯在《中導條約》中的義務。其中,一個營仍然在卡普斯亭亞爾飛彈試驗基地,另一個營已經於2016年12月轉移到俄國境內另一處的實戰部署陣地。該型飛彈代號SSC-8,每個營有四臺機動巡航飛彈發射車,每臺發射車攜帶6枚陸射巡航飛彈。這種發射車跟伊斯坎德爾-K巡航飛彈發射車在外觀上很相似。
  • 俄烏和談關鍵時刻,美國立馬向烏贈上億美元裝備,唯恐天下不亂?
    最近,美國人又在烏克蘭「搞事」,試圖挑起俄烏之間的矛盾。  據俄羅斯媒體3月7日報導,美媒於近日對外公布,五角大樓計劃向烏克蘭提供價值1.25億美元的迫擊炮定位雷達、新型巡邏艇等武器裝備。  俄媒稱,巡邏艇Mark-6直到2015年秋季才開始服役於美國海軍遠徵作戰司令部,逐漸代替了美軍自1984年以來服役的老舊巡邏艇。
  • 2021年世界飛彈及核武器裝備發展研究 | 遠望報告
    核動力方面,俄「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已進行兩次試驗。據美媒8月報導稱,衛星圖像顯示俄正在北極圈附近發射場準備再次進行試射。該型飛彈計劃2025年左右列裝;4月,俄在北極地區對具有近萬千米水下續航能力的「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進行了測試,計劃2022年夏在北極地區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