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坑四彈來了,首次亮相的HT-1E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2022-01-09 兵工科技快訊

在海基防空飛彈領域,「一坑四彈」是現階段各國艦艇防空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所謂「一坑四彈」,就是通過縮小彈徑,縮小、摺疊彈翼,在一個垂髮單元裡裝備4枚防空飛彈,但射程卻減少不多的技術。該技術多用於海基中程防空飛彈,可使驅護艦艇中程防空飛彈的搭載數量得到數倍的提升,大幅度提升整體防空能力,特別是中程攔截能力。而在2021年第十三屆珠海航展上,航天科工集團就展出了一款「一坑四彈」防空飛彈發射系統,它就是航天科工集團自主研製且具備完全智慧財產權的一種可適裝於各類艦船的新一代通用發射平臺——HT-1E型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航天科工集團自主研製且具備完全智慧財產權的HT-1E型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一坑四彈」技術發展

「一坑四彈」技術是現代化戰爭體系下面對飽和攻擊、提高防空作戰能力的一項重要技術,尤其是對於水面艦艇而言。

「一坑四彈」技術,指的是將各類體積尺寸、作戰任務不同(防空、反潛、反導、反艦、對陸打擊)的飛彈,兼容到一個發射系統模塊內。「一坑四彈」本質上是飛彈、坑(發射單元)相適配的問題,在一個垂直發射單元中同時裝填多枚飛彈的技術。使用這種技術的垂直發射系統大大提高了飛彈裝載密度,對於提高垂直發射系統的載彈量、提升艦船整體戰鬥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用於裝載尺寸比較小的中近程艦對空飛彈,大幅度提升艦船的防空火力。

隨著現代海戰形態的轉變以及軍事思想的調整,從以往由艦艇執行單一作戰任務,朝著向遂行多任務模式發展,既要有對海作戰任務,還要兼顧對空防禦以及對地攻擊,因而在此背景的嬗變下,「一坑四彈」顯得尤為重要。

「一坑四彈」技術最早由美國人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並成功將RIM-162「改進型海麻雀」(EMMS)裝填至MK-41垂髮系統內,由此從以往的「一坑一彈」變身成為「一坑四彈」。據悉,「改進型海麻雀」(EMMS)有效射程為50千米,速度3馬赫,彈長3.66米,彈徑25.4釐米,ESSM飛彈可從Mk41或Mk48垂直發射系統發射,摺疊單翼之後,1個截面為63.5釐米×63.5釐米Mk41發射單元可放置1個Mk25四聯裝貯運發射箱(裝4枚ESSM飛彈)。通過增加飛彈裝填密度,以此提高軍艦抗飽和攻擊的能力,是發展「一坑四彈」的原始動力。繼美國之後,韓國、英國、俄羅斯等國也研發了本國的「一坑四彈」技術。

「一坑四彈」技術最早由美國人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

一直以來,關於我國研製「一坑四彈」技術的相關消息十分罕見,但並不意味著我國在「一坑四彈」技術方面落後於其他國家。從技術方面來講,「一坑四彈」的關鍵不在於艦載垂髮系統,而在於飛彈。譬如要實現中程防空飛彈彈體小型化同時射程和性能不能縮水,要優化中程彈道飛彈彈翼摺疊和展開時姿態的控制,以保證其機動性不縮水等,這要求在飛彈發動機、燃料、彈載設備、摺疊彈翼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才有可能在保證飛彈基本性能的同時做到有實際意義的「一坑四彈」。

事實上,早在10多年前,我們設計自己的通用模塊化垂直發射系統時就把這個概念考慮進去了。中國國產通用VLS系統的設計理念同美國MK41系統高度相似,設計了3種不同尺寸的發射箱,尺寸更大、排氣系統更先進。標準發射箱可以容納1-4枚飛彈,也就是說我們在設計國產VLS時本身就設計了所謂的「一坑四彈」的功能,只是沒有裝備相應的飛彈。而隨著現階段我國飛彈技術的發展,性能更先進、體積更小的飛彈層出不窮,「一坑四彈」技術或已成為現實。亮相本次珠海航展的HT-1E型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和所使用的飛彈,就是明顯的例子。


