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8日,美國空軍一架A-10「雷電II」攻擊機在德國雷姆沙伊德墜毀,飛行員當場死亡,地面上另有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然而,該墜機事件的影響一直到今日仍無法消散。
蘇聯解體之前的冷戰時代,東西方兩大陣營交界的聯邦德國/民主德國一直是劍拔弩張的最前沿陣地。在這裡,雙方均部署了最先進的武器。為了抗擊華約組織龐大的裝甲部隊,美國空軍在聯邦德國部署了A-10「雷電II」攻擊機。該型號是最著名的坦克殺手,配備的30毫米GAU-8復仇者機炮,是令所有重型坦克聞風喪膽的逆天神器!根據美軍測試,該炮只需要兩秒鐘連射,就可以摧毀一架T-62或者M-48坦克。A-10攻擊力強大的秘密,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GAU-8機炮使用的貧鈾穿甲彈,這種炮彈彈道平直、命中精度高、穿透力強,而且還是一種自然的引火材料,增強穿甲燃燒效應。憑藉GAU-8復仇者機炮和貧鈾穿甲彈的組合,A-10的地位直到今天依然無可動搖。
▲A-10「雷電II」攻擊機開火瞬間,威力極為驚人
▲A-10的秘密,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貧鈾穿甲彈
不過,貧鈾穿甲彈的副作用也是明顯的,首先不可避免的一點就是具備較強的放射性,其次就是具有化學毒性。自從A-10服役以來,環保組織對於貧鈾彈的安全性一直頗有微辭。不過,美國空軍對此均熟視無睹,直到1988年。
12月8日,18架A-10攻擊機從德國諾溫尼西空軍基地起飛執行訓練任務。在雷姆沙伊德空域,一架A-10的發動機忽然噴吐出火球,脫離編隊墜向地面。轉眼之間,這架重型攻擊機一頭撞在雷姆沙伊德的一棟公寓樓上,隨著一聲巨響,公寓樓被炸塌半邊,熊熊大火沖天而起。A-10之上,飛行員當場死亡,地面上也有4人當場死亡,多人受傷。
▲雷姆沙伊德的墜機現場
▲墜機現場附近,遇難者的屍體被毛毯包裹
當地的消防車搭載著消防人員火速趕赴現場,但卻完全無法接近墜毀的飛機。因為飛機上的燃料正在猛烈燃燒、不斷發生爆炸,而GAU-8機炮的彈倉內,30毫米炮彈受到高熱影響,像鞭炮一樣陸陸續續地被引爆,威力巨大的30毫米炮彈朝四面八方激射亂飛,只要挨上一發,即便是幾千公斤的消防車也要當場報銷!
紛亂的局面一直持續了好幾個小時,火勢才漸漸得到控制。消防人員逐漸撲滅大火,收拾殘局。接下來,就是例行的相關人員展開調查,政府掏腰包撫恤遇難者家屬、料理後事。前後產生的1300萬馬克的損失,由美國政府承擔四分之三,其餘部分交給了聯邦德國政府。整件墜機事件看起來就這麼風平浪靜地過去了。
▲A-10的部署並沒有因為墜機受到太多影響
不過,對於當地市民來說,他們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墜機事件發生後不久,居住在墜機現場附近的兩名兒童患上了白血病,並在兩年後死亡。根據醫院的數據,當地兒童的癌症發病率飆升到整個德國平均水平的200%!
▲當地市民在墜機現場建立的紀念牌
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越來越多的雷姆沙伊德市民被查出癌症。例如,在1992年7月,墜機現場附近的一名成年男子卡爾-海因茲·哈通因癌症死亡。而在兩年之前,他的身體狀況一切正常,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由於墜機事件引發——在墜機現場附近,他有一個小小的車庫;在事後的調查中,美軍租用了這個車庫,用來臨時存儲A-10的殘骸,而卡爾-海因茲·哈通也熱心地參與其中!
卡爾-海因茲·哈通的妻子傷心地回憶他病發的症狀:
「
他開始感覺勞累,越來越累,然後他的喉嚨出現了一大塊淤青,把我嚇了一跳。我們去看了耳鼻喉科大夫,他把我們送到了肺科醫生那裡,然後我們就去了索林根的肺科醫院……癌症。
」
▲作家出版了探尋墜機事件真相的書籍《沉默的城市》
市民呼籲對墜機進行徹底的調查,然而,一直到14年之後,也就是2002年,德國政府才對墜機現場的土壤展開放射性檢測,結果是沒有任何貧鈾汙染的跡象。對這個結論,雷姆沙伊德的癌症患者和家屬們是難以接受的,他們一直向社會呼籲,要求更細緻全面的核查。一位作家甚至出版了一本探尋墜機事件的書籍,名為《沉默的城市》。然而,十餘年來,雷姆沙伊德墜機事件的調查一直沒有更多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