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那些諱莫如深的 「防空洞」

2021-03-03 瀋陽指南

                                                                      

有一天

家住三臺子的

一位青年文保志願者

希望介紹一下

瀋陽的防空洞

那多刺激呀

這給小編難住了

那東西

屬於半軍事化範圍

始終在藏著掖著

壓根就接觸不到呀

好在有探索的心氣兒

多多少少弄了個一知半解

勉強可以交卷啦


   

      防空洞是現代戰爭的產物,提到它,自然想到80年代看到的電影《魂斷藍橋》——

     就拿工業時代最老牌的帝國英國來說,他們在19世紀中葉,就已經開始建立這種「平戰結合」的地鐵了:倫敦地鐵始建於1856年,僅僅7年之後,這條地鐵線路就投入了正式運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曾使用齊柏林飛艇轟炸倫敦。每當防空警報拉響時,倫敦地鐵就成了倫敦市民躲避轟炸的最佳去處。

     1940年美國拍攝的經典版《魂斷藍橋》,便是以此為背景拍攝的。劇中的男女主人公,正好是在倫敦地鐵中躲避空襲時初次相識的。

     小編見識淺薄,當年,國統區的防空洞是啥樣的,一概不知。小編最初見過真正防空洞,都與一代偉人毛澤東有關。

     首先是在革命聖地延安,見過簡易防空洞——也第一看到所謂的防空洞。那是在延安的鳳凰山腳下,為躲避日軍敵機轟炸,在山腰上挖出的一個個洞穴。

      有記載稱,1938年11月20日,剛吃過早飯,突然響起刺耳的防空警報,這是日本侵略者第一次空襲延安,炸彈爆炸的聲音,使大地都在震顫。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剛進入防空洞,又一批敵機飛臨黨中央駐地上空,機翼上的太陽旗都看得一清二楚。第二輪轟炸後,歷史悠久的延安古城,變成了一片廢墟。

     其次,是韶山的滴水洞。

     1959年,毛主席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一天在韶山水庫遊泳後,主席指了指韶河上遊的滴水洞方向,對陪同的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說:「小舟呀,那個地方倒很安靜,我退休以後,你在那給我搭個茅棚好嗎?」

      幾年後,「茅棚」建好了,就是現在的滴水洞別墅。在那年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為加強滴水洞的安全係數,歐陽海戰士連隊又在滴水洞邊上,修建了一個一百米長的防空洞。

     若干年後,現場看到真實的防空洞:它的一邊有防震室、指揮中心等軍事設施。防空洞裡一共有三道大鐵門,能夠防原子彈衝擊波,防核輻射。洞的兩邊分別有鐵門,大鐵門最厚的地方有一尺厚,每個鐵門都重達幾噸,全部都是自動控制。兩邊的牆壁還有隔音防潮的功能,吸音功能特別好,就算洞外有原子彈爆炸,在洞裡面也仍然安然無恙,響聲也可以隔掉,這些全是為了保證毛澤東的安全。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毛澤東的對敵戰略總結出的「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在天南海北廣為流傳。這一戰略口號使全國經濟建設的中心從解決吃穿用轉變為備戰,出現了舉國備戰、全民皆兵的景象。80年代,小編非常喜歡的作家李存葆的代表作之一《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就是講述修防空洞的故事。現在, 順手找來三個著名的防空洞,來開開眼——

    北京地下城的前身是人防工事,始建於1969年。地下城工程,歷時十年,於1979年完工。分為三個防禦工事小區,並通往市區的四面八方,形成了初具規模的防空地道網。地下城距地面8米,最深處可達十幾米,寬兩米,全長三十餘公裡,可容納三十餘萬人。因工程量巨大,設施齊全,被稱為「地下城」。

 

      「6501」,又名銀水洞,位於湖南省臨湘市。根據中央軍委1965年一號文件精神而興建的地下軍事工程,從1965年動工到1973年停建,歷時八年。「6501」地勢險要,符合地下工程隱蔽性強的要求,被稱為中國地下長城。

     山洞全長17000多米,面積80000多平方米,共分上、中、下三層,上下相通,結構極為複雜,有如「長藤結瓜」,共串有25個廳(室),17個通風堅井,大洞可通火車,小洞均可供汽車行駛,被譽為「天下第一人工洞」、堪稱「神州一絕」。

      資料記載,上世紀70年代初,瀋陽軍區決定在哈爾濱、長春、瀋陽三大城市挖戰備地道。哈爾濱的地道工程因1973年8月1日開始籌建而被命名為「7381」工程。 

     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把人民防空擺到了城市防禦體系的重要位置。從1970年到1980年,哈市人防工程建設主要是發動群眾,集中力量構築永久、半永久性的人員掩蔽工事、機動疏散幹道和集團工事。10年新建地道376631平方米(不含報廢地道工事),基本形成了「地上千家萬戶,地下萬戶千家」的地道網。