HT-1E型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HT-1E型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是我國自主研製且具備完全智慧財產權的一種可適裝於各類艦船的新一代通用發射平臺,是我國首型對外出口的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據介紹,HT-1E採用開放式體系架構,適裝於多種水面艦船平臺,可垂直發射我國批准出口的各類飛彈、魚雷等彈藥,系統兼容垂直冷發射和垂直熱發射並支持武器混裝混射。由此可見,HT-1E垂髮系統採用了冷熱共架發射方式,這對於提升飛彈的響應、發射速度,可靠性,打擊精度等,具有重要意義。

HT-1E採用開放式體系架構,適裝於多種水面艦船平臺

垂髮系統的發射方式主要有三種,即冷發射(俄式為主)、熱發射(美式為主)、冷熱共架發射。相比於單一的冷發射和熱發射,冷熱共架發射則具有著良好的兼容性,發射大型反艦飛彈時,可採用冷發射技術;發射大型對陸打擊飛彈時,可採用熱發射技術。兼顧安全與速度,提升了反應時間和作戰靈活性。在作戰過程中,所面臨的壓力較小時,可採用冷發射,當遭遇高強度的飽和攻擊時,可採用熱發射予以應對。

此外,當熱發射突發臨時卡彈時,冷發射可作為後備力量繼續對敵打擊。冷熱共架發射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極強的擴展性,通俗點說就是可以裝填發射為海軍研發的各類飛彈,同時,還可以根據作戰任務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裝填模式。

更重要的是,冷熱共架發射不需要繁重複雜的觀瞄設備和裝彈設備,電源、氣源等系統也得到相應簡化,所帶來的直觀優勢就是製造費用大幅度降低。而整個垂髮系統也安置在甲板下,不容易受到海水侵蝕的同時,也避免因敵火力所帶來的損耗破壞,因而整套系統的可靠性得到強有力保障。目前,我國的052D、055等的垂髮系統,都採用了冷熱共架發射技術。

HT-1E型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可垂直發射我國批准出口的各類飛彈、魚雷等彈藥,從航展圖片來看,國產新一代艦載垂直發射系統至少可以使用四種飛彈,分別是CM-103艦載多用途飛彈、HQ-9E遠程艦空飛彈、CM-802B反艦飛彈和FM-3000N中近程艦空飛彈。其中,FM-3000N中近程艦空飛彈更是實現了「一坑四彈」。

除此之外,HT-1E系統所屬的發射架形式靈活可調,單發射架最多可設置8個隔艙,可按照艦船需求定製相應的隔艙數量和布置形式,每個隔艙可裝載1枚筒(箱)彈,也可採用「集束」方式裝載多枚筒(箱)彈。此外,HT-1E還兼具發射作戰及維護過程的記錄和重演功能。

國產新一代艦載垂直發射系統至少可以使用四種飛彈,其中就包括「一坑四彈「的FM-3000N防空飛彈

結語

總而言之,HT-1E型艦載通用垂直發射系統改變了以往艦載專用發射裝置類型多、數量多、空間利用率低的現狀,大幅度提高了艦載彈藥類型、數量,系統具備全通用、高密度、高火力的優越性能。在安裝該系統後,艦船全方位、大空域、飽和攻防和編隊執行多任務的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進而實現「一艦多能、一艦多用」,讓艦船打得多、打得快,是構建現代水面作戰力量體系的重要裝備之一。

感興趣的讀者朋友,趕緊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印刷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購買連結:

2021中國珠海航展專輯(上輯·室外展品)

2021中國珠海航展專輯(下輯·室內展品)

2021中國珠海航展專輯(上下合輯)

