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發生核戰爭,普通老百姓應該怎麼做?記住這3地可進行自救

2021-02-13 世界通史

眾所周知,戰爭是可怕的,沒有一個人會渴望戰爭,戰爭已經成了流離失所,妻離子散的代名詞,如今科技迅速發展,研製出的武器殺傷力也越來越大,從可以毀滅城市到毀滅國家,大大小小的武器令人膽寒。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戰爭距離我們來說很遠,但是誰都不敢保證就不會有戰爭發生,那麼一旦發生核戰爭,普通老百姓應該怎麼做?記住這3地可進行自救。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被核武器轟炸過的國家,1945年製造出來的原子彈就可以摧毀廣島長崎兩座城市,除了爆炸中心被瞬間汽化的遇難者,即使是倖存者都會因為核輻射而患上難以治癒的癌症,而2011年日本地震導致的福島核洩漏,僅僅是洩露就已經讓福島寸草不生,現在的科技發展迅猛,核武器的威力只會更加強大,居安思危,如有有一天世界矛盾已經到了無法忍耐調和的地步,我們應該躲到什麼地方呢?

第一個地點是銀行,為什麼首先說銀行呢,因為迄今為止有據可循的能阻擋核武器爆炸後衝擊波的地點就是銀行,日本被核武器轟炸的時候,唯一一個在爆炸中心存活下來的倖存者就是一位銀行職員,當時她躲在了銀行裡,銀行因為存儲了大量的現金,所以在建造時就會十分注重銀行的安全性,和平年代也是會有亡命之徒搶劫銀行的,而為了保護儲戶的財產安全,建立一個安全指數極高的保險庫十分必要。

第二個地點是防空洞,防空洞本身就是國家修建用來躲避戰爭中地面上的轟炸的,戰爭時期敵人會使用戰機投擲炸彈,我國當時的老百姓就很機智的在地底挖洞,以此來躲避地面上的炸彈,我國北方有挖地窖冬天儲藏糧食的習慣,或許就是從中獲取的靈感,後來國家也修建了更加結實牢固的防空洞,如今的防空洞設備齊全,有些國家防空洞裡不僅有空氣循環系統,還可以種植蔬菜,許多國內外電影中,當地球遭遇災難,人們就躲進了地下城市中,甚至是深幾百米的礦洞中。

第三個地點是地鐵站,地鐵站起初建造的時候除了便民利民,也考慮了它其他的性能,和防空洞有異曲同工的地方,地鐵站因為建在地下,每日人流量又很大,所以對其的牢固程度國家都是有硬性指標的,如果只是等級不高的地震震動就可以動搖一個地鐵站,那麼奔波在上班路上的上班族們,他們人身安全怎麼可以得到保障?所以地鐵站經過精心的設計以後,它的牢固程度足矣讓大家躲避核武器爆炸的衝擊波,而且地鐵站規模不小,城市裡更是隨處可見,可以容納的人數也很多,相比較於防空洞,更加方便人們在遇到緊急事件的時候躲避。

看完這三個地點,首先想到的就是,當災難來臨,要往國家建設的防禦工事中進行躲避,國家不會放自己的民眾於危難之中,已經為我們建造好了避風港,關鍵時候只有自己的國家是堅定的站在你的身前為你抵擋炮火侵襲,中國是一個十分熱愛和平的國家,對待世界上的所有的國家都秉持著和平共處的原則,所以我們很幸運,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當然,我們更加希望所有樂衷於戰爭和掠奪的國家就此停手,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傷害是巨大的,沒有人會願意每天懷著第二天可能再也醒不過來的擔憂入睡。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