  好啦,趕緊打住,說說瀋陽的防空洞吧,不然的扯得太遠了——

 

      與全國人民一樣,在六十年代的大背景下,瀋陽人的防空行動也是堅定,像這個遺落郊外的某某工程,就是那個年代的產物。有的防空設施,與軍方息息相關,出處保密考慮,就不宜深挖了。有的年代久遠,記錄也模糊了……

 

    這段文字來自某君的日誌,記錄了神秘的「塔山洞穴」——

     據《蘇家屯區志》中記載,瀋陽桃仙機場正南方位,有一個叫塔山的地方,其南山(又稱龍山)有一天然洞穴,俗稱龍王洞,常年流水,冬季噴出霧氣。也有資料記載,日本關東軍在皮家灣機場訓練飛機,曾在塔山有用於停機的飛機庫。而是,關於塔山防空洞具體建成年代,目前沒有找到任何史籍記載,我估計為20世紀60年代備戰時期,塔山當地駐軍所修。

     九十年代,某個機緣巧合,我曾有過探洞經歷——入洞才行兩米,伸手不見五指,感覺洞是彎型的,兩邊疑有岔路或其他洞穴,行走約3分鐘,才到達了出洞。細觀洞口,為厚水泥凝固體,大門為鋼製的大門,需要兩人合力才能推拉……


      在過去的許多知名廠礦,根據不同需要都過類似的人防工程。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有的因老化而廢棄了。

      舉個更具體的例子。當年,在鐵西區愛工街北四路上,這棟建築是某某廠的綜合庫,大約建於1973年左右。它的下面,能有一層樓半深度的位置,就是一個很大的防空洞。    

      在1989年左右,廠裡啟用了800平方米麵積,建了職工之家遊藝廳。經常搞一些職工活動,如卡拉OK比賽、小型文藝演出,有一段時間還開舞廳,憑門票參加跳舞活動。2007年上半年,這裡變身「晶座」樓盤,它就不存在了。

      回到現在,防空洞早已走上「平戰結合」的路子上來了,許多地下商城、樓宇下面的停車場、某些地下交通道等,可能隨時就會變身是「防空洞」。

    上圖是鐵西沈遼路上,某某商業廣場的的地下停車場,修建了幾層類似「滴水洞」一樣的厚重鋼門,你是說不是防空洞,又是什麼吶?

    目前,瀋陽八一公園裡,就有個人民防空教育館,裡邊有模擬防空洞場地,在生動地開展國防教育——

三臺子的少年探洞


      這面牆背面,就是一個當年防空洞的入口。它位於原沈飛家屬區22棟和29棟之間的桃山路旁,總聽老人們說防空洞裡面如何如何,可是磚頭砌得死死的,根本進不去。

     大約是2000年夏天,一場大雨過後,地面竟然塌陷了,終於露了洞口。一群十二三歲的孩子興奮的不行,跑回家翻出蠟燭、手電筒,一起壯著膽下到裡邊。

      裡邊漆黑一片,地下都是水,一路走下去,隱約看到許多格子一樣的房間,有類似商店、醫療點、廁所之類的房間。空氣潮溼陰冷,不時有水珠滴落的聲響,讓人感到害怕。走了100米,有小夥伴就膽突突地提議:要不咱們回去吧。於是,一行人慌忙離開了那神秘的洞穴。事後,挨了大人斥責:裡邊萬一缺氧氣吶,不要命啦?!

      2013年,那個地方動遷了,連「桃山路」都沒影了,只是桃山苑小區的下邊,曾經藏著防空洞的秘密……

  絕密工程

     

    2010年,當時的華商晨報刊發過《瀋陽地鐵曾是絕密工程……》一文,記錄了在上世紀60年代,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相繼籌備建設地鐵的時候,瀋陽也開始籌備自身的地鐵建設計劃。但由於「援建東北亞某國」等一系列原因,上世紀60年代的瀋陽地鐵停留在了勘探階段。直到1974年,借著上文「修建戰備大隧道」的便利,瀋陽地鐵才得以正式立項。不過1974年啟動的瀋陽地鐵工程,使用的60年代的勘探結論,卻與瀋陽的實際地質情況大相逕庭,施工的難度越來越大。

       在耗費了8年時間和1.8億工程款之後,1974年瀋陽地鐵工程定格在了1982年。直到「4萬億刺激計劃」的出臺。其實與哈爾濱、瀋陽一同「借東風」的還有長春、杭州等省會城市,不過這些地鐵多為「純商用」,在戰備上的考慮較少。

    但瀋陽地鐵變軌隧道內部,空間極為寬廣,因為是在人防工程的基礎上串聯建立的,其戰備作用,不啻專用的人防工程。

      瀋陽的歷史遺存較多,有的與當年戰爭防禦有關,瀋陽站前邊的這個神秘建築。透過萬小琦的詳細介紹,值得三臺子那位年輕的文保者,也去深入探究一番!

