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許多事情上都顯得信心十足,在軍工技術領域,印度對自己國產的LCA戰機一直非常的自信,認為性能如何好,在有關外銷的宣傳方面,印度為了出口國產戰機,公然笑話梟龍性能差,即便到了現在,依然有許多印度人吹噓LG的戰地性能如何堅定,尤其是在2021年初的時候,印度批准採購新一批的83架LCA戰機之後,印度自信心爆棚了!
LCA
印度空軍參謀長表示,LCA戰機配備有印度武器,由於空空飛彈的改進,夠更有效地與視距外與對手交戰,還強調「比中巴JF-17戰鬥機好得多」,為印度空軍增添了力量,將「對印度空中邊界提供更可靠的保護」。
如果研究一下相關的結論,也許大家可以考慮一個新的問題:是否戳破這一笑話?印度的許多說法多半指未來如此,而不是現在如此,如果單純地論對比一下雙方的技術參數的話。LCA在主要性能上不佔據什麼優勢,兩者只能說是同級,誰也不是佔據啥優勢,但是從實際狀態來說,LCA要差得多。
LCA
現在的LCA戰機還沒有真正的成功,目前生產了二十幾架,僅相當於早期預生產型,還不是達到理想狀態的批量生產型號,預計到2020年所謂的LCA-Mark 1A型才能首飛。
梟龍已經出口
相比之下,梟龍戰機已經生產超過100架,不止推出了雙座型,還開始生產第3代的改進型號,屬於完全成熟的裝備,二者之間誰到底更成熟顯而易見了吧。至於所謂的LCA配備國產武器,更是一個未來式,印度所謂的阿斯特拉空對空飛彈到2020年也沒有進行生產,這是傳說籤訂了生產合同,何時能夠交付,依然是未知數,目前LCA實際只能搭載紅外製導的空對空飛彈,尚無法使用遠程制導的武器。對地攻擊武器也是非常有限,主要是相關整合工作還沒有完成。
LCA
如果講到實際狀態的話,印度軍方一直對國產戰機不滿意,主要是太貴了!原因為LCA的國產化率大約為50%,未來才可能達到65%,實則可以遠低於公開的數據,否則也不可能那麼昂貴,單位達8千萬美元的水平。巴基斯坦在生產梟龍戰機時,早已實現高國產化率。否則也無法控制住成本。
LCA
印度從發展本國航空工業的角度,在政府施壓下,讓軍方籤下了LCA採購合同。目前說,印度強迫軍方採購的LCA性能比成功外銷的JF-17更好,這不是一個笑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