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通用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局部優於美俄同類系統

2021-03-02 鐵君

隨著海戰攻防對抗技術的發展,在海防中水面艦艇需面臨的多批次、全方位、快速連續攻擊的作戰環境,對艦載飛彈的作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的研發相對較晚,但起點高,發展快。

中國第一代艦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是裝備於052C型飛彈驅逐艦的H/AJK03型垂直發射系統。該系統採用「冷」發射方式,每發射單元可容納6個一體式貯運發射箱。與外形相似的俄制RIF-M垂髮系統相比,該型垂髮雖也採用「左輪」式結構,但每個貯運發射箱均有獨立發射口,發射響應速度更快。

(H/AJK03型垂直發射系統(左)與RIF-M垂髮系統(右))

不過H/AJK03型垂直發射系統只考慮了發射HHQ-9區域防空飛彈而通用型不足,且體積仍然偏大而適裝性有限。

於是,中國很快推出了第二代艦艇飛彈垂直發射系統——H/AJK16型垂直發射系統。

該系統與著名的MK-41系統一樣採用熱發射模式。與第一代系統相比,該系統可共架發射海HHQ-16防空飛彈與魚-8型火箭助飛魚雷,從而極大地拓展了搭載艦艇的多任務能力。

(由於H/AJK16型垂直發射系統較好的適裝性、多用途性,該型垂髮除裝備新建的054A護衛艦,還應用於部分老舊驅逐艦的改裝中,成為中國目前裝備最多的一款垂髮裝置)

H/AJK16型垂直發射系統的服役使中國艦載垂直發射武器系統邁入世界先進行列,不過該系統也有美中不足:內徑較小,無法裝備HHQ-9艦載遠程防空飛彈。

隨著各型飛彈「重型化」、「大型化」的趨勢愈發明顯,內徑較小也導致今後改裝潛力有限,或導致新彈藥的研發因不得不為兼容較小的發射器尺寸而在飛彈尺寸與性能上「削足適履」。

(如今因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艦載飛彈「長高長胖」的趨勢愈加明顯,即便是美軍也曾為了今後能搭載體積更大的飛彈而試圖研發彈容量較MK-41僅3/4但內徑更大的MLS垂髮)

隨052D型昆明號驅逐艦首次公開亮相的中國第三代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可謂中國所列裝多款垂髮系統之集大成者。該型垂髮最大的特點就是兼具冷、熱兩種發射模式:即可通過「冷彈射」方式發射HHQ-9遠程防空飛彈及今後各類體積更大的固推動力飛彈,又可以「熱發射」形式直接點火主發動機發射體積相對較小的HHQ-16及後繼的新型中近程防空飛彈以縮短響應時間、提高發射速率,還可以兼容鷹擊-18反艦飛彈、魚-8/11反潛飛彈等小推力固推僅用於提速、工作時間更短,排焰量相對較小的飛彈。

(不斷披露的新聞畫面證實了國產第三代新垂髮兼容「冷、熱」兩種發射模式)

新一代冷熱共架型垂直發射系統雖具有熱發射模式,但與同樣採用「熱發射」的H/AJK16型垂直發射系統所不同的是,該新型垂直發射系統並未見到H/AJK16型所採用的公共排焰道。原因在於第三代新垂髮採用了同心貯運發射筒(CCL)解決「熱」發射模式下的排焰問題。

(與H/AJK16型垂髮(左)相比,國產第三代新垂髮(右)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取消了原先的公共燃氣通道(紅圈處))

同心貯運發射筒很重要的特點,即取消了由多個發射筒公用的燃氣排導通道而採用自持式燃氣排導系統。它利用兩個同心圓筒間的空隙作為燃氣排放管道,燃氣通過發射管底板的排氣口排出。

