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列維到底是怎麼把伊朗折騰亡的?

2021-02-07 農夫史觀

從世界歷史來看,王朝的興起和衰弱,那都是不斷變化的。很多王朝如曇花一現,存在幾十年就覆滅了。而王朝的覆滅,對於當時的統治者來說,那是最直接的責任啊!而且都是因為暴虐和不恰當的政策導致的。如薩達姆,卡扎菲等不就把好好的伊拉克和利比亞折騰亡了麼?而這還不是最可惜的,最可惜的是伊朗巴列維王朝,這個富裕發達的王朝愣是給巴列維折騰亡了。那麼巴列維是如何將伊朗折騰亡的呢?主要他幹了三件事,徹底毀滅了伊朗。


巴列維王朝時期的伊朗,那是伊朗最為富裕發達的時刻。當時伊朗經濟增速那是世界前列,年均增長7%以上,一度成為世界第9大經濟體,而且當時伊朗才2000萬人,人口很少,每年光是賣石油都有幾百億美元,所以伊朗人均GDP那是非常高的。而且有錢有西方支持下,伊朗的工業發展也非常迅速,成為中東地區難得的工業強國。


而且世俗化發展方面,更是突飛猛進,當時伊朗那是中東最開放的經濟體。整個婦女得到解放,不光不用帶頭巾,而且可以穿比基尼,可以出來工作,甚至還有選舉權等,跟男性那是平等了。所以當時很多其他中東國家的女性,為了躲避桎梏,直接跑到了伊朗……所以我們看到,伊朗其實那是非常發達的,可以說發達到了極點了。


按照這個趨勢,用不了多長時間,伊朗就會成為發達國家的。但是,就是這樣發達的國家,卻在短短幾年之內,就被伊斯蘭革命徹底推倒,建立了伊斯蘭政教合一的政府,巴列維王朝徹底的亡了。對於此,巴列維作為最高統治者,那是要負有直接的責任的。那麼巴列維到底是怎麼將好好的伊朗折騰亡的?主要是三點。


第一,白色革命。

白色革命本來是一個深刻的社會變革,而要改變的是伊斯蘭幾千年的傳統。這樣的變革本來需要在國情基礎上循序漸進的進行的,否則很容易出問題。但是巴列維急功近利,非常心切,在短短幾年之內,各項的變革全部鋪開,無論城市和農村,整個維持千年的結構被打破。


本來在農村的改革是好事,結果,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大量的農民失去土地,流入到城市,又沒有工作,成為社會最大的不穩定因素,這是國家覆滅的開始。而問題出現後,巴列維沒有及時的進行糾正,沒有及時的安撫這些無業游民和失地農民,而且進一步的進行改革,這就使得矛盾激化更加嚴重。


第二,放縱貪腐。

在巴列維改革和伊朗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巴列維放縱自己的親屬,包括皇室的家族,還有自己妻子的家族,聯合官員,大搞貪汙腐敗。整個國家風氣為之一變,而且貪汙腐化,巧取豪奪,使得整個國家貧富差距分化明顯。


有錢的大家族,那是掌控大量資本,紙醉迷金。而廣大的中底層百姓,卻吃不飽飯,沒有工作,整個差距非常明顯。而巴列維也曾進行嚴厲反腐,但是查到自己的親屬,自己的兄弟姐妹後,就主動放棄了。只能放任貧富差距擴大,矛盾激化嚴重,這直接為伊斯蘭革命埋下了炸彈。


第三,窮兵黷武。

巴列維在國內矛盾激化的時刻,沒有傾斜國家的資源去幫助百姓,幫助窮人,而是夢想成為中東最強國。因此,在當時巴列維每年花費大量的錢財去購買美國的先進武器,包括當時的F14戰機,包括先進的坦克,艦船等,為此使得國家財政急劇惡化,財政赤字達到2300多億。


這種窮兵黷武下,政府越來越沒錢去擴大生產,而且到後期只能裁員。本來失業率就很高,百姓不滿,貧富差距。而政府還帶頭裁員,直接引爆了矛盾,最後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巴列維幹的這三件事,其實就是毀滅伊朗的根本,是巴列維一手滅了自己的王朝,回到了政教合一的時代。


