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號|印度要雪恥1962年中印戰爭完敗?這篇讓三哥知道什麼叫打臉

2021-02-10 軍武次位面

今天要推薦的公眾號叫:朕說

簡 | 直 | 讓 | 人 | 眼 | 前 | 一 | 亮

▲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公眾號

朕說,是軍武菌特別喜歡的一個公眾號

專攻歷史、百科

內容腦洞清奇、有趣有料

相信你們也會非常喜歡這個號

大家都知道印度最近比較拽

於是朕說扒了一把印度的被揍史

《3分鐘了解印度被揍史》

歷史上,揍過印度的國家有:

雅利安人,波斯,亞歷山大,巴克特裡亞,嚈噠,中國大唐,中國吐蕃,塔希爾,薩珊,伽色尼,古爾,(中國)大月氏-貴霜,突厥,德裡蘇丹國,帖木兒帝國,莫臥兒,西班牙,法國,英國等等。

別說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古代就揍了印度不少次。

印度歷史差不多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經過這漫長的被揍歷史

印度甚至連自己的土地都沒統一過

早就把自己原本的模樣都忘記了

還是靠國外的資料才完善印度歷史

玄奘的《大唐西域記》

對印度歷史是珍貴的補充資料

 

所以暫且把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也叫做哈拉帕文明

作為印度最開始的歷史

 

確定好挨打的主體

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正式介紹

「挨揍的歷史」

ROUND 1

吠陀文明

雅利安人KO 印度

( 公元前1500-前700年)

 

雅利安人本來是俄羅斯南部的遊牧民族

後來他們發現印度這塊土地

特別適合居住

就一屁股坐下不走了

這一坐就坐了1000年

 

但畢竟是佔了別人的座位

為了解釋自己這種行為

雅利安人想了兩個辦法

第一個叫做:象徵性地搬個家

 

第二個比較無恥叫做: 

「我們長得好看的人才能坐著,長得醜的都跪著」

——婆羅門教-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強行把印度人分為四種等級

最後還有一種賤民:也叫不可觸碰者

主要是罪犯戰俘

種姓制度說白了就是:投胎決定一切

  

ROUND 2

馬其頓帝國&中國混合雙打

(公元前3世紀--2世紀)

 

雙打一號選手:打醬油的亞歷山大帝

 

雅利安人好不容易坐熱了印度這塊土地

北邊的亞歷山大大帝一路打波斯打嗨了

順便把印度揍了一通

但因為離家太遠沒過多久就跑回去了

 

於是,一位印度少年也就是後來的月護王

趁亂建立了孔雀王朝

(公元前321-前181)

 

劃重點!!!

這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由印度人建立的統一王朝

不過……總共也就兩個

孔雀王朝最牛逼的君主叫做阿育王

也是他把佛教作為印度的國教

當時的印度和漢朝以及羅馬帝國

並稱為世界三大文明

 

但是只硬了一百多年就又被揍了

 

隆重介紹下打手二號選手:大月氏


公元127~230年

中國的少數民族大月氏

 在印度建立了貴霜帝國

 

 貴霜王朝衰弱分裂之後

印度人又趁亂建立了一個國家

叫做笈多王朝

(這也是最後一個印度人的政權)

 

但是他們並沒有把握好機會

依然醉心研究發揚佛教

唐玄奘的偶像法顯大師就來這裡學習過 

 

印度人有個很大的特點

完全不在意肉體上的打擊(被侵略)

 

但是只要自己稍微能喘口氣

就拼命鍛鍊自己的精神力量(佛教)

 

於是,阿拉伯帝國帶著伊斯蘭教,來了

  

ROUND 3

 阿拉伯帝國精神攻擊 KO 印度

(公元8世紀-12世紀)

 

公元1193年阿拉伯大軍

對印度佛教僧人進行了屠城式滅教


 

經過將近500年的調教

印度從身體到靈魂都徹底被阿拉伯文明徵服了

直到現在伊斯蘭都是印度第二大教

ROUND 4

莫臥兒帝國

蒙古帝國 KO 印度

(1526~1858年)

這個蒙古打手身體棒棒的時候

整個歐亞非大陸都被他揍了一圈

更別說是印度這個軟柿子

 

 

ROUND 5 

東印度公司

(19世紀-20世紀)

 

這部分屬於近代史就不多贅述了

當然我們不會藉此自吹自捧

但我們早已經get到教訓:落後會被挨打

所以,中國一直在強化國力、發展軍事

為的就是不再讓別國輕易欺負咱們

喜歡的童鞋,可以關注一下朕說!

