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發射系統讓艦艇防空飛彈也「連發」

2021-03-02 兵器知識雜誌

20世紀60年代末,一些國家開始了艦空飛彈應用垂直發射技術的研究。1968年英國成功地在護衛艦上採用垂直發射方式發射了一枚「海狼」艦空飛彈,開創了艦載飛彈系統應用垂直發射技術的先例。試驗證明,艦載垂髮系統在中遠程目標攔截中,許多性能都優於傾斜式發射系統。

「左輪」式垂髮系統 由於在航母上與美國存在明顯差距,蘇聯對艦艇防空能力的需求就顯得更加突出。雖然英國人最先試驗了艦載垂髮系統,但最終率先採用和裝備艦載垂髮系統的卻是蘇聯。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首先在「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上裝備了SA-N-6艦空飛彈的垂直發射裝置。這種垂髮裝置採用類似左輪手槍的設計結構,其每組發射單元僅開設一個發射口,甲板下方則採用環形轉動機構將數個飛彈發射筒垂直吊裝在一個發射架上,當位於發射口的飛彈射出後,旋轉機構隨即轉動,將下一枚飛彈轉至發射口加電檢測並加載發射信息。由於旋轉過程中無需加載雷達數據,不用提前瞄準,因此在發射速率上有一定提升。另外,飛彈垂直發射方式有效解決了傾斜式發射系統視界有限的問題,從而提升了對不同方向空中目標的反應能力。不過,正因為發射兩枚飛彈之間需要旋轉「上膛」,「左輪」式垂髮系統的火力持續性仍然不夠理想。從某種程度上看,「左輪」式垂髮系統其實就是將旋轉彈鼓和發射筒埋到甲板以下的傾斜式發射系統。

箱式垂髮系統 就在蘇聯集中精力研究如何將傾斜式發射系統搬到甲板下的時候,「死對頭」美國也在研發自己的艦載垂髮系統,不過與蘇聯人不同,美國人走了另外一條完全不同的技術路徑。1986年,美國開始將Mk41型垂髮系統裝備到「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伯克」級驅逐艦上。Mk41型垂髮系統採用箱式結構,每枚飛彈都掛在發射導軌上,儲存在方形的箱式發射筒中,每個發射筒則置於獨立的發射井中,有多少枚飛彈,就有多少個發射井,甲板上就相應開設多少個發射口。這樣,Mk41的發射速率較傾斜式發射系統有了大幅提升。據美國海軍計算,早期的Mk11和Mk13型傾斜式發射系統能夠在7分鐘內發射完彈庫中的全部42枚飛彈,發射速率大概是10秒1枚。最先進的傾斜式發射系統——Mk26型發射裝置的發射速率是5秒1枚。而Mk41型垂髮系統則能達到驚人的每秒1枚的發射速率,幾乎實現了理論上的連續發射。當然,這種發射速率僅是發射系統本身的射速,實戰中還要考慮火控系統耗時等因素。但從箱式垂髮系統的設計理念和結構原理上看,其優異的射速指標是不言而喻的。

顯而易見,美蘇(俄)兩種垂髮系統無論是結構還是工作原理都存在較大區別,如果僅從射速的角度來分析,採用「並行」設計理念的箱式垂髮系統要明顯優於採用「串行」設計理念的「左輪」式垂髮系統。一方面,由於所有飛彈都有獨立的發射口,並且都處於「上膛」狀態,因此所有飛彈都達到了「有令即發」的能力,而「左輪」式垂髮系統則只有處於發射口的少數幾枚飛彈具備上述能力,剩餘的需要打完一輪旋轉到位才能繼續,火力持續性相對較差;另一方面,在處理故障時,箱式垂髮系統某枚飛彈或某個發射井發生故障時,系統會立即切換,相反,「左輪」式垂髮系統的飛彈檢測工作必須在發射口進行,這顯然沒有箱式垂髮系統的實時檢測和電子切換發射口迅速,並且「左輪」式垂髮系統一旦某個發射口發生故障,那麼這一組發射單元的飛彈都無法發射,系統冗餘度較小。