歡迎關注【農夫史觀】,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伊朗史》。


相關焦點

  • 巴列維到底怎麼激怒美國的?其實原因很簡單
    最典型當年的南越,被美國拋棄後迅速滅亡,還有伊朗的巴列維王朝,其實也是被美國拋棄後直接的被推翻。尤其是巴列維王朝,堪稱最為可惜,這個國家發展那麼迅速,一度那是世界第九大經濟體,但是卻在短短時間內徹底崩潰,被推翻。而這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美國的拋棄,那麼巴列維到底是怎麼激怒美國的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有一件事美國敢怒不敢言。
  • 巴列維時代,伊朗軍隊到底有多強?
    巴列維時代伊朗的經濟和工業建設取得了突出的進步,被稱為中東的奇蹟,到現在都是不可思議的。伊朗在短時期內快速成為世界第九大工業國家,第九大富國,堪稱創造了世界歷史記錄了。但是其實,在巴列維時代,最強大的不光是經濟,而還有軍隊,那麼巴列維時期軍隊到期強悍到什麼程度呢?或者說有多強呢?可以打遍中東,完敗以色列,伊拉克。
  • 伊朗人今日留下的淚,其實是他們當年拋棄巴列維王朝時腦子進的水!
    1973年10月,為了打擊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伊朗與阿拉伯國家聯合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並對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石油價格短時間內翻倍,巴列維被巨額的美元外匯衝昏了頭腦,忘記了自己手上的錢是從哪裡賺來的,自己手上的政權是怎麼來的。巴列維高調宣布,要將伊朗建設成為世界第五大工業國及中東軍事強國,復興波斯帝國的「偉大文明」。
  • 美國為什麼拋棄巴列維?
    1、美帝與石油美國要伊朗做什麼?第一,遏制蘇聯;第二,保證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朗的利益。對於第一個要求,巴列維完成得很好。但是,對於第二點,巴列維則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巴列維深知自己回到伊朗完全是美國一手扶植的結果。他不會忘記,就在幾年前,其父親禮薩汗因交友不慎(親德)而被西方列強逐出家門。
  • 波斯帝國的春秋大夢:伊朗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早在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就開始以「波斯灣憲兵」自居。1969年,正值強盛的巴列維王朝單方面廢除以伊拉克籤訂的邊境條約,公然將1937年籤約,明確屬於伊拉克的阿拉伯河拿走一半(航道中心分界)。伊拉克一下子就成了「內陸國」,國內石油出口被迫經由巴斯拉這個沿河港口轉運,實際上被伊朗攥到了手裡。弱國無外交啊!伊朗怎麼也是個半封建半殖民地,伊拉克純粹就是殖民地。
  • 巴列維國王,您是昏君還是明主?
    白宮的名字源於其白色的外表,它建於1931-1936年,因為地處德黑蘭高處而成為避暑佳地,所以在很長時期內是巴列維國王的夏宮。白宮有54個房間,現在看到的物品大都是巴列維國王時期的,伊斯蘭革命成功後白宮基本保持了原樣,為的是向革命群眾展示前國王的奢侈生活。
  • 【海外歷史】從改革之父到流亡者的巴列維
    ▲巴列維 巴列維國王的「白色革命」  巴列維國王的父親禮薩·汗在1921年通過政變掌握伊朗政權,1925年登基稱王,建立巴列維王朝。  蘇德戰爭爆發後,為了確保對伊朗油田的控制和援蘇物資通道安全,蘇聯要求伊朗採取行動限制納粹德國在伊朗的活動,但禮薩·汗不為所動。1941年8月蘇聯和英國聯合出兵進入伊朗,禮薩·汗見情勢不妙,決定由21歲的長子巴列維繼承王位,自己則離開伊朗,後於1944年病死在南非。巴列維繼承王位後,在美國支持下渡過了一系列危機,至上世紀60年代初才鞏固了統治。
  • 伊朗末代國王的最後流亡歲月
    曾經宣稱要將伊朗建成世界第五強國的伊朗末代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1979年1月被迫離開伊朗,1980年7月在埃及開羅離世。在這一年零六個月的時間裡,他從摩洛哥流亡到加勒比海,帶著患有絕症的身軀又從墨西哥逃亡美國,引發震動世界的伊朗學生佔領美國大使館事件。之後,他又被美國掃地出門,被埃及收留,最後帶著無限悲涼客死他鄉。
  • 為什麼伊朗敢於跟美國作對?伊朗到底擁有多少籌碼?
    伊朗最高領袖 哈梅內伊四十年的矛盾歷史1979年,一場自下而上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伊朗的君主制政權——巴列維王國,在最高領袖霍梅尼上臺後宣稱,新政府將完全基於伊斯蘭教,並在之後頒布法令,嚴格按照伊斯蘭教教旨
  • 【揭秘】一晃36年,當年伊朗人質危機到底咋回事
    數十年來,美國一直是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的主要支持者。隨著民主進程發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莫沙德哈當選上伊朗首相。在阿賈克斯行動中,美國中央情報局幫助巴列維國王和保守派發動政變推翻了莫沙德哈。反對巴列維國王的人(因為他1960年代早期曾許諾自由及改革,後卻食言)對於美國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憤怒。
