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N的橋小娃/攝
2020年4月12日23點10分,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迎來了全球最大運輸機——安東諾夫安-225運輸機。這是這架全世界僅生產了一架的巨型運輸機第二次來到天津,第一次是備降。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的流行,全球多國派飛機來中國運輸防疫物資。安-225這次來華是其在烏克蘭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維護和升級後的首次商業飛行。根據波蘭通訊社(PAP)4月10日的報導,此次安-225將裝載700萬個口罩、數十萬件防護服及護目鏡、呼吸機等物資,然後將其運往波蘭。預計將於14日飛抵波蘭首都華沙。在此之前,來華運輸防疫物資的最大飛機是安-124,它與安-225同為安東諾夫設計局生產。
![]()
安-225過境烏魯木齊上空,此時飛行高度約1萬米。
![]()
小黑/攝
![]()
![]()
李寧/攝
![]()
雪莉酒BH3AG/攝
![]()
雪莉酒BH3AG/攝
![]()
![]()
誰明浪子心/攝
![]()
FMC/攝
據了解,安-225將在天津裝載包括口罩、防護服內的多種防疫物資。這些貨物的體積達800立方米,重量約80噸。安-225的最大載重達250噸。但由於這次運輸的貨物多為密度小的防護物資,故重量較輕,但體積龐大。
![]()
李寧/攝
![]()
李寧/攝
![]()
李寧/攝
此次運輸,中國方面的保障單位有天津機場、天津空管分局、中航油天津分公司、天津機場海關、天津機場邊檢站。
![]()
安東諾夫安-225「夢想」運輸機是一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600噸的超大型運輸機,也是迄今為止全世界載重量最大的飛行器。蘇聯時代的安東諾夫設計局開發作為蘇聯太空計劃的設備運輸用途,迄今為止僅實際製造過一架,也就是機身註冊編號UR-82060的一號機,該機是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試飛。
![]()
1985年,為應當時蘇聯的暴風雪號太空梭與其他火箭設備之運輸需求,安東諾夫航空科學技術聯合體開始設計安-225。由於開發時間非常短,安-225的大部分概念都是來自蘇聯另外一架大型運輸機安-124,以後者為基礎,延長其機身,為了背負暴風雪號避開在飛行過程中太空梭後方所產生的亂流,因此安-124原本的單垂直尾翼設計被兩個位於水平尾翼末端的對稱式垂直尾翼給取代,變成一個由正前方看去是「H」字形的機尾。
![]()
如同大部分蘇聯繫統大型飛行機的慣例,安-225使用的是適合高酬載量用途的肩扛式機翼設計,兩主翼下掛總共六具的大型發動機。操作界面上,安-225採用四重線傳飛控設計,還附有電子系統出問題時可以緊急使用的機械式備援系統。安-225機身全長84米,是史上最長的飛機,比目前最長的商用客機747-8型更要長7.4米。而她的主翼翼展為88.74米,雖然這數字比人類有史以來曾經製造過翼展最寬的飛行器,美國飛行大亨霍華·休斯的休斯H-4大大力神飛船「史普魯斯之鵝」短一些,但因為史普魯斯之鵝從來沒有真的「飛起」過(它實際上只飛離了水面約20米,在這種高度表現下史普魯斯之鵝只被視為是一種翼地效應機),因此安-225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翼展最寬的飛機,縱使後來登場的空中巴士A380(翼展79.8米)也未能勝過。除此之外,為了提供足夠的推力,安-124原本所搭載的四具進步設計局D-18T高旁通比渦扇發動機也被增加到六具之多,而全機結構也根據尺碼與重量的增加而進行適當的強化。安-225代號「Mriya」,中文「夢想」。在此全球疫情期間,安-225的再次復出如其代號一樣,為世界帶來希望。
![]()
安-225當初是為了作為運輸火箭用途而設計的貨艙形狀非常平整,整個貨艙全長43.51米,最大寬度6.68米,貨艙底板寬度6.40米,最大高度4.39米。為了方便巨大貨物進出,An-225與大部分大型貨機一樣,採用機首可以上掀打開的「掀罩式」機首,並把駕駛艙設在主甲板上方的二樓處,在貨艙內還裝設了起重機。不過與安-124不同的是,安-225的機尾處沒有可以打開兼作卸貨坡道用的尾門。安-225一共需要六名機組人員來操作,分別是正副駕駛各一名,兩名工程官,兩名積載官,在駕駛艙後方有一個小型的客艙,可以乘坐60至70個乘客。不過以安-225的巨大機艙容積,如果轉用做為客機,初步估計它可能可以同時容納得下1500到2000名乘客。重量與體積驚人的安-225,在起落架部分的設計也很華麗,鼻輪部分是由兩對復輪一共4個輪胎組成,而腹輪部分則是前後七組復輪左右共兩排,因此總共有32個輪胎,全都是以油壓方式上下,其中前輪具有轉向作用以提升飛機在地面滑行時的機動性。
![]()
安-225的酬載重量原廠公布是250噸,但一般認為,安-225至少有超過300噸的酬載能力,其中貨物不是只可放在機身內的貨艙中,安-225原本為了背負暴風雪號太空梭所設計的機背貨架,也擁有載運250噸重物體的能力。相比之下,美國空軍所擁有最大型的軍用運輸機C-5也不過只有118噸的額定酬載能力,縱使連安東諾夫自家招牌的安-124,也不過是150噸的水準而已。除了一般所注目的酬載能力外,安-225因為機身龐大,所能攜帶的油料也相對地更多,因此擁有超長的續航能力,縱使在全負載的情況下仍能持續飛行1,350海裡(約2,500公裡)的距離。事實上,安-225是國際航空聯合會(Fédération Aé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FAI)在2004年11月新制定的世界紀錄標準中,長程飛行的荷重紀錄保持者,握有多項離陸重量300噸以上等級機種的世界紀錄。
![]()
安-225一共來過中國9次,前8次目的地均為石家莊正定機場,其中2015年曾因石家莊天氣原因備降天津。此前,石家莊正定機場是中國民航局為安-225指定的唯一接待機場,主要原因是因為石家莊機場具有足夠寬的滑行道和停機坪,以及並不算繁忙的航班。事實上,北京、上海、廣州等樞紐機場均能保障安-225,但因為這些機場十分繁忙,故不安排其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