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日,韓國海軍公布了新一代輕型航母的修訂版概念設計,並將在基本和詳細設計階段進一步調整。航母設計工作預計2021年初開始,基本設計約3年,詳細設計建造約7年,最早將於2030年代初服役,作為多用途海上平臺,應對跨國和非軍事威脅。
圖1 韓國海軍輕型航母概念設計圖
據2021年1月發布的概念圖,該航母採用直通甲板及雙艦島設計(而非先前的滑躍甲板和單艦島設計),計算機生成圖像也證實了該航母將搭載洛馬公司F-35B戰鬥機,艦載直升機與西科斯基/洛馬公司聯合研製的MH-60R「海鷹」類似;以其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屬艦將包括KSS-III級潛艇,KDX-2級、KDX-3級改進型、KDDX級宙斯盾驅逐艦及AOE-II「昭陽」級後勤支援艦等。
圖2 韓國海軍輕型航母概念設計圖(續)
2019年7月,韓國防部批准海軍基於「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發展新型兩棲攻擊艦(LPX-II)。韓國海軍「獨島」級共2艘,首艦「獨島」號(LPH-6111)於2007年7月服役,2號艦「馬羅島」號(LPH-6112)於2018年5月下水,原計劃2020年服役。
圖3 韓國「獨島」號兩棲攻擊艦
「獨島」級兩棲攻擊艦長200米、寬32米、滿載排水量19305噸、航速22節;可搭載10架UH-60型直升機、10輛裝甲車、2艘氣墊登陸艇,可運送700名海軍陸戰隊員。但該級艦排水量小,改裝後最多可搭載6架F-35B;飛機升降機小,飛行甲板難以承受F-35B起降時的高溫和衝擊,限制艦載機作業。
2020年8月,韓國決定將LPX-II項目轉為開發專門搭載F-35B戰鬥機和傾轉旋翼飛機的輕型航母。
三、項目概況新一代輕型航母飛行甲板長約250米,標準排水量3萬噸,滿載排水量4萬噸;可搭載約20架F-35B戰鬥機、3000名海軍陸戰隊員和20輛裝甲車;並計劃搭載海軍陸戰隊未來海上攻擊直升機。
新一代輕型航母的使命與美海軍前2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類似,可作為旗艦組建遠徵打擊群或兩棲戒備群,通過艦載F-35B戰鬥機對海上平臺和陸地目標實施遠程打擊,進一步提升其制空和制海能力;或與其他艦艇編組遂行中低烈度海上對抗任務。
四、幾點認識隨著海上權益競爭日益激烈,韓國將依託新一代輕型航母維護海上權益,有效應對周邊國家海上威脅,為實現其「建設大洋海軍」構想邁出重要一步。
一是韓國輕型航母服役後將作為海軍艦隊旗艦,維護韓國海上交通線和海上利益。屆時,韓國將成為全球繼美、英、日之後,第4個具備垂短起降第五代隱身戰機F-35B的國家。
二是制衡朝鮮。2019年,韓國發布「海軍願景2045」計劃,提出「在全世界執行任務」的願景,並與朝鮮在海軍力量上進一步拉開距離。發展新一代輕型航母,可構建「移動式海上機場」,從海上起飛戰鬥機執行對陸打擊任務,以有效應對朝鮮飛彈威脅。
三是制衡日本。日本「出雲」級改裝後可搭載12架F-35B戰鬥機,其海上作戰能力的提升將進一步威脅韓國海上交通和利益。韓國輕型航母的排水量和戰鬥機搭載量將高於日本「出雲」級,在維護海洋權益、保持對日本的競爭性等方面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藍海星:閆俊平 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