  • 霍梅尼是伊朗的英雄,還是罪人?
    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國家之一,自古就是中東大國,而且二戰後,在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世俗化發展非常成功,而且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成為當時中東比沙特還要富裕的土豪國家
  • 中東往事:從波斯到伊朗
    美國,伊朗,伊拉克的事現在不大好說,因為信息實在太亂,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寫多了浪費大家時間,也容易被假消息打臉。安全點嘛,就寫美國為了石油美元回流華爾街,各種陰謀詭計折騰中東,不過,寫些屬於萬金油式的分析,只要哪裡一亂,「石油美元回流」永遠有深度。
  • 伊朗為何能夠取代波斯,其實同樣悠久!
    一聽到波斯,我們就會了解到一個在如今的中東地區,歷史悠久的國家,民族歷史之悠久,甚至比華夏族,但是如今波斯不論是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地理位置都已經成為歷史,直接繼承波斯帝國的國家,正是當下的伊朗,為什麼波斯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伊朗?很多人說這是兩個概念,兩個國家。
  • 養魚為什麼要折騰過濾系統,會有哪些原因,又該怎麼折騰?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之所以要更改或者說折騰過濾系統,大多數會有如下幾個原因。密度大、水質不好保持,過濾系統薄弱總而言之就是水質不好,無法控制了,水質不好的原因極有可能就是飼養密度太大了,這是最為主要的因素。
  • 美國難以啟齒的痛:伊朗伊斯蘭革命四十周年
    美國的吹鼓手們總在網上憑著幾張照片,」回憶「巴列維國王時代伊朗是多麼的富裕和開放,今天又是如何的貧困和保守。它們從來不說,巴列維國王作為傀儡政權的痛苦,也不說伊朗人獨立的自豪。更何況,如果1979年之前伊朗如此美好?為什麼王朝會被迅速推翻?推翻巴列維國王的主要力量是」紅黑聯盟「--紅,是指人民黨(共產黨)及小資產階級左派力量,黑,是指伊斯蘭什葉派力量。
  • 拜登的美國,怎麼回填伊朗的坑?
    剛開始大家都以為他是上帝派來搞笑的,沒想到他認真地滿世界折騰了4年,盟友和敵人都厭煩了,比如歐盟、巴西,比如伊朗、朝鮮。③  一萬個為什麼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懂王這是要帶領美國幹嘛呢?到底出於什麼原因要給自己找不痛快?人家伊朗自從籤署了伊核協議以後,一直遵守著協議規定,表現很好呀。其實,真正不痛快的是美國和以色列,以色列做夢都怕伊朗的代理人打他們。當然了,首要因素還得是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需要,上臺後的懂王啥時候消停過?
  • 伊朗國安機構怎麼了,13年6名專家被殺,間諜特工為啥如此張狂?
    伊朗國安機構怎麼了,13年6名專家被殺,間諜特工為啥如此張狂?伊朗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伊朗境內被暗殺身亡,這引起了伊朗全國的憤怒,官方表態誓要揪出殺人兇手以慰英靈。其實這已經不是伊朗關鍵人物第一次被間諜暗殺了,今年早些時候伊朗高官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被美軍劫殺,伊朗已經用飛彈雨還擊造成10多人傷亡,已經報復過了。但這一事件已經暴露了伊朗面臨的艱難局面,國境內部被別國特工嚴重滲透,各種暗殺破壞如入無人之境。伊朗國安情報機構是幹什麼吃的,別國的間諜特工為啥如此張狂?
  • 伊朗20年逆襲之路,美國是頭號功臣!
    但是尷尬的是,說到違反人權,美國自己的盟友巴列維政權當仁不讓。雖然一直有人吹巴列維政府時期的伊朗有多開放,多國際化,可以穿比基尼啥的。霍梅尼在1963年就起義過一次,但被巴列維政府鎮壓了,後來逃到伊拉克避難。看伊朗國內又動蕩了,霍梅尼就把自己的話錄成磁帶,傳到伊朗,號召伊朗人民響應革命。
  • 《伊朗十記》:去妖魔化,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伊朗
    但同在觀禮臺的當地記者悄悄透露,其實內賈德是在「吹牛」,伊朗哪有他說的那麼好啊。內賈德演講剛完,革命衛隊儀仗隊立即原地解散,完全不顧其他領導人還在做聚會終場的禱告,便稀稀拉拉地混入散場的人群中。這場紀念1979年霍梅尼發動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33周年的慶典就這樣喧鬧中開始、悄然中的結束,分不清到底哪個是高潮,倒是讓我冷靜地思考那些混亂與擁擠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宗教熱情與政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