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資訊】新華社2021年十大國際新聞

2022-01-03 天津市紅橋區青年商會
新華社評出2021年國際十大新聞(按事件發生時間先後為序)

  一、國會騷亂打破「美式民主」幻象

  這是2021年1月6日,川普支持者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會大廈前舉行示威時佔據下屆總統就職典禮的媒體拍攝高臺。

  1月6日,大批支持時任美國總統川普的示威者強行闖入美國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傷。騷亂意在以暴力手段阻止美國總統權力的有序過渡,被視為美國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本土暴力極端事件之一。血腥暴力在美國最高政治殿堂上演震驚世界,凸顯美國社會分裂鴻溝,打破「美式民主」幻象。人們更清晰看到,「美式民主」已淪為美國政客煽動民意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二、運河堵塞暴露世界經濟脆弱

  這是2021年3月24日在埃及蘇伊士運河拍攝的貨輪擱淺現場。

  3月23日,一艘貨輪在埃及蘇伊士運河擱淺堵塞航道,一度阻斷約12%的全球貿易流通。2021年,種種現象暴露出世界經濟脆弱性:物流梗阻、運費暴漲,供應鏈承受壓力;晶片稀缺、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產業鏈受到衝擊;債務攀升、流動性泛濫,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復甦分化、貧富差距擴大,發展鴻溝加深……這既反映出疫情影響複雜深遠,也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有關,警示各國須加強宏觀政策協調,主要經濟體要展現責任擔當,共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三、世界多國再掀太空探索熱潮

  這是2021年11月8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在出艙任務結束後揮手示意。

  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邁出中國太空探索徵程又一重要步伐。此前,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和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於2月抵達目的地,3位「訪客」掀起火星探索新熱潮。天和核心艙於4月成功發射,中國空間站建造全面開啟,6月和10月分別迎來兩批航天員在軌駐留。12月,美國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順利發射入軌。此外,商業太空遊再進一步。9月,4名遊客遨遊太空。10月,俄羅斯攝製組登上國際空間站拍攝電影。

  四、美軍撤阿標誌失敗留下災難

  這是2021年8月16日,大量民眾聚集在阿富汗喀布爾機場試圖離開阿富汗。塔利班人員於8月15日進入並控制了首都喀布爾。

  8月30日,美軍全部撤離阿富汗,美國發動的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以失敗告終。美軍不顧盟友倉促撤離引發阿局勢震蕩,野蠻空襲造成包括兒童在內的多名阿平民死亡,其自私霸道本性再次暴露無遺。這場美國歷史上最漫長的戰爭令阿富汗生靈塗炭,累計有3萬多名阿平民被美軍殺死或因戰亂喪生,約1100萬人淪為難民。長年戰亂導致當地民生凋敝,約四分之三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美軍不負責任一走了之,給阿富汗人民留下深重災難和巨大痛苦。

  五、中國元首外交唱響多邊主義

  2021年9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題為《堅定信心 共克時艱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講話。這是大會現場。

  10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呼籲共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實現世界永續和平發展。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習近平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密集開展「雲外交」,推動黨的對外工作開創新局面,引領中國促進完善全球治理,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中國共產黨人胸懷天下,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使命擔當,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

  六、俄西方矛盾重重關係再惡化

  這是2021年11月14日,在白俄羅斯與波蘭邊境白方一側的難民點,兩名兒童望著波蘭一側的軍人。

  11月1日起,俄羅斯暫停俄常駐北約代表團工作,以回應北約驅逐俄外交官。由於美國長期抱守冷戰思維,聯合盟友不斷向俄施壓,今年以來俄與美歐在烏克蘭、網絡安全、所謂「幹預美國選舉」等問題上矛盾重重,幾度相互驅逐外交官。美俄領導人今年兩度會晤,但雙方關係未出現明顯改善。俄與西方後又在白俄羅斯與波蘭、立陶宛邊境難民危機等問題上出現爭執,雙方關係持續緊張。

  七、格拉斯哥氣變大會達成協議

  這是2021年7月15日,流經德國西部城市科隆的萊茵河河水暴漲。德國西部地區今夏遭遇了嚴重的洪災。

  11月13日,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協議,開啟國際社會全面落實《巴黎協定》的新徵程。大會期間,中美發布強化氣候行動聯合宣言,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注入寶貴動力。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歷史責任,必須率先大幅減排,同時兌現氣候融資承諾。今年,美國能源州因冬季風暴大停電、亞洲城市因強降雨嚴重內澇、歐洲部分地區降暴雨致罕見洪災,全球極端天氣頻發敲響「氣候警鐘」,世界各國攜手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已刻不容緩。

