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1984年7月與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籤訂購買24架S-70「黑鷹」直升機的合同,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鷹」運抵中國天津。S-70是目前解放軍序列中唯一為大眾所熟知的美式裝備,也是迄今為止解放軍所擁有的高原性能最優秀的直升機。
西科斯基公司為我國「黑鷹」直升機分配的編號為S-70C-2,該機型在美軍中的編號為UH-60。美國軍隊習慣以印第安土著部族的名字來給飛機命名,「黑鷹」是福克斯印第安部族的一位酋長。1832年,他在威斯康星州的斧頭河邊與美軍激戰,部族被滅,但美國人仍十分敬畏他,於是將20世紀80年代美軍主力通用直升機命名為「黑鷹」。另外,「黑鷹」直升機與兇猛的飛禽「鷹」具有某些共性也是以此命名它的重要原因。
西科斯基UH-60中型通用直升機(英語:Sikorsky UH-60 Medium Utility Helicopter,美國陸軍將其命名為「黑鷹」,Black Hawk)是由美國西科斯基飛行器公司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為美國陸軍設計生產的四旋翼、雙發動機、中型通用直升機。
UH-60「黑鷹『衍生出了許多型號和版本,彰顯了其近乎完美的通用性,例如美國海軍陸戰隊運輸直升機」夜鷹」(Night Hawk)、美國空軍特種行動機鋪路鷹(Pave Hawk)、澳大利亞武裝直升機「戰鬥鷹」(Battle Hawk)、美國海軍反潛/運輸直升機「海鷹」(Sea Hawk)等。
除美國之外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購買了UH-60,這些出口型號一般都稱作S-70直升機(即西科斯基公司編號)。UH-60以其至今4500多架的生產量成為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直升機之一,更證明了其設計的優異性。
為滿足高原地區使用的需要,出口中國的S-70「黑鷹」直升機與美國陸軍標準的UH-60「黑鷹」直升機略有不同。S-70出口我國時,美方採用了新型加大推力的發動機,比美國陸航的「黑鷹」直升機功率增大了10%。由於制式不同,中國「黑鷹」直升機使用的整套電子設備是當時最先進的。飛機最大起飛重量9185公斤,轉場航程大於500公裡,外部貨物鉤可以起吊3630公斤重的貨物,內部油箱1370升。該機配備兩名飛行員,貨艙內可以搭載12名乘員,緊急情況下可以搭載19名乘員。
為適應高原地區使用需要,中國的S-70與美國陸軍標準的UH-60略有不同。中國的S-70採用了加大推力的T700-701A發動機,旋翼剎車進行改進,使用了SH-60的上部主減速殼體。用LTN3100VLF導航系統代替了美軍標準的都卜勒導航系統。機身選用了包括7075-T6鋁合金在內的多種先進材料,機身上的射擊窗、機槍座等都經過了優化設計,承力情況較為理想。
中國「黑鷹」主要部署北京軍區和成都軍區,1985年後進入西藏和新疆的高原地區服役。軍方非常欣賞其高原性能,實際上S-70也是陸航唯一能在高原區順利運作的直升機。S-70先後參加過多次搶救西藏災區和返回式衛星回收的任務,使用強度大,在1989年以前總飛行時間就超過了11000小時。高的出勤率自然會使事故次數增多。「黑鷹」的使用環境主要是青藏高原,氣候條件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惡劣的了,已發生過多起機毀人亡的事故。但多數是由於氣候原因或人為操作失誤造成,只有少數是機械故障導。最嚴重的事故是,1991年6月16日,一架「黑鷹」在西藏墜毀,機上包括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在內的12名解放軍人員全部遇難。
陸航和西科斯基公司原本都對「黑鷹」寄予了很大希望,西科斯基公司曾經期望出售100架「黑鷹」給中國。但1989年之後這些想法都落空了。中國曾試圖對「黑鷹」測繪仿製,迫於工業基礎過於薄弱,未能實現。實際上1989年之後,中國一直能夠從西科斯基購買必須的零部件,佔據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軍事貿易的相當部分。據稱由於中國的「黑鷹」常用於西藏和新疆地區的人道主義救援行動,因此美國各界並未反對出售上述零部件。
由於無法得到更多的S-70「黑鷹」,陸航很快轉向購買俄羅斯的米-17直升機。大量的米-17,尤其是最新的米-17V5高原型號的到來,緩解了陸航緊迫的需求問題。但總的來看,只有自行研製出象S-70這種水平的直升機,才能說我國直升機已達到了世界級水平,不再受制於人了。
「黑鷹」直升機具有結構簡捷、易於維修、安全可靠等突出特點,飛機上的T700發動機只有兩個保險絲,其改進型甚至取消了保險絲,所需的隨機工具也不多;而俄羅斯米-8直升機的發動機有很多處需要用到保險絲,隨機工具甚至多達45件。「黑鷹」直升機的安全性更是一流的,據稱它保持著從13米高空墜落、機內成員不受傷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