▲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公眾號

此外,「朕說」之前還解讀過「一帶一路

當時朋友圈的刷屏級爆貼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對於唐朝感興趣的童鞋,一定要看這篇

唐朝生活指南——幽默通俗易懂還漲姿勢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關於李白杜甫這對大V

你應該沒想到,他們之間居然有段基情故事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更多 有趣 | 有料 | 腦洞 | 清奇 的內容

各位童鞋可以去關注「朕說」查看

▲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公眾號

相關焦點

  • 1962≠2020?原來這才是印度最近囂張的原因!
    (圖源:觀察者網)而這篇論文,正是來自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沒錯,又是哈佛。不過胖兵發現,這篇論文發表於今年3月,按說和眼下的中印摩擦沒有直接關係。印度擁有傳統優勢,能夠防止1962年的挫折再次發生。
  • 印巴克什米爾衝突再起,三哥真的要2.5戰爭?
    1962中印戰爭從1961年開始,美國開始疏遠巴基斯坦,接近印度,總統特使哈裡曼,副總統詹森,副國務卿鮑爾斯先後訪問新德裡。美印關係持續升溫,加上與蘇聯原有的親密關係,印度一下子就膨脹起來,在邊境問題上,對周恩來總理友善建議傲嬌的扭過頭去。
  • 三哥,你靠什麼扛到今天?
    論理,三哥一點兒佔不上;論實力,中國有充分的信心,讓他好看;論意志,三哥不可能傻到會認為中國會放任他非法越界,而不予以懲戒吧。那麼是什麼心理,什麼考慮,還是什麼力量支撐三哥死扛到現在呢?是騎虎難下,還是有恃無恐?他們的勇氣來自何方,他們還要扛多久?他們的邏輯到底是什麼?
  • 三哥的屁股向後平沙落雁式
    眾三哥見勢不妙風緊扯呼啦,特別是那個扛著印度國旗的三哥,只用了半招凌波微步,就直接脫離了攝像機的視野,帶著國旗完全不知所蹤。三哥轉進(三哥的逃跑不叫逃跑,叫轉進)的風姿比公元1962還要飄逸俊雅,真如三哥總參謀長說的那樣「三哥再也不是1962年的三哥了」,可是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呀!
  • 中印戰爭後,印度軍購如何走上不歸路?
    自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後,兩國關係就一直存在著很大的麻煩。直到十五年後,1977年中印才恢復了大使級外交關係,有了新的貿易合同,同時,中國也邀請印度來參加中國廣交會,以示友好。1979年2月,印度外長瓦傑帕伊到北京訪問,算是翻開了中印關係的新篇章,但兩國間存在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
  • 1962年中印戰爭:困擾毛主席十天十夜,沒想通印度為何打中國
    圖|1962年戰爭期間的印軍米-4直升機不禁在心裡有了疑問:當時以尼赫魯為首的印方高層,到底是擁有什麼底氣去挑釁中國,自以為能把中國駐邊部隊,從中國的領土上徹底趕回去?從1961年開始,到1962年的9月,印度通過不斷的小規模入侵,光在中印西線邊境上的中國領土上,就建立43個入侵據點,位置多位於邊防哨所周圍,一時間中印邊防軍隊形成了犬牙交錯的姿態,印方當時在西線侵佔我疆域多達4000平方公裡(數據來源為1991年青海人民出版社《世界屋脊之戰——對印反擊戰紀實》)。
  • 放心,中印打不起來,因為1962年中印戰爭有一個最大秘密
    這是因為:民主國家的人侵略性較小,他們更懂得適可而止。  印度的信息更透明……省略五百字。  2、印度從來不是什麼別的國家的棋子(中國當然也一樣),不會玩兒命給別國遞所謂的投名狀的。要知道中國是核武國家,目前的核武比印度強得多,印度難道不擔心真要把我們逼急了,讓印度變得不適合生存嗎?  民主國家的決策可以測度,但其他國家就未必了。
  • 橡樹 | 中印1962年邊境戰事:和談,或者戰爭
    最新:中印1962年邊境戰事:詳解克節朗河谷之戰克節朗河谷之戰為1962年中印戰爭第一階段的標誌性戰役。在1950年代,周總在會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外交,此後,中國在第三世界和不結盟國家開展外交,頗得印度助力。因而,在1962年中印戰爭第一階段的克節朗河谷之戰結束後,周總向印度方面提出了停戰請求:要求按照中印軍隊實際控制線停火,談判解決中印邊境爭端。
  • 原創 ||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為什麼被打斷了腿
    1962年中印邊境上爆發了一場短促的遭遇戰,雙方幾乎是一接觸,戰爭已經結束,從此邊境從此大致和平維持到了現在。今天我們就來講下這事。不過要說清楚這事,又說來話長,因為那件事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可以理解為一個結果,又可以理解為一個開始,因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中印之間的齟齬才剛剛開始。西藏這個話題,非常複雜又非常敏感,博主只能是儘量不踩線給大家講下這個話題。
  •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為什麼被打斷了腿
