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個鬼子記者炫耀自己「潛入」了我國建造航母的船廠,堂主一看題目還以為這是又搞出什麼大新聞的節奏。
趕緊點進去看,結果:
「相馬在造船廠周邊步行時,看見了數十名工作人員在河岸進行填埋作業。當地農民對相馬說:「據說這裡準備停靠航母,數年後將建一個大型海軍基地。」另外,高速公路右側有一處地方停放著10輛以上的大型起重機。他打聽後得知,那裡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的江南造船廠。據稱,江南造船廠2005年搬遷至長興島,2008年新造船廠建成。該廠沿長興島河岸延伸3.8公裡,有4個船塢和9個棧橋,可見規模之大。
圖:我國的052系列也是在這裡「下餃子」的
報導稱,相馬在上海最大的書店「上海書城」購買長興島所屬的行政區域崇明區的最新地圖時發現,上面根本沒有標註長興島造船廠的位置。相馬認為,地圖是有意將如此龐大的造船廠顯示為空白,顯然是將造船廠作為不能標註在普通地圖上的「軍事機密」。」
你妹的,你去的地方是個人就能去嘛,真當自己是Snake大叔(《合金裝備》裡的主角)了,還潛入……欺負農民伯伯保密意識薄弱嗎?
一句話:堂主我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怎麼說也得給堂主來一篇《日本記者擅闖我軍事重地被捕,或面臨重刑》的新聞吧!?
FBI WARNING:歡迎大家關注騰訊軍事講武堂微信公眾號,更歡迎各位以留言的方式向我們提問題,只要是有關軍事領域的,在我們《講武堂》微信公眾號的最下面留言欄中先輸入 #踢館# 標籤,然後寫下您的問題,通過後臺篩選後(在不違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講武堂就會解答您的疑惑,我們的口號是無所不知,歡迎踢館!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
問:塘主,越來越覺得我國的同心桶垂髮沒美帝的MK41好用,雖然看似省去了排焰管道和排焰口,可是同樣面積的一個單元由於裡面有圓筒結構,實際可裝的東西比較小,比如一坑四彈我就不知道同心桶怎麼辦的到,還有大型防空飛彈未來也無法使用帶較大彈翼的型號。我國為什麼要把這種結構作為我國的通用垂髮?我跟羨慕美帝的MK41混裝大型和中型防空飛彈,可以形成三層保護,安全性大增,比我們只有大型防空飛彈和近防合理。?
實際上相反,CCL同心筒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一筒多彈搞的。CCL最大的優點是每個發射筒都自成系統(自帶排焰通道),可以獨立地完成從儲運到發射的全過程,而不需要其他輔助設備。而且只要飛彈直徑不大於發射筒的內徑,就可以採用同一發射筒,所以很容易實現不同種類飛彈的共架,大大方便了戰術使用。更難能可貴的是,利用CCL對發射裝置的要求較低的特點,可以較方便地實現冷/熱發射飛彈的共架。
由於同樣的原因,CCL還很容易實現一箱多彈,就是同一個發射單元要麼可以容納一個大型的CCL發射筒,要麼可以同時容納多個小型的CCL發射筒。這樣可以大大地增加火力密度與持久度,並提高戰術靈活性,而且還可以實現冷熱通用。
圖:英國海狼艦空飛彈最早用CCL同心筒垂髮系統。
圖:一個大坑,也可以裝4個小的CCL。
CCL的話可以在裡面塞四個小圓筒,可以冷垂也可以熱垂,用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同,比起MK41適應性更好一些,尤其是排焰能力強,可以用發動機更給力的飛彈。實際上美國人後來也搞了MK57垂髮,四個單元比MK41的八個單元還大還重,就是因為MK41排焰能力不足。
當然,CCL的面積確實會比MK41這種會大一些,但問題不大,把船做大一些好了。052D現在有64個大坑,055估計會在96個大坑以上,足夠了,飛彈都很貴的,從系統抗打擊能力出發,也不應該在一艘船上放太多飛彈。
圖:美國新型MK-57垂髮,填裝密度比MK-41還低。
問:堂主大大,鷹醬最新的福特級航母採用了新型的電磁阻攔系統,請問電磁阻攔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與傳統的液壓阻攔裝置有什麼差別與優點?我兔對這方面有研究麼?會不會在003型航母上採用?