相關焦點

  • 假如核戰爭爆發,我們要如何生存下來?記住三個地方可自救
    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這是人類第一次看到它的威力。只爆了兩顆原子彈,日本就輸了,最後不得不無條件投降。這就是核武器的巨大威懾作用。所以二戰後,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加入了發展核武器的行列。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今天的核武器比以前強大得多,數量也多得多。
  • 世界大戰一旦打響,我們普通人應該怎麼做?有三點一定要牢記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響下,世界格局正在加速改變,外界關於第三次大戰的猜測也越來越多,一些軍事專家認為,戰爭爆發的風險正在被加大,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可能會被打響,而這也引發了大眾的普遍擔憂,戰爭一旦爆發,我們普通人該怎麼辦?事實上,戰爭並不會毫無徵兆地打響。
  • 若核戰爭爆發,普通百姓只能等死?專家:記住這3個地方絕對安全
    國際局勢敏感複雜,世界上很多國家擁有核武器,如果真的爆發核戰爭,普通百姓該怎麼辦?什麼地方才是最安全的?為什麼說會爆發核戰爭?
  • 國家進入一級戰備,所有退伍軍人隨時等待召喚,普通百姓怎麼做?
    目前的中國就是這樣,可以說目前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畢竟中國內已經幾十年間沒有發生過戰爭。                                                                      當然也沒有其他國家敢打中國的心思,這都要歸功於近些年來發展迅速及其基礎實力的強大。
  • 一旦發生核戰爭,俄羅斯將同中國站在一起?
    來源:環球網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2日報導說,理察在美國海軍權威雜誌《Proceedings》2月刊發表一份對當前地緣政治格局的嚴峻評估,他在文中呼籲美國軍方和聯邦政府領導人重新設想阻嚇中國和俄羅斯等競爭對手採取咄咄逼人行動的方法,包括正視核戰爭
  • 一場發生在漁洋關的戰鬥,國人應該記住!
    盛逢堯認為日軍在中國到處燒殺淫掠,本來就該殺光,況且日軍抓到國軍戰俘一般就地殘殺,我們應該以牙還牙。1942年反攻宜昌時,新23師擊潰一股日軍,抓到了十幾個日軍戰俘。當地老百姓到新23師處哭訴,說他們就是被這股日軍屠村,老百姓屍體現在還沒有掩埋。
  • 如果爆發核戰爭,普通百姓只能等死嗎?專家:中國有兩地可供逃生
    儘管如今實際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算多,但一旦戰爭上升到核戰的規模,對全世界來說依舊是一場浩劫。既然核武器破壞力如此大,那麼假如爆發核戰爭,普通百姓只能等死嗎?專家表示,中國有兩地可供逃生。核武器爆炸除了會產生巨大的衝擊力,同時還會釋放強烈的核輻射,而核輻射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對環境造成摧殘。所以各國抵制核武器並非沒有道理,畢竟假如連家園都遭到致命破壞,人類文明必然會再次出現脫節。
  • 一旦爆發核戰爭,只能任由美核武器摧毀蹂躪?核彈頭少≠必死無疑
    自今年新冠爆發以來,美國對我國的軍事挑釁就一直不斷,此前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對此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聲稱中國應該大規模地擴充核彈頭的數量。
  • 記住這些技巧可以挽救生命
    1990年7月16日 第51層商戶發生火災,當時樓內有3000多人,幸虧消防供水充分,救援及時,無人死亡,38人因煙燻送醫。 1995年11月22日 由於電力變壓器爆炸,再次發生火災,當地消防隊奮力撲救3個多小時,火勢才被控制住,有22人受傷。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靜安區膠州路一高層公寓發生特大火災事故,造成58人遇難。
  • 一旦發生核戰爭,俄羅斯將同中國站在一起?美軍發出警告,俄專家這樣說
    近日,美軍方發出了一則驚人的警告,聲稱美國與中俄爆發核戰爭存在「真實可能」!因此,美國必須在核武器領域保持壓倒性優勢。那麼,一旦發生核戰爭,俄羅斯是否會同中國站一起?對於這一問題,俄專家這樣說。據參考消息2月6日消息,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瓦西裡·卡申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中俄軍事聯繫密切,然而並沒有舉行聯合核演習的報導,從理論上講這是可能的。