相關焦點

  • HT-1E通用垂直裝置:海軍擁有「1坑4彈」能力,提升艦艇防空能力
    1個 本次珠海航展中,型號為HT-1E的通用垂直發射系統,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製,出現在航展上時,就引發了國內網友的熱議。
  • 中國新一代通用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局部優於美俄同類系統
    中國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的研發相對較晚,但起點高,發展快。中國第一代艦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是裝備於052C型飛彈驅逐艦的H/AJK03型垂直發射系統。該系統採用「冷」發射方式,每發射單元可容納6個一體式貯運發射箱。
  • 限於攔截機會,實現「一坑四彈」的ESSM面臨備而難用的尷尬
    ESSM是美國雷神公司研製的一款中程防空飛彈,2004年1月獲得批量生產許可,它既可垂直發射,又能傾斜發射,適裝性好,得到了廣泛裝備,現已成為美國航母戰鬥群區域防空的中堅力量。傾斜發射的ESSM飛彈二,ESSM以「一坑四彈」的方式實現了與MK41通用垂直發射裝置的整合。
  • 對055大驅的一點解讀(六)- 垂直發射系統
    橫截面一致、長度不同的貯運發射箱可以共架兼容多種飛彈:MK-14發射箱用於「戰斧」巡航飛彈,MK-21用於「標準」-2 Block Ⅳ和「標準」-3、「標準」-6(這兩型只能適配打擊型模塊),MK-13用於「標準」-2 BlockⅡ/Ⅲ,MK-15用於「阿斯洛克」反潛飛彈,MK-22用於單發「海麻雀」飛彈,MK-25用於一坑四彈「ESSM改進型海麻雀」飛彈(這四型可以適配所有三種模塊)
  • 052D型驅逐艦:率先實現了「1坑4彈」,防空能力大幅度提升
    此中,051C型遣散艦上的俄制「裡夫」左輪式垂髮,只能發射單純的海基版本S-300長途防空飛彈,052C型遣散艦的圓桶型垂髮,也只能發射單純的海紅旗-9長途防空飛彈,這兩種艦載垂直發射裝配,因為都是圓桶樣式的,不具有防空飛彈「1坑4彈」的發射才氣。
  • 裝備SHOW 21世紀的新一代艦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
    垂直發射系統改變了水面戰鬥艦艇的作戰面貌,極大地增強了艦載飛彈的作戰效率。目前典型的艦載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是美國MK 41垂髮系統,該系統技術較為成熟,可靠度高,裝艦數量極大,並影響了多個國家垂髮系統的研發,在世界各國誕生了多型「摹仿品」。進入21世紀,水面戰艦的新作戰使命,要求艦艇配置更大有效載荷的遠程飛彈。
  • 簡介Mk41垂直熱發射系統
    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的發展賦予海軍神奇的力量。美國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從海灣戰爭首次參戰到伊拉克戰爭為止,已經成功發射了2 500多枚飛彈。實戰經驗表明,垂直發射系統具有水面艦載常規和單一用途發射系統無法比擬的優勢。MK41發射的大量「戰斧」對陸攻擊飛彈不僅在美軍的整個作戰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未來戰爭的作戰模式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 中國海軍已坐擁4種垂直發射系統,當年差點就引進第5種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垂直發射系統是一種讓各型艦載飛彈發射反應速度、通用化程度大幅增加的海戰利器,中國海軍主戰艦艇從2003年後開始普及這類發射裝置,時至今日,已同時有3種國產、1種進口垂髮裝置在國產驅護艦上服役,國產垂髮的通用化程度等細節都比俄制同類產品好。
  • 垂直發射系統讓艦艇防空飛彈也「連發」