這是把電磁彈射系統跟攔阻系統混為一談了。實際上福特級也確實用了新型的攔阻系統,不過叫做水力-電力渦輪攔阻系統。
過去的攔阻系統是依靠液壓缸來吸收著艦的能量,液壓缸最大問題就是衝擊性太強,太楞,飛機一開始著艦衝擊力是最大的,這時候液壓缸就硬生生按照這個最大衝擊力來工作,這個力一反饋回去那等於就給飛機重重的一下。所謂攔阻對飛機損害大,其實主要就是這樣一下的巨大衝擊力,這一下力氣過去以後,反而就緩過來了,飛機慢慢減速就拉停了。
圖:福特號的水力-電力渦輪攔阻系統
而水力-電力渦輪攔阻系統,從液壓缸改成了水力渦輪來作為阻力元件,同時在水力渦輪上增加了一個電機,攔阻狀態下渦輪轉動電機也跟著轉動發電,就消耗掉了相當能量,而調整電機的工作狀態,就能控制吸收能量的速度,把液壓那種一開始馬上給個6G的攔阻力,然後馬上降低到2G甚至1點幾G水平的陡峭曲線,改成開始可能就4G,但是持續一直有3G,2G的攔阻力,這樣著艦一瞬間的衝擊極大降低,可以很有效的提高飛機壽命。
同時新的攔阻系統,飛機著艦的速度和重量也可以很大提升,畢竟現役的MK7-3攔阻系統那都是50多年前就服役的,已經沒什麼潛力了。
圖:艦載機著艦時承受的拉力有多大?這架E-2機體表面蒙皮甚至發生了褶皺現象。
問:帥堂主,第一次提問。網傳黴弟的雷射武器要裝各種平臺了,他們能解決能源、穩定性、毀傷效果、射程以及抗幹擾等問題嗎?如果我們在霧霾天或者人為製造大量煙霧的情況下他們還有多少效用?跪求解答?
雷射武器的穿透大氣問題,一直是個核心難點,美國人以前做的海軍用化學雷射器,就因為近海被吸收嚴重,哪怕已經花了幾十億美元也不得不放棄了。
但是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因為過去美國人考慮的都是用雷射做戰略級攔截,所以要求射程遠,這樣吸收問題接近無解。問題是現在他們拿雷射器一般是做近距離攔截用,也就是十來公裡距離,只要功率做大一些,被吸收也毫無問題。
圖:這玩意要射擊400公裡外的彈道飛彈,最後敗給空氣了。而且它是靠燒燃料發出雷射的,成本、汙染都大得驚人。
而且過去是化學雷射器,海軍的要用氚這種氫彈原料來做燃料燃燒,空軍的ABL用的是液氧和碘燃燒,成本都是高的嚇人,汙染也大得駭人,就這樣還是破不了大氣散射、折射,所以自然被槍斃了。
但是現在工業界的第一大顯學就是半導體,現在半導體技術發展飛快,而且還有光纖合成陣列這個神器,可以幾千幾萬個雷射電晶體一起工作,用光纖合成出來一個大功率光束,又方便性能又好。
至於能源,一般近防用的雷射器也就100來千瓦的輸出功率,攔截自殺小艇的更是只有10千瓦級,對於軍艦的供電系統來說毫無壓力。
圖:美國海軍的光纖雷射器,簡簡單單,6跟輸出光纖並一起,總功率40多千瓦,就可以用來打小艇了。
問:騰訊首頁上看見的說是直10因為不能用俄制發動機,而拼命瘦身,這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方式完全是因為發動機技術落後而用機體結構壽命以及生存能力換來那一點點可憐的性能吧,不過看他們採訪相關人員的說辭真的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關於這種搞笑的情況塘主你怎麼看。
不是俄制發動機,是加拿大普拉特惠特尼的PT6C-67。這個倒不算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因為出現這種問題又不是直升機設計人員的責任,後來的減重成功確實也應該算是他們的功勞。畢竟最早設計方案是以PT6C-67來設計的,要投產了才突然說要用功率小一些的發動機,那自然得抓瞎了。
圖:PT6C-67渦軸發動機
設計上來說,其實主要問題出在當初計劃的發動機功率1200多千瓦,但是體重也超過300公斤,為了匹配這個發動機需要大一點的機身設計。機身大了自然重量就要大,但如果功率夠用也湊合了。
但是後來換用國產的WZ-9渦軸發動機,這個發動機功率只有900多千瓦,但是體重也很輕,只有100多公斤,其實水平不算差,只是跟原有的機身尺寸不匹配,這時候就抓瞎了。實際上跟直-10同級別的歐洲虎式直升機,配的也是900多千瓦的發動機,難道說歐洲人搞發動機也不行?主要還是設計初期對這個風險考慮不當,如果當時直接以WZ-9來設計,那壓縮體形就可以控制重量,不用等到後面來摳細節減重了。
圖:虎式直升機也就用900多千瓦的發動機。
問:唐大人好,我想知道在國際武器裝備交易中,是如何來保證出售的武器參數不會洩密給第三方。特別是同時會採購東西方武器的,像沙特,巴鐵等國?