  八、中美元首舉行首次視頻會晤

  這是2021年11月16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

  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首次視頻會晤,雙方就事關中美關係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根本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充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今年,習主席還應約同拜登總統兩次通話。習近平主席在視頻會晤中全面闡述中方對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明確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戰略框架,為兩國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把舵引航。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重要性、反對打「新冷戰」達成原則共識。

  九、「後默克爾時代」德歐面臨考驗

  這是2021年9月21日,默克爾在德國施特拉爾松德出席基民盟競選集會。

  12月8日,朔爾茨當選新一任德國總理,與其前任、執政16年的默克爾正式交接,德國及歐盟進入「後默克爾時代」。默克爾在任期間,帶領德國取得顯著發展成就,發揮協調作用推動歐盟前行,致力於對華友好交往與務實合作。她離開政壇之時,歐盟正面臨多重嚴峻考驗,新冠疫情蔓延反覆,經濟復甦艱難曲折,英國「脫歐」後遺症顯現,歐洲一體化勢頭疲軟。在歐盟尋求真正「戰略自主」的道路上,默克爾的務實理性作風尤顯可貴。

  十、疫苗接種助力全球阻擊疫情

  這是2021年3月1日,人們在菲律賓馬尼拉接種中國科興新冠疫苗。

  12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已接種超過86億劑新冠疫苗。大規模疫苗接種助力全球阻擊疫情,但「免疫鴻溝」亟待消除。中國克服自身困難全年努力對外提供約20億劑疫苗,一些西方國家卻大搞「疫苗民族主義」。病毒頻繁變異,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毒株先後來襲;疫情起伏反覆,全球累計病例和死亡病例已分別超過2.8億例和540萬例。打好抗疫「持久戰」,亟須各方攜手合作,讓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充分發揮疫苗、藥物和防疫措施的作用。

