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號晚上,網上出現一個熱點新聞——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12月10日向記者表示,12月10日上午,中國空軍飛機經宮古海峽空域赴西太平洋進行例行性遠海訓練,日本自衛隊出動1批2架F15戰鬥機對中方飛機實施近距離幹擾並發射幹擾彈,危害中方飛機和人員安全。中方飛行員迅即採取必要應對措施,並繼續開展相關訓練。宮古海峽是公認的國際航道,中國空軍此次遠海訓練是年度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日本軍機的行為是危險的、不專業的,破壞了國際法賦予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並提出嚴正交涉。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日本艦機的多次幹擾活動極易導致誤解誤判,引發海空摩擦甚至衝突。我們敦促日方從維護地區穩定和中日關係大局出發,切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發生海空安全問題。
看到這個新聞,很多網友很不爽,感覺是日本人霸道、欺負人——這是它們明治維新以來對中國的主流思想。
然而情況遠非如此!
以下分析此問題——
1、幹擾彈是什麼
2、該事件大背景
1、幹擾彈是什麼
幹擾彈是用來誘騙敵方制導武器脫離真目標的,主要用在飛機和艦艇上。幹擾方式和飛彈制導方式是對等的:雷達和紅外。在飛機上使用時,前者是從機尾釋放大量增大反射面積的箔條使對方雷達暫時瞎眼、後者是在機尾將燃油或易燃金屬點燃噴出以誘騙紅外雷達。
總之,幹擾彈是保命手段而非攻擊手段,而且釋放時自己是處於對方前面的——在空戰中將側面或後面亮給對方屬於被動挨打、小命在別人手裡了。
釋放幹擾彈的下一個動作就是逃命,因為幹擾彈就那點存量,釋放完等於少了一層保險——本來就被動、保險又少了,那不逃命還等什麼?
對了,另外說一句,幹擾彈釋放時在觀感角度是很漂亮的,所以有時候在艦機表演中也會出現,你可以理解為放焰火——
你覺得鬼子跑到天上撅著屁股給我們放焰火看的可能性有多大?拍片拍習慣了、上天也是這個動作?
呵呵!
所以真實的情況是我機訓練、日機前來圍觀幹擾,在糾纏中被我機鎖定、不得已釋放幹擾彈。
鬼子不但落荒而逃,而且被我們大大地譏笑「日本軍機的行為是危險的、不專業的」——危險是對其幹擾我方訓練的斥責,不專業是對其技術的蔑視。
啥叫專業?看看中國軍機對美國偵察機的動作——
不但繞著美機飛、而且數次在美機前近距離橫滾穿過、亮出機翼下的實彈給對方看!
然而以日本老舊的F15,機體強度已經不足以做這樣劇烈的動作了,勇氣上也沒,所以日機才會慌慌張張地釋放幹擾彈逃走、回去也好交差——你看,幹擾彈就放了,回來是迫不得已的啊!
類似的事件今年6月17號已經發生過一次了,也是我們訓練、日機湊上來被鎖定、釋放幹擾彈逃逸。當時日本媒體渲染「中國軍機開始配合海上的動作」——嗯,你說得很好道理、我竟然無法反駁。
寇可往、我亦可往!
2、該事件大背景
上圖左側是美國用來封鎖中國的、臭名昭著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顯然,臺灣是突破第一島鏈的要衝。上圖1是本次中日戰機鬥法的宮古海峽、2是巴士海峽——從目前媒體發布的消息看,解放軍空軍軍機10號同時穿越了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其中穿越巴士海峽的機群據臺灣媒體報導稱「盡在臺灣掌握之中」——這話多熟悉啊。而穿越宮古海峽的則遭到了兩架日本F15的攔截,並對我方機群幹擾並釋放了幹擾彈。
此外日本的說法是中國軍機後來朝東南方向飛去了,那麼合理的推斷是此次訓練是更大規模的繞臺灣飛行——之所以說「更」,是因為11月25號我們已經繞飛臺灣一次了,這是公開的第一次:0到1很難、1到N則很容易,這不現在來第二次了。
誰對這事不舒服?誰不舒服誰知道——
而同時穿過宮古海峽和巴士海峽,說明解放軍空軍具備了兩個方向對臺同時作戰的實力。臺媒報導的解放軍殲擊機出動接應掩護電子偵察機,更是說明整個指揮通訊系統的水平。臺灣,毫不客氣的說其實只是囊中之物!
在以前解放軍海軍艦隊頻繁出擊刺穿第一島鏈的時候,空軍還沒太大動靜,現在這一刻終於到來。接下來則是,解放軍海空軍聯合出擊第一島鏈,甚至是遼寧艦戰鬥群出擊第一島鏈,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