以前蘇聯人捅過這簍子,他出口的米格-21用的是跟自用一樣的敵我識別器……所以美國人就蹲在佛羅裡達監聽古巴的信號,就把蘇聯人的敵我識別信號偷了不少出來,中東各國空軍被以色列人暴打,這是一個很不小的原因。
也幸好越南人用的是老款米格-21,連雷達都沒有,所以沒這個問題,不然美國人在越南上空就要開心了。
現在一般來說,涉及到電子設備的,一般自用和出口版都會有些區別,主要是現在雷達頻帶寬度也大了,跳頻應用也多,所以出口的時候,會改用不同的跳頻方案和頻譜設計,以避免核心參數洩漏。至於小巴和沙特,那跟國內用的都是完全不同的型號,像梟龍配套的雷達國內是沒有的,那自然區別更大了。
圖:梟龍是純外貿機
問:帥堂主,弱弱問一句,朱姆沃爾特號用全電推進,而是現在空餘很多電位置留給電磁炮,雷射武器,他的電怎麼來的?油?核動力?麻煩幫忙普及
他的電怎麼來的?發電機啊……朱姆沃爾特號有兩臺羅爾斯羅伊斯的MT-30大型燃氣輪機,兩臺羅爾斯羅伊斯MT-50小型燃氣輪機(其實是收購的艾利遜公司的),四臺燃氣輪機驅動四臺發電機來為全艦供電。
全電推進的難點不是在於發電,實際上80多年前美國戰列艦和航母就用電力推進了,只是當時用的是很笨拙的交流傳動系統,發電機直接連接電動機,很難調節,經濟性差體積大,當時只是因為大功率變速齒輪造不出來才被迫用的。
其中的列剋星敦號還曾經奉命靠到碼頭上,給一個斷電的城市供電,也算一段嘉話。
圖:列剋星敦號就是電推進了
現在的全電推進,難就難在控制,要讓每個載荷都能快速的連接到電網,又能快速的調節功率甚至關機,這一點是很困難的。過去我們生活中的電網,就經常因為一個用電大戶突然關機,就導致整個電網崩潰,花幾天才能修好的,哪怕是現在,印度之類的國家也經常出這樣的事情。
朱姆沃爾特用的是6700V電壓的高壓電網,而現在普通軍艦一般是450V電網,差距十幾倍的電壓。關鍵就是過去搞不定電力控制系統的緣故,只能用損耗大,而且線材粗的450V電網,而且最要命的是,450V電網也就能保證幾千萬把千瓦的供電,而朱姆沃爾特發電量是八萬多千瓦,要用傳統技術那直接就得燒爆了。這也是要解決配電系統IGBT晶片和IGCT晶片技術才行的,我國前幾年也才剛剛解決高鐵的LGBT問題,全電艦艇還有點距離。
圖:高鐵用IGBT模塊,外形看著土,但這是真正的高科技。
問:請問我國的L15是一款教練機,為何裝的確是相對戰鬥機用的無源相控陣雷達,有什麼用意嗎?。望解答,謝謝!