    20世紀60年代末,一些國家開始了艦空飛彈應用垂直發射技術的研究。1968年英國成功地在護衛艦上採用垂直發射方式發射了一枚「海狼」艦空飛彈,開創了艦載飛彈系統應用垂直發射技術的先例。試驗證明,艦載垂髮系統在中遠程目標攔截中,許多性能都優於傾斜式發射系統。「左輪」式垂髮系統 由於在航母上與美國存在明顯差距,蘇聯對艦艇防空能力的需求就顯得更加突出。雖然英國人最先試驗了艦載垂髮系統,但最終率先採用和裝備艦載垂髮系統的卻是蘇聯。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首先在「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上裝備了SA-N-6艦空飛彈的垂直發射裝置。
  • 美國海軍下一代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展望
    儘管美國海軍海量裝備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已經服役30餘年,兼容了多型反艦、反潛、對陸、防空、反導飛彈,未來還有望兼容新興的高超音速武器之一——「戰術助推滑翔體」(TBG),但美國海軍高層已經認識到MK-41的潛力已經基本耗盡,在「驚奇隊長」口號的需求牽引下,發展尺寸更大的垂直發射系統已經刻不容緩,這也是最近美國海軍高層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的觀點。
  • 艦載傾斜式發射裝置小考
    它本來是美國海軍為了給二戰老式驅逐艦安裝「標準1」防空飛彈而設計的一種早期發射裝置,美軍將其稱為:「棺材」,它和棺材一樣,是一個一頭大一頭小的盒子,大的這一頭有蓋子可以向上打開,而蓋子內壁則是飛彈的發射導軌。這樣的一個發射裝置內,有一枚待發彈和一發備彈,佔用空間很小,因此可以用來改裝這些設計之初沒有考慮過安裝飛彈的老式戰艦。
  • 中華神盾艦7年下水2艘 055大驅為何1年就亮相6艘?
    從去年4月26日首艦下水至今,不到1年時間,江南、大連兩大造船廠已有6艘國產萬噸大驅亮相,這一速度不但在世界範圍內不多見,就算與我國最近兩型中華神盾驅逐艦052C型、052D型相比,也堪稱「驚人」。尤其是我國第一代國產神盾艦052C型,曾經在長達7年時間裡只下水服役了2艘。
  • 【悟石觀察】首次亮相天安門的裝備大特寫
    首次亮相的東風-17常規飛彈,是新一代中近程常規飛彈武器,與飛彈家族其他成員共同構成射程銜接、能力互補、高低搭配、運用靈活的裝備體系,具備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等特點,可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東風-17常規飛彈首次公開亮相,它的彈頭外形從常見的圓錐形變為三稜錐,外加四個翅膀和尾翼,就像一個小飛機。
  • 956E型驅逐艦:防空飛彈單臂發射,未裝備「裡夫」垂髮系統
    艦載武器有2座AK-130型雙聯130mm艦炮,4座AK-630型6管30mm近防炮;2座4聯裝9M38M2改進型射程120公裡的「白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2座共備彈48枚射程25公裡的SA-N-17型防空飛彈單臂發射架。
  • 加長型052D驅逐艦服役首次亮相 — 海軍艦載直升機進入直-20時代
    近日海軍156淄博艦首次公開亮相,它是第一艘加長型052D驅逐艦。該艦入列,表明052系列驅逐艦正式進入了直-20時代。
  • 外形實在太科幻,可做到「一坑四彈」
    因此,為了強化中國海軍新一代飛彈護衛艦的整體作戰能力和遠洋能力,中國054B肯定會增加整體設計噸位,以便安裝更多垂直發射單元作為中國海軍新一代海上護衛艦,強大的火力配備是必須的,因此,054B可能會搭載一門新型
  • 英國試射世界最新銳艦載防空飛彈
    其實早在該飛彈剛剛亮相之初,英國人便自信地將其稱作「世界上最先進的新一代艦空飛彈」,那麼該飛彈到底先進、厲害在哪兒呢?、 英國皇家海軍現役艦艇裝備的近程艦載防空系統是服役半個多世紀的「海狼」飛彈,目前裝備於23型護衛艦等英軍現役水面艦艇。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該防空飛彈系統性能落伍,無法有效應對超聲速反艦飛彈等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