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國恥日:銘記歷史並非延續仇恨

2021-02-07 深圳華圖

我們要求日本政府和一些政治人物對那場給人類社會帶來深重災難的侵略戰爭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和負責的態度,對在那場戰爭中受到深深傷害的鄰國人民的感情有起碼的尊重,對在那場戰爭中不幸死難的千千萬萬亡靈作出符合道義的交代。

中國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為寬廣的胸懷,但我們的眼睛裡也決容不下沙子。

——摘自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9月18日,警鐘長鳴,再憶84年前國恥。

每年的今天,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都會舉行撞鐘鳴警儀式,14聲警世鐘和3分鐘防空警報提醒每一個中國人:勿忘國恥,面向未來。

「九一八」事變再回眸:國恥與覺醒

從1874年進犯臺灣、1894年挑起甲午戰爭到1904年發動日俄戰爭,日本從腐朽的清政府身上攫取了大量賠款和權益。日本侵略者不僅由此變得更加腦滿腸肥,也更加嗜殺成性,在侵略的道路上愈發變本加厲。

△日寇偽造的「南滿」鐵路爆破地點現場

1928年,日本關東軍製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不服從擺布的東北軍閥張作霖。當年12月29日,張作霖之子張學良不顧脅迫,毅然通電實行東北易幟,使國民政府得到了形式上的統一。從1929年到1931年夏,關東軍參謀部先後四次以「參謀旅行團」的名義在東北各地搜集情報。隨後,日軍確定了以武力侵佔中國東北的具體步驟,調兵遣將,竭力煽動仇華情緒,並頻繁在北大營附近組織軍事演習。僅在「九一八」事變前一年時間裡,關東軍就在東北進行了100多次軍事演習。「閉著眼睛,我都能打到北大營。」這是1931年9月12日一名日本炮兵少尉在《日本軍部檔案》的記錄。

△1938年,日寇為炫耀侵華罪行建成的所謂「柳條湖事件」標杆與爆破地點「紀念碑」。

《文獻昭和史》對「柳條湖事件」如此描述:「18日夜,月近半圓,高粱地黑沉沉的一片……島本大隊川島中隊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查鐵路線為名,帶領數名部下向柳條溝走去……河本親自把騎兵用的小型炸藥安裝在鐵軌下,並點了火,時間是10點過了,轟的一聲炸響,鐵軌和枕木都炸飛了。」

日軍在現場放置了三具穿著中國士兵服裝的屍體,將其偽裝成被擊斃的炸路「兇犯」,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襲擊日守備隊。

隨後,不足800人的日軍,幾個小時就攻陷近7000人駐守的東北軍北大營,不足24小時,瀋陽陷落。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

新公布史料披露日軍陰謀

日前,遼寧省檔案館首次對外公布了當時由日本關東軍司令本庄繁籤署的布告,揭露了日本蓄意策劃「九一八」事變的陰謀。

「九一八」事變第二天一早,瀋陽城各城門都貼上了由本庄繁籤發的布告。日軍在布告裡強調,發動襲擊是以自我保護為目的的無奈之舉,可是這份布告中卻存在很多駁斥日軍這一說法的證據。

首先,布告長三尺,寬兩尺半,為木刻印刷品。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從刻板到印刷是不可能在10個小時內製作完成的。

其次,布告的落款處是「關東軍司令官之印」的紅色蓋章,可當時關東軍司令部設在旅順,並不在瀋陽。一夜之間往返加蓋印章,在當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無法忘記自棄山河的恥辱

東北民間歌曲《「九一八」小調》唱道:「高粱葉子青又青,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先佔火藥庫,後佔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兇。中國軍隊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瀋陽城……」歌中控訴的正是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事變發生前,蔣介石於8月16日致電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9月12日,他在石家莊召見張學良時說:「最近獲得可靠情報,日軍在東北馬上要動手,我們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慮到只有請國際聯盟主持正義,和平解決。我這次和你會面,最主要的是要你嚴令東北全軍,凡遇到日軍進攻,一律不準抵抗。」

事變發生後,國民黨政府電告東北軍:「日軍此舉不過尋常尋釁性質,為免除事件擴大起見,絕對抱不抵抗主義。」東北軍多次接受不準抵抗的訓令,在日軍突然襲擊面前,除小部分違反蔣介石的命令奮起抵抗外,其餘均不戰而退。

「九一八」事變後4天,蔣介石在南京發表演說,稱「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痛含憤,暫取逆來順受的態度、以待國際公理之判斷」。短短4個多月,128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淪為亡國奴。

不再延續「蚯蚓」的恥辱

不可否認,當時中國在工業和科技上是落後於日本的,海空軍整體實力也落後於日本,但「九一八」事變時,中國軍隊卻並非不堪一擊。就兵力而言,當時僅張學良統率的東北軍,就有26萬人之多,而日本在我國東北的總兵力不過一萬多人。就武器而言,東北軍的常用武器是「七九」捷克式步槍,日軍士兵的常用武器是「三八」日本式步槍,兩種槍性能相差不大。