這個啊,堂主記得L15現在出口版本還是機械掃描雷達啊,而且推銷的方案用戶也可以選購AESA雷達,倒是沒記得有PESA。
首先,L-15不光是教練機,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這樣先進的飛機如果不拿來執行作戰任務就太浪費了,大部分國家都是養不起大空軍的,教練機兼職做對地打擊任務才是常態。美國當年就把自己的T-38教練機就改成F-5戰鬥機,成為世界各屌絲國家的神器,搞搞政變啊,鎮壓鎮壓遊擊隊啊,才是主要工作。所以配備比較好的航電系統,方便作戰,是很有必要的。
圖:屌絲神器F-5戰鬥機。
另外一點,哪怕是我國自用,作為高級教練機,也必然要承擔大量飛行員的作戰訓練任務。尤其是武器訓練,如果沒有好雷達,那很多模式訓練就必須到戰鬥機上去完成,這是很沒趣。現在的高教機機動性都那麼好了,加點錢,上功能齊全的火控雷達,那對地偵察、雷達控制攻擊之類都能訓練,練完到戰鬥機部隊就直接可以上崗執勤了。
圖:這個雷達看著更像是有源的。
迷你踢館
問:帥氣的堂主,求翻牌,這兩天海警船去我國釣魚島了。堂主可否介紹一下我兔海警在亞洲處於什麼實力?比起鬼子,毛熊咋樣?
別說亞洲了,現在連美帝都得抖三抖啊。堂主也覺得非常神奇,就幾年時間,我國的海警船隊規模已經是世界最頂級了,比美國海岸警衛隊還多。
當然毛熊屬於變態,他的大型海警船其實就是海軍的克裡瓦克級護衛艦圖紙基礎上改的,還保留了100毫米艦炮,執行海警任務很爛,但是打人特別很兇狠。
圖:來見識下毛熊的海警船,日本鬼子還整天嚷嚷咱們海警船裝炮了,去TM的。
問:堂主好,三胖子老是在地底下搞蛋蛋,我想知道對兔子有影響嗎?會汙染我們的環境嗎?
地下核試驗來說,對環境的汙染是比較小的,大部分汙染物都留在地下了,以前搞大氣內核試驗倒是汙染比較大。
實際上本來巖石之類就帶輻射,像花崗巖、大理石都有,地下核試驗後只是周圍山脈的輻射本底提高一丁點而已。而且,三胖那小當量原子彈,放射性汙染很少的,今天炸出的水坑,後天人就可以跳進去遊泳,一點問題沒有。(堂主這不是吹牛,毛子真這樣幹過)
問:我想問問我在老家的時候看到幾次天上有兩架戰機飛,前面一架戰機後面拖著一根跟飛機長度差不多的團柱子,在轉彎的時候後面一架飛機用機炮打(聽聲音),難道現在還有這種訓練方式嗎?
這個就是拖靶射擊訓練了,作為日常訓練價格低,使用方便,很難淘汰的。
圖:掛著拖靶的教練機
問:堂主似乎對F18的戰鬥力很鄙視,可是我看講武堂有的文章又說F18有很強的超視距空戰能力,這讓我很迷惑,還望堂主聊聊F18的戰鬥力到底如何。不勝感激。
F-18的問題是飛行性能不好,尤其是起飛和著艦速度太高,加速還慢,又飛不遠,真不知道他們設計出這頭豬來。但是這頭豬的設備實打實的很強,APG-65是80年代全世界最先進的機載雷達,後來的F-18E又最先換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再配上全世界最好的飛彈,超視距空戰能力當然很強了。
圖:F-18E裝的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美帝把天線PS了,好讓我們數不出它有多少個發射陣元。
問:請問館主,(同樣材料的)球體和多面體哪個反射雷達效果好?
球面的反射比較集中,容易被發現,所以人們喜歡用球體的面積來標識一架飛機的雷達波反射水平(RCS值,單位為平方米)。多面體可以把雷達波反射到別的方向去,在大部分方向上,反射面積更小,所以F-117才設計成那樣。
圖:變形金剛般的F-117,堂主第一次看到它時真是覺得驚為天人,這樣也可以飛起來……
問:館主好。小時看開路電視時,家附近有要型載重汽車通過時,會對電視信號有影響,至少能造成雪花。我想問的是,現在空氣中各種廣播、電視和手機的信號這麼多,可不可以通過功率對電磁波的幹擾來探測隱身飛機?
可以,無源雷達就可以利用電視信號來探測隱身飛機,不過對數據處理要求高,而且精度不足。
問:堂主,突然想到,要是在空間站上裝機關炮,你看可不可以反衛星?
蘇聯人以前真給空間站裝過機關炮的,所以少年,你想到的,很多別人已經想過了……不過沒卵用,因為空間站機動能力弱,很難到目標軌道附近。
圖:前蘇聯為鑽石空間站設計的盾牌-1防禦系統,武器是一門23毫米雷射炮,從圖22轟炸機的自衛尾炮移植來的,戰鬥民族的思維就是跟常人不一樣。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