相關焦點

  • 裝備SHOW 21世紀的新一代艦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
    垂直發射系統改變了水面戰鬥艦艇的作戰面貌,極大地增強了艦載飛彈的作戰效率。目前典型的艦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是美國MK 41垂髮系統,該系統技術較為成熟,可靠度高,裝艦數量極大,並影響了多個國家垂髮系統的研發,在世界各國誕生了多型「摹仿品」。進入21世紀,水面戰艦的新作戰使命,要求艦艇配置更大有效載荷的遠程飛彈。
  • HT-1E通用垂直裝置:海軍擁有「1坑4彈」能力,提升艦艇防空能力
    本次珠海航展中,型號為HT-1E的通用垂直發射系統,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製,出現在航展上時,就引發了國內網友的熱議。
  • 956E型驅逐艦:防空飛彈單臂發射,未裝備「裡夫」垂髮系統
    艦載武器有2座AK-130型雙聯130mm艦炮,4座AK-630型6管30mm近防炮;2座4聯裝9M38M2改進型射程120公裡的「白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2座共備彈48枚射程25公裡的SA-N-17型防空飛彈單臂發射架。
  • 對055大驅的一點解讀(六)- 垂直發射系統
    例如蘇聯「現代」級驅逐艦,前後裝有兩套 「施基利」中程防空飛彈發射系統,每座發射架正下方配備兩個垂直環狀彈艙,各備彈12枚,總重僅30噸,和20年前的「長灘」號相比大大節省了空間。美蘇等大國海軍都投入了巨大精力開發革命性的新一代飛彈發射裝置,以破解對抗飽和攻擊的難題,這就是垂直發射系統。不過世界上首先投入使用的垂直發射系統倒不是飽受蘇聯飽和攻擊壓力的美國人,而是蘇聯人自己。1980年12月30日,2萬6千噸級的鋼鐵巨獸「基洛夫」號重型飛彈巡洋艦服役,上面載有垂直發射的SA-N-6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備彈96枚。
  • 美國海軍下一代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展望
    儘管美國海軍海量裝備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已經服役30餘年,兼容了多型反艦、反潛、對陸、防空、反導飛彈,未來還有望兼容新興的高超音速武器之一——「戰術助推滑翔體」(TBG),但美國海軍高層已經認識到MK-41的潛力已經基本耗盡,在「驚奇隊長」口號的需求牽引下,發展尺寸更大的垂直發射系統已經刻不容緩,這也是最近美國海軍高層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的觀點。
  • 中國新一代通用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局部優於美俄同類系統
    中國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的研發相對較晚,但起點高,發展快。中國第一代艦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是裝備於052C型飛彈驅逐艦的H/AJK03型垂直發射系統。該系統採用「冷」發射方式,每發射單元可容納6個一體式貯運發射箱。
  • 簡介Mk41垂直熱發射系統
    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的發展賦予海軍神奇的力量。美國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從海灣戰爭首次參戰到伊拉克戰爭為止,已經成功發射了2 500多枚飛彈。實戰經驗表明,垂直發射系統具有水面艦載常規和單一用途發射系統無法比擬的優勢。MK41發射的大量「戰斧」對陸攻擊飛彈不僅在美軍的整個作戰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未來戰爭的作戰模式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 一坑四彈來了,首次亮相的HT-1E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所謂「一坑四彈」,就是通過縮小彈徑,縮小、摺疊彈翼,在一個垂髮單元裡裝備4枚防空飛彈,但射程卻減少不多的技術。該技術多用於海基中程防空飛彈,可使驅護艦艇中程防空飛彈的搭載數量得到數倍的提升,大幅度提升整體防空能力,特別是中程攔截能力。
  • 中國現代級驅逐艦升級完畢,換裝垂直發射系統,俄專家呼籲合作
    這也導致我國從俄羅斯引進了4艘現代級飛彈驅逐艦陷入一種非常尷尬的局面,其依然屬於一款性能比較先進的大型水面艦艇,但是其作戰性能卻已經不適合我國海軍的發展潮流,因此在其尚未結束使用壽命之前,對其進行現代化的改造是最合適的方法。現代級飛彈驅逐艦之所以在引進之初備受關注是因為其擁有出色的反艦和防空性能。
