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發展】韓國海軍公布新一代輕型航母的修訂版概念設計

2021-02-16 藍海星智庫

2021年1月3日,韓國海軍公布了新一代輕型航母的修訂版概念設計,並將在基本和詳細設計階段進一步調整。航母設計工作預計2021年初開始,基本設計約3年,詳細設計建造約7年,最早將於2030年代初服役,作為多用途海上平臺,應對跨國和非軍事威脅。

圖1  韓國海軍輕型航母概念設計圖

一、修訂版概念設計

據2021年1月發布的概念圖,該航母採用直通甲板及雙艦島設計(而非先前的滑躍甲板和單艦島設計),計算機生成圖像也證實了該航母將搭載洛馬公司F-35B戰鬥機,艦載直升機與西科斯基/洛馬公司聯合研製的MH-60R「海鷹」類似;以其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屬艦將包括KSS-III級潛艇,KDX-2級、KDX-3級改進型、KDDX級宙斯盾驅逐艦及AOE-II「昭陽」級後勤支援艦等。

圖2  韓國海軍輕型航母概念設計圖(續)

二、發展背景

2019年7月,韓國防部批准海軍基於「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發展新型兩棲攻擊艦(LPX-II)。韓國海軍「獨島」級共2艘,首艦「獨島」號(LPH-6111)於2007年7月服役,2號艦「馬羅島」號(LPH-6112)於2018年5月下水,原計劃2020年服役。

圖3  韓國「獨島」號兩棲攻擊艦

「獨島」級兩棲攻擊艦長200米、寬32米、滿載排水量19305噸、航速22節;可搭載10架UH-60型直升機、10輛裝甲車、2艘氣墊登陸艇,可運送700名海軍陸戰隊員。但該級艦排水量小,改裝後最多可搭載6架F-35B;飛機升降機小,飛行甲板難以承受F-35B起降時的高溫和衝擊,限制艦載機作業。

2020年8月,韓國決定將LPX-II項目轉為開發專門搭載F-35B戰鬥機和傾轉旋翼飛機的輕型航母。

三、項目概況

新一代輕型航母飛行甲板長約250米,標準排水量3萬噸,滿載排水量4萬噸;可搭載約20架F-35B戰鬥機、3000名海軍陸戰隊員和20輛裝甲車;並計劃搭載海軍陸戰隊未來海上攻擊直升機。

新一代輕型航母的使命與美海軍前2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類似,可作為旗艦組建遠徵打擊群或兩棲戒備群,通過艦載F-35B戰鬥機對海上平臺和陸地目標實施遠程打擊,進一步提升其制空和制海能力;或與其他艦艇編組遂行中低烈度海上對抗任務。

四、幾點認識

隨著海上權益競爭日益激烈,韓國將依託新一代輕型航母維護海上權益,有效應對周邊國家海上威脅,為實現其「建設大洋海軍」構想邁出重要一步。

一是韓國輕型航母服役後將作為海軍艦隊旗艦,維護韓國海上交通線和海上利益。屆時,韓國將成為全球繼美、英、日之後,第4個具備垂短起降第五代隱身戰機F-35B的國家。

二是制衡朝鮮。2019年,韓國發布「海軍願景2045」計劃,提出「在全世界執行任務」的願景,並與朝鮮在海軍力量上進一步拉開距離。發展新一代輕型航母,可構建「移動式海上機場」,從海上起飛戰鬥機執行對陸打擊任務,以有效應對朝鮮飛彈威脅。

三是制衡日本。日本「出雲」級改裝後可搭載12架F-35B戰鬥機,其海上作戰能力的提升將進一步威脅韓國海上交通和利益。韓國輕型航母的排水量和戰鬥機搭載量將高於日本「出雲」級,在維護海洋權益、保持對日本的競爭性等方面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藍海星:閆俊平 蘇翔)