瀋陽淪陷時,東北軍的武器完整無損地落在日軍手中。據不完全統計,飛機損失260架,各種炮3091門,戰車26輛,步槍和手槍11006支,機關槍5864挺,而當時在東北的日軍既無飛機也無戰車大炮,僅在瀋陽南站附近暗置了兩門可以射到北大營的24釐米口徑榴彈炮。

日本人寫的《支那論》曾說當時的中國人似蚯蚓,「把一段身子給切斷了,其他部分沒有感覺,仍能繼續活著」。這樣的恥辱延續多年,直至全面抗戰爆發,才迎來歷史轉折。

「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導致了中華民族的整體覺醒。面對亡國滅種的威脅,中華民族由事變前分散的客觀的自在狀態,轉變為事變後的一致的主觀的自覺狀態。「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傳遍大江南北。就連蔣介石也清楚地看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發出了「彼之處心積慮,乃企圖亡我整個中華民族」的慨嘆。

「九一八」事變84周年:中國主動回擊日方挑釁

一段時間以來,日本一些政治組織和政治人物在歷史問題上不時翻雲覆雨:從教科書事件到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從否定南京大屠殺到掩蓋慰安婦罪行,從鼓吹戰爭責任未定論到否定東京審判,從架空和平憲法到妄圖解禁集體自衛權……瘋狂的日本右翼勢力在背離國際正義和人類良知的軌道上越走越遠,中日關係隨之陷於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嚴峻的時期。

日本右翼不擇手段地企圖徹底卸下歷史包袱,殊不知,在歷史問題上作出任何挑釁公理的言行,都會使包袱越背越重,都會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嚴厲譴責。戰後國際關係史已經證明,沒有勇氣正視歷史、蓄意歪曲侵略史實的國家,永遠不可能在精神上真正強大起來。

今天,尖利的防空警報又響徹東北。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國不忘歷史,主動回擊日本右翼勢力挑釁。紀念「九一八」「就是為了讓『勿忘國恥』深入每個中國國民心中。弱國無外交,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是如此。」前中國駐日本大使徐敦信稱。

「中國變被動為主動,紀念『九一八事變』是對日本不利於世界和平行徑的主動反擊。」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指出,今年以來中國先後公開一系列日本侵華暴行罪證,並高規格舉行抗戰紀念活動,表明中國正主動反制日本右翼勢力的猖獗挑釁。

銘記歷史並非延續仇恨

「九一八」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黑暗時刻。每逢「九一八」,從遼瀋大地傳來的警鐘之聲,是這塊土地拒絕遺忘的誓言。