研發同心筒發射裝置的關鍵問題之一就是解決飛彈在發射過程中承受的高溫問題。當高溫燃氣經過導流錐的作用後,會反向經由內外筒間隙向外排出,飛彈在射出筒口瞬間,會一直被高溫燃氣射流包圍產生表面加熱作用,為降低高溫高壓燃氣衝擊燒蝕對飛彈的影響,勢必要考慮採用相應的散熱降溫手段。

(同心貯運發射筒結構示意圖)

為在有限空間內降低發射時包圍飛彈的燃氣的溫度,中國科研人員將目光轉向了高溫燃氣本身——通過氣體動力學原理,以加速燃氣流的方式給發射筒降溫。從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改進了內外筒間隙形狀,由大變小向中間收縮至一個窄喉,窄喉後又由小變大向外擴張至筒底。筒體中的氣體受高壓流入噴嘴的前半部,穿過窄喉後由後半部逸出,這種喇叭形狀的構造又被稱之為「拉瓦爾噴管」。

(拉瓦爾噴管結構及流體增速原理示意圖)

這一架構可使氣流的速度因噴截面積的變化而變化,當高速(不超過聲速)的氣流流經喉部時,氣體被壓縮導致速度急速增加,在喉部界面(稱為臨界截面)突破聲速。在突破聲速後在漸闊處速度依然能增加,從而獲得超音速氣流。而根據流動氣體的等熵膨脹原理,當氣流加速(作功)後,膨脹所做的功需以焓的減少為補償,從而降低了出口氣體溫度。

採用這種結構後,「熱發射」飛彈時的出口氣體溫度可降低至少30%,從而緩解對飛彈與艦面設施的影響。較低的燃氣溫度與獨立燃氣排導通道,也使得國產第三代新垂髮較MK-41、H/AJK16、「席爾瓦」等採用公共燃氣排導通道的垂髮全壽命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

第三代新垂髮中的「冷」垂髮與中國此前列裝的第一代國產(冷)垂髮也有了進一步改進。

由於HHQ-9B型防空飛彈等新型飛彈性能提升的同時尺寸重量相應增加,「冷」垂髮的彈射功率也需有相應提升。但在相對緊湊的艦內空間與嚴苛的重心分布條件下,「冷」垂髮裝置體積重量需嚴格控制。然而,傳統「冷」垂髮裝置提升功率卻往往與控制體積重量相矛盾。

(限制傳統「冷」垂髮裝置長度的瓶頸在於活塞氣缸(紅圈處)的長度無法被輕易縮短,而飛彈的長度則短於發射筒長度,造成了發射筒尺寸、重量的浪費)

傳統「冷」垂髮所採用的活塞氣缸式彈射裝置,由於其結構的特殊性,飛彈在發射筒內的實際受力行程不到發射筒長的一半,當提彈梁撞擊到緩衝器後便與飛彈分離,此後彈射裝置對飛彈便不起作用。這也導致提拉活塞的長度無法輕易「省下來」,否則就會因初速度不足影響飛彈正常發射;而增加燃氣發生藥提高彈射力的方法,也會使飛彈過載驟然增加而影響發射安全。

(傳統雙缸提拉式彈射裝置結構示意圖)

中國研發者提出了雙級氣缸式彈射裝置的設計方案: 其整體結構不變 ,而把彈射缸的長度尺寸減小為整個筒長的1/3左右,再把其中的活塞連杆機構做成活塞圓筒機構作為第一級;圓筒中再套接1個活塞連杆機構,作為彈射器的第二級。發射裝置工作時,高壓燃氣首先進入彈射裝置的第一級活塞圓筒機構,使其隨著低壓室壓力的升高而向上運動;當第一級活塞撞到緩衝器止動後,高壓燃氣通過圓筒上的進氣孔進入第二級活塞連杆機構,此時的低壓室變為第二級活塞和第二級活塞之後的空間,隨即第二級活塞向前運動,直至撞到緩衝器止動為止。