  • 日本福島深夜發生7.3級地震!不排除海嘯可能!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受地震、海嘯雙重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導致發生自蘇聯車諾比核事故之後最嚴重的核事故。發生地震時,人們第一時間該怎麼做?什麼自救辦法最靠譜?這些安全知識,不可不知!
  • 極度危險的信號,緊急阻止可能發生的核戰爭
    美國《華盛頓郵報》多次非常擔心,也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報導,對於福特的辭職,是特殊時期發生的事情,我認為有以下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性相對還好,第二種可能性讓全世界非常擔心。川普很可能會任命一個完全聽他話的人,這樣一來,萬一川普精神不穩定,而且他經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中,突然宣布對某個國家或者地區進行核打擊,那麼全世界就陷入了核戰爭中。如果福特真的看不慣川普,如果他是一個負責的人,那他應該等到拜登上臺,也就是1月20日再辭職,而不是提前一個星期辭職生效,這會讓整個美國,甚至整個世界都陷入極度危險中。
  • 襲擊事件後,請記住以下幾點
    我們除了祈求它不再發生或不要降臨在我們身上,更要了解如果有一天襲擊的槍口或屠刀對準你時,我們該怎麼做?當它們發生時,了解一些必要的逃生自救方法或許可以保命甚至拯救其他人的生命。昨天,我們的小編總結了遭遇槍擊案時,美國國土安全部門提供的幾大保命原則:Run(跑)、Hide(躲)、Fight(反抗)。
  • 可實時查詢網上地圖了解災情!日本發布最新防災系統
    此舉除了有助於行政上迅速開展應急修復和救援活動之外,還能幫助普通民眾進行疏散。 據報導,日本國交省在當天舉行的假想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的防災演習中實際運用了該系統。通過系統得知道路等假想的受災信息後,國交相太田昭宏下達指示稱「全力救助受災人員」。 該系統還登記了標有平時就有水災、泥石流等災害隱患地區的防災地圖。
  • 記住這三條線,永不觸電
    但不少人並不太清楚:1.直接接觸電擊防護2.接地與等電位聯結3.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第一道防線:直接接觸電擊防護。這個名字聽起來貌似高大上,其實原理一點就透:防止大家接觸到帶電體的措施,都屬於直接接觸電擊防護。導線的外皮、插座的面板、家用電器的外殼,都屬於這個範疇。
  • 科創 | 談直升機自救設計
    直升機是旋翼機,與固定翼的戰鬥機相比,其獨特的結構和飛行方式決定了它的墜落高度、墜落速度、墜落姿態、供救時間、自救方式,甚至最終地面接觸方式成為影響直升機自救的重要因素。而完善的直升機自救設計使乘員到最終接觸地面時依舊可以逃生。
  • 記住這三條線,永遠不觸電
    接地與等電位聯結3.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第一道防線:直接接觸電擊防護。這個名字聽起來貌似高大上,其實原理一點就透:防止大家接觸到帶電體的措施,都屬於直接接觸電擊防護。導線的外皮、插座的面板、家用電器的外殼,都屬於這個範疇。說起來好像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但這恰恰是最重要的保護。
  • 古代核戰爭之謎
    可事實上,早在史前文明階段,人類很有可能就已經經歷過核戰爭了。古文獻和古遺蹟中都殘留著有關「核戰爭」的記憶……殘留在摩亨約·達羅中的核戰爭痕跡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用於實戰的核武器,是1945年8月6日從日本廣島上空投下的原子彈。
  • 核戰爭怎麼打?雙方互扔核彈頭,真實的核戰爭遠沒有想的這麼簡單
    這其中,核武器就成為了各國比賽的重中之重,人類也就此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甚至在上世紀60年代初,美蘇兩國還發生了古巴飛彈危機這樣的大事件,差點導致人類歷史就此終結。但是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矛與盾交替發展總有一天會走到盡頭,到那時,如果有國家鋌而走險發動了核戰爭,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許多人一提起核戰爭,就會認為交戰雙方會第一時間將自己所有的核彈發射出去,然後躲進掩體,接下來到來的就是全球核冬天和被炸成齏粉的城市。其實,真正的核大戰打起來要比普通人想像的複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