84年後,回望「九一八」,不是自怨自艾,也不是傳遞仇恨,而是要從苦難中汲取智慧,從恥辱中迸發力量,奮發前行。

歷史無法重來,未來可以開創。銘記歷史、警示未來,這是正義的擔當,歷史的重任。

相關焦點

  • 【銘記歷史】9.18事件發生了什麼,中國人要世代牢記,勿忘國恥!
    九一八事變(又稱瀋陽事變;日本稱滿洲事變,因中國東北被日本稱作滿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
  • 918事件丨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今天是9月18日,這是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的日子。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自此,中華民族開啟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大半個中國被踐踏,3500多萬同胞傷亡。記憶從未褪色、歷史仍有迴響,這些紀念活動提醒人們,不忘對歷史的記憶,才能更好地捍衛正義。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以此為藉口,日軍向中國發動進攻,次日佔領瀋陽城。
  • 勿忘國恥:"九一八來了日本兵"
    ——摘自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9月18日,警鐘長鳴,再憶83年前國恥。  事變發生前,蔣介石於8月16日致電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9月12日,他在石家莊召見張學良時說:「最近獲得可靠情報,日軍在東北馬上要動手,我們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慮到只有請國際聯盟主持正義,和平解決。我這次和你會面,最主要的是要你嚴令東北全軍,凡遇到日軍進攻,一律不準抵抗。」
  • 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這一天!
    「九一八」,是國恥日也是中華民族覺醒日戰爭雖已遠去但這段歷史不能忘卻今天89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反誣中國軍隊所為悍然襲擊駐紮在北大營的東北軍△九一八事變當夜日軍炸毀鐵路的地點彼時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日軍300人就擊潰了北大營的8000守軍這就是震驚世界的
  • 《諜戰深海之驚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穿越歷史煙雲,那段浴血奮戰、救亡圖存的不屈歲月,依然震撼人心。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不顧生死,奮起抗戰14年,為保衛山河拋灑熱血。今天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時光流逝,有些日子,我們註定無法忘記。勿忘國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吾輩自強。
  • 9.18!勿忘國恥,永記英雄!
    為什麼9.18被選為國恥日?「九一八」,是對歷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對現實與未來的冷靜思考,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前行的路。 從此,9月1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國恥日。「勿忘國恥」,這應該是防空警報響起印在所有人心裡的四個字,「9.18」,是國恥日,也是中華民族覺醒日,這一天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中華民族在這一天徹底覺醒,但也為此付出了3500多萬人的巨大犧牲。經過14年不屈不饒的頑強抗戰,中華民族最終贏得了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勝利。
  • 勿忘國恥,銘記9.18事件.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9周年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悽厲的防空警報都會劃破寧靜的長空,提醒我們!
  • 銘記歷史珍惜和平(慶祝9.3活動)
    銘記歷史 珍惜和平——蒲江縣大塘學校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https
  • 9.18,織金上空拉響防空警報,老師家長要告訴孩子,這些歷史不能忘!
    今年的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89周年,為了提醒市民銘記歷史,居安思危,勿忘國恥,今天上午,織金上空拉響防空警報,時間從上午10
  • 牢記歷史 勿忘國恥!為什麼9.18被選為國恥日
    勿忘國恥1931年9月18日,中國人民永遠難忘的一天。
  • 【人民防空】9月18日(周二)如東縣試鳴防空警報
    為紀念「九一八事變」,根據省政府在全省統一組織防空警報試鳴的有關要求,現就我縣 「9·18」防空警報試鳴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試鳴時間:9月18日上午10:00至10:19。防空警報,指的是在城市受到空襲威脅時鳴響的提醒人們防空的警報,使民眾能夠有準備地防禦敵人空襲,減少人員的傷亡和各種損失。
  • 9.3勝利日小長假,你最應該做的9件事
    具體安排:9月3日至5日調休放假,共3天。其中9月3日(星期四)放假,9月4日(星期五)調休,9月6日(星期日)上班。戳上圖!這個假期來之不易,國家將舉行一系列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相關活動。外交部在前不久答記者問時確認,中方將在北京隆重舉行紀念活動,包括舉行紀念大會、閱兵式、招待會和文藝晚會,習近平主席等中國領導人將出席。
  • 銘記歷史 砥礪奮進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有這樣一段歷史一定要知道有這樣一群英雄一定要認識有這樣一串數字一定要銘記你知道為什麼是9月3日嗎?翻開歷史相簿,75年前的一幕幕,清晰在眼前: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東京時間),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軍艦「密蘇裡」號上舉行。
  • 回望歷史 | 重慶大轟炸祭
    重慶市政府將6月5日確立為重慶大轟炸紀念日,以此紀念在大轟炸中遇難的同胞。從1998年至今,每年的今天重慶都會連續三次拉響悲愴的防空警報,它如泣的聲音仿佛在提醒人們要永遠記住那段歷史,要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歲月也許能抹掉曾經那場戰爭給重慶留下的痕跡,殘垣斷壁不在,高樓大廈聳立,但那段記憶已深深烙印進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子子孫孫的血脈裡。
  • 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何是9月3日?
    圖中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在1945年9月9日,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遞交投降書。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9月9日,日本向中國遞交投降書。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把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 9.18勿忘歷史【決勝時刻】共同見證中華名族之崛起!
    9月18日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的日子
  • 九一八國恥日:莫忘這些血不曾涼的英雄
    >視頻人物音頻闢謠每年9月18日,國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場震驚世界的「九一八」國恥,那一幕兩萬日本關東軍兇殘撲來,三十萬中國東北軍倉皇逃跑丟掉東北國土的荒唐場面。然而同樣應該銘記的,更有其中另一幕震撼記憶:縱是那般沉淪的一刻,中華,尚有英雄在!在那個日本兇殘刺刀壓境,國民政府陷入茫然甚至顫慄的時刻裡,這些不同身份背景處境的人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挺身而出,以鮮血甚至生命的代價,在九一八這段悲涼的歷史哀樂裡,奏響中華民族抵禦外辱的鏗鏘強音!
  • 銘記,自強!今日,每日!
    1941年6月5日,日機夜襲重慶,製造了較場口大隧道慘案,造成1萬餘人死傷。1937年-1945年的全面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總數3587.9萬餘人其中軍人傷亡413萬>餘人民眾傷亡2249.9萬餘人(資料圖)日本在這8年的侵華戰爭期間公然違反國際法大肆對中國軍民使用化學武器地域遍及18個省有準確記載的戰列就達2000多次造成數以萬計的中國軍民傷亡駐守在宛平盧溝橋附近的29軍士兵中國的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共進行
  • 【銘記】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永不磨滅的歷史坐標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頒布停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廣播詔書;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籤字無條件投降。當時的國民政府於第二天也就是每年的9月3日下令舉國慶祝3天。  在美國,日本籤署投降書程序結束後,杜魯門在華盛頓時間1945年9月1日晚10時(中國時間為9月2日上午10時)向美國公眾發表廣播演說時宣布:「9月2日(中國時間9月3日)為對日作戰勝利日——日本正式投降日。」