通過上述手段,第三代新垂髮的「冷」垂髮裝置在保障各獨立單元發射功率的同時,使結構更加緊湊,在不降低發射性能的前提下確保了新系統的適裝性。

在國產第三代新垂髮服役前,無論是美國的MK-41還是國產H/AJK16型垂髮系統均以實現了「多彈共架」功能,但每次混搭不同飛彈,卻是項頗為費工費時的工程。

中國國產第三代新垂髮則通過改進電路結構解決了這些問題。

一方面新垂髮不再採用以往機電式程序器產生時間基準或繼電器電路或門電路實現順序控制邏輯,而是廣泛採用國內日益發展、成熟的計算機控制技術,用靈活的軟體語言編程生成時間基準和實現控制邏輯,使火控系統、發控系統和飛彈之間均以數位化形式進行管控。在裝填不同彈種時,針對多種不同型號飛彈在不修改或少量修改程序代碼的情況下即可實現「即插即用」。

(相比「冷熱共架」走在前面、但因種種原因而仍在糾結「多彈共架」的俄制垂髮(左),國產第三代新垂髮已實現「即插即用」,從而有極大的任務靈活性)

而為滿足垂髮系統數位化、自動化對多種飛彈實施發射控制,中國科研人員還引入了1153B總線技術,並且將發控系統對共架發射的筒彈的接口、發控系統所提供的電源標準化、通用化,滿足共架發射的飛彈及其貯運發射筒的供電發射需要,從而加快了火控系統對垂髮內飛彈的信息傳輸速度,提高了發控系統的性能,為國產第三代新垂髮實現可控制多種飛彈型號的通用化發控單元奠定了基礎。

(國產第三代新垂髮發控系統內、外部體系結構)