相關焦點

  • 韓國開建搭載F-35B戰機的輕型航母,針對的是誰?
    ◎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韓國媒體近日稱,韓國海軍預計將於2033年開始部署其通過LPX-Ⅱ項目購入的下一代可搭載飛機的艦船。另據「美國海軍研究學會」網站報導,韓國日前公布了《2021—2025年國防藍圖》,其中透露了未來航母的新細節,LPX-Ⅱ項目將研製F-35B專用的輕型航母,而不是一艘兩棲攻擊艦。
  • 韓國海軍實力如何?165艘艦艇,即將裝備航母,美國第八艦隊
    同時據韓國媒體報導,為韓國下一代驅逐艦(KDDX)開發的具有彈道飛彈防禦(BMD)功能的多功能雷達(MFR)也將裝備新型航母LPX-II,這也讓LPX-II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稱為反導系統中的核心組成。這艘滿載排水量可以達到40000噸的航母預計將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概念設計,並計劃在2030年代左右正式下水加入韓國海軍服役,該艦根據最新的數據信息顯示,它將能夠容納大約20架F-35B 垂直起降隱形戰鬥機。
  • 韓國航母計劃實錘!日本:我的出雲號什麼時候改好?
    《2021-2025國防藍圖》提供的新細節顯示,韓國海軍已經將發展輕型航母列入了議事日程,提出了代號為LPX-II項目的輕型航母方案,這將是一種攜帶F-35B「閃電」II隱身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專用輕型航空母艦,而不是過去很多人認為的由兩棲攻擊艦發展而來的兼職航母。
  • 【裝備發展】洛馬等5家公司為美國海軍提供FFG(X)護衛艦概念設計
    (一)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方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2018年海軍水面協會研討會上推出的概念方案模型,該方案是以「自由」級近海戰鬥艦為母型設計,使用了DSEI 2017上公布的125米長設計方案的船體(近海戰鬥艦長為115米),人員配備130名(相比之下,近海戰鬥艦的人員配備是65名)。
  • 中國海軍抓緊時間!韓國「新航母」表面懟日本,實則輕易趕超「遼寧艦」!
    首先還是老規矩,簡短地評價一下韓國的輕型航母計劃,按我的說法,韓國海軍搞的這個輕型航母啊,可以這樣形容:技術水平上相對成熟,戰役定位思慮長遠,戰略影響不容小視,下面我們分別來談。至於動力系統、船電系統、航空管制/兩棲登陸等子系統,沒有必要進行重新設計,大概率還是沿用「獨島」級的成熟裝備(畢竟日本海自從16DDH到24DDH也是這麼幹的)。「LPH-II」計劃仍是在獨島級的基礎上改進
  • 韓國公布航母設想圖,搭載F35B卻沒有滑躍甲板,10年後服役
    據「海軍新聞」網站報導稱,2020年12月30日,經過1年的論證和設計,備受關注的韓國LPX-II國產航母細節定稿,並已在2020-2024年中期防禦計劃中正式分配了必要的預算,預計2026年開始開工建造,並且在2030年服役投入使用。圖片:最新效果圖韓國的軍事記者,首次從韓國海軍獲得了比較確定的LPX-II輕型航母效果圖。
  • 將「獨島」級兩棲艦改裝成輕型航母?這次韓國要玩真的!
    2018年8月,韓國海軍通過韓國國防採辦計劃管理局(DAPA)發布招標報告,正式啟動了「獨島」級兩棲艦改裝輕型航母的可行性研究項目,該項目意在探索、研究、分析和論證「獨島」級兩棲艦改裝輕型航母的技術可行性。這次韓國人不再只是務虛探討,而是要玩真的了!
  • 法國公布下一代航空母艦設計細節
    法國回聲報(Les Echos)消息,當地時間3月29日,法國國防部長弗洛倫薩·帕莉女士(Florence Parly)在法國海軍集團洛裡昂造船廠為法國海軍新一代航空母艦(Porte-Avions de Nouvelle Génération,PANG)舉行部分合同籤約儀式,其中通過了法國海軍集團和大西洋聖納澤爾造船廠組成專門的航空母艦建造聯盟合資協議(海軍集團佔資65%,聖納澤爾佔資
  • 「瓦蘭」 or 「海牛」:俄羅斯新一代航母究竟會是什麼樣子?
    「瓦蘭」 or 「海牛」:俄羅斯新一代航母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儘管在2020年度俄羅斯海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去年俄羅斯造船廠向俄羅斯海軍交付22350型「卡薩託諾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和開建首批兩棲登陸艦),但是俄羅斯海軍的建設每一一天都伴隨著爭議。
  • 【野心與現實】從韓國海軍新登陸艦「天子峰」號交付看韓國兩棲艦艇發展
    8月1日,韓國海軍在現代重工業蔚山船廠正式接收天王峰級坦克登陸艦2號艦「天王峰」號,今天我們就從「天王峰」號開始,看韓國兩棲艦艇發展歷程。韓國海軍兩棲艦艇發展的起步,要從韓戰結束後從美國海軍接收的三艘LST-1 MK.1型坦克登陸艦和五艘LST-1 MK.3型坦克登陸艦說起,陸續接受的這八艘美制坦克登陸艦,一直作為韓國兩棲艦艇的主力使用直到1993年。