—·感謝您關注·請繼續支持·—

相關焦點

  • 2021-02-08、09 東方時事解讀
    2021-02-08     東方時事解讀  話題一    諸多問題上,要將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作為自己的「根據地」。/internation/2021_02_07_580709.shtml【群主】東方時事解讀東方#   在疫苗問題上,前面幾個國家,屬於「美麗的鄉村」,後面一個屬於「破落的市鎮」。
  • 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山東農業大學有一項!!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兩院院士評選的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其他9項分別是: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科學研究啟動;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完成;深潛再傳捷報,我國無人潛水器和載人潛水器均取得新突破;我國率先實現水平井鑽採深海可燃冰;科學家達到「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科學家重現地球3億多年生物多樣性變化歷史
  • 2016年十大國際新聞
    即將過去的2016年並不平靜,國際間發生多起超乎想像的大事,可用「驚呼連連」作為註解。開年不久,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距離上次核試驗大約三年,各國驚訝不已。接著,歐美各地接二連三發生大規模恐怖襲擊,多起是「孤狼行動」,創下單人攻擊造成的最大死傷人數,震驚全球。接下來,英國人民6月公投決定脫離歐盟,更是讓人驚掉下巴。
  • 456、2020年中國十大核新聞國際篇
    2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重大工程安裝在法國啟動2020年7月28日,法國馬諾斯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在位於法國南部聖保羅-萊迪朗斯鎮的該組織總部正式啟動。本次啟動的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託卡馬克裝置安裝工程。
  • 解放軍報評出2020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
    解放軍報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羅錚、張文文報導:近日,在系統梳理2020年國際軍事熱點基礎上,本報國際新聞編輯室邀請軍內外知名專家、權威媒體人士,評選出2020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2020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按得票多少依次為:1.中國發布首部維和專題型白皮書;2.中俄兩軍交往合作務實高效;3.俄美軍事博弈加劇;4.美伊遊走在戰爭邊緣;5.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6.
  • 20211119中柬國際資訊
    國際新聞* 習拜會後澳總理莫裡森急對中國示好:願隨時與中方領導人對話
  • 2021-02-01 東方時事解讀
    外媒:翁山蘇姬等政治領導人「被軍方拘留」 - 今日頭條】https://m.toutiao.com/is/J35JKYb/【群主】東方時事解讀東方#     轉發新聞,一定要提供連結東方#   大家在觀察緬甸動態時,務必注意兩個細節:第一個細節,之前,俄羅斯防長訪問緬甸,並與緬甸籤了軍火協議,第二個細節,1
  • 新華軍網評出2016年國際十大軍事新聞
    針對媒體報導稱「中國海軍捕獲美國海軍一具無人潛航器」,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12月17日表示,長期以來,美軍頻繁派出艦機在中國當面海域進行抵近偵察和軍事測量。有記者問,日前有媒體報導稱中國海軍捕獲美國海軍一具無人潛航器,請問中方對此作何評論?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答:12月15日下午,中國海軍一艘救生船在南海有關海域發現一具不明裝置。
  • 新華軍網、世界軍事評出2018年十大國際軍事新聞
    原標題:新華軍網、《世界軍事》雜誌社評出2018年十大國際軍事新聞(按事件發生時間排序)
  • 軍情 新華軍網評出2015國際十大軍事新聞
    2015年即將結束之際,新華軍網回顧梳理了一年來國內國際發生的關注度較高、話題性較強的軍事新聞,根據新聞意義、社會影響以及國際局勢變化等多種因素
  • 美聯社公布2015十大新聞
    美聯社22日公布了其根據對100名美國新聞主編及主管所做調查評選出的2015年十大新聞,IS高居榜首。
  • 鳳凰衛視《時事辯論會》: 朝鮮飛彈穿越日本上空,國際社會對金正恩束手無策?
    (上圖,8月29日的東京街頭,行人走過朝鮮飛彈飛行路線示意圖的大屏幕。)【時事】8月29日早晨 5時57分,朝鮮從鄰近平壤的順安發射了一枚飛彈,朝東部飛行並飛越日本北部上空。日本媒體稱,這是朝鮮自1998年以來,第5次發射經過日本上空的飛彈。上一次是在2016年2月7日,朝鮮發射的遠程彈道飛彈經過了衝繩上空。
  • 時事政治|2021/01/31
    國際奧委會委員、東京奧運會協調委員會成員、英國勳爵塞巴斯蒂安·科表示,如果東京奧運會2021年如期舉辦的話,可能不得不以無觀眾的空場方式舉辦。1月30日,在摩洛哥西迪卡塞姆一處疫苗接種站,一位醫務人員展示中國國藥的新冠滅活疫苗。熱帶氣旋「安娜」預計30日晚至31日早些時候抵達斐濟。受此股熱帶氣旋影響,斐濟部分地區已遭狂風暴雨襲擊、發生洪澇災害。
  • 美國颶風登陸、山火瘋燒,衛星雲圖直擊「水深火熱」--鉞雲助力新華社「中國最靠譜的國際新聞」
    鉞雲助力新華社「中國最靠譜的國際新聞」颶風「薩莉」16日清晨登陸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
  • 預警:2021年值得關注的十大衝突(上)
    【編者按】2020年12月29日,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發表一份長篇報告《2021年值得關注的十大衝突》(10 Conflicts to Watch in 2021),作者系「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現任總裁兼執行長、前總統歐巴馬政府中東事務特別助理
  • 2017最新時事新聞熱點議論文素材
    2017時事新聞熱點素材——習主席視察解放軍駐港部隊正在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活動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6月30日上午視察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向駐香港部隊全體指戰員致以誠摯的問候。
  • 旗揚新聞解析2021.02.20(六)
    旗揚新聞解析2021.02.20(六)  拜登最新表態
  • 時政|2017年中國年度時事政治大總結
    第二艘航空母艦由我國自行研製,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 5月5日,我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1500多名中外嘉賓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
  • 頭條 國內國際新聞早知道 2018年1月3日
    A頭條新聞日本《產經新聞》發表了西見由章的題為《中國到2030年將建4艘航母》的報導。稱據說在大連的造船廠建造的第3艘航母將採用核反應堆,還有消息說該航母已經開始建造。C國際新聞①科威特、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秘魯、波蘭和荷蘭六國1日起正式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安理會其他非常任理事國為哈薩克斯坦、衣索比亞、玻利維亞和瑞典。
  • 2021-10-13 東方時事解讀
    話題    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的這條」鴕鳥+玻璃心「的新聞,進一步強化了我們的上述猜測 【】飛羽霏雨 中國正在秘密海軍基地測試無人艦艇 https://sputniknews.cn/china/202110121034631073/ 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US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