 

      最後,說一說1975年8月23日竣工的渾河八三隧道,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通道兼有防空功能,視覺上也最像「防空洞」了,不妨伴隨「手扶拖拉機基斯」遊一遭,權當過過「探洞之癮」吧。

                                                                      


信息來源:瀋陽指南  櫓哥 盛京擺渡

                                                                      

相關焦點

  • 【瀋陽攻略】諱莫如深的「防空洞」!
    有一天家住三臺子的一位青年文保志願者希望櫓哥介紹一下瀋陽的防空洞那多刺激呀     櫓哥見識淺薄,當年,國統區的防空洞是啥樣的,一概不知。櫓哥最初見過真正防空洞,都與一代偉人毛澤東有關。     首先是在革命聖地延安,見過簡易防空洞——也第一看到所謂的防空洞。那是在延安的鳳凰山腳下,為躲避日軍敵機轟炸,在山腰上挖出的一個個洞穴。
  • 老鄭州關於防空洞的回憶 揭開防空洞的神秘面紗
    不過,對於上了年紀的老鄭州們來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場全民參與修建防空洞的運動,讓他們記憶深刻。本期歷史故事匯,我們就來揭開鄭州地下防空洞的神秘面紗,聽老鄭州講一講當年修建防空洞的那些事兒。孫軍來回憶,「幾乎當時所有的機關單位、學校、家屬院都在挖防空洞,從七八十歲的老人到十多歲的孩子,人人參與。」當年20多歲的王洪林在鄭州三義街小學當老師,他說,因為挖防空洞出現坍塌,一名12歲孩子死亡。而1969年11月,當時的市建築公司防空洞塌方造成7死7傷。即使這樣,也依然阻擋不了人們挖防空洞的熱情。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日本間諜偷拍的蔣介石閻錫山,日軍請出防空洞的女子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日本間諜偷拍的蔣介石閻錫山,日軍請出防空洞的女子
  • 【不止遊戲】防空洞裡面到底是什麼樣?
    在很多戰爭,末日題材的遊戲裡,都有防空洞這一元素的出現。比如《絕地求生》裡的防空洞,在面對轟炸時,可以躲進裡面保命。《地鐵》系列出現過利用防空洞關聯地鐵隧道場景、以及《逃離塔克夫》中,玩家生活的避難所其實也是由防空洞改建的。那麼這期節目我們就來研究下,遊戲和現實中防空洞的歷史,結構。以及現代的民防工程的發展。並且我們將進入一個歷史上真實的防空洞,給大家看裡面究竟是什麼樣的。
  • 重慶記憶 | 防空洞的前世今生
    夏天裡它是重慶人熟知的「純天然空調」;嘴饞了可以去洞子吃火鍋;手癢了可以去洞子改建的步行街購物;你走過的地下通道,也可能是一個煥發新生的防空洞……重慶人對防空洞已經見怪不怪,可防空洞的前世今生,你真的了解嗎?
  • 回歸紀念日,看看香港的防空洞酒窖
    今天,大家又將目光聚焦到了香港,人防小衛士也要湊湊熱鬧,帶大家去看看香港的防空洞酒窖。什麼?防空洞酒窖?沒錯!從侵華戰爭開始後港英政府就在香港修建了大量的防空洞以備不時之需。圖為1940年8月,香港居民在挖防空洞。
  • 抗日戰爭中香港的防空洞,現在都在幹什麼用?
    防空洞是為了防備敵人空襲減少損害而挖掘的洞。在抗戰期間,香港因為地方小,無法進行民眾的大規模疏散,為了躲避日軍的空襲曾修建過大量的防空洞,而今大多已經廢棄,更多的被改作成了葡萄酒酒窖和其他的倉儲用途。
  • 瀋陽119廠郭俊毅口述:我和蘇聯專家的那些往事
    瀋陽在這方面最為突出,蘇聯援建了很多大型企業,派駐了大批專家。那是一段令人欣喜的蜜月時光,雖然短暫,卻讓瀋陽119廠(後叫航天瀋陽新樂廠)原副廠長郭俊毅久久難忘。他翻著泛黃的老相冊,跟我們講起與蘇聯專家相處的那些往事。
  • 臺灣防空洞變身超美展館!重現80年來歷史痕跡!