  • 【跟蹤】真正的「閃電航母」來了:「伊利莎白女王」級航母及其「追隨者」
    「閃電航母」,是美國海軍在戰艦維修滯後、戰備壓力沉重導致航母使用緊張的背景下,對發展輕型航母的一種探索。儘管「美國」號和「的黎波裡」號兩棲攻擊艦取消塢艙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輕型航母,但其「航母化」的基本特徵,引發了美國海軍的一系列聯想。
  • 打量韓國即將到來的航空母艦,這無疑將刺激日本大搞航母
    韓國新一代航空母艦的模型已經交付使用,這表明這是一艘比大多數分析人士最初設想得更大、更有能力的航母
  • 2021年世界空軍武器裝備發展綜述 |
    在大國競爭背景下,世界強國空軍加快發展高超聲速、隱身、無人等空天打擊裝備,同步發展反臨、反太空和反高超裝備,空天對抗將更加激烈;持續發展敏捷指揮控制、自適應組網和智能信息融合共享等系統,支撐聯合、體系和多(跨)域作戰需求,推動世界空軍裝備的信息化水平向縱深發展。
  • 《朝鮮日報》:韓海軍將發展為先進海軍
    資料圖/USNI News今年8月,韓國國防部公布了「2020~2024國防中期計劃」,內容包括未來5年韓國軍事力量建設方向和為此將使用的國防費用分配計劃。今後,韓國海軍將著手研發、設計、建造輕型航母級的多功能大型兩棲運輸艦。同時,配備最新型海上巡邏機和海上作戰直升機,加強海洋監視與海岸防衛能力建設。另外,韓國海軍第六航空戰團將擴編為航空司令部,韓國海軍陸戰隊航空營也將擴編為航空團並增強偵察能力。
  • 是航母還是兩棲攻擊艦?日本新大艦給中國海軍帶來挑戰
    ,近日公布了。因為從現在公布的標準排水量和主尺寸來看,這型兩棲攻擊艦比上一代所謂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還小,而且跟日本媒體之前對標的韓國「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相比也小了一些。澳大利亞海軍也有兩艘兩棲攻擊艦。韓國海軍正在建造3艘兩棲攻擊艦。此外,中國海軍於2019年9月也下水了第一艘兩棲攻擊艦。有美國防務專家表示,對日本來說,即使是一個小規模的兩棲作戰艦隊,也可以讓海軍陸戰隊旅在東亞和太平洋的其他地方實現快速部署,更多地展示日本的軍事力量。從而顯示,日本關注的安全問題日益多樣化。
  • 【國外動態】英國新一代彈道核潛艇首艇命名;韓國現代重工獲菲律賓新訂單
    >號10月21日,英國國防部長邁克·法倫宣布,其新一代「繼承者」(Successor)級彈道飛彈核潛艇首艇命名為「無畏號」(HMS Dreadnought),該艇已於10月1日在BAE系統公司船廠舉行了開工儀式,同時切割了首塊鋼板。
  • 歐洲新一代戰機其實仍是5代機 卻比殲20晚了20年
    開幕當天,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自為法國、德國與西班牙三國聯合研製的「新一代戰鬥機」(NGF)的全尺寸模型揭幕。法、德、西三國防長也出席了模型揭幕儀式,並在儀式後籤署了三方合作協議,正式歡迎西班牙加入「新一代戰機」的聯合研製。NGF與美國的F-22、F-35、俄羅斯的蘇-57以及中國的殲-20一樣,同屬第五代戰鬥機。
  • 美國海軍陸戰隊2020年裝備發展及採購簡述
    2020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裝備發展及採購方面,既要做好長期確定的採購項目,又要圍繞《部隊設計2030》確定的轉型改革計劃,圍繞「遠徵前進基地作戰」概念來發展新型裝備。海軍陸戰隊第38任司令大衛·伯傑上將已經繪製了改革藍圖和總體思路:去除適用於地面部隊作戰的重型裝備,發展適用於兩棲部隊在太平洋上島嶼作戰的輕型裝備。
  • 新一代高教機大比拼
    中國L-15、義大利M-346、俄羅斯雅克-130、韓國T-50這四款高教機還真如「兄弟」一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採用常規布局、兩側進氣和邊條翼設計,都針對21世紀的先進戰鬥機提供高級教練服務,都可以改裝為輕型攻擊機。由於性能不分伯仲,本文將脫離具體性能參數,而著重對L-15、M-346、雅克-130、T-50這四種高級教練機從品牌、發動機和成熟度、性價比等幾方面進行一場大PK。
  • 日本海軍二戰中的航母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日本就已自主研發並建造了先進的航母及艦載戰鬥機,隨後又不斷建造了大中小型配套、攻擊與護航兼顧的各類航母,組成了號稱世界最強的帝國海軍聯合艦隊。「龍驤」號其實是《華盛頓條約》中未受限制的1萬噸排水量以下的航母,日本海軍的意圖很明顯,雖然條約限制了主力艦的8.1萬噸配額,但是1萬噸以下的輕型航母卻沒有限制,「龍驤」號孕育而生。建造過程中,《倫敦海軍條約》專門對排水量不到1萬噸的輕型航母進行了限制,於是「龍驤」號的排水量最終被納入主力艦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