相關焦點

  • 一坑四彈來了,首次亮相的HT-1E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而在2021年第十三屆珠海航展上,航天科工集團就展出了一款「一坑四彈」防空飛彈發射系統,它就是航天科工集團自主研製且具備完全智慧財產權的一種可適裝於各類艦船的新一代通用發射平臺——HT-1E型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 裝備SHOW 21世紀的新一代艦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
    垂直發射系統改變了水面戰鬥艦艇的作戰面貌,極大地增強了艦載飛彈的作戰效率。目前典型的艦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是美國MK 41垂髮系統,該系統技術較為成熟,可靠度高,裝艦數量極大,並影響了多個國家垂髮系統的研發,在世界各國誕生了多型「摹仿品」。進入21世紀,水面戰艦的新作戰使命,要求艦艇配置更大有效載荷的遠程飛彈。
  • 美國海軍下一代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展望
    儘管美國海軍海量裝備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已經服役30餘年,兼容了多型反艦、反潛、對陸、防空、反導飛彈,未來還有望兼容新興的高超音速武器之一——「戰術助推滑翔體」(TBG),但美國海軍高層已經認識到MK-41的潛力已經基本耗盡,在「驚奇隊長」口號的需求牽引下,發展尺寸更大的垂直發射系統已經刻不容緩,這也是最近美國海軍高層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的觀點。
  • 中國海軍已坐擁4種垂直發射系統,當年差點就引進第5種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垂直發射系統是一種讓各型艦載飛彈發射反應速度、通用化程度大幅增加的海戰利器,中國海軍主戰艦艇從2003年後開始普及這類發射裝置,時至今日,已同時有3種國產、1種進口垂髮裝置在國產驅護艦上服役,國產垂髮的通用化程度等細節都比俄制同類產品好。
  • 垂直發射系統讓艦艇防空飛彈也「連發」
    20世紀60年代末,一些國家開始了艦空飛彈應用垂直發射技術的研究。1968年英國成功地在護衛艦上採用垂直發射方式發射了一枚「海狼」艦空飛彈,開創了艦載飛彈系統應用垂直發射技術的先例。試驗證明,艦載垂髮系統在中遠程目標攔截中,許多性能都優於傾斜式發射系統。「左輪」式垂髮系統 由於在航母上與美國存在明顯差距,蘇聯對艦艇防空能力的需求就顯得更加突出。雖然英國人最先試驗了艦載垂髮系統,但最終率先採用和裝備艦載垂髮系統的卻是蘇聯。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首先在「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上裝備了SA-N-6艦空飛彈的垂直發射裝置。
  • 對055大驅的一點解讀(六)- 垂直發射系統
    英國新一代中近程艦載防空飛彈CAMM在 23 型護衛艦「阿蓋爾號」上試射的視頻畫面,可以看到彈射升空並轉向目標後,飛彈發動機才點火工作。CAMM將裝備英國下一代26型護衛艦。和艦橋側面的SA-N-4近程防空飛彈可升降發射架收納井(紅圈)【 中國垂直發射系統的發展 】上面講了這麼多,特別是蘇聯的垂直發射系統,是因為中國的垂直發射系統和它淵源很深,同時也借鑑了美式的通用化思路進行改進發展。
  • 簡介Mk41垂直熱發射系統
    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的發展賦予海軍神奇的力量。美國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從海灣戰爭首次參戰到伊拉克戰爭為止,已經成功發射了2 500多枚飛彈。實戰經驗表明,垂直發射系統具有水面艦載常規和單一用途發射系統無法比擬的優勢。MK41發射的大量「戰斧」對陸攻擊飛彈不僅在美軍的整個作戰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未來戰爭的作戰模式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 中國新型093B核潛艇,可垂直發射巡航飛彈
    鷹擊-18是我軍新一代通用重型反艦飛彈,2013年定型,分為艦射、潛射和岸基三種型號,又稱亞超結合雙速制多用途反艦飛彈,是以俄羅斯3M54E俱樂部飛彈為基礎研製的,採用垂直/共架/熱發射,射程220公裡。
  • HT-1E通用垂直裝置:海軍擁有「1坑4彈」能力,提升艦艇防空能力
    本次珠海航展中,型號為HT-1E的通用垂直發射系統,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製,出現在航展上時,就引發了國內網友的熱議。
  • 直20戰術通用直升機閃亮登場 陸航2020年之後的主力直升機
