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庫夫」號潛艇全長110米,寬9米,水面排水量3250噸,水下排水量4300噸。安裝2臺柴油發動機和電動機,輸出功率7600馬力,水面最高航速34.3公裡/小時,水下最高航速19公裡/小時,在19公裡/小時的水面經濟航速下,可連續航行18500公裡,在大洋上維持90天的作戰航行。
進行水面航行測試的「絮庫夫」號潛艇
「絮庫夫」號安裝了與當時法國海軍的「絮弗倫」級重巡洋艦相同的雙聯裝M1924型203毫米艦炮,由水密耐壓炮塔承載,安裝在艦橋前方,可以通過連杆機構進行開閉和一定角度的旋轉。雖然203毫米主炮有著23000米以上的射程性能,但由於潛艇艦橋低矮、測距儀的測距距離只有12000米左右,因此主炮的射程優勢無法完全發揮。法國海軍為此還特別給「絮庫夫」號潛艇的後部增加了一個水上飛機庫,必要時可以起飛水上飛機為主炮進行炮彈落點的校正測距,這一功能也在日後刺激了日本海軍發展可以搭載水上飛機作戰的「潛水航母」。
「絮庫夫」號潛艇的203毫米雙聯裝水密耐壓炮塔旋轉的瞬間
「絮庫夫」號的艇員正通過吊車將其搭載的MB.411型水上飛機摺疊收納進尾部艦橋機庫
「絮庫夫」號雖然以203毫米艦炮作為主要「賣點」,但是作為潛艇,魚雷發射管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絮庫夫」號擁有10門魚雷發射管,其中4門550毫米魚雷發射管前置,2門550毫米魚雷發射管和4門400毫米魚雷發射管安裝在甲板下方,可以向巡洋艦那樣兩側旋轉發射魚雷,理論上擁有更好的射界,作戰更加靈活。
1927年7月1日,「絮庫夫」號在位於法國瑟堡的海軍造船廠正式開工建造,1929年11月18日完工,1934年4月16日進入法國海軍服役。在「絮庫夫」完工後即將服役的時期,於1930年籤署的《倫敦海軍條約》對潛艇的性能做出了進一步的限制,「絮庫夫」這樣的大型潛艇被列為條約禁止建造的潛艇,但在法國海軍部長喬治·萊格的堅持下,「絮庫夫」號被免於拆解,但是原定後續建造的大型遠洋潛艇不得不取消,因此「絮庫夫」號也成為了在日本海軍的伊400級潛艇誕生前、世界各國海軍中噸位最大的潛艇。
停泊在法國土倫軍港內的「絮庫夫」號,前甲板搭起了用於接待賓客的白色遮陽篷布,後甲板上則停放著艦載水上飛機
1940年5月,德軍攻入法國,法國政府被迫停戰求和。英國人為了預防法國海軍的艦隊倒戈加入德軍,搶先下手扣押法國海軍停留在英國的艦艇。其中,正在位於英格蘭的樸利茅斯軍港內停泊的「絮庫夫」號潛艇就遭到了英軍的扣押。在扣押期間,英軍曾經考慮過將「絮庫夫」號補齊人員編制、重新武裝後出海作戰,但是英國人發現要讓這個大傢伙動起來,得配上110-120名左右的老練艇員,而這些人可以抵得上3艘英國潛艇需要的乘員人數了,最終只得放棄「絮庫夫」的啟用計劃,將其移交給了自由法國海軍。
1942年2月18日夜晚,「絮庫夫」號潛艇與美國貨輪「湯普森·萊克斯」號在位於巴拿馬附近的海域不幸相撞,失蹤沉沒,130人與艦同沉。這艘獨特的潛艇直到生命的最後也未能在實戰中發揮作用,成為了二戰期間法國海軍的悲劇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