    這次由於建國眷村兩座防空碉堡荒廢多時,設計團隊一進場便必須先處理周遭叢生草木,以及小防空洞近50公分厚的土堆、低洼處積水,大防空洞鋼筋裸露問題。為了保留在老防空洞80多年歲月痕跡,修繕時除了改善通風與採光,整體也以不破壞原有格局、保存周遭老樹為考量,並透過細節設計重現防空洞自使用到荒廢所曾經歷的痕跡,引導人們在大、小防空碉堡空間裡打開五感,貼近感受舊時防空洞的記憶。
  • 揭秘臺灣首座防核防空洞,根據蔣介石密令設計,形如外星人基地
    這座冷戰時期全臺第一個先進防爆地下軍事工程曝光。防空洞有任何一處坍塌被堵住,都可以從其他出口脫離。掩體垂直14公尺深,分四層樓,上下設計有雙迴旋梯串聯,中央是步行迴旋梯,外側由螺旋型坡道串聯,從最底層到頂層,都可以經中央逐層分布的15個避難室相通,防空洞任何一處坍塌,都可以從其他出口脫離。
  • 瀋陽人自己的太平洋巨型章魚,終於有一個「瀋陽特色」的名字啦!
    它就是剛剛落戶瀋陽不久的一隻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熱心的瀋陽小夥伴們給它起了個接地氣的名字「陽洋」作為瀋陽市內唯一的一座水族館——瀋陽海洋探索中心小夥伴們對新客人的到來都很興奮呢,先一起來感受下啥是巨型章魚!
  • 中國的那些神秘「核地堡」在哪裡?
    今年軍武菌訪問俄羅斯期間,曾參觀了蘇聯時期修建的莫斯科「42號地堡」,隱秘的入口,龐大的空間,帶著冷戰氣息的設備,讓人恍恍有時光穿越之感——那些並不顯眼的按鈕
  • 1921年美國發生了一件大事,美國至今諱莫如深不敢承認
    接下來,人們久久不肯散去,一切都讓人們那麼不舍,一遍一遍地重唱那些熟悉的紅色旋律,以各種不同組合留下難忘的照片,激動的淚水讓心靈得到淨化,海河之濱的夏夜紅色音符染亮了夜空。建黨百年的青年網絡音樂節,主題當然是講中國共產黨。
  • 瀋陽 「炮校」 的故事,你知道嗎?
    瀋陽炮兵學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軍事院校,前身是由八路軍延安炮兵學校轉變而來的。學院奠基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地面炮兵學校,1978年立。1986年更名為瀋陽炮兵學院。     2017年瀋陽炮兵學院撤銷,參與合併組建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為瀋陽校區(士官學校)。
  • 向瀋陽、長春、熱河進攻
    8月18日,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在瀋陽方向前進超過100公裡。在這一天,63架飛機抵達通遼,運來柴油76噸、汽油7.1噸、潤滑油8噸。7:00,近衛坦克第5軍近衛摩託車第15營、近衛坦克第21旅開始向瀋陽方向進攻。12:40,近衛坦克第5軍前鋒——近衛坦克第21旅車隊被6輛日軍神風攻擊機自殺襲擊,蘇軍損失了1輛坦克與1名坦克兵、1輛汽車,步兵損失微不足道。日終前,近衛坦克第21旅抵達阿爾鄉車站。
  • 原瀋陽軍區各守備師簡史概述
    1968年4月支隊率工兵6、12團和建築第301團由廣州軍區調歸瀋陽軍區建制。   1969年10月在林西地區由工程兵第四支隊部、建築第301團和工兵6、12團部分人員合編組建瀋陽軍區守備第四師,轄守備10、11、12團,歸40軍領導指揮。  1970年1月改由遼寧省軍區領導指揮。   1974年9月組建師炮兵團。
  • 憶瀋陽:五三工廠的百年故事!
    日軍佔領下的遼寧迫擊炮廠       抗日戰爭結束,這裡一度成為國民黨瀋陽兵工署第九〇工廠。1948年11月瀋陽解放後,東北軍區軍工部接管了國民黨瀋陽兵工署第九〇工廠,莫文祥被派到軍工部瀋陽兵工總廠槍彈所任軍代表,後任瀋陽兵工總廠第三廠監委(政治委員)。
  • 瀋陽人速看!停電、停水通知!
    渾南區11月03日07時30分—19時00分影響沈中大街、全運五路、創新路,瀋陽錦聯豪生酒店(雙電源此路電源)、綜合管廊控制中心(雙電源此路電源)、全運村桃花園自維(雙電源此路電源)、瀋陽新都綠城喜來登酒店(雙電源此路電源)。
  • 誰在向瀋陽發射「地圖炮」?
    有人用大屏幕地域攻擊瀋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