    它是中國陸軍航空兵在2020之後主力直升機。從外形上來看,直-20與美國黑鷹直升機非常相像。都是10噸級通用直升機。不過直-20技術水平比後者要高的多,性能也要優於後者。直-20採用五葉旋翼、電傳操縱系統,黑鷹直升機採用四葉旋翼、機械增穩操縱系統,所以直-20飛行性能、機動性能明顯優於黑鷹直升機。
  • 中國海軍052D型驅逐艦到底是個什麼來頭?
    為052C型驅逐艦的最新改良型,也是中國繼052C型驅逐艦後又一種配備相控陣雷達與垂直發射區域防空飛彈系統的現代化防空驅逐艦。洗消作業中的中國海軍昆明艦由於液冷系統的冷卻能力較大,加上天線陣面加大,因此新相控陣的輸出功率與持續運作性能應優於346型雷達。
  • 【防務動態】韓陸軍實戰部署新一代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天舞」系統
    (珠峰編譯自韓國《國防日報》8月4日) 為了有效應對來自朝鮮遠程火炮的威脅,韓陸軍開始實戰部署新一代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天舞」系統。8月4日下午,韓國國防技術品質院在慶尚南道昌原市舉行了新一代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天舞」系統的投產慶典活動及戰力化儀式。防衛事業廳、陸軍本部、裝備接收部隊、軍工企業鬥山DST公司等有關方面的官員100多人參加了此次活動。從8月7日起,韓陸軍正式部署「天舞」多管火箭發射系統,主要裝備在陸軍前方炮兵部隊。
  • 艦載傾斜式發射裝置小考
    後來「陽字號」改裝後沒服役幾年,就因為臺軍購入的「二代艦」到位,而從法國買的「拉法葉」級護衛艦因為大陸的幹預和臺灣自己折騰出來的弊案,沒有獲得電子系統和武器——於是「武進3」陽字號就成了「器官捐獻者」,把尚算先進的武器系統拆下來,而且還「一船兩吃」,「密集陣」近防炮,76毫米艦炮、雄2飛彈,給了「拉法葉」級,而「武進3」的防空情報管制系統、10枚「標準1」飛彈,制導雷達搜索雷達,就拆下來裝到了
  • 裝備:疑似中國海軍第2艘052D型驅逐艦服役 部署南海
    該弧形防水罩材質是透波性能良好的高分子材料,除了用來防海水以及鹽霧的腐蝕,還起到密封的作用,以保證T/R組件在一個恆溫恆壓的環境中發揮最佳性能。  但現在的052D型驅逐艦已經換裝了新型346A型相控陣雷達,這是一種和美日的SPY-1「宙斯盾」相控陣雷達類似的外露式雷達。從外觀上來看,SPY-1相控陣雷達是不等邊的平面八角形,後期型號的「阿利?
  • 中國大型驅逐艦技術首次超越美國:055艦領先西方一代
    採用全燃動力、雙軸、雙調距槳,動力系統採用4臺國產的QC280型燃氣輪機的改進型,最大航速約32節。安裝112單元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可綜合搭載遠中近各型防空飛彈、反潛飛彈、對地巡航飛彈。新型中程防空飛彈將實現一單元4發的搭載方式,載彈量大大增加。055船尾設置兩個大型機庫,可搭載2架新一代的反潛機,反潛能力大增。
  • 中國軍備
    世界上現在僅有美國和中國能夠進行中段反導攔截。中段是彈道飛彈飛行高度最高的一段。遠程彈道飛彈的中段是在大氣層以外飛行,只有大推力陸基飛彈才有能力攔截中段飛行的彈道飛彈。中國中段反導試驗,使用雙城-19攔截飛彈。2、動能-2反衛星武器。中國是全球第一個能夠摧毀全球定位系統(包括美國的GPS)的衛星的國家。
  • 俄新一代防空飛彈系統即將服役
    由85ZH6-1作戰指揮車和60K6遠程預警雷達系統車組成防空反導指揮和雷達預警系統;由55K6MA防空作戰指揮車、91N6AM雷達系統、51P6M攔截飛彈發射車和40N6M攔截飛彈組成防空系統;由85ZH6-2反導作戰指揮車、76T6和77T6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77P6攔截飛彈發射車、77N6N/N1攔截飛彈組成反導系統;由故障診斷和技術維修保障修理車組成技術保障系統。
  • 軍事武器領域,中國有多少世界第一?
    PLZ-05自行榴彈炮目前,世界上先進的車載自榴彈炮有法國的「愷撒」榴彈炮系統;有俄羅斯的2s19榴彈炮系統,還有中東強國以色列的ATMOS-2000的系統,和世界超級大國美國的m109a6榴彈炮系統,而中國最新的PLZ-05自行榴彈,無論是在性能還是火力配置上,都比上述的幾個要更先進更強大。
  • 合成孔徑雷達系統
    雷達發射的能量脈衝的電場矢量,可以在垂直或水平面內被偏振。雷達可以發送水平(H)或者垂直(V)電場矢量,亦可接收水平(H)或者垂直(V)信號。這樣,SAR系統常用四種極化方式——HH、VV、HV、VH。
  • 海軍新聞 | 中國新一代護衛艦噸位接近052,或標配神盾
    不過054A畢竟是一款在2008年就服役的艦艇,目前已經歷了10多年的時間,當初所定型的不少艦用武器裝備,尤其是雷達系統目前看起來也有些過時。而未來更多的大型驅逐艦建造的間歇,是不是會考慮建造一批新的護衛艦已慢慢取代054A,關於這方面的暢想不妨可以提前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