  • 道爾防空飛彈上艦發射,值得借鑑否?
    俄海軍方面有把伴隨陸地機械化部隊行動的道爾防空飛彈搬上輕型護衛艦的尾甲板停機坪發射的場景。那麼這種情況值得借鑑和模仿嗎?
  • 世界十大防空飛彈排名!
    根據目標類型的不同,Chu—SAM的射程在25-50千米之間.最大攔截高度為10千米,飛彈的最大飛行速度為2.5馬赫。 Chu一SAM還具有超視距作戰能力,可部署在日本本土特色的山地地區使用。Chu—SAM飛彈系統每個火力單元包括4輛發射車、1部多功能相控陣雷達、1個指揮控制中心和1個火控站。每輛發射車上裝有六聯裝發射系統,飛彈封裝在運輸、發射一體的發射箱內。
  • 【軍事觀察1405】新型常規潛艇防空「殺手鐧」——交互式攻防近程飛彈系統
    換句話說,上述威脅目標的經濟價值與戰術價值,不值得採用魚雷去攻擊。對於岸基目標,常規潛艇只能依賴於特戰隊的支援與之作戰,艇載魚雷根本派不上用場。在典型戰場上,潛艇受到的主要威脅仍然是反潛直升機。這類反潛機既可從岸基起飛,又可從艦艇上起降,對常規潛艇造成巨大的威懾力。因此,潛艇迫切需要一種高精確度,高可控性的防空武器——近程防空飛彈系統。它就是世界潛艇官兵夢寐以求的潛艇防空「保護傘」。
  • 英國試射世界最新銳艦載防空飛彈
    其實早在該飛彈剛剛亮相之初,英國人便自信地將其稱作「世界上最先進的新一代艦空飛彈」,那麼該飛彈到底先進、厲害在哪兒呢?、 英國皇家海軍現役艦艇裝備的近程艦載防空系統是服役半個多世紀的「海狼」飛彈,目前裝備於23型護衛艦等英軍現役水面艦艇。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該防空飛彈系統性能落伍,無法有效應對超聲速反艦飛彈等威脅。
  • 超大垂髮, 我國055垂直發射系統口徑偏大, 威力驚人!
    我國新下水的055大型驅逐艦可以算的上是我國海軍的驕傲,一經下水,就引起了海內外眾多記者的和國家的關注,而最近,其被曝光的垂直發射系統
  • 從臺灣新輕護看臺灣區域防空飛彈
    咱們大陸不少媒體將其與咱們噸位相似的056型護衛艦作對比,得出的結論也就是比056多一個這個「奇葩」的兩組「八聯裝斜架防空飛彈」發射裝置所帶來的防空能力。今天的艦聞就不談這艘索然無味的新艦了,來說說這款「奇葩」的「臺灣自研斜架防空飛彈」。
  • 「山毛櫸」M3防空飛彈系統(中)
    一部飛彈發射車可裝載6枚飛彈,飛彈的目標毀傷率達0.9999,其最大射程較Buk-M2E增加了25千米,達到了70千米,最小射程為2.5千米,能攔截15~35千米高度範圍內的目標。系統在一次齊射後重新裝填的時間也大大縮短。飛彈裝在發射筒內減少了飛彈在外部環境下的易損性。飛彈發射車上的轉臺可以360度旋轉,它可在發射架的高低射界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發射飛彈對付所有的目標。
  • 臺「海劍二」防空飛彈首度曝光
    綜合臺灣「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報導,臺海軍至今未曾對外公布,部署在新交付的「塔江艦」上的防空飛彈,近日首度在島內一檔政治教育節目中曝光
  • 中國版ESSM飛彈曝光 海軍新一代防空火力體系初露端倪
    比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展出的新一代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VLS)HT-1E,就預示著中國海軍艦載防空體系的成型,一張對標美國海軍的覆蓋遠、中、近、末端的四級防空火力網絡初露端倪。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以來,就宣告世界海軍進入航空時代,一支沒有防空能力的海軍在現代海戰中完全就是「活靶子」。
  • 【空天觀察】KAZ-PVO防空用主動防禦系統
    精確制導武器可以由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機投送到目標,可以從水面艦艇和潛艇、機動式和固定式陸基發射裝置上發射。防禦精確制導武器的方法有幾種:可以使用己方的遠程精確制導武器摧毀地面上的敵方精確制導武器運載工具或者在其起飛或駛離港口前將其摧毀,也可以使用殲擊航空兵飛機或者防空飛彈武器系統摧毀空中的敵方精確制導武器及其運載工具。
  • 中國海軍已坐擁4種垂直發射系統,當年差點就引進第5種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垂直發射系統是一種讓各型艦載飛彈發射反應速度、通用化程度大幅增加的海戰利器,中國海軍主戰艦艇從2003年後開始普及這類發射裝置,時至今日,已同時有3種國產、1種進口垂髮裝置在國產驅護艦上服役,國產垂髮的通用化程度等細節都比俄制同類產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