    :二號頭目來源:九邊(ID:ertoumu893)1962年中印邊境上爆發了一場短促的遭遇戰,雙方幾乎是一接觸,戰爭已經結束,從此邊境從此大致和平維持到了現在。1961年周總理專門去了趟印度,準備把這事談妥,不過印度那邊已經王八吃秤砣,鐵了心準備多要領土,根本沒法談。不少人說是因為尼赫魯是個固執的蠢貨,所以中印什麼都談不成,這個其實誤解了尼赫魯了,他本人是很希望雙方擱置爭議的,但是印度老百姓不接受,議會也不接受,他只能是被逼著一步不退,非要中國交出來12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相當於福建那麼大,這不鬧嘛。
  • 揭秘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打服印度的全過程!
    前言: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在藏南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 印度將軍眼中的1962年中印戰爭,為何印度輸得那麼慘?
    1962年的中印戰爭,我們稱之為中印自衛反擊戰,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場普通的邊界戰爭,一場正義的自衛反擊戰罷了。
  • 新中國的對外戰爭:1962年中印戰爭全景解讀
    但麥克馬洪不死心,背著中國參會人員,誘騙西藏代表籤署了一個印藏聯合宣言,稱修改後的條約草案對雙方政府有約束力。這就是後來俗稱的「印藏密約」。由於這個聯合宣言實在見不得人,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意義,當時就沒有對外發表。麥克馬洪本人和英國政府都承認西姆拉會議「沒有產生中國政府為締約一方的任何協定」。
  • 「神仙仗」始末——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一)
    1962年10月12日,印度總理尼赫魯突然公開下令:要把中國軍隊從印軍侵佔的中國領土上"清除掉"。
  • 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中國三個軍整裝待發,印度卻臨時決定不打了
    然而,就在戰士們都擦亮了長槍,擺好了火炮準備開戰的時候,主動挑起武裝衝突的印度卻突然決定不打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印度到底在搞什麼名堂?意圖開戰,印度動作頻頻1980年,英迪拉·甘地再次就任印度總理。1986年,印度推出全面對華開戰的「棋盤計劃」,舉行「棋盤行動」軍演並調派大量軍隊前往中印邊境地區。印度陸軍參謀長桑塔吉更是叫囂說:「今時不同往日,印度已經不是1962年的印度,此次必會將戰線直接推進到雅魯藏布江!」
  • 印度如何看待1962年慘敗?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
    對於印度防長那句「印度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外交部的回應則是「沒錯,2017年的中國也不是1962年的中國了」。對大部分國人來說,無論是調侃式的「三哥」,還是經常出現在網上的「摩託疊羅漢」、「懸掛坐火車」,都是鄰邦印度的模糊形象。為什麼印度人如此在意1962這個年份?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那場印度的慘敗的?曾在印度居住多年筆者今天給你講講這其中的故事。
  • 美國情報視野中的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
    1962年11月21日,中方主動宣布停火、撤軍,結束中印邊界戰爭。中國政府的這一決策是美國政府及情報部門始料未及的,各類情報甚至沒有對此做出過任何預判。在戰爭爆發和初期階段,情報部門的精力更多放在古巴飛彈危機上,在危機結束後才騰出更多精力轉向對中印關係和南亞局勢的關注。在對戰爭爆發和結束的具體分析和預判上,情報部門反應滯後,缺乏有效和準確的判斷。
  • 決戰1962:揭秘中印邊境戰爭決策內幕
    本文原載於《中國新聞周刊》2012年第42期,作者徐焰。本文原題:《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決策內幕》,亦有自媒體使用標題《毛主席:「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為什麼印度要打我們」。彈指一揮間,1962年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距離2012年)已經過去了整整50年。
  • 印度撤軍了!但背後這些事,你不能不知道
    由此,從6月18日到8月28日,中印兩軍洞朗對峙兩個月10天後,印軍非法越界事件得到解決。  我們做了什麼?         解放軍數次實彈演習,外交部60多次警告越界印軍  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過中印錫金段已定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
  • 印度拒絕撤兵!重演1962年中印戰爭?
    從現有的情況看,印度已經打算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中印邊境對峙地帶繼續耗下去。同時,印度還頻頻試射可攜帶核彈頭的飛彈,展示自己的力量和決心。無論是季節條件和國際背景,都跟1962年中國打響對印自衛反擊戰很相似。那麼,58